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调查厌学体育课学生自我归因的内容及结构,以及比较厌学体育课学生和非厌学体育课学生的不同特点,从中了解到一些带有代表性和有规律的因素,找出影响厌学体育课学生厌学体育课行为的主要归因,为高等学校体育教育和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东北石油大学大一、大三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行为、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体育课学习满意度和课外体育锻炼意向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学生业余时间的体育锻炼参与行为,并进一步探讨体育课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满意度及体育锻炼意向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学生对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评价较好,学习满意度较高,且体育课教学质量和学习满意度均会影响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意向。因此建议教师要通过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满意度来进一步影响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意向,使更多的学生积极参加到课外体育锻炼中。  相似文献   

3.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高校体育课存在的问题是,大学与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的重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课教学内容的竞技体育化和军事化导致体育课不可能完成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教学任务。当前体育课的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体育课的传统模式,将体育的长期目标与体育课的具体教学任务相混淆,把增进学生体质健康作为体育课的教学任务,不仅改变了体育课的教学内涵,而且干扰了课外业余体育锻炼活动,不利于大学体育教学的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体育教学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4.
青藏地区普通高校体育课结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舜德 《体育学刊》2001,8(4):70-72
通过对青海部分高校体育课结构的回顾与分析,在继承传统“三段式”体育课结构的基础上,以“素质教育”为宗旨,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和体育教学理论,设计新的体育课结构.教学实践表明,此结构能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达标成绩和达标率,扩充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体育课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肝病学生开设保健体育课的实验,观察和了解肝病学生上体育课的心理、生理变化情况,探讨肝病学生保健体育课应遵循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影响高校学生体育课学习积极性的因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影响高校学生体育课学习积极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体育课学习内容的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学习感受等心理因素对于学生体育课学习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
体育课的准备活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是体育课的组成部分,是为了体育课基本部分的教学使学生在身体、心理等方面做好准备。良好的准备活动,可使学生机体处于理想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力,有效地防止伤害事故,较好地完成体育课的任务。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论述了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意义,准备活动的类别及内容、准备活动应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经调查可知,普通高校伤、病、残、体弱学生占开设体育课学生的20%。然而长期以来该部分学生的体育课教学情况一直未做特殊情况对待,不仅没有通过体育课教学提高其身体素质,增强体质,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又增加了他们上体育课的种种心理障碍。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普通高校伤、病、残、体弱学生开设体育课的对策与设想  相似文献   

9.
王皓 《中华武术》2023,(5):19-21
体育课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使学生学到运动技能,锻炼意志品质的一门课程。开齐、上足体育课是当前学校体育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最基本、最常见的途径。上好体育课肩负着社会发展的重任,也为国家发现和储备体育人才打下基础。体育课本应该是学生特别喜欢的一门学科,可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对体育课上所学的知识或技能也没有兴趣。在上体育课时,或者逃避运动或者敷衍了事,既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又不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难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意识,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了。以上情况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对体育课内容的兴趣和爱好。  相似文献   

10.
踏入高三阶段的学生,大部分都喜欢和愿意上好体育课,但也有小数学生不大乐意上体育课,甚至有些错误地认为:“体育课是主学不考的次要课”,可上可不上,个别学生往往躲在教室里学习或借故病假。有的上课了,也敷衍了事。对此,应采用何种办法上好体育课?笔者认为应做好如下几点。一、抓好学生思想工作在开学第一次理论课上,对学生灌充体育对锻炼身体的意义,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和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每节体育课应坚持点名制度,发现问题及时  相似文献   

11.
以哈市6所中学生对体育课教学的认识和评价为依据,分析体育课教学中引起学生参与体育课教学的动机因素,从生理和心理上提出了调动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课学习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李文江 《体育教学》2011,31(2):39-40
锻炼学生身体是体育课程学习的一项功能,今天我们讨论在体育课中如何有效地锻炼学生身体,就是要使这一功能达到最大化。实现最大化要达到四个条件,一要知道在体育课中应该做什么;二要知道在体育课中不应该做什么;三要知道在体育课中应该怎样做;四要知道在体育课中做得好不好。只有这四个条件都达到了,才能真正实现在体育课中有效地锻炼学生身体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对中、小学体育课兴趣调查中发现,学生喜欢体育运动,而不喜欢体育课,其行为表现在课外活动中生龙活虎,体育课上却无精打采,兴趣不高,这种现状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学生不喜欢体育课,实质上是由体育运动到体育课之间有了变化,有了不被学生欢迎的变化,主要体现在:(1)由于体育课的内容及形式的规定,学生变得不自由了,使学生之间交流受到很大的限制。(2)由于教育的某些性质,体育课变得严肃了。(3)体育课考试和体育达标,使体育课变得有压力了。(4)由于游戏的某些特性被不恰当删除,玩儿的因素受到压抑,游戏的趣味性下降。  相似文献   

14.
体育课作为教育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个以学生为核心,以体育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活动。通过运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洛阳市涧西区中学学生的体育课学习兴趣现状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洛阳市涧西区中学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总体较高,但也存在以下特点:该校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随年级的增长呈下降趋势,且女生的学习兴趣相对较低。在对影响体育课学习兴趣的相关因素中发现,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学校领导正确对待体育教学都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兴趣,但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场地等方面的不足也会影响到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每一堂体育课都是从组织学生开始。在上体育课前,学生的心理状态各不相同,这种状态会持续到体育课中,导致学生心情难以平静,心不在焉,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注意是学生进行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前提条件。教师如何使学生做好上课的准备——集中注意力,对于体育课极其重要。一、停顿静候与目光巡视法  相似文献   

16.
袁存柱  王颖 《体育科技》2005,26(1):70-73
通过自制问卷对海南省大学生体育教学情况的调查,发现海南省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师能力的评分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也是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不同性别、来源、年级、专业的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有较大的差异,且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与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师能力的关系密切;从学生喜爱的体育课和锻炼项目来看,海南省高校体育师资的专项设置基本合理;学生对体育课的建设也提出了一些发展性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海南省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体育课外活动是体育课的延伸。为更好的增强体育课课堂教学效果,引导和培养学生本加体育课外活动,对体育课的课堂教学和培养学生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学生对体育课的喜欢程度与其体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勤 《体育学刊》2004,11(2):110-112
通过问卷调查和体质测定结果的统计分析,研究深圳市中小学生对体育课喜欢的程度与其体质之间的关系。结论:喜欢体育课学生的体质合格率高,机能发育和身体素质发展优于不喜欢体育课和对体育课喜欢程度一般的学生;肥胖学生体质合格率和喜欢体育课的比例偏低;喜欢体育课的学生体质状况良好的结果,课外的体育活动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加强大学高年级学生身体素质和课外锻炼的必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开设体育课和未开设体育课的各年级学生身体素质和课外体育锻炼两项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大学高年级学生必须开设体育课,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提高大学高年级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使他们逐步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相似文献   

20.
体育课关注的是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还要通过体育教学改善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学校的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抹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我们教师应增强体育课的吸引力,使体育课成为学生最喜爱参与的一门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