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概述:急性激越和敌对是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常见症状。本综述中,我们讨论在双相障碍或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上述症状的发生率、临床评估策略、治疗方案以及目前国内外针对这些症状的治疗指南。在现有的方法中,有使用肌肉注射的抗精神病药物和最近获得批准的口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双相障碍或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急性激越和敌对,我们详细讨论了支持这些方法的最新证据,并强调各个抗精神病药物之间的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2.
奥氮平冲击疗法在急性激越状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氮平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样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等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但在急性激越状态时使用奥氮平大剂量冲击治疗目前国内的经验较少。现对近几年国外研究做一回顾。  相似文献   

3.
抗癫痫药物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疾病,其常用治疗药物是典型和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然而,这种治疗并不是对每个患者的每种症状都有效,大约有10~20%的患者治疗后没有任何效果,一些病人仍会出现情感症状、阴性症状或认知功能障碍,还有些人可能会出现敌对或暴力倾向,即使这些抗精神病药维持治疗有效的患者也会出现精神分裂症的复发[1]。为了减少病人症状的反复发作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出现了很多新的治疗策略,其中将抗精神病药与抗癫痫药物合用为这些病人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我们总结了近年来抗癫痫药在精神分裂症中应用的相关文献,现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2006年我国10省市双相障碍患者药物治疗现况.方法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按照方便取样原则,在我国10省市41所精神疾病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选择760例年龄16~65岁,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类双相情感障碍诊断标准,接受精神药物治疗的双相障碍门诊和住院患者,于2006年5月22-28日使用自制修订的调查问卷调查双相障碍患者药物治疗的处方方式.结果 (1)760例患者中,门诊患者为329例(43.3%);住院患者为431例(56.7%);男436例(57.4%),女318例(41.8%),缺失6例(0.8%)数据.(2) >2/3的患者表现为情感高涨(481例,63.3%)、活动增多(513例,67.5%)及思维奔逸(436例,57.4%),162例(21.3%)患者以抑郁表现为主,60例(7.9%)患者伴有精神病性症状,48例(6.3%)患者有自杀观念或行为.住院患者处于急性治疗期、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门诊患者,并且功能损害更严重.(3)671例(88.3%)患者接受心境稳定剂治疗,主要是碳酸锂和丙戊酸盐;593例(78.0%)患者接受了抗精神病药治疗,按照使用频率高低前5种药物分别是:氯氮平、利培酮、氯丙嗪、奎硫平和氟哌啶醇;142例(18.7%)患者接受了抗抑郁药治疗,其中78例(63.4%)选择新型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4)住院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的比例明显高于门诊患者(87.0%vs 66.3%,x2=46.835,P=0.000),门诊患者接受抗抑郁药治疗的比例显著高于住院患者(22.5% vs 15.8%,x2=5.538,P=0.019).(5)606例(79.8%)的患者联合2种或3种药物治疗,主要治疗方案是心境稳定剂联合抗精神病药,双相抑郁发作以心境稳定剂联合抗抑郁药治疗为主.(6)患者对治疗药物(抗精神病药、心境稳定剂或抗抑郁药)的选择受不同临床症状的影响(P<0.05).结论 临床实践中,双相障碍以联合治疗为主,心境稳定剂联合抗精神病药及联合抗抑郁药分别是双相躁狂和双相抑郁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治疗药物选择主要受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2018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住院未成年精神疾病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通过电子住院信息系统收集2018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所有住院年龄≤18岁且确诊为精神疾病的患者的临床、人口学和出院当日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入组626例未成年精神疾病患者,出院时93例(14.9%)患者未使用抗精神病药物,92例(14.7%)患者接受两种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治疗,441例(70.4%)患者使用一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双相障碍(233例)、抑郁症(124例)、精神分裂症(108例)是诊断频率最高的三种精神疾病,其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率为别为94.0%、74.2%和99.1%。使用频率最高五种抗精神病药物依次为喹硫平、奥氮平、阿立哌唑、利培酮和帕利哌酮;双相障碍和抑郁症使用频率最高的抗精神病药物为喹硫平,精神分裂症最常使用奥氮平;儿童组患者最常使用阿立哌唑,青少年组患者最常使用喹硫平;男性患者最常使用奥氮平,女性患者最常使用喹硫平。儿童组患者阿立哌唑、利培酮和喹硫平剂量显著低于青少年组,男女两组间抗精神病药物剂量无显著差异。结论大部分住院未成年精神疾病患者在出院时接受单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不同诊断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种类不同,不同年龄组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种类、剂量不同。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测定了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患者治疗前血ADA活性,结果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差异。经抗精神病药或抗抑郁药治疗后,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是衰退型患者,血ADA活性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而双相和非核心型抑郁症患者的血ADA活性则比治疗前明显升高。这些变化可能同药物引起的T淋巴细胞的功能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7.
喹硫平控制阳性精神病性症状、双相情感障碍均取得较满意的疗效,不良反应较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轻.在治疗双相障碍方面,目前国内外多采用情感稳定剂加抗精神病药物作为治疗方案,既可以较快地控制躁狂,还有预防复发、防止转相的作用[1].本研究分别将喹硫平、氯氮平联合碳酸锂或丙戊酸钠治疗双相躁狂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些作者对分裂情感性精神病、预后良好的精神分裂症和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和遗传研究表明,除幻觉和妄想外,其症状和家族史与典型的躁狂抑郁症没有什么不同.Carpenter等人指出在双相情感性精神病患者中,大约有1/4的患者具有精神分裂症的一级症状.Clayton等人报告半数以上的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有情感性精神病家族史.Taylor和Abrams报告入院诊断为急性精神分裂症的48个病人都有足以诊断为双相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是两大常见的重性精神障碍,约占我国精神科住院患者的一半以上,给社会以及患者和家属带来严重的负担.尽管目前有多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可用于治疗这两类精神障碍,但可多维度改善患者症状、且安全性好的药物仍然是目前临床实践中未被满足的需求.鲁拉西酮是一种新近进入中国的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国外可用于治疗精神分...  相似文献   

