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子》成书的日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懿翎 《编辑之友》2001,(5):38-40
在写这篇文章的开始,我要首先承认自己是用拙劣的强制之举认识倪萍的.1997年冬暮的时候,我搞到了倪萍的呼机号码,我每天平均呼她三次以上,而且连续呼了近半个月.倘若当时我稍作冷静的忖思,我会对自己的行为赧然,倪萍不是一部供人阅览的文献,倪萍更不是茫茫黑夜前的最后一道晚餐,任意横征暴敛他人的宁静与时间,该是大不当的.倪萍没有让我失望,尽管当时她正忙碌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上,她还是给我回了电话,说年后再联系.  相似文献   

2.
1996年,也许是倪萍最力不从心的一年了。自《文化视点:〈倪萍访谈录〉》播出后,非议四起。用倪萍自己的话说,是“一辈子挨的骂都集中在这半年了”。在这些“骂”当中,最突出的是“倪萍没有文化”之说。这显然是极而言之的、一言以蔽之的“酷评”(Diatribe)。在这些偶见报端的似乎有点缺少责任感的议论面前,倪萍对记者说:“说一个主持文化栏目的主持人没有文化,确实令我很痛苦。”(《屏幕周报》49期)后来,我们读到了倪萍的文章:《倪萍:自述与自视》(载《现代传播》1997年第1期,以下简称《自述》),不久…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1996年可能是倪萍人生中最艰难也最值得记忆的一年。主持《文化视点·倪萍访谈录》遭到非议,却登上了第10届"星光奖"最佳主持人的宝座。重获殊荣,没有使倪萍走出压抑,一方面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爱,另一方面是事业上无法转折之痛。在这前一年本列第5期发表了应天常先生的《论倪萍》,此文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并连续获奖。后来,倪萍带着自己的困场和焦虑,来到我们学报简陋的办公室,将自己的心里话,一股脑儿地倾诉了出来,这就是本刊1997年第1#上刊登的文章《倪萍:自述与自视》。倪萍的自述,为进行主持人问题研究的学者提…  相似文献   

4.
倪萍四题     
在当今中国电视界,倪萍无疑是最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节目主持人之一.对于倪萍的研究,在电视节目主持人研究中应当说是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倪萍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一种典型,的确也构成了电视节目主持人研究的一个典型个案.最近几年陆续读到了一些研究倪萍的文字,对于倪萍褒贬不一,这里不想作简单评价.笔者认为,对于倪萍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就倪萍谈倪萍的层面上,应当从更为开阔的视角去观照倪萍,这样或许会有一个较为合乎实际、比较中肯恰当的结论.一、倪萍是一个符号当人们用热情的话语赞美着这位《综艺大观》的主持人,…  相似文献   

5.
当我们说起倪萍的时候,许多人会把电视荧屏上的倪萍和生活中的倪萍当成一回事儿,固然作为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倪萍首先是由倪萍本人塑造的,但同时也是电视媒介塑造的,她还是社会需要塑造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倪萍已成为了一个符号或者说成为了一个角色,她是个人角色─—媒介角色─—社会角色三位一体的结晶。因此,倪萍的成败得失并不完全是由她个人造就的,而是这三种角色相互协调、相互适应、相互影响和渗透的结果。理解与评价倪萍应当从这三种角色的关系入手,方能得出比较合乎实际、比较中肯恰当的结论。倪萍的主持艺术历程…  相似文献   

6.
论倪萍     
论倪萍应天常观众对主持人的共同衡定标尺是“真”,而倪萍的形象是真诚清新、谦恭随和。但是为什么到了倪萍如日中天的时候,观众都忽然叫道“该换人了”!?倪萍进入了她的“高原期”,倪萍追求真诚,但是她的演员历史使她的戏剧化行为、模念惯性在不自觉中发挥着影响。...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在当今的中国电视界,倪萍无疑是较受观众欢迎,较具影响力的节目主持人之一。理论界关于倪萍的研究和评论性文章也一直未断。尤其随着倪萍去年告别“综艺大观”,走进“文化视点·倪萍访谈录”,她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而其中的见解更加莫衷一是,褒贬不一。这本身也构成了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理论话题,即“倪萍现象”。去年年底,本刊专门组织和举办了“倪萍现象”小型研讨会,特邀倪萍与几位学者座谈,以期对此进行深入和全面的探讨。这也是本刊继举办了为期一年的“主持人文化超越‘东方时空杯’有奖征文”之后,希望继续将节目…  相似文献   

8.
舞台上的倪萍是那么靓丽、那么光彩夺目神彩飞扬,可她的内心深处竟是那么忧伤那么苦涩那么怅惘。这是我读倪萍的《日子》感触最深的一点。“生命不曾圆满”,这是倪萍为自己的《日子》作的序言的题目。不圆满的生命造成的残缺之痛压在倪萍的心上,那么些寻常的而又美好的期盼竟如浮云般飘浮在空中,经年日久让真诚的心和诚挚的情在一起悬浮,落不到生命的根部。  相似文献   

9.
2012年5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倪萍画日子》精装本、简装本,这是央视著名主持人倪萍的新作,也是人教社拓展大众图书领域的新产品。这本书将倪萍近两年画作和随笔文字的精品合而为一:她的画多借中国传统水墨画之写意,于平易中呈现人生感悟;她的文字幽默睿智,感染力极强,充满生活气息。这本书是倪萍老师对自己艺术人生的独特诠释,也是她对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描摹和反映。  相似文献   

