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92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浆氨基端脑钠素原(NT-proBNP)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203例DCM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浓度,并与203例对照组相比较.DCM组内再按下列不同的观察指标对NT-proBNP进行分析比较:按NYHA心功能分级进行Ⅱ级,Ⅲ级,Ⅳ级间比较;按体重指数进行超重者和不超重者间比较;按血清肌酐浓度进行肾功能异常者和肾功能正常者间比较;按是否合并心房颤动进行心房颤动者和无心房颤动者间比较.并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分析DCM患者中血浆NT-proBNP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CM组血浆NT-proBNP浓度显著升高(P<0.01).DCM组血浆NT-proBNP浓度在各级NYHA心功能的DCM患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且在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间亦逐级显著升高(P均<0.01);在肾功能异常者血浆NT-proBNP浓度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者(P<0.01);超重者血浆NT-proBNP浓度显著低于不超重者(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只有NYHA心功能分级、体重指数、血清肌酐浓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心率和左心房内径依次入选为血浆NT-proBNP浓度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或0.01),其中NYHA心功能分级最强(P<0.01).结论:DCM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显著升高,除取决于患者心功能外,还受体重指数、血清肌酐浓度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顺行静脉穿刺联合AngioJet血栓抽吸导管及髂静脉支架植入术一站式治疗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6~2020-01入住该科确诊的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患者16例,所有患者均在下腔静脉滤器的保护下采用超声引导下顺行穿刺左下肢腘静脉或小隐静脉建立通路,采用AngioJet血栓清除技术后置入溶栓导管,一期或二期植入髂静脉支架。结果16例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中有11例患者选择左侧腘静脉穿刺,5例患者选择左侧小隐静脉穿刺,穿刺成功率为100.00%,平均抽吸量为(178.20±14.20)ml,技术成功率为100.00%,尿激酶用量为(150.59±60.92)万U。7例患者一期植入髂静脉支架,9例患者为溶栓后植入髂静脉支架,血栓清除率Ⅲ级患者13例,血栓清除率Ⅱ级患者3例。无致命性出血、症状性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顺行左下肢静脉穿刺联合AngioJet血栓抽吸导管及髂静脉支架可以为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简化手术流程,提高手术成功率;同时可提高远期效果,降低远期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索急性胃肠道损伤分级在急性胰腺炎相关胃肠道衰竭中的应用及其早期诊断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si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胃肠道衰竭的早期诊断指标。结果 共202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胃肠道衰竭90例(44.6%)。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胃肠道衰竭组患者预后显著下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6,95%CI:1.03~1.09,P<0.001)、入院主诉排气排便停止(OR=7.02,95%CI:2.08~23.66,P=0.002)、血白细胞水平升高(OR=1.09,95%CI:1.02~1.17,P=0.015)、血白蛋白水平降低(OR=0.93,95%CI:0.86~1.00,P=0.048)、血肌酐水平升高(OR=1.02,95%CI:1.01~1.04,P=0.001)是胃肠道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即刻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和急性胰腺炎床旁严重程度指数评分诊断胃肠道衰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9和0.782。结论 胃肠道衰竭可显著增加AP患者的死亡风险。入院即刻APACHE Ⅱ评分和BISAP评分对胃肠道衰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螺内酯组,测定治疗前及治疗3月后24h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h连续5min节段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及连续正常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采用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螺内酯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及rMSSD明显增加,左心重构指标LVEDD、LVESD明显下降,LVEF明显上升(P<0.05)。结论螺内酯能够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及改善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25.
目的评价经皮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FM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我院近6年来因严重高血压入院,经肾动脉造影确诊为肾动脉FMD并行PTA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并随访血压、降压药使用情况和PTA治疗效果。结果共入选20例患者,年龄13~47岁(平均24.5±7.8岁),其中女性12例(60.0%)。肾动脉造影显示共23条肾动脉受累,其中21条肾动脉直径狭窄〉60%的患者行肾动脉成形术,包括单纯球囊扩张17例(80.9%),球囊扩张加支架置入4例(19.1%),技术成功率为95.2%(20/21)。经过1~6年随访,改为肾动脉逐年累积再狭窄发生率为15.0%,20.7%,26.3%,33.7%,33.7%,33.7%。结论 PTA治疗肾动脉FMD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6.
艰难类梭菌是一种革兰染色阳性专性厌氧芽孢杆菌,是医院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艰难类梭菌拥有多种表面蛋白,可参与菌体的黏附定植,影响细菌生物代谢,并调节毒素表达,对艰难类梭菌感染致病至关重要。基于艰难类梭菌表面蛋白的研究,对开发艰难类梭菌感染防治的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乳腺癌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及其质量控制。方法选择31例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PTV-GTV总剂量DT 6063 Gy,1次/天,DT2.063 Gy,1次/天,DT2.02.1 Gy/次,5次/周。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全程放疗,放疗反应轻微,未出现放射性肺炎、心脏损伤等严重毒副反应。结论三维适形调强放疗保乳术后乳腺癌,治疗摆位过程严格质量控制程序,可确保治疗计划的精准实施。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虎符铜砭刮痧治疗膝痹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膝痹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将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康复科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80例膝痹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虎符铜砭刮痧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病人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膝围积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两组VAS评分、膝围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虎符铜砭刮痧和口服药物均能有效治疗膝痹,但应用虎符铜砭刮痧能更有效地减轻疼痛和肿胀,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观察珍龙膏联合雷火灸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压疮提供新思路。方法 将38例压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珍龙膏外用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方法,分别干预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压疮愈合计分(PUSH)、疼痛评分(VAS)、安全性评价。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PUSH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珍龙膏联合雷火灸治疗压疮临床疗效明显,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30.
目的比较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将68例年龄60岁以上的老年原发性轻中度(1~2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分别接受16周的缬沙坦和氨氯地平治疗。治疗期间监测血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6周后检测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结果两组患者在用药后,血压(P<0.001)和左心室重量指数(P<0.05)均明显下降,下降程度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P波离散度和P波最大时限均显著降低,实验组比对照组降低明显。结论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均能有效降压、逆转左心室肥厚,降低P波离散度,在同等降压条件下,缬沙坦能进一步降低P波离散度和P波最大时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