10.
沈辉  张毅 《精神医学杂志》2009,22(4):315-317
以往的研究发现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心境障碍出现锥体外系症状和TD的风险很高,现就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双相障碍中出现的锥体外系症状的发生率和发生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综合干预对非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一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良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但对于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和结局的阴性症状和社会功能疗效并不一定理想[1].因此,近年来探索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结合社会技能训练、职业康复等综合干预,是人们正在积极探索对精神分裂症治疗更为有效的一种方法.本研究比较了综合干预与单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130例非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期2年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临床用药,也用于双相障碍、焦虑障碍等其它精神疾病的治疗。但因其明显的代谢紊乱不良反应而严重影响其依从性及疗效。早在1956年BettieHiles首次报告了第一代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可引起高血糖,但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首发精神分裂症和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认知功能、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C1) rs821616多态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组)和100例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患者(双相障碍组)血清Hcy水平;采用认知成套测验(MCCB)进行认知功能评定;提取外周血细胞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DISC1 rs821616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两组血清Hcy水平均高于实验室正常值(5~15μmol/L)(P均0.01),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精神分裂症组MCCB中连线测试、Stroop色词测验、简易视觉和空间记忆测验成绩明显差于双相障碍组(P 0.05);两组持续操作测验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rs821616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3,P=0.0085;等位基因AT,χ~2=5.59,P=0.018)。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及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患者血清Hcy水平均异常升高;但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信息处理速度、工作记忆和视觉学习方面缺损程度更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患者DISC1 rs821616位点A等位基因及AA基因型频率更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叙述作者对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时采用喹硫平治疗的临床经验和观点。急性精神分裂症可能需注射镇静药物,但作者相信单独服用抗精神病药或与其他药物合用都具有药物干预的关键作用。喹硫平所具有这种优点并成功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式恶化时所表现的攻击性、焦虑和敌对症状。基于对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最近的国际性精神病学会议资料和作者临床试验的回顾,作者提出一种比现行喹硫平处方资料更为快速的药物启动和增加剂量方案,并认为对急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具体方法为第2天加至400mg,第3天加至600mg,第4天加至800mg,对各别严重病例,第1天即为300mg.第2天加至600mg,第3天加至900mg。(必需注意,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剂量应适当减低)。而目前的处方建议通常为剂量最高至750mg/d(美国和加拿大为800 mg/d),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喹硫平加至1 600mg/d时.一些患者仍能很好地耐受。通常认为.新型抗精神病药在耐受性方面优于常规抗精神病药,然而在新一代抗精神病药之间还是存在耐受性方面的明显差异。喹硫平在耐受性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而为患者良好地接受,而且这种良好的接受能促进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正因如此,作者认为喹硫平可成为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或恶化的一线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15.
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导致急性肌张力障碍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导致急性肌张力障碍的预测孙振晓,王福席,刘方礼,于相芬急性肌张力障碍是抗精神病药所致锥体外系统反应中最常见和最早期的一种症状l’],但究竟哪些患者易于发生急性肌张力障碍尚不清楚。近年来许多国外学者对此进行研究,但结果不一口一’...  相似文献   

