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萍四题     
在当今中国电视界,倪萍无疑是最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节目主持人之一.对于倪萍的研究,在电视节目主持人研究中应当说是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倪萍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一种典型,的确也构成了电视节目主持人研究的一个典型个案.最近几年陆续读到了一些研究倪萍的文字,对于倪萍褒贬不一,这里不想作简单评价.笔者认为,对于倪萍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就倪萍谈倪萍的层面上,应当从更为开阔的视角去观照倪萍,这样或许会有一个较为合乎实际、比较中肯恰当的结论.一、倪萍是一个符号当人们用热情的话语赞美着这位《综艺大观》的主持人,…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在当今的中国电视界,倪萍无疑是较受观众欢迎,较具影响力的节目主持人之一。理论界关于倪萍的研究和评论性文章也一直未断。尤其随着倪萍去年告别“综艺大观”,走进“文化视点·倪萍访谈录”,她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而其中的见解更加莫衷一是,褒贬不一。这本身也构成了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理论话题,即“倪萍现象”。去年年底,本刊专门组织和举办了“倪萍现象”小型研讨会,特邀倪萍与几位学者座谈,以期对此进行深入和全面的探讨。这也是本刊继举办了为期一年的“主持人文化超越‘东方时空杯’有奖征文”之后,希望继续将节目…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1996年可能是倪萍人生中最艰难也最值得记忆的一年。主持《文化视点·倪萍访谈录》遭到非议,却登上了第10届"星光奖"最佳主持人的宝座。重获殊荣,没有使倪萍走出压抑,一方面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爱,另一方面是事业上无法转折之痛。在这前一年本列第5期发表了应天常先生的《论倪萍》,此文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并连续获奖。后来,倪萍带着自己的困场和焦虑,来到我们学报简陋的办公室,将自己的心里话,一股脑儿地倾诉了出来,这就是本刊1997年第1#上刊登的文章《倪萍:自述与自视》。倪萍的自述,为进行主持人问题研究的学者提…  相似文献   

4.
当我们说起倪萍的时候,许多人会把电视荧屏上的倪萍和生活中的倪萍当成一回事儿,固然作为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倪萍首先是由倪萍本人塑造的,但同时也是电视媒介塑造的,她还是社会需要塑造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倪萍已成为了一个符号或者说成为了一个角色,她是个人角色─—媒介角色─—社会角色三位一体的结晶。因此,倪萍的成败得失并不完全是由她个人造就的,而是这三种角色相互协调、相互适应、相互影响和渗透的结果。理解与评价倪萍应当从这三种角色的关系入手,方能得出比较合乎实际、比较中肯恰当的结论。倪萍的主持艺术历程…  相似文献   

5.
于岸青 《青年记者》2007,(18):74-75
这几年,有一种理论被屡屡引用,那就是在新办报刊之前就要明确:你的报刊要办给谁看。要划分出自己的读者群,要细分读者,进一步细分市场,从而准确找到那些喜欢你的报刊的读者。找到之后,在编辑过程中,要把这个"读者"揣在怀里,藏在心中,时时地为他们着想,按着他们的口味来布料做出符合目标读者群的刊物来。这就是所谓的"读者上帝论"。这个理论成了报刊人的不二法宝,看那些成功的与不成功的经验之谈,必要谈到读者定位的问题,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相似文献   

6.
当前,主持人兼制片人现象在我国电视界极其普遍。仅就中央电视台而言,赵忠祥是《人与自然》的制片人,崔永元是《实话实说》的制片人,亚宁是《中国音乐电视》的制片人,倪萍是《聊天》节目的制片人,汪文华是《曲苑杂谈》的制片人……至于各地方台更是不胜枚举,大有一轰而上的趋势。为此,对于这种现象有必要进行一番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七集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经过2012年的热播得到了国内业界如潮的好评,这在近些年的国内电视界实属少见。作为一档与美食有关的纪录片,能在中国乃至世界电视界产生巨大的影响,笔者认为除了有市场、受众等外部因素的贡献之外,它在节目制作环节中的选题策划、叙事方法以及影像风格等方面的精心设计与大胆突破,才是它实至名归的真正原因。本文试图从该纪录片叙事策略与风格特点的层面,分析它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8.
西班牙有一首民间歌谣,模拟说空话者的腔调,尖锐地讽刺了那些尽说空话的人。歌谣中有这么几句——你有舌头,就会说话; 你有大牙,就不是没牙; 你一照镜子,就会看见自己的脸。请看,这不是十足的空话吗!说了等于没有说。在我们现在的报刊上,虽然很难找到如  相似文献   

9.
报刊文章中,不时有人引用“风格就是人”这句话。有的引用者说,这是马克思讲的。据查,这句话见于马克思《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但是,这句话有个引号。细心人就会产生一个疑问:如果是马克思的话,怎么会加引号呢?其实,它不是马克思自己的话,而是马克思引用布丰(或译为毕丰、布封)的话。  相似文献   

10.
在大多数人看来,倪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生涯是相当顺利的。她以一个有相当知名度的电影演员的身份进入中央电视台,担任影响巨大的“综艺大观”节目主持人,几乎立即就以其清新、朴素、随和的台风得到了广大受众的喜爱,并且获得了当年电视综艺节目的最高奖项“星光奖”。这意味着作为一个主持人,她得到了大众与专家的一致认同。直至今天,倪萍仍然是荧屏上最引人注目也最有台缘的主持人之一。然而坎坷也就接路而至,仅仅一年之后,挑剔的观众开始对倪萍的表现提出各种指责,先是集中予她在节目主持中的“表演”意识,而后又更为“深刻地”…  相似文献   