10.
论倪萍主持艺术中的情感诉求於贤德一位旅居德国的华侨说,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倪萍主持节目亲切自然,具有东方文化的神韵。[1]这一评价相当客观又深刻地揭示了倪萍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艺术追求和已经达到的美学境界,对于把握倪萍节目主持艺术的特征具有很大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12年5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倪萍画日子》精装本、简装本,这是央视著名主持人倪萍的新作,也是人教社拓展大众图书领域的新产品.这本书将倪萍近两年画作和随笔文字的精品合而为一:她的画多借中国传统水墨画之写意,于平易中呈现人生感悟;她的文字幽默睿智,感染力极强,充满生活气息.这本书是倪萍老师对自己艺术人生的独特诠释,也是她对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描摹和反映.  相似文献   

12.
很高兴出了个倪萍,她已不仅仅是姓倪叫萍的单个人儿,更是一种电视界的主持现象。应该庆贺倪萍,如此成功地在祖国电视界留下足迹,是所谓成功之人。其实,就像"风格"一词一样,不同作家有不同风格,不同演员有不同风格,不同的主持人自然也就有不同的风格。社会由人组成的,每个人风格不同,才组成千姿百态的社会,若是相同,不如其余人死掉,只让一人代表人类活在世上得了。看到这一点儿,倪萍对别人评论大可不必不安。那些在各大小报刊上批评倪萍大过表演十没文化者及那些在同样报刊上赞扬或吹捧或政励倪萍者,无非是关注倪萍。这是好事…  相似文献   

13.
老童 《青年记者》2012,(18):11-12
今年3月2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开幕前一天,著名主持人倪萍委员在报到点被记者围住.当记者们问她今年的提案时,倪萍摆摆手,大步流星地走向门口.“不说,不说,你们总是歪曲我的意思!”经过了去年的“中国脊梁”风波,倪萍面对记者再也不敢“滔滔不绝”,她表示:“我今年就是要当哑巴.”  相似文献   

14.
天下谁人“真”识君──访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倪萍郑志东,靳纯刚,张志刚荧屏上风采华丽的倪萍,已为亿万观众所熟悉;生活中并非辉煌的倪萍,却为多数人们所陌生。通过电视画面,我们已记不清多少次走近倪萍,但她到中国新闻学院做讲座刚下车时许多人竟没认出来。...  相似文献   

15.
倪萍曾一度成为一名极为成功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这种情况没有持续多久,对于倪萍的种种非议和批评就开始出现了。究竟是倪萍变得越来越不会当主持人了呢,还是广大电视观众的审美估价系统发生了明显的变迁和漂移?我认为,这个问题的探讨是有意义的,对于提高大众传播机构的“自我意识”,发展大众传播媒介是有利的。从美学的观点来看,对于从事节目主持人工作的个人来说,其“演艺生涯”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大众审美估价系统的实际状况和主持人个人的自我条件对于这种状况的适应程度,取决于当审美估价系统发生了漂移和变迁时主持人个人为了…  相似文献   

16.
中央电视台今年新开办了一个并不多见的以主持人命名的节目《文化视点——倪萍访谈录》。这个在黄金时段播出的节目由倪萍主持,每期就一个大众关注的文化问题邀集一些专家进行探讨,如相声的不景气,京剧的振兴等等。节目被隆重推出后并未取得预期的热烈反响,无论是观众还是媒介都没对其投入足够的兴趣。这种平平淡淡水波不兴的状况细究起来原因不少,而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便是作为主持人的倪萍未能实现对节目在真正意义上的主持。我们知道,成就倪萍的主持人名望的主要是《综艺大观》和春节联欢晚会、在这类综艺节目中,倪萍凭借着落落大…  相似文献   

17.
李苏惠 《视听界》2001,(3):31-31,39
倪萍主持文化节目的时候,有人评价说不好,不合适。倪萍自己也承认:积累不够,文化底蕴不够,有点儿吃力。最近看了她的《聊天》,觉得像是为她定身度做,挺协调,朋友们也说蛮好:像一个热心肠的邻居,很淳朴,很有亲和力,挺实在的。从文化类节目到  相似文献   

18.
倪萍主持文化节目的时候,有人评价说不好,不合适。倪萍自己也承认:积累不够,文化底蕴不够,有点儿吃力。而最近看了她的《聊天》,却觉得象是为她定身度做,挺协调;朋友们也说蛮好;象一个热心肠的邻居,很淳朴,很有亲和力,挺实在的。从文化类节  相似文献   

19.
月光向来以"拽"著称.一不怕老师.二不怕蟑螂.不是有一首歌这样唱的吗?看见蟑螂我不怕不怕了.我神经比较大!吗依呀呼!吗依呀呼…… 说月光"拽"是有原因的:一、作为学生.敢晾老师.  相似文献   

20.
案例据齐鲁晚报3月3日报道,3月2日下午5点,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的著名电视人倪萍悄悄来到报到点报到。一进门,她就被几位年轻记者围住:"倪老师,今年的提案你能透露一下吗?"倪萍摆摆手,大步流星地走向门口,"不说,不说,你们总是歪曲我的意思!"面对记者,经过"中国脊梁"风波的倪萍,从以前的滔滔不绝变得谨慎抗拒起来,让现场记者有些尴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