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期颅骨修补术对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012年8月至2014年2月收治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68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34例;对照组晚期(去骨瓣减压术后>6个月)行颅骨修补术,观察组早期(去骨瓣减压术后1~4个月)行颅骨修补术。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术后6个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采用GOS评分评估预后,同时比较两组并发症。结果 术后6个月观察组NI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GO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接受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行颅骨修补术治疗,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协作(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MDT)营养管理模式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患者39例,给予常规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患者42例,给予护士主导的MDT营养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NRS20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NRS 2002)营养风险筛查率高于对照组(P<0.05),肠内营养实施时间低于对照组,早期肠内营养实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营养支持的并发症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护士主导的MDT营养管理模式可规范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营养实施,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改良大骨瓣减压术对颅脑损伤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0年8月至2013年6月行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86例,实施改良大骨瓣减压术43例(观察组),实施传统大骨瓣减压术43例(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年。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GC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GC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预后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9.53%、9.3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9.77%、27.91%;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大骨瓣减压术可显著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中应用阶梯式减压技术的疗效。方法 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56例,依据术中有无采用阶梯式减压技术,随机分成两组:阶梯式减压组(n=187),传统减压组(n=169),观察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时GOS评分并行统计分析。结果 阶梯式减压组急性脑膨出以及迟发性血肿的发生率低于传统减压组(P<0.05);阶梯式减压组术后6个月时预后好于传统减压组(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采用阶梯式减压技术能够降低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并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超早期(3~6周)行颅骨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后行颅骨缺损成形术的患者75例,其中超早期(3~6周)行颅骨成形术60例(超早期组),常规(3~6个月)行颅骨成形术15例(常规组)。结果 超早期组和常规组的手术时间[(124.6±57.5)min vs(142.2±45.3)min]、皮瓣游离时间[(38.7±10.4)min vs (56.3±17.4)min]、术中出血量[(183.6±89.4)ml vs (293.0±75.7)ml]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超早期组Barthel指数、MMSE评分、GOS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后超早期行颅骨成形术优于常规手术,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颅骨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颅骨缺损修补时间分为早期修补组(3个月内修补)和晚期修补组(3个月后修补);观察两组颅骨修补术后6个月颅骨缺损综合征、局灶神经症状、心理障碍改善情况。结果 全部病例均一次修补成功。术后早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早期修补组和晚期修补组颅骨缺损综合征消失或明显改善分别为26例(83.9%)和12例(60.0%),局灶神经症状改善分别为9例(55.6%)和3例(20.0%),心理障碍明显改善分别为18例(85.7%)和14例(77.8%)。两组颅骨缺损综合征改善率、局灶神经症状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理障碍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颅骨修补术更有利于颅骨缺损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在排除手术禁忌症的情况下,颅骨修补术应尽早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移动CT灌注扫描(CTP)在重型颅脑损伤(TBI)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4~9月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收住重型TBI患者26例,受伤24 h之内同时进行头颅CT平扫(CT1)和移动CTP,并在5 d后复查头颅CT平扫(CT5)。CTP提供脑血流量(CBF)影像、脑血容量(CBV)影像及平均转运时间(MTT)影像;将CTP影像、CT1及CT5进行比较。结果 CTP平均在伤后(15.6±4)h进行。16例(61.5%)患者CTP影像显示灌注改变区域大于CT1显示的病灶区域,其中7例(27%)患者低灌注程度达到缺血水平。3例(11.5%)患者通过CTP扫描发现严重的脑灌注不足,尽管在CT5上并没有明显的缺血梗死表现,根据CTP结果,改变此3例患者的治疗方案,最终只有1例发生严重脑梗死,另外2例恢复良好。与CT1相比,CTP与CT5结果具有更好的一致性。结论 头颅移动CTP可以在创伤后早期对重型TBI患者的脑血流灌注情况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估,为临床干预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额部与顶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钻孔部位的不同分为额部引流组(钻孔位置为患侧冠状缝前、中线旁开3.0 cm处;n=32)和顶部引流组(钻孔位置在顶结节稍前方;n=46)。