11.
朱楠 《新闻传播》2012,(8):28-29
营销学上有一则经典故事"非洲卖鞋"。如果你认为非洲人不穿鞋,你的鞋就卖不出去;如果你认为非洲人没鞋穿,那你就拥有一个广阔的天地。中国电视界的零点时段就是尚未开发的非洲大陆,城市台完全有机会和实力挥舞起这把双刃剑让"非洲人穿上鞋子"。  相似文献   

12.
或许是由于翻译上的原因,我们电视界在引进主持人这个概念时,从一开始就存在着误解。许多人把电视主持人等同于播音员和报幕员,甚至与电影明星混为一谈。经过我们电视界这几年的努力,特别是理论界的探讨,对电视主持人的误解正在消除,电视主持人的工作已有所进步,涌现了一批新人。尤为可喜的是,我们有些主持人已开始注意到风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或许是由于翻译上的原因,我们电视界在引进主持人这个概念时,从一开始就存在着误解。许多人把电视主持人等同于播音员和报幕员,甚至与电影明星混为一谈。经过我们电视界这几年的努力,特别是理论界的探讨,对电视主持人的误解正在消除,电视主持人的工作已有所进步,涌现了一批新人。尤为可喜的是,我们有些主持人已开始注意到风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有些报刊,除了主办单位外,还有不少协办单位。有一家刊物,协办单位竟多达105家,“排名不分先后”,整整占了一页。开展协作当然好,但协办单位太多,令人费解。仔细瞧那些协办单位和协办人,也可看出一点“名堂”:有的协办单位是有钱有实力的房地产、建筑、仪表电子、饭店、饮料等大公司,有的是地方上一些有实权的负责人。这些公司、这些人能共同研究协作办好报刊么?据知底细的人说,什么“协办”,无非是人家出钱嘛!这算不算是变相的“有偿新闻”?办好报刊,要在提高质量、让读者爱读爱看上下功夫,这样报刊才不愁发行。当前,在…  相似文献   

15.
王害 《新闻前哨》2001,(9):43-43
好的社科类杂志版面设计,是一桌精美的菜肴,它引导视线,创造渐入佳境的视觉效应,是办刊者与读者之间一道绚丽的彩虹桥,使人在学习知识、传播信息的同时获得美的愉悦。 我国社科类期刊传统上只注重内容忽视形式,翻开杂志,除了刊名不同外,形式上没有多大区别。社科类期刊有它的特定性、学术性、导向性、权威性,但是不排除在形式上的个性化、大众化、形式美,两者关系是矛盾的统一体。 国外报刊都设有版面总设计师,统一版面风格。一旦版面凤格确定,至少延用3年。其目的是在众多的报刊中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洋洋洒洒5卷本的《版…  相似文献   

16.
如同一群跋涉在荒漠里的探险者,猛然间发现簇簇新绿。那感觉,跟许多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人突然感受到,阳光的温柔暖过心间一样。品味类似情感泛起的思想潮水,使人不由地想起,那些在新闻写作道路上苦苦期盼成功的执着者,那些对记者这个神圣职业朝思暮想的渴望者。不知你是否注意到,有一盏引你走向成功之路的心灯,正悄然点亮,为你而闪烁。这盏献给那些在欲敲开新闻职业大门的“心灯”,就是解放军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新闻采访 36式》和《新闻写作 36术》。   从新闻从业人员、特别是初学者最必备的两手──采访与写作入手,作者博采…  相似文献   

17.
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当中,有一“快”一“慢”,“快”的是倪萍,“慢”的是赵忠祥。有时把他们两人作一比较,笔者就想,他们两人的语速如果能“中和”一下,那该有多好啊!倪萍“快”是因为她主持“综艺大观”,节奏本来就“快”。可是,看多了“人与自然”这个节目,总让人觉得赵忠祥的主持节奏太慢了,让观众们等得有些心急。赵忠祥在“动物世界”节目中的解说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那亲切的语气和圆润的腔调,使观众们感到好像有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在给自己讲故事迄今为止,有许多解说员竭力模仿他的腔调,仍然无人可及。赵忠祥…  相似文献   

18.
人们对成功的理解不一样,因为人的成就动机不同,其实,终极的成功是由不同的阶段性成功组成的,短暂的成功只是昙花一现。阶段性的成功就像一颗珍珠,人生就应该是由很多的珍珠穿成的项链。但是,人们往往经得住失败,但却可能被很多阶段性的成功打倒,比如,"神童"们的消失,"状元"们的平庸。赌场上、情场上、赛车场上、高尔夫球场上,太多的"成功"人士,游戏着,迷  相似文献   

19.
(一)从1983年开始每到春节,中国中央电视台便会推出它的大型晚会节目“春节联欢晚会”。很多的中国电视观众仿佛从来就未曾将这档节目看作一档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节目”。在大多数的老百姓眼里,“春节联欢晚会”是一种生活方式,是春节当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生活”。二十多年来,“春节联欢晚会”走过的历程十分不平凡,不仅仅因为它是世界上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之一;更因为每一次的节目都融会了中国电视界和演艺界的精英们的智慧和汗水。这档节目甚至造就了一些影响了中国整整一代电视观众的人物,如倪萍、费翔、赵本山……然而到了上世纪的90…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苏联社会中,报刊、广播、电视和通讯社等各种新闻宣传工具组成一个庞大的宣传报道系统。在各种新闻宣传工具中,报刊在数量和重要性上均居首位。全苏共出版14000种定期刊物,平均每个家庭订阅四种以上的定期刊物。①苏联报刊的现状如何,报刊和报刊宣传有那些主要情况,报纸编辑部的工作是怎样组织的,是我国新闻界不少同志希望了解的问题,本文就此作一些介绍。报刊的现状和报刊的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