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7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目的探讨新产程图产程管理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7年7月佛山市顺德区乐从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初产妇1 000为研究组,按新产程标准管理产程;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初产妇1 000例为对照组,按Friedman曲线管理产程。比较两组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产后并发症、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潜伏期时间(21.24±3.52)h长于对照组的(13.56±4.32)h,第一产程时间(22.87±4.34)h长于对照组的(18.41±3.75)h(P<0.05)。两组第二产程时间和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24.5%,低于对照组的31.5%,第二产程中转剖宫产率2%,低于对照组的9%,人工干预率16.1%,低于对照组的32.7%(P<0.05)。两组产后出血率、尿潴留、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Friedman曲线管理产程相比,新产程管理标准能够减少第一产程中的医疗干预,降低初产妇的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且不增加产后并发症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   
52.
目的通过ATP7A基因突变及拷贝数改变(CNV)分析,了解13例临床诊断为经典型Menkes病患儿的临床表型以及ATP7A基因型特征,探讨其基因型、表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并分析13例Menke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DNA直接测序进行ATP7A基因突变检测,发现突变后用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进行验证;应用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MLPA)对未发现突变的患儿行CNV分析,阳性患者用长片段PCR进行验证,并进行基因型、表型相关性分析。结果临床特点:(1)13例均为男性,有典型的毛发改变、癫发作、肌张力减低、智力运动发育迟缓和结缔组织异常,3例有阳性家族史;(2)起病年龄早,均在出生7个月内(3 d~7个月),除1例患儿以智力运动发育落后起病外均以癫起病,伴严重发育停滞和倒退;(3)均呈进行性加重,随访5例患儿,均于14个月内死亡;(4)12/12例患儿(100%)铜蓝蛋白降低;6/8例患儿(75%)血清铜降低;4/4例患儿(100%)脑血管成像见血管走行紊乱,呈"螺丝锥样"改变,1例为47XXY/46XY嵌合体。基因突变确诊9例:(1)DNA直接测序检测到6种突变,包括2种缺失突变,2种错义突变及2种剪切位点突变,其中3种为国际上未报道过的新突变,均位于高度保守区,100例健康男性对照中相应位点均未发现上述突变;(2)MLPA检测发现1例患儿为第10外显子缺失突变,长片段PCR验证其断点为c.2173-3462407-346del,共1 783 bp,导致p.F725K802del,其母亲为表型正常的携带者。基因型-表型关系:同为c.2179G>A(p.G727R)突变患儿,47XXY/46XY嵌合体起病年龄早于核型正常者,且临床症状较重。结论 Menkes病ATP7A基因大片段缺失或重复突变检测中ML-PA方便、快捷,Menkes病的致病机制可能与ATP7A基因剂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分析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对促进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恢复,预防复发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8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只进行常规的临床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组45例,进行常规的临床护理和个性化心理护理。两周为1个护理疗程,1个疗程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变化情况;采用调查问卷评价两组患者恢复和复发情况。结果心理护理组护理后HAMA及HAMD评分与护理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恢复和复发情况护理后较护理前均明显改善(P<0.05),护理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对慢性重症肝炎患者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能明显促进患者恢复,降低复发,有重要的护理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应用逆转录-多重链接探针扩增技术(RT-MLPA)检测RNA-SNP进行临床无创产前诊断唐氏综合征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17例14孕周以上(含14孕周)孕妇的外周血血清,抽提胎儿游离RNA,RT-MLPA技术扩增SNP位点片段,并对其进行毛细管电泳分析,通过对杂合SNP位点峰面积比值进行判断,并选择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金标准-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作为对照方法。结果检测到阳性样本61例,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42%和99.30%。结论逆转录-多重链接探针扩增技术检测RNA-SNP进行临床无创产前诊断唐氏综合征的方法在唐氏综合征的产前筛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科学的诊疗流程在急性酒精中毒中的建立和应用.方法 将1年内急诊科收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按照建立的流程方案进行诊断治疗,评价疗效并总结分析相关问题.结果 急性酒精中毒诊疗流程的应用,使中毒疗程缩短、疗效提高,误诊和不良事件明显减少.结论 科学的流程应用于急性酒精中毒的诊疗,能有效规范医疗行为,显著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应用双标准曲线的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原癌基因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扩增在临床乳腺癌诊治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500例乳腺癌术后新鲜组织标本,抽提组织DNA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采用双标准曲线法定量,通过计算目的基因浓度和内标基因浓度的比值来判断HER2基因的扩增情况。选择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的荧光原位杂交方法作为对照方法。结果检测阳性标本72例,阴性样本419例。该方法检测的灵敏度为85.9%,特异度为98.79%,准确度为96.74。与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检测结果相比,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双标准曲线的实时荧光PCR法用于检测HER2基因扩增相对准确可靠,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在产科出院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对产科电话回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出院产妇1013例中,开展电话回访,主动与产妇或家属联系2262人次,家属打来电话咨询258人次,合计2520人次,其中,指导产妇相关问题1598人次,占63.41%,指导新生儿相关咨询1993人次,占79.09%。结论不用见面的电话回访是医患双方联络方便安全的方式,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的合理调配对批量伤员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救治的地震伤员共400例,将医务人员合理调配前(5月12日)救治的208例作为对照组;医务人员合理调配后(5月13日)救治的192例作为研究组,分析比较医务人员调配前后地震伤员的救治效果.结果 两组间伤员的年龄、性别、受伤部位、伤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员凋配后,地震伤员的早期死亡率、接受救治的时间、检查的时间,危重伤员从来院到接受救治的时间等,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汁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的人员调配能提高批量伤员的救治成功率,降低早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车载设备的使用对院前急救病人预后影响。方法:选取我急救中心2005年1~10月急诊出车的2680例院前急救病例作为对照组,2007年1~10月3210例由配置有车载设备救护车出诊的院前急救病例作为研究组。比较和分析两组间救治效果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急救半径,反应时间,病情分级无显著差异(P<0.01),院前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1)。现场处置率、救治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车载设备的使用对患者的救治效果有明显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整体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60.
目的了解我镇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高危妊娠发病率及主要影响因素,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提高产科质量,确保母婴生命安全。方法收集2004~2008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资料434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43例产妇中筛选出高危妊娠1086例,发生率为25.O%;高危因素前五位分别为:不良孕产史、胎位异常、羊水因素、早产、贫血;户籍人口高危妊娠发生率为17.74%,流动人口高危妊娠发生率为27.11%,差异有显著性意SL(P〈0.05)。结论做好孕产妇的健康教育,降低高危妊娠发病率,加强高危妊娠的管理,确保母婴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