结果 顶部引流组与额部引流组术后癫痫发作、硬膜下积液、颅内积气的发生率分别为15.2%和0、63.0%和34.4%、39.1%和1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顶部引流组和额部引流组血肿复发率分别为2.2%和0,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按GO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额部引流组恢复良好29例(90.6%),中残3例(9.4%);顶部引流组恢复良好41例(89.1%),中残5例(10.9%);两组患者预后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额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与顶部钻孔引流术相当,但前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尿激酶灌洗对脑室出血患者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脑室出血57例,均予以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其中33例联合应用尿激酶(观察组),24例未使用尿激酶(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24.2%,8/33)和病死率(9.1%,3/33)与对照组[分别为(25.0%,6/24)和(12.5%,3/24)]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引流时间[(3.9±1.0)d]较对照组[(6.1±1.1)d]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GOS评分[(4.0±0.9)分]较对照组[(3.1±1.0)d]显著增高(P<0.05)。结论 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联合应用尿激酶并不增加颅内感染的风险,且能缩短引流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研究CT实时引导下软通道穿刺手术和小骨窗微创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方法 选取266例出血量在20~40毫升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其中208例采用CT实时引导下软通道穿刺血肿腔手术(穿刺组),58例患者行微创开颅手术(开颅组)。两组病人从住院天数、水肿期意识加深情况、再出血率及预后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在平均住院天数(穿刺组11.53±0.418天VS开颅组11.30±0.778天)、入院3天GSC评分下降(穿刺组1.53±0.160分VS手术组1.48±0.232分)及再出血率(穿刺组1.92% VS开颅组1.72%)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出院时NIHSS评分提高方面,穿刺组较开颅组提高更显著(穿刺组2.98±0.247分VS开颅组2.05±0.186分,P<0.05)。结论 对于基底节区中度脑出血患者,血肿腔穿刺手术和微创开颅手术比较,前者预后改善较后者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经皮微创胃造瘘术在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肺部感染及其营养支持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选择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于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40例,脑干梗塞后吞咽障碍患者2例共42例作为试验组,应用经皮微创胃造瘘术后营养支持治疗,另外选择经鼻留置胃管鼻饲营养支持治疗的同期42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做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并检测患者胃造瘘或鼻饲术前1周、术后1周和2周时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的含量.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后2周肺部感染率降低,G+病原菌(肠球菌属)、G-病原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的感染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胃造瘘或鼻饲术前1周、术后1周和2周时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的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皮微创胃造瘘术后营养支持能有效消除反复返流所致肺部感染,且不影响营养疗效,是营养支持治疗的理想途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重型颅脑创伤手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重型颅脑创伤手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对30例符合纳入条件的重型颅脑创伤手术后患者,经鼻胃管实施24h均匀、持续泵注肠内营养制剂(瑞素),早期以低剂量(300~400ml)过渡适应,然后根据个体差异逐渐增加剂量至足量(1500~2000ml),共治疗20d~73d(平均32d)。定期检测患者体质量以及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并观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肠内营养组患者体质量变化与静脉营养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降低程度明显小于静脉营养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期间,患者未发生严重的消化道并发症;肝肾功能及糖脂代谢均无明显异常。结论肠内营养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且较少发生并发症,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地提高重型颅脑创伤手术后患者的康复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肠内营养(EN)或肠外营养(PN)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营养状况和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97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EN组48例,PN组49例。入院后分别给予EN或PN支持治疗,于入院后2、4和8d清晨分别测定患者24h尿尿素氮、尿肌酐及空腹血清白蛋白、血浆胃动素(MTL)和缩胆囊素(CCK)水平。结果:①EN组患者的氮平衡在入院后第8天稍优于PN组,但两组数据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肌酐身高指数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无差别;②EN组患者入院后第4、8天血浆MTL水平明显高于PN组(P〈0.05);③EN组患者入院后第8天血浆CCK水平明显高于PN组(P〈0.05)。结论:①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入院后应用本文方式的EN、PN支持可以维持患者2d的正氮平衡,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在入院后短期内无明显差异;②入院后应用EN能增加血浆MTL水平,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③入院后应用EN能增加血浆CCK水平,促进胆囊收缩,预防胆汁淤积等胆囊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后血清NSE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含量变化以及亚低温治疗(HT)对血清NSE含量的影响,探讨HT的脑保护机制。方法5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常温治疗(NT)和HT。两组均于伤后6h及1、3、5、7d取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法测定其NSE含量,分析各时间点两组血清NSE含量与预后的关系。