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背景下,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基地的需求越来越大。本文分析了"双创"背景下部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现状,初步分析了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重要意义,提出了高校建设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基地的方式和方法,为高校建设创新型大学,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嘉应学院学报》2017,(1):87-91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对照"双创"的时代要求,通过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应从明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明确创新创业工作职责、设立创新创业专项资金、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促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实现创新创业全程教学等方面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3.
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利用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结合优势专业领域,与社会资源协同创新建设众创空间,为大学生创客和创新创业者提供新型集约化配套平台支持。通过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孵化链条,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工作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从商业模式、服务平台、孵化机制等方面对南京工业大学众创空间——南工劝业公社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与创业实践的实施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双创"的热潮下,高校注重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育,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也日益被关注。文章论述了中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背景与意义,从目标体系、内容体系、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揭示了高校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状况,对其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解决思路和建议,以促使高校进一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5.
高校"双创"实验室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与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的重要途径与载体。界定了"双创"实验室的本土化定义与功能化结构,分析了"双创"实验室在协同创新创业、产教融合、资源支持方面的育人机制与原理,并且以常州大学的实践探索为基础,从构建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以专业深度融合为基础、以内生动力建设为依托等方面,提出了"双创"实验室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6.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新的重要时代主题。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在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主题的"众创"时代背景下,切实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在"众创"时代的引领作用,强化协同和集群效应,建设以高校科技创新人才为引领的"众创"空间,对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水平,推动"众创"时代向纵深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建设科技强国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北京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创新基因和创业精神让首都北京彰显出新的时代魅力,北京"双创"一直在全国走在前列。北京"双创"适应新时代、新要求近几年,北京"双创"不断迭代更新,呈现出六个方面的协同转变:一是从单点创新创业向生态链协同创新转变,二是从商业模式创新为主的软创新向以智能硬件为代表的硬创新和软硬  相似文献   

8.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优势。对艺术设计类大学生进行"双创"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教育必要性进行分析,通过健全和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学分转换制度,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双创"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创新创业的师资队伍,利用激励措施营造学生愿意创业、教师乐于指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氛围,探索对艺术设计类学生进行"双创"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问题一直都是中国高等院校教学实践中的一大难题,也是国家和政府一直关注的重要课题领域。"双创"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构建中,由政府、社会、学校、企业、学生组成的"五位一体"结构需要各个因素之间的有机结合,而作为创新创业的主体,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愿和自信最为关键。通过两课教学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有利于加强社会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家战略与任务,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大学生"白手起家"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各高校推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是提高专业人才"双创"能力的有力手段。经调研,发现我国整体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态势良好。各高校响应"双创"口号,推出线上线下"双创"课程,为学生提供创业平台和孵化基地,组织校内外教师形成"双创"指导团队。只有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传统的专业教育融合,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才能实现教育范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自2010年提出“双创”教育后,为了增强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经济转型和深化改革,于2014年开始又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工作部署。在以上国家发展战略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如何通过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专业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特别是完善和革新实验实践教学部分,以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以上问题已成为新的国家战略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将结合我们专业所进行的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和建设,对于如何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提出一些建议和探讨,以供相关高校借鉴。  相似文献   

12.
对“基础”与“创新”关系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础扎实与创新素质的培养之间并不存在着一种天然的正相关,如果对“基础”的理解有偏差,对“扎实”的度把握失当,二者之间就可能出现负相关。在我国的基础教育实践中,本来具有一致性的“基础”与“创新”的关系却成了一种冲突与排斥大大多于一致与互动的关系。因此,我们需要在复杂性的意义上重新审视“基础”与“创新”的内涵及其关系。  相似文献   

13.
面向电子设计相关行业对高校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的新要求,研讨了《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实验改革的必要性,同时从课程改革实践的角度对《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实验进行了综合性的思考与建设,提出了相关的改革方案与实施方法,详细介绍了实验改革内容与实际成效。实践表明,所提改革与创新措施有效提高了授课效果,对《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的发展以及学生培养质量的最终提高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提出,创新热潮再次高涨。本文着力从大学生创新角度出发,指出在"双创"下存在的优势和劣势,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推动大学生创新的措施,以希望激励大学生创新和对大学生创新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宣言》基本原理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已经160年了,<共产党宣言>比较集中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中国共产党人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次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对<共产党宣言>的创新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宣言>关于社会发展的原理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发展;二是<宣言>关于党的先进性原理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发展;三是<宣言>关于理论创新性原理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发展;四是<宣言>关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理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发展.这几个方面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16.
《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是汽车专业教学的核心课程之一,对我们培养汽车专业的各类专业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汽车专业人才的必备知识。本文针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研究,分析了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成果等相关内容,对该门课程的发展创新提出一定的见解与改革的方式,以期为该专业教学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绿色崛起"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87年“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和2003年“四个梅州”发展战略作为参照,对梅州市“绿色崛起”发展战略进行了一些比较分析。认为该战略提出的时机和战略的内容颇为可圈可点。该战略对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反思以及置生态保护于首要位置,更有过人之处。因此,“绿色崛起”是在理论上比较能够经得起推敲.在时间上也比较能够经得起考验的一个区域发展战略。作者认为,一个良好战略的贯彻实施,必须得到来自体制和政策方面的强有力的支撑和支持,而对“绿色崛起”的体制支撑和政策支持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改变陈旧的政绩观、变革财税制度的安排、通过明晰产权以保护山林资源以及社会成员公平分享发展成果等几个方面,对于“绿色崛起”呼唤的制度变革发表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8.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广泛开展,但是在研究和实践方面均出现了“非融合性”的问题。文章从三个方面对此问题展开探究,并提出构建融合视角下经济管理学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三助”工作的开展是研究生德育工作创新的重要措施。助教工作可以推进德育工作的导师责任制;助研工作能培养研究生严谨的学风和求实的学术品质,为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助管工作则培养了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确立研究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宗旨。  相似文献   

20.
“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价值定位和政策导向,本文认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大创业观"指导下,在教育对象、知识体系和方法论体系方面进行全面彻底的改革,构建包括价值体系、课程教学体系、实践教育体系、运行体系和评价体系五个方面内容的"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此为基础,明确"面向全体学生"的具体教育方式,确定"结合专业教育"的主要途径,找到"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科学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