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0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59篇
工业技术   121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矿山伤亡事故的统计分析王学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1前言伤亡事故的统计分析在安全管理工作和安全科学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伤亡事故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可以了解某单位某工种某个时期的安全状况,掌握伤亡事故发生的规律和趋势,从而判定和确定今后安...  相似文献   
52.
琥珀酸(Succinic acid)被认为是白色生物技术生产的最具潜力的大宗化学品之一,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琥珀酸具有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等优点,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存在得率低、副产物积累、生产强度低等问题。为了实现琥珀酸的高效生产,在3.6 L发酵罐中对E. coli FMME-N-26生产琥珀酸发酵条件和补料策略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好氧-厌氧两阶段发酵工艺,最终确定发酵策略为:有氧发酵8 h后转为厌氧发酵,MgCO3为pH中和剂,发酵72 h补加抗渗透压保护剂2 mmol/L甜菜碱,厌氧阶段控制葡萄糖浓度为1~5 g/L。优化后发酵72 h,琥珀酸的产量和厌氧阶段得率分别达到119.2 g/L和1.08 g/g葡萄糖(理论得率97%),分别比优化前提高了46.4%和4.8%,副产物乙酸和乳酸仅积累2.37和0.94 g/L,分别比优化前降低了37.1%和49.2%。在1000 L发酵罐中实现中试放大生产,E. coli FMME-N-26生产琥珀酸的产量、得率和生产强度在国内外属于领先水平,为琥珀酸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其他高价值化学品的生产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3.
钻井液中在循环过程中,有大量氧气溶解其中,溶解氧对钻具产生腐蚀。通过大量实验,室内研制出新型钻井液用除氧剂。在静态和动态的条件下,对不同的除氧剂浓度下除氧效率100%所需时间和溶氧浓度0.1 mg/L的持续时间进行测试实验,并根据现场实际工况制作出模拟井筒实验装置,进行除氧评价实验。最终确定此除氧剂具有除氧效率高、作用时间长、配伍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54.
2012年内蒙古煤田地质局钻井定向工程处延安项目部2组定向人员使用无线随钻定向设备完成水平位移600~1000m的大位移井9口,最大水平位移1000m,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对大位移井直井段绕障防碰、定向造斜、下部井身轨迹控制、剖面选择及事故预防进行了初步分析,为以后大位移井施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55.
在20℃下,研究了复配乳化剂及助乳化剂的含量、HLB值、甲醇含量、乳化时间及转速等对甲醇柴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复配乳化剂及助乳化剂的含量、HLB值和转速的增大,乳液的稳定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乳化时间的延长,稳定性先升高后趋于基本稳定。随着甲醇含量的增大,乳液的稳定性逐渐降低。实验得到的适宜操作参数:乳化时间为2 min、转速为5×2 800 r·min-1、HLB值为4.5、乳化剂及助乳化剂质量分数均为3%、甲醇质量分数为15%。测得Sauter平均直径D=13μm。  相似文献   
56.
针对DNT生产废水毒性大和难生物降解的特点,采用铁炭微电解法对DNT生产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初始pH值、铁和活性炭质量比、电解质浓度与反应时间对DNT生产废水中硝基化合物及COD去除率的影响。用扫描电镜研究了微电解实验前后铁炭表面的形貌变化。结果表明,在铸铁与活性炭组成的微电解体系中,pH值为1、铁与活性炭的质量比为1.5:1.0、电解质Na_2SO_4质量浓度为300mg/L、反应时间为90min的操作条件下,硝基化合物和COD去除率分别为82.16%和68.43%,BOD_5/CODc,由0.035提高到0.280。反应后的铁炭表面被絮状体及片状晶体覆盖,从而抑制了微电解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57.
5月20日上午,吉林市松花江畔热闹非凡,2011年吉林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暨吉林市松花江增殖放流活动启动仪式,在这里举行。省委书记孙政才,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房俐,副省长王祖继出席仪式,并向松花江投放鱼苗。此次放流活动的主题是"保护生态,科学放流,让松花江休养生息"。这次活动是吉林省水生生  相似文献   
58.
介绍了JX-300X DCS系统的通信特点。重点研究了使用SP244网关卡来实现JX-300X与外界智能设备和智能系统的通信问题。  相似文献   
59.
热电极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化学实验中所使用的电极材料,如铂、金和碳等,大多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在正常的实验条件下,所产生的热效应甚微.但当电极直径下降到100 μm以下时,几厘米长的电极本身的电阻有几Ω~几十Ω.几百mA的电流可使电极的产生相当显著的热效应.在水溶液中可使电极表面的温度升高几十、甚至上百度.电极表面温度的上升,一方面能促进电极表面电化学反应速度加快,另一方面能大大加快传质速度.原来在室温下观察不到的(电)化学反应过程,在热电极上可能被观察到;通常条件下检测不到的物质,在热电极上可能被检出,检测限可大幅降低,检测灵敏度也可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60.
心理辅导技术在高校主题班会中的运用及其注意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会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学习指导的重要阵地。主题班会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方面。将心理辅导技术引入主题班会,有利于提高主题班会的德育效果,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