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23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01.
目的:对陕西省不同地区县级公立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后的影响进行分析,对医疗服务价格变动补偿进行预测,为县级公立医疗机构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计算医疗机构的药品加成收入,运用敏感性分析的方法对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后的收支结余进行分析,同时从提高医疗服务价格的补偿角度进行了预测.结果:基本药物加成收入取消后对医疗机构总收入影响不大,同时如果财政补助不变,依靠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办法保证现有收入调整的幅度也不大.结论: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的实施对不同地区的影响不同,在对医疗机构进行补偿时可以借机改变医疗服务价格的不合理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评价硫酸镁或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颈浅丛神经阻滞对人工耳蜗植入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择期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病人88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R组(29例):0.25%罗哌卡因13 mL+2 mL 0.9%氯化钠溶液行颈浅丛阻滞;RD组(29例):0.25%罗哌卡因13 mL+0.75 μg/kg右美托咪定稀释至2 mL颈浅丛阻滞;RM组(30例):0.25%罗哌卡因13 mL+4 mg/kg硫酸镁稀释至2 mL颈浅丛阻滞。3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记录3组病人术后1、6、12、18及24 h病人疼痛评分(VAS评分);拔管时苏醒期Ricker镇静-躁动评分;首次补救镇痛时间和补救镇痛药物用量;围术期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病人满意度评价。结果VAS评分方面,3组病人术后1 h、6 h和24 h各组间无差异;术后12 h RM组和RD组较R组低,术后18 h RD组较RM组和R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拔管时Ricker躁动评分,R组>RD组>RM组;首次镇痛所需时间,RD组和RM组均较R组延长;补充镇痛药量,R组>RD组>RM组;病人满意度评分,R组低于RD组和R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术后3组呕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动过缓率RD组发生率高于R组和R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硫酸镁和右美托咪定作为辅剂复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颈浅丛阻滞用于人工耳蜗手术病人都可延长术后镇痛时间,减少静脉镇痛药物使用,降低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提高病人满意度,右美托咪定可能作用时间更久,但麻醉苏醒期躁动和术后心动过缓发生率较硫酸镁高。  相似文献   
103.
目的为提高低收入人群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利用率、优化贫困人群医疗保障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EQ-5D和EQ-VAS得分对健康进行评价;用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样本人群的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要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随收入增长,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应住院未住院比逐渐降低,两周患者就诊率逐渐升高;不同收入组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EQ-VAS健康得分、EQ-5D各个维度发生问题的比例、两周患者就诊率、应住院未住院率、因经济困难未住院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收入人群健康状况差,卫生服务需求高;低收入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率低,降低了我国卫生公平目标的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104.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Desmoplastic small round cell tumor,DSRCT) 是一种来源不明的高度恶性小细胞肿瘤.1989年国外首次报道本病[1],临床上罕见,极易出现误诊.我科于2008年3月和5月收治2例,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及病理特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5.
患者男性,40岁。因反复腹胀、腹痛、呕吐1月余,于2003年10月14日入院。入院前1月余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中上腹部阵发性隐痛,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呕吐后症状可缓解。大便每日1~2次,量少,体重下降10余kg。入院查体:腹部膨隆,无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未扪及包块,叩诊呈鼓音,肠鸣音减弱。腹部X线平片检查示小肠肠管明显扩张,可见多个气液平面,考虑低位小肠梗阻。  相似文献   
106.
患者女性,33岁。右上腹不适1年,加重1个月。B超示胆囊内多发息肉,囊壁增厚。曾有阑尾炎发作病史,时有右下腹疼痛。诊断: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慢性阑尾炎。病人要求胆囊阑尾切除。1993年5月6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手术。脐下1cm皮肤小切口,提起白腺用气腹针穿刺,注入CO_2气3.5L,腹内压力维持在1.87kPa。用穿刺锥在脐下做穿刺,插入腹腔镜。探查:胆囊6cm×3.5cm×2.5cm,粘连不重。阑尾长8.5cm,  相似文献   
107.
实验研究也证明了气和脑之间确实存在某种特殊联系。例如气功的“内气与外气”现已证实是客观存在的 ,但无论是内气还是外气 ,在活动时均和脑息息相关。有些实验证实 ,气功锻炼者能使大脑皮层各区域的脑电波趋于同步 ,即脑细胞活动有序化。功夫越深 ,有序程度越高 ,并能使人体生命中枢消耗减低 ,效能提高。  相似文献   
108.
陈俊  张小龙  杨时  原少伟  丁岗  王振中  萧伟 《中草药》2014,45(4):504-508
目的 研究高纯度积雪草总苷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大孔树脂分离技术与重结晶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优选最佳积雪草总苷制备工艺参数,同时建立积雪草总苷HPLC检测方法。结果 积雪草药材采用75%乙醇回流提取、回收乙醇、水沉、酸沉,通过HPD-100大孔树脂柱富集后,再采用醋酸乙酯重结晶方法,可制备质量分数90%以上的积雪草总苷。结论 该工艺稳定性高、重复性好,适合于制备高纯度的积雪草总苷。  相似文献   
109.
<正>由于内镜诊疗技术的进步,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持续增加,病死率持续降低,早期食管癌(ESC)患者5年生存率已达90%以上[1]。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被认为是一种治疗ESC的首选方法[2],广泛应用于临床。因此存在ESD治疗多病灶ESC及癌前病变的病例,而目前国内对该类病例鲜有报道。本研究主要总结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的此类病例,并分析ESD多病灶同步治疗ESC及癌前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妊娠分娩的新生儿发生先天性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策略。方法:分析1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妊娠分娩先天性肺结核的临床资料,并通过检索“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新生儿先天性肺结核”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案。结果:患儿,女,系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妊娠35+2周剖宫产娩出,患儿生后29 d因“反复发热、气促7 d”入院,伴咳嗽、心率快、肝脏肿大表现。经血液及痰液病原微生物DNA高通量基因分别检测确诊为先天性肺结核,给予异烟肼、利福平、环丝氨酸、利奈唑胺抗结核治疗25 d后病情好转出院。检索后共纳入国内外相关文献12篇,包括18例患儿,结合本病例共纳入19例患儿。患儿起病年龄(37.4±28.2)d,常见起病临床表现依次为呼吸窘迫16例(84.2%)、发热9例(47.4%)、呼吸暂停6例(31.6%)、咳嗽5例(26.3%),其中呼吸暂停均发生于出生胎龄<32 周患儿,发热和咳嗽主要发生在矫正胎龄>34 周患儿。17例(89.5%)患儿接受四联及以上药物治疗,治愈或明显好转16例(84.2%)。结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妊娠分娩新生儿先天性肺结核起病晚,病情进展快,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诊断困难,易漏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妊娠分娩的新生儿生后晚期出现呼吸困难且抗感染治疗无效者,需警惕先天性肺结核,痰、血液病原微生物DNA高通量检测有助于病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