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胜任力的概念为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发展和专业化培养要求我们对辅导员的胜任力进行深入研究.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对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
在大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大学治理与传统自上而下的大学管理不同,其涉及到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权力配置。教师参与大学治理是高校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内生力。教师参与现代大学治理是实现大学治理高效化与科学化的保障、是提升高校组织氛围的诉求、是教师自我实现与专业化的需要。当前在现代大学治理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诸如多元主体理念误区、权力失衡导致的教师参与大学治理层次与深度较弱、制度权力中教师参与治理的弱化等问题。在未来大学治理的发展中,应该通过在治理背景下提升教师参与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科学定位权力,通过协调结构的设置实现学术与行政权力互动等方面的建设来实现现代大学治理向良性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培训是实现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培训范式的科学设定是提升辅导员胜任能力和发展潜能的关键。本文通过借鉴培训需求"三层次分析法",在设定辅导员培训需求分析考量要素基础上,对辅导员培训体系的缺陷进行了实然分析,构建了多维度的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培训范式:专业化发展导向的培训流程,全程式培养目标的培训平台,胜任力提升原则的培训内容,团队式学习驱动的培训方法,质量化效度标准的培训评价。  相似文献   

4.
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明确了辅导员在工作中取得高绩效所需的知识、技能、能力以及其他相关特质,用于解决辅导员聘任、培训发展、绩效评价等问题,为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文章提出完善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体系,提升辅导员价值引领力,培养专业性人才队伍,培育职业信仰等措施是实现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5.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是高校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高校生活的正常运转,因此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胜任力,否则在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得到一线教师以及学生的信服,难以开展工作。所以在选择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时,首先就应该对其胜任力进行考察。本文介绍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胜任力的特征,进而根据特征探讨了胜任力模型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体系的建构,希望能够为提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大学高层管理者既是全面负责大学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的管理者,又是专家型的教学科研人员。因此,大学高层管理者必须具备担任双重角色的核心胜任力,即管理胜任力和专业胜任力。双核胜任力模型的建构能为选任、培养、评价大学高层管理者提供基准和尺度,同时,也为管理者自身的素质提升提供良好的导向。  相似文献   

7.
高校辅导员趋于职业化和专业化,致使岗位胜任条件比以往要求更高。由于辅导员的情商培养远比其知识、技能的获得更为重要,通过情商培养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胜任力十分必要。辅导员的情商包括心理辅导能力、自我监控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成就动机和职业道德等几个方面。开展心理学专题讲座和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坊、定期举办主题心理沙龙、组建学习型辅导员工作研究团队,是培养辅导员情商的有效办法,有助于提升辅导员的胜任力。  相似文献   

8.
大学高层管理者双核胜任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高层管理者既是全面负责大学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的管理者,又是专家型的教学科研人员。因此,大学高层管理者必须具备担任双重角色的核心胜任力,即管理胜任力和专业胜任力。双核胜任力模型的建构能为选任、培养、评价大学高层管理者提供基准和尺度,同时,也为管理者自身的素质提升提供良好的导向。  相似文献   

9.
推进大学治理改革是我国大学改革的战略方向。在现代大学治理中,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大学治理中存在行政权力扩张而学术权力弱化的失衡局面。这种状况的出现有历史和现实的多重原因。我国大学治理改革要确立以学术权力为核心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提升学术权力在大学治理体系中的作用,需要通过提升学术机构的地位、加强大学法治规章建设、培育以学术精神为核心的现代大学精神等三个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治理能力是现代大学的重要命题之一。在构建"好的治理体系"过程中,大力提升行政服务能力,是高校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本文从"治理"与"群众路线"的内在联系入手,分析了当前高校提升行政服务能力的瓶颈问题,提出了提升行政服务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大学校长职业化是指大学校长作为一种独立职业,而不是一种行政公职,由行政权力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转换的过程,是大学校长这一职业标准化、规范化和市场化的过程,其核心是校长这一职业的专业化。实证比较分析得出美国大学校长在学科专业、任职年龄和时长、男女比例等安排上要比国内更加科学合理。探寻中国特色的大学校长职业化之路,要从大学校长的认识、选聘、职业培训、监督、激励与退出制度等方面加以系统安排。  相似文献   

12.
提高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对于深化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推动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基于培训实践,文章介绍了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意义、目标、内容以及实施情况等,并用模糊方法构建绩效评价模型,对培训效果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的教育产权逐渐从政府单一主导向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格局转变。大学治理在现代大学制度改革中也逐渐由单一的行政权主导开始转变为遵循大学内在逻辑,实现依法自主管理、社会参与的多元治理结构。明确和平衡大学与政府、行政人员与学术群体、大学与社会等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教育交易关系,建立起平衡的教育产权运行体系和大学共同治理结构,是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保证大学治理公平与效率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现代大学既是学术共同体组织,又是国家承担高等教育职能的公共机构,还是大学学术成员和行政人员的契约连结,大学内部存在双向的委托代理关系。建立大学学术系统和行政系统的双向委托代理机制,可以减少大学内部的权力冲突,降低权力运行成本,是改善大学治理结构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5.
大学治理结构基于行政权力、学术权力与市场权力的不同特点分为三种类型,这为我国大学目前存在滞后现象的外部治理结构与内部治理结构提供了有力的参考。重塑大学治理结构,需要明确大学治理目标,重构现代大学治理理念,注重大学治理结构变迁过程中市场作用,注重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之间的适时转化。  相似文献   

16.
以美国、英国和中国等国的大学为研究对象,从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两个方面对各国大学的治理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讨我国大学治理结构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从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视角系统地解读大学的组织与治理,将其嵌套进权力三角理论,提出中国大学治理的协调机制模型。在全球化和国家治理的外部情境中,该模型包括以下核心要素:纪律建设、德治礼序、权力配置和组织中的人。纪律建设主要起到显性规范、权力监督和价值引领的作用,德治礼序主要起到社会规范和文化影响的功能,权力配置则关乎大学内部权力的边界、运行与博弈。三者最终都依归于组织内每一个具体的人的观念、行为与惯习之中。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广州某市属高校一线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的调研显示,辅导员队伍建设制度完善、队伍结构相对合理,但是人员配备有待加强、行政职务难以提升,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程度不高等,需要政府落实政策、学校提供平台、辅导员做好工作三方共同努力,促进辅导员队伍朝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既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对现代大学重新进行制度变迁与制度设计的再造,更是高等教育领域内的重建运动和制度选择.现代大学制度法治精神的重塑,应在现有法律框架下,依法调整高校与政府、社会的关系以及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高校与政府关系的良性运行,依赖于"有限政府"的"依法行政",政府对大学管理权限应集中在行政规划、行政监督、行政指导、经费分配等方面,其他事项则是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范畴.而高校与社会的关系,则表现为公共教育权与社会教育权的博弈与平衡,通过"协调与张力模式"的整合,使二者的关系从索取走向支持、从非均衡走向均衡、从冲突走向融合,从而实现高校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应彰显高校的学术逻辑,建构学术权力本位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20.
基层行政队伍建设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大学基层行政队伍所面临的问题,而根本则在于其定位不清,缺乏专业性。因此,明确定位、分类管理、完善职业发展机制是基层行政队伍专业化提升的三个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