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0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 探讨婴儿先天性大血管疾病合并气道狭窄的围手术期评估方法及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至2009年6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纤支镜及胸部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确诊为气道狭窄的大血管疾病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及临床记录,纤支镜、心脏超声及胸部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结果。结果 研究期内收治<1岁的婴儿大血管疾...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评估小婴儿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修补术后左心室肌力指数(Smith-Madiganinotropy index,SMII)和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SVRI)的变化特点,为出院后患儿的随访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3.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护理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必要制定一套合理的护理计划。其中,辨证施护是关键,基础护理是前提,健康教育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有出血高危因素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20例,分成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在胎儿娩出后常规静脉滴注催产素的基础上,研究组于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对照组予卡孕栓1.0mg舌下含服,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产后2h及产后2~24h内的出血量及两组产后出血率。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生命体征变化。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2~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前、后生命体征变化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有效防治有出血高危因素产妇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快速方便,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5.
目的对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注射用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干扰素α2a融合蛋白新药的临床前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评价进行研究。方法通过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干扰素α2a融合蛋白(rHSA/IFNα2a)对HepG22.2.15分泌乙型肝炎病毒(HBV)细胞作用产生的抗病毒进行体外药效学评价;以给药后的食蟹猴体内2'-5'寡腺苷酸合成酶活性作为干扰素药效学标志基因表达考察药效动力学指标;药代动力学观察了不同剂量的125I-rHSA/IFNα2a单次皮下注射给予小鼠、大鼠后,各组织器官的分布、排泄情况及rHSA/IFNα2a单次和多次皮下注射给予食蟹猴后其体内的代谢情况;安全性评价中,安全药理学研究观察了rHSA/IFNα2a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及对狗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影响;毒理学研究观察了rHSA/IFNα2a单次注射给予小鼠(皮下和静脉)、食蟹猴(皮下)的毒性反应,及反复皮下注射给予大鼠和食蟹猴的毒性反应,食蟹猴反复给药的毒性试验中还伴行了毒代动力学的研究。妊娠Wistar大鼠皮下注射给予rHSA/IFNα2a对孕鼠生殖能力及胎仔的影响。结果试验药物rHSA/IFNα2a和阳性对照品(PEG-rhIFNα2a)的最大无毒剂量为3.13×103IU/ml,当以低于最大无毒剂量的rHSA/IFNα2a和阳性对照品处理HepG22.2.15细胞,显示细胞分泌HBV病毒的能力受到抑制。细胞上清液中的HBV核酸量随时间而减少,HBV的s抗原和e抗原表达也同步受到抑制,与PEG-rhIFNα2a对HBV病毒分泌的相对抑制率检测结果相同。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静脉rHSA/IFNα2a给药组和对照组的t1/2分别为(88.88±9.65)h和(35.81±4.91)h;食蟹猴皮下注射末端半衰期较长为61.20~83.57h。安全药理学研究表明单次皮下注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干扰素α2a融合蛋白在100、300、600μg/kg剂量范围内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无明显影响,与戊巴比妥钠无协同作用;在50、200μg/kg剂量范围内对狗呼吸和心血管系统无明显影响。rHSA/IFNα2a单次皮下和静脉给予小鼠的最大耐受量≥50mg/kg,单次皮下注射给予食蟹猴的耐受剂量≥10mg/kg。以100、300和1000μg/kg剂量反复皮下注射rHSA/IFNα2a给予大鼠,以50、150和500μg/kg反复皮下注射给予食蟹猴,每周给药1次,连续13周,基本安全剂量分别为1000μg/kg和500μg/kg,注射局部仅见可逆的轻度刺激性反应;多次给药后,动物体内产生抗rHSA/IFNα2a和IFNα2a的抗体,且抗体具有中和rHSA/IFNα2a活性的作用,且停药4周后,抗体滴度明显降低。多次给药后由于中和抗体的产生,血浆中的抗原量低于检测限。单次给药食蟹猴各代谢动力学参数呈现线性动力学特征。当给药剂量高达1000μg/kg时未见孕鼠母体毒性和胎仔毒性,提示rHSA/IFNα2a无致畸作用。结论获得的大量药效学、药代动力学、毒理学试验数据显示rHSA/IFNα2a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成药性和长效性,研究结果可供正在开展的临床试验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76.
背景: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气管尚缺乏理想的特异性表面标志物,对其鉴定主要依赖细胞形态学、细胞表型及诱导分化的功能进行分析。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鉴定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在特定条件下向气管软骨细胞分化的潜能。 方法:无菌环境取兔骨髓,经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细胞至第2代,流式细胞术鉴定第1、第2代细胞表面抗原CD44、CD45的表达。无菌环境取气管,经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气管软骨细胞,甲苯胺蓝染色鉴定软骨细胞蛋白聚糖的合成。在使用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基础上,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气管软骨细胞通过Transwell小室非接触式共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甲苯胺蓝染色鉴定蛋白聚糖的合成,荧光实时定量PCR鉴定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 mRNA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分离、培养的细胞呈长梭形、不规则形聚集生长,传代后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增快,呈鱼群状聚集生长。第1代有96.97%的细胞表达CD44、13.72%的细胞表达CD45,第2代有99.11%的细胞表达CD44、8.54%的细胞表达CD45。气管软骨细胞甲苯胺蓝染色阳性。在诱导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逐渐由长梭形变为三角形或不规则形,表达软骨细胞特异性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 mRNA基因,甲苯胺蓝染色示阳性。结果表明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可成功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第2代纯度较高,且在特定诱导条件下具有分化为气管软骨细胞的潜能。  相似文献   
77.
78.
NICU院内感染细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近年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患儿年龄越来越小,侵入性诊治手段不断增多,使用的抗生素逐渐扩大和更新,导致院内感染发生机会日益增多,细菌耐药性也日趋严重。我们对收治的356例可疑院内感染患儿进行了前瞻性研究,旨在了解NICU院内感染的细菌分布和耐药性情况,以期更好地防治院内感染,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9.
目的 了解在室温环境下(20℃~24℃),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标本采集后放置不同的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6月14日—6月19日血液检测标本分别放置0、10、30 min进行血细胞计数检测,分析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标本放置不同时间后对血细胞计数参数中的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  相似文献   
80.
我省自1991年以来.由省计委、财政厅、卫生厅专项拨款,地方配套资金,对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进行了改造扩建或新建,使全省部分农村卫生院得到初步巩固.农民就诊条件和住院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民就医难的矛盾有了缓解。但由于政府每年对卫生部门投入的建设资金极为有限,地方配套资金难以到位,目前还有许多卫生院房屋破旧、设备简陋、人才奇缺。因此建议:(一)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应有统一总体规划设计。要根据所处地区的服务人口、经济水平、文化素贡、交通条件以及所处地段等方面的差异,来决定相适应的规模.不应强求一致,推行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