同时取1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①伤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血清NSE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治疗后各时间点HT组NSE含量均低于NT组(P〈0.01)。③与NT组比较,出院时HT组患者预后较好,但相差无显著性(P〉0.05)。④NT组预后不良者的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者(P〈0.05)。结论HT能够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哮NSE含量,并提示颅脑损伤后有较高水平血清NSE患者的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不同能量评估法制订的营养方案在急性重症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差异。 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16年7月-2018年1月入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 急性重症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成经验组、公式组及间接能量测定组,分别采用经验 能量估算法、Harris-Benedict校正公式及间接能量测定法测定的日需静息能量代谢值(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REE)进行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三组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前及治疗后7 d、14 d的上臂肌肉围 度、腰围、淋巴细胞计数、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 结果 最终纳入90例患者,平均年龄71±8岁,男性51例(56.67%),每组各30例。治疗前三组基线资 料及营养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 d淋巴细胞计数,以及治疗14 d上臂肌肉围度、血清前白蛋 白及白蛋白,三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治疗7 d淋巴细胞计数和治疗14 d血清 白蛋白水平在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间接能量测定组高于公式组和经验组。 结论 间接能量测定法能更准确地评估急性重症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能量需求,制订的营养方案能 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  相似文献   

16.
观察颅脑创伤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与中心静脉置管肠外营养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结果显示,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治疗第7和14天时,血清总蛋白[(62.04±2.09)和(66.04±2.27)g/L]、白蛋白[(37.75±2.86)和(43.43±2.37)g/L]以及前白蛋白[(177.87±13.89)和(199.43±11.01)mg/L]水平高于肠外营养组(均P=0.000);治疗第7天时胃出血发生率(14.29%,4/28)低于肠外营养组(39.29%,11/2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62,P=0.035);第14天时,肠内营养组无一例发生胃出血,与肠外营养组(14.29%,4/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23,P=0.120)。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肺感染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7,P=0.592)。提示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应早期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减少胃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胃造瘘与鼻饲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 将卒中后吞咽障碍76例患者,分为经皮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组40例和鼻胃管饲(nasogastric feeding,NGF)组36例。给予相同的营养液,比较2组患者肺部感染、反流性食管炎、消化道出血、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PEG组治疗后肺部感染、反流性食管炎、消化道出血、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分别为7.5%、7.5%、5%、5%、2.5%。NGF组肺部感染反流性食管炎、消化道出血、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分别为25%、27.8%、22.2%、22.2%、16.7%。PEG组治疗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小于NGF组(均P <0.05)。结论 PEG肠内营养在减少并发症方面优于经鼻胃管管饲营养。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体温控制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血肿清除术后的疗效及血清缺血修饰蛋白(IMA)、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 2012年3月到2013年1月收治符合标准的sTBI 45例,均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根据体温控制水平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使用亚低温治疗仪联合冬眠药物将肛温控制在36.0~36.4 ℃,维持7 d后自然复温;对照组采用传统降温措施将肛温控制在36.5~37.7 ℃。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MA、MDA水平。结果 观察组颅内压在治疗后3 d开始逐渐下降,7 d明显低于对照组(P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血清IMA及MDA水平均在治疗前最高,治疗后1~7 d逐渐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肛温控制在36.0~36.4 ℃对sTBI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有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IMA 及MDA水平,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8例(颅脑损伤组)、健康体检者22例(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颅脑损伤组患者伤后1、4.7、14、21d及对照组外周血EPCs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伤后1d,颅脑损伤组外周血EPCs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伤后4d降至最低值(P〈0.05);随后逐渐升高,伤后7d达最高峰(P〈0.05),随后逐渐下降,伤后21d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伤后1d外周血EPCs水平与入院时患者GCS评分呈正相关(RS=0.452,P〈0.05);伤后7、14、21d外周血EPCs水平与伤后6个月GOS评分呈正相关(rs分别为0.423,0.469,0.455;P〈0.05)。结论外周血EPCs可作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