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何颖  季浏 《体育与科学》2003,24(4):58-60,66
本文采用实验的方法,旨在研究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对大学生抑郁水平、身体自尊水平的影响,同时验证本研究假设的理论模型,实验结果显示:①4周的体育锻炼就能使大学生的抑郁水平、身体自尊水平发生明显变化;②男、女大学生抑郁水平、身体自尊水平随时间变化进程有所不同;③对照组大学生抑郁水平、身体自尊水平自始至终无明显变化;④身体自尊是体育锻炼影响大学生抑郁水平的心理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2.
体育锻炼影响大学生抑郁水平的中介变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研究了体育锻炼量与大学生抑郁水平、身体自尊水平的关系,并检验了该研究假设的中介模型。调查结果显示,体育锻炼量与大学生抑郁水平负相关显著;体育锻炼量与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相关显著;大学生抑郁水平与身体自尊水平负相关显著;身体自尊是体育锻炼影响大学生抑郁水平的心理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力量锻炼对大学生抑郁水平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锻炼组被试抑郁水平有显变化,对照组变化不明显;不同性别的大学生改善抑郁水平的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4.
对大学生有无体育锻炼参与习惯与抑郁水平、身体自尊水平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来看,大学生的抑郁水平和自尊水平具有性别差异.男大学生具有较高的身体自尊水平,较低的抑郁水平;(2)大学生抑郁水平与自尊水平具有高度负相关,身体自尊水平可能是体育锻炼影响大学生抑郁水平的心理中介变量;(3)有锻炼习惯的男女大学生比没有锻炼习惯的大学生具有较低的抑郁水平和较高的身体自尊水平,其中女生比男生的差异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抑郁与体育锻炼、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SDS自评抑郁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和自编体育锻炼情况调查表。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父母教养方式对抑郁情绪的影响。结果表明:1)抑郁水平、精神性情感症状、躯体障碍及精神运动性障碍与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次数以及时间不呈相关,抑郁的心理障碍与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呈较低的相关;2)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母情感温暖、理解与大学生的抑郁呈显著的负相关;惩罚、严厉与大学生的抑郁呈显著的正相关;母亲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父亲的拒绝、否认与大学生的抑郁均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体育锻炼与大学生的抑郁情绪不呈相关。但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的抑郁情绪有关,父母应该适当调整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体育锻炼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并验证自我控制在体育锻炼与大学生抑郁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我国4所高校107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PERS)、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USSCS)和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CES-D)对体育锻炼、自我控制和抑郁进行评估。对调查数据依次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男生体育锻炼和抑郁水平明显高于女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女生的自我控制水平显著优于男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育锻炼和自我控制分别与抑郁呈负相关(r=-0.118,p<0.01;r=-0.570,p<0.01),体育锻炼与自我控制呈正相关(r=0.112,p<0.01),体育锻炼能显著负向预测抑郁(B=-0.087,p<0.01)和正向预测自我控制(B=0.115,p<0.01),自我控制能显著负向预测抑郁(B=-0.527,p<0.01),并在体育锻炼与大学生抑郁间的起中介作用,Bootstrap95%CI为[-0.095,-0.027],效应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与焦虑、抑郁的现实状况,寻找大学生体育锻炼与焦虑、抑郁之间的联系并找到科学的解决方式。方法通过文献资料调研与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中北大学本科生600人的体育锻炼情况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 1)大学生总体焦虑、抑郁检出率分别为48.33%和42.58%,男大学生抑郁率、焦虑率均高于女大学生;2)大学生做小运动量体育锻炼的占74.17%、中等运动量的占16.67%、大运动量的占9.16%,其中中等运动量焦虑、抑郁的检出率最低,其次为大运量和小运动量;3)大学生焦虑、抑郁标准总分与年龄、年级呈正比,与性别、运动量呈反比。结论体育锻炼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缓解其焦虑、抑郁的情绪,运动量的选择对降低抑郁、焦虑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6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对体育锻炼影响老年人抑郁程度及其机制进行探究。研究表明,社会人口学特征、身体健康和社会支持因素都对老年人的抑郁得分有显著影响;在控制其他变量后,体育锻炼对降低老年人的抑郁得分仍具有显著作用。体育锻炼对城乡老年人抑郁状况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体育锻炼减少抑郁的作用在城市老年人中更为显著。体育锻炼在直接降低老年人抑郁得分的同时,也通过提升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水平和同伴支持程度间接降低了其抑郁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92,自引:3,他引:89  
