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22篇
  免费   2283篇
  国内免费   1703篇
工业技术   42508篇
  2024年   220篇
  2023年   871篇
  2022年   723篇
  2021年   755篇
  2020年   819篇
  2019年   1097篇
  2018年   1116篇
  2017年   542篇
  2016年   666篇
  2015年   916篇
  2014年   2112篇
  2013年   1638篇
  2012年   1823篇
  2011年   2084篇
  2010年   1953篇
  2009年   1947篇
  2008年   1907篇
  2007年   2087篇
  2006年   1890篇
  2005年   1764篇
  2004年   1625篇
  2003年   1482篇
  2002年   1133篇
  2001年   1050篇
  2000年   1056篇
  1999年   917篇
  1998年   761篇
  1997年   747篇
  1996年   800篇
  1995年   694篇
  1994年   625篇
  1993年   510篇
  1992年   487篇
  1991年   531篇
  1990年   470篇
  1989年   432篇
  1988年   264篇
  1987年   241篇
  1986年   210篇
  1985年   216篇
  1984年   189篇
  1983年   182篇
  1982年   182篇
  1981年   188篇
  1980年   132篇
  1979年   90篇
  1978年   62篇
  1977年   29篇
  1959年   34篇
  1958年   2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摘 要:目的 了解六六六(hexachlorocyclohexanes,HCHs)与滴滴涕(dichloro diphenyl trichloroethanes,DDTs)在杭州湾南岸滩涂沉积物中的污染现状。方法 于2018年4月,采集杭州湾南岸地区4个采样点不同深度(0~80 cm)滩涂沉积物,利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GC-MS/MS)测定了该区域中HCHs与DDTs的含量,对其分布规律进行分析,使用共识沉积物质量基准法对其生态学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 所有样品中均检出,HCHs与DDTs含量分别为4.20~6.24 μg/kg与3.37~4.73 μg/kg,主要以β-HCH、δ-HCH以及DDE为主,其污染主要来源于历史性工业品,整体污染处于较低水平;20.3%的沉积物样品中DDEs含量以及28.1%的样品DDTs总量介于阈值效应浓度(threshold concentration, TECs) 和可能效应浓度(probable effect concentration, PECs)之间。结论 杭州湾南岸沉积物中HCHs与DDTs的污染处于较低水平,具有较小的生态学风险。  相似文献   
22.
热管冷却反应堆的兴起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热管冷却反应堆采用固态反应堆设计理念,通过热管非能动方式导出堆芯热量。本文总结了热管冷却反应堆的概念初创、积极探索、重大突破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热管冷却反应堆的技术特点,包括固态属性、固有安全性高、运行特性简单、易于模块化与易扩展和运输特性良好等核心优势;归纳了热管冷却反应堆中热管性能、材料工艺、能量转换等技术现状,并提出热管冷却反应堆进一步发展将面临的材料、制造工艺、运行可维护性等挑战,从而明确了热管冷却反应堆未来的发展趋势,为革新型热管冷却反应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供良好的方向指引。总体而言,热管冷却反应堆在深空探测与推进、陆基核电源、深海潜航探索等场景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可能成为改变未来核动力格局的颠覆性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23.
针对我国当前推广应用的可视化远程干预智能化采煤模式进行了分析,介绍、总结了基于视频监控的远程干预综采智能化、以巡检机器人辅助的工作面智能化,以及基于惯性导航技术的综采智能导航等3个方向的技术发展情况,提出了当前可视化远程干预智能化采煤所面对的"看、动、想、稳"4个方面实际问题。分析了复杂开采条件下智能化采煤所面对的自适应技术和综采机器人技术2项技术难题,归纳出开采空间多元信息采集及交叉融合、智能化采煤决策基础理论、综采装备群智能化协作3个科学难题。围绕技术、科学难题,提出了智能化开采系统需要具备的4个基本要素,分别为:煤炭开采空间感知能力、智能分析及决策能力、自动执行能力、可靠及稳健运维能力,设计了以"感知、决策、执行、运维"为4个维度的智能化采煤系统架构。研究了关键技术待突破方向,包括开采地质环境增强感知技术、智能开采工艺分析决策技术、开采装备智能化技术、煤矿智能巡检机器人技术、开采系统智能运维技术、辅助生产环节智能化技术、综采智能服务等方面。最后,以国能集团神东榆家梁煤矿智能化采煤示范工程项目为例,开展了基于"透明工作面"的数字化采煤应用,初步实现了智能化自主采煤。  相似文献   
24.
对《锑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14部分:银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YS/T 556.14—2011)中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锑精矿中银量进行方法验证。结果表明,标准曲线线性范围良好,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均满足国家标准方法的要求。说明实验室具备该方法测定锑精矿中银量的能力。  相似文献   
25.
<正>凌华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新款4通道USB 2.0接口数据采集模块——USB-1210。USB-1210是目前市场上支持2MSps采样率的USB接口数据采集模块中唯一一款可支持USB端口供电的产品,兼具高采样率、高动态性能,以及即插即用便利性等特点,广泛适用于各种便携式及外接扩展量测应用,如超声波、光传感器信号量测等方面。USB-1210支持16位4通道同步  相似文献   
26.
以PL-GPC50型凝胶色谱仪为例,介绍了凝胶色谱仪的主要构造,通过分析凝胶色谱仪常见故障的发生原因,叙述了凝胶色谱仪日常维护的方法。发现流动相质量的影响较大,能引起许多连锁故障,所以在凝胶色谱仪的使用中,对流动相的维护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7.
运用正交试验和VIKOR法相结合,对7050铝合金等温锻造工艺参数进行了多目标优化。以锻造温度、变形程度、锻造速率、固溶时间为优化工艺参数,以成形件的抗拉强度、表面硬度、伸长率、晶粒尺寸为综合工艺优化目标。首先通过正交试验获得数据样本,然后利用VIKOR法实现对工艺参数的优化。优化参数如下:锻造温度为400℃、变形程度为60%、锻造速率为15mm/s、固溶时间为2.5h。  相似文献   
28.
王新杰  吴永康  朱平华 《硅酸盐通报》2020,39(10):3273-3279
以再生粗骨料粘附砂浆含量为变量,配制C40再生骨料混凝土进行碳化对比试验,结合碳化模型以碳化深度达到钢筋表面为准则,探究粘附砂浆含量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碳化深度与碳化速率均随粘附砂浆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且碳化深度增幅较大,粘附砂浆含量处于35% ~45%(质量分数)时,其碳化深度可以满足一般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年限30 a、50 a和100 a的抗碳化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29.
采用力学、紫外-可见光分析和热失质等测试手段研究了PET改性料的紫外老化性能及老化机理。结果表明:复合助剂的加入能显著提升体系的力学性能保持率,进而提升其紫外老化寿命,提升的幅度随复合助剂中耐紫外剂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DSC分析表明,随着复合助剂的引入和老化的进行,改性料结晶度增加。文中进一步讨论了PET改性料的紫外老化机理。紫外-可见光分析表明,紫外老化能产生醌类和双醌类物质,进而提升PET改性料的紫外吸收度。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