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2篇
工业技术   46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塑料孔板旋转填料床吸收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旋转填料床已在天然气中选择性除硫和脱硫除尘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塑料孔板填料与金属填料相比,具有气阻小、造价低、堆密度小和加工简便等优点。为此,以CO2-NaOH为系统,研究了塑料孔板错流旋转填料床的吸收性能,重点考查了液量、超重力因子和气量等对流体力学和传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塑料孔板错流旋转填料床的压降随气量和超重力因子的增加而增大,与液量几乎无关;传质性能随气量、液量和超重力因子的增加而增大,其综合传质性能比传统填料塔设备高1~2个数量级。应用MATLAB语言编制了应用程序,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出了体积传质系数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   
42.
超重力法脱除气体中硫化氢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超重力设备--旋转填料床替代传统湿法脱硫工艺中的脱硫塔,以PDS为脱硫催化剂,对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含硫化氢气体进行了脱硫实验研究,考察了气液比、转速、碱废、温度、PDS含量等对脱硫率的影响规律.在适宜的条件下,获得了99.0%以上的脱硫率.与塔式脱硫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脱硫效率高、液气比小、脱硫设备体积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43.
自制CO2和H2S混合气模拟焦炉煤气,以碳酸钠溶液作为脱硫碱液,用超重力设备作为脱硫实验的主体吸收设备,考察了超重力因子,液气比,原料气中CO2浓度等对脱硫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利用碱液对CO2和H2S的吸收速率的差异,通过旋转填料床强化传质能明显的提高H2S的选择性。实验表明:利用碱液对CO2和H2S的吸收速率的差异,通过旋转填料床强化传质能明显的提高H2S的选择性。实验考察各因素及其范围:原料气中H2S浓度为3g/m3;CO2的浓度为7g/m3~14g/m3;进气速度为1m3/h~6m3/h;超重力因子为25.82~75.91;进液速度为60 L/h~180 L/h。实验中脱硫率基本可以达到95%以上,选择性(H2S和CO2脱除率之比)可以达到30左右。最佳的超重力因子为63.79,最佳液气比为50L/m3。  相似文献   
44.
超重力环境下选择性脱除气体中的硫化氢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H2S和CO2的动力学的差异,采用超重力技术对H2S进行选择性吸收,分别考察转速、气体流量、液体流量以及胺浓度对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转速900r/m、气体流量2m3/h、液体流量0.08m3/h、胺浓度2mol/L,此时选择性为17.01%,在该条件下的脱硫效果甚好,脱硫率达到了99.21%,达到了脱除H2S的要求。  相似文献   
45.
考虑到传统的冷却除湿法存在诸多不足,提出了采用旋转填料床对气体进行除湿的新方法并进行实验研究。以冷水为冷却介质对高温高湿气体进行除湿处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超重力因子100,进气量12m3/h,气液体积比650,相对湿度100%的条件下,除湿效率达到56.7%以上,有明显的处理效果。该实验为旋转填料床除湿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基础理论与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6.
超重力旋转填料床中柠檬酸钠法脱除低浓度SO_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超重力旋转填料床中以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为吸收液进行模拟烟气中SO2吸收的实验。考察了超重力因子(β)、液气比(L/m3)、入口烟气中SO2质量浓度、气体流量、吸收液中柠檬酸浓度、pH值等对SO2脱除率(η)和气相传质系数(KGa)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η和KGa随超重力因子、液气比(L/m3)、吸收液中柠檬酸浓度和pH的增加而增加,随入口烟气中SO2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降低,随气体流量的增加而降低。采用超重力旋转填料床用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吸收SO2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吸收液中柠檬酸浓度1.0mol/L,初始pH 4~5,液气比3L/m3~7L/m3,超重力因子54.53~90.14。在此条件下,出口气体中SO2质量浓度低于80mg/m3,η稳定在98%左右。  相似文献   
47.
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技术:(II)分选设备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列举和分析了国内外数种类型的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设备,并结合其分选特性、结构特点、脱介和出料方式、重介质选用等综合评述了各种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设备的特点和不足,对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设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48.
采用水合物法储运煤层气具有安全可靠、费用低等优势。为此介绍了其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进而分析其优缺点。①在生成机理及动力学模型方面,分析了基于双膜理论和结晶理论的Englezos模型和基于双过程水合物生成机理的Chen-Guo模型,指出机理研究还应考虑生成热对晶核形成和水合物生长的作用;②在快速生成技术方面,对已有的天然气水合物制备强化工艺进行了分类和比较,指出在满足必要的热力学条件下,采用喷雾扰动下的水合物制备工艺过程可以大大提高气、水的接触面积;③在表面活性剂方面分析了其对煤层气水合物生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微量的表面活性剂提高了水合物形成速度和水合物形成的耗气量;④针对目前水合物生成模型和快速生成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开展水合物分离技术新工艺、促进产生环境友好型工艺过程、提高煤层气水合物储气密度的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9.
采用陶瓷超滤膜对含有超细固体颗粒的乳化悬浮液的净化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操作参数如操作压力,膜面流速,乳化悬浮液的浓度和温度对膜分离效果及膜通量的影响规律。确定了适宜的分离工艺条件,有效地解决了膜污染后的清洗问题。  相似文献   
50.
负载型氧化铝无机膜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无机铝盐出发,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实验室自制的多通道管状α-Al2O3支撑体上浸渍成膜。实验考察了有机黏结剂、增塑剂和干燥过程控制剂对膜性能的影响,并用SEM、孔径分布、平均孔径等测试方法对氧化铝无机膜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PVA除了起黏结剂和稳定分散剂作用外,它还有增塑剂和黏度调节剂的作用。PVA的加入应有一个适宜的量,一般为10%左右;甘油既可以作黏度调节剂,又可以作为干燥过程控制剂,有机黏结剂的加入对溶胶与支撑体的润湿性和膜的连续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干燥过程控制剂的加入使膜的表面无裂纹和针孔等缺陷产生;当甘油2%和PVA10%时,膜的平均孔径变小,孔径分布变窄,平均孔径为7nm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