采用问卷调查及实验研究等方法 ,对烟台师范学院 2 0 0 1级部分新大学生就心理健康状况、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不同锻炼形式对各种心理问题的不同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证明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状态的改变联系密切 ,对有抑郁、焦虑和人际敏感症状的大学生 ,其调节作用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合理调控锻炼兴趣,研究不同体育锻炼类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兴趣的缺矢会导致心理状况下降:大学生在按自己兴趣选项进行体育锻炼时,参与具有开放性、协作性和竞争性的篮球项目同样获得了良好的心理效应;不同的锻炼类型对不同和相同性别的学生在心理状况上都没有产生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学生抑郁状况及开式和闭式技能项目对抑郁症状的干预效果,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支持。方法:采用开式技能项目(乒乓球、羽毛球、排球)和闭式技能项目(健美操、太极、养生)对济宁学院轻中度抑郁倾向大学生进行12周的运动干预,于干预前后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结果:各运动项目组抑郁水平实验前后均差异显著。结论体育锻炼对改善大学生抑郁水平具有积极作用,排球运动干预效果较为突出。开式技能项目较闭式技能项目改善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及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本文采用由Zung于1971年编制的焦虑自评表,对本校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情绪焦虑情况轻于对照组的学生;对照组学生中焦虑显著的人数百分比高于实验组学生。建议本校大学生经常参加各种体育锻炼,以改善和提高其心理素质,缓解或消除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两方面考察一项大学生身体活动促进研究的干预效果:1)干预是否改变了假想的调节变量;2)调节变量的改变是否与行为变化有关。方法:准实验设计。大学一年级学生被随机分为旨在促进身体活动的干预组和控制组。在学期初及干预后第8周,测量所有学生的身体活动结果和5个相关调节变量。结果:干预在女生的2个调节变量(自我效能创造时间锻炼方面,自我效能坚持不懈方面)上有显著性影响;而在男生的调节变量上无显著性影响。女生的3个调节变量变化得分(来自朋友的社会支持,来自家人的社会支持以及自我效能消极情感方面)是解释身体活动变化的回归分析中的显著性贡献因子,男生的身体活动变化中的2个显著性贡献因子分别是来自朋友的社会支持变化得分,自我效能坚持不懈方面的变化得分。结论:干预引起的女生的调节变量的显著改变与身体活动变化之间并没有显著性关联。干预研究的有效性没有得到验证。今后要在变量选择的多样性、测量过程的准确性、干预内容及相关理论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4.
章玮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6):731-733
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常州工学院大学生体育健身认知行为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对体育健身的意义有较明确的认知,超过半数以上的大学生能把体育健身活动作为日常生活内容的组成部分,并表示将来参与终身体育健身活动,然而他们参与体育健身的行为却与其所表现出的态度存在较大反差,这一点女大学生显得尤为突出.大多数大学生每周不同程度地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但他们体育活动的时间和次数不足,锻炼效果也不佳,这可能与大学生体育意识薄弱、组织辅导跟不上以及缺乏场地与器材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论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是当代国际运动与锻炼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对体育活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积极效应、目前较为有影响的体育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以及与体育活动有关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论述,并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考察性别、年级、身体活动水平与大学生全人健康各维度之间的差异性,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71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570份,有效率为92%。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男、女大学生进行差异分析,对不同年级的低、中、高运动强度和频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全人健康水平处于中等水平(M=2.55,SD=0.43),其中女大学生整体健康水平高于男大学生,女大学生在职业、智力、情感、精神、身体健康维度均高于男大学生,两者在财务、社会、环境健康维度无显著性差异。二年级大学生全人健康水平最高,四年级最低。身体健康和社会健康是全人健康模型中得分最高的维度。在中、高等强度身体活动水平上全人健康得分最高,低运动频率的大学生全人健康水平最高,高运动频率的大学生全人健康水平最低。由此可知,引入国外全人健康测量工具,用来评估我国大学生群体,其结果具有较高的信效度。相关变量的检定与研究假设相符,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全人健康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比较不同身体质量指数与体力活动水平对大学生自觉健康状态的影响,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20.23±0.96岁。在体力活动高度活跃、不活跃时身体质量指数正常、超重大学生的自觉健康状态得分均明显高于肥胖程度大学生(P<0.05)。除了体重过轻组以外,在其它三种身体质量指数下,体力活动高度活跃的大学生自觉健康状态得分最高(P<0.05)。  相似文献   

18.
运用测量、问卷、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不同锻炼水平大学生体质特征、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结果表明:不同锻炼水平大学生体质健康差异显著,表现为经常锻炼组优于偶尔锻炼组,偶尔锻炼组优于不锻炼组的趋向;同时提出改善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张丰  宋广侠 《体育科技》2013,(5):152-154
以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一、二年级的女大学生为实验研究对象,对比和分析不同体育锻炼项目对职校女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在校女大学生分为健美操组、篮球组和乒乓球组,在运动强度基本相同、每次锻炼时间和每周锻炼次数相同的情况下,分别进行实验前和实验后两次测试身体素质,测试结果显示:三个不同运动项目对身体素质水平都有一定的影响;不同锻炼项目对身体素质水平的影响在实验前后具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特点;实验后健美操锻炼项目、篮球锻炼项目和乒乓球锻炼项目对心理健康水平维度的影响程度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