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吕奕静 《高教论坛》2022,(10):123-127
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根本,也是促进人才质量不断提升的育人顶层设计。通过对英国牛津大学比较和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分析,发现其呈现出国际导向、科研驱动的特征,具体包括其招生制度以学术研究为基础,培养目标以服务世界教育为核心,课程模式以多元教育研究为导向,教育形式以学习者为主体。借鉴牛津大学比较和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经验,我国比较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构建有针对性、国际化的入学申请制,制定具体的、职业导向的培养目标,建立系统的、有专业特色的课程模式,转向灵活化、现代化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
“现代检测理论与技术”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综合课程,其理论性深、实用性强、应用广泛。对面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代检测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针对当前课程在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相应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夯实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理论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关注前沿发展动态,培养其梳理文献、自主学习、创新思维及交流与写作能力,建设一种能激发学术型研究生的研究兴趣、提高其创新性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3.
专业硕士与传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不同,其培养目标是在掌握扎实理论基础上,主要以实践性和应用性为导向来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契合,并满足相关行业和部门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针对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教育至少有四种模式:一是与国际接轨;二是校企全程合作培养模式;三是国际承认的高端职业资格证书考证培养模式;四是新型高层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融合当前的四种培养模式,围绕创业教育的特征,着重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管理能力和创业激情的培养,并建立一套系统的培养方案,实行以创业为导向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对于专业硕士培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从金融业发展的新趋势对金融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入手,认为专业基础扎实、富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将走俏市场。提出金融学教育要创新教育理念,提倡研究性学习,合理调整培养计划,更新课程设置体系,注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改进,以达到强化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知识整合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英国课程型研究生教育是一种学术发展和职业取向并重的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高效率、低成本培养高层次人才。分析了英国课程型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类型、学科分布、发展规模,重点探讨英国社会科学课程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选取牛津大学课程型硕士学位项目深入剖析其研究生培养实施的过程及特征。结合未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对设置较短学制的专业硕士学位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6.
吴培 《文教资料》2011,(17):195-196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高级层次。医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迅猛扩大,也使其培养的质量问题凸现出来。如何使研究生课程教学更好地服务于研究生教育,以课程和实践为依托促进教育发展,培养高级创新型医学人才,发挥研究生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创新教育中应用的作用,是医学研究生教育领域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教育背负着培养高科技人才和创新人才的重任,如何创新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成为目前高校工科专业的新课题。以江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结合当地环保特色产业集群的特点,从完善校企协同培养体系、拓展校企合作平台和改进利益保障制度三个方面,提出了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初步实践表明,创新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有利于提升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工程应用能力,符合人才培养中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8.
专业科学硕士是将专业学位的职业定向与科学学位的学术训练有机统合在一起,培养高层次、应用性科学技术与管理人才的一种新型硕士生教育类型,是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一项创新举措。其设立与发展得到了基金会、企业、研究生院委员会、政府和社区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并在10余年的实践中形成了完善的组织架构、培养方案和招生渠道,建立了多方参与、合作共赢的机制,对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多,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一是与学术型硕士同质化现象普遍,二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高,创新实践能力不足,就业困难。高校联合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联合培养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可以整合企业社会教育资源,大力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以桂林理工大学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分析了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在产学研合作培养过程中通过深入与合作企业的科研合作探索出一些较为成功的模式,为创新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提高培养质量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在2005年设立了以培养高层次艺术人才为目的的艺术硕士研究生学位,由此展开对于艺术人才方面的培养工作。艺术硕士研究生学位的设立,对我国的专业学位体系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有益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良好发展。开设多年来,艺术研究生专业培养了一大批艺术方面的优秀创作人才,效果日益凸显。但是由于设立时间较短,人们对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就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社会认同度进行了一定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地方高校确立符合自己现状与特色的工程硕士培养定位对于中国建立工程硕士多元化的培养体系至关重要。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定位为例,基于国家硕士研究生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与重点,基于地方产业人才需求,从质量、创新、特色培养理念出发,探讨了在地方高校专业硕士培养定位中如何为地方产业服务、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如何形成自己的培养特色,特别是如何培养高质量专门人才。就“质量为根,育才为本,立德树人,创新引领,特色亮剑”的研究生培养定位,以及与定位内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多年的教学改革证明旅游实验教学中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更重要地是实验教学中心可以在保证本科生基本教育的同时,结合旅游管理学科的跨学科、交叉性特征和本科生、研究生培养层次侧重特征,发展设计一个交叉融合了基础维度、专业维度、综合维度、创新维度和动态维度5个维度的呈现基础认知实验、专业能力培养、学科应用创新和产业应用研发4阶段发展特征的本科与研究生协同发展的衔接性实验教学体系。基于此体系将为旅游行业培养不同层次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同时还为旅游学科研究生创新教育提供示范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寻求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新思路、新模式,推动和实现计算机教育内涵式发展,基于武汉大学计算机专业卓越拔尖人才培养设计改革思路,提出培养计算机研究型人才与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教学创新举措和具体方法,并分享了近5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创新成果。从所取得的教学成果和学生培养质量看,卓越拔尖人才培养方法创新教学实践极大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我国省域研究生教育的学科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研究生教育虽然规模扩张较快,但学科、区域结构变化较小,体现了“存量决定增量”的发展模式.反映在省域研究生教育方面,各省域之间不但存在数量的差异,也存在学科布局的不均衡,特别是研究生教育薄弱省域的工学与专业硕士学位尤为薄弱.因此,研究生教育薄弱省份亟待发展工学与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同时,改变博士研究生教育主要集中于北京的地域格局.  相似文献   

15.
创新型国家建设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保障。课题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从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强调实践创新三个方面研究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保障体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国的专业硕士教育发展势头迅猛,已经不再局限于“MPA”“MBA”这两种人们较为熟悉的人们专业硕士的培养.从1991年开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以来,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种类不断增多,目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已批准设置了38种专业学位.教育硕士也是专业学位中的一种.教育硕士的培养,是我国提高基础教育的重要一步.试从教育硕士的目标定位、培养模式、美国教育硕士培养的经验借鉴等方面来探索我国教育硕士的培养路径,并且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7.
军队工程人才是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回顾多年来郑州大学在利用地方教育资源优势培养军队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的工作经验,深入分析了在依托地方高校资源打造军队工程人才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为部队依托地方教育资源强化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建设培养提供实例借鉴。  相似文献   

18.
宋鸽  王建 《教育教学论坛》2020,(16):277-279
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天津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校内科研平台与校外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出充分依靠“科研育人”抓手,坚持以实践基地合作科研项目引领为导向,推进行业与企业专家进学校和专业导师进企业“双进融合”,探索双导师合作协同育人新模式,健全保障体系与评价机制,实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与实际科研问题解决能力的全面提升,着力培养既有“卓越精神”、又有“工匠精神”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9.
瞄准学科前沿 培养拔尖创新型研究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是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本文分析了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的方法,探讨了培养研究生创新素质和科研素养的途径,提出了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营造良好创新学术氛围等培养创新型研究生的措施,并分析了这些措施的典型案例和初步成果。希望这些探索对于工程学科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