16.
抗精神病药物能控制凶暴和激越行为等急性精神症状但易出现低血压付作用.有报导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在一般医学背景时平均要持续九天.由于氟哌啶醇可减少α-肾上腺素能的阻滞作用较少出现低血压.作者认为肌肉注射中等剂量就可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急性精神病患者.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38例癫痫性精神分裂症样精神病临床分析,认为癫痫与出现类精神分裂症症状是因果关系,可能是由于弥漫性或局限性脑损害所致的精神病综合征,癫痫大发作者患本病的机会最多,出现精神症状前大部份患者癫痫发作已停止或减少。它不仅可出现精神分裂症的任何症状,而且部份患者还出现智能障碍和发作性短暂轻度意识障碍。意识障碍消失后,精神症状仍然存在,患病多年者也不出现其它方面的精神衰退,用抗癫痫和抗精神病药物合并治疗最理想,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可痊愈。  相似文献   

18.
激越是精神分裂症的一类高危症状,起病急、症状重、难预测,会对精神科病房带来极大的风险,因此,早期识别、早干预,尽快控制症状显得十分重要。齐拉西酮作为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快速口服给药治疗对于缓解激越症状具有见效快、副反应少、安全、耐受等特点,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改善患者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9.
奥氮平在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关于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的治疗,不论国内还是国外,一般都是采用情感稳定剂加抗精神病药物作为治疗方案,这样既可以比较快速地控制躁狂,同时还有预防复发、防止转相的作用。但是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容易导致EPS、TD以及其他副作用,而这些副作用同样也可以在情感性疾病中出现,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以避免这些副反应。氯氮平虽然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其应用受到特殊的血液学  相似文献   

20.
首发青少年精神分裂症药物疗效的纵向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利培酮、氯氮平、氯丙嗪、氟哌啶醇 4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首发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将首发青少年精神分裂症 2 36例分成利培酮组、氯氮平组、氟哌啶醇组及氯丙嗪组 ,采用BPRS及TESS在患者首次住院治疗前及治疗后 2、4、6、8周进行评定 ,并观察 4组药物的副反应 ;对 4组患者出院后 3年内进行随访 ,并利用BPRS、TESS及SDSS每年评定 1次。结果 在首次住院中 ,4种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症状方面的近期疗效基本相同 ,但在药物副作用方面 4组患者有显著差异 ;在 3年随访中 ,4组患者在中断治疗、社会功能恢复等方面也有显著差异。结论 非典型抗精神药物的远期疗效优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提示在治疗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时可首选利培酮或氯氮平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