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比较高频振荡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 (HFOV+PS)、常频机械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 (CMV+PS)、常频机械通气 (CMV)3种治疗方式对新生儿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LI/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ALI/ARDS新生儿136例 (ALI73例,ARDS63例),其中HFOV+PS组45例,CMV+PS组53例,CMV组38例,前两组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滴入 (70~100mg/kg)。分别检测机械通气0h、12h、24h、48h、72h的PaO2、PaCO2、PaO2/FiO2、氧合指数 (OI)、呼吸指数 (RI)。结果 机械通气12h、24h、48h时HFOV+PS组的PaO2高于CMV+PS组和CMV组,PaCO2低于CMV+PS组和CMV组 (P < 0.05);在机械通气12h、24h、48h、72h时HFOV+PS组PaO2/FiO2高于CMV+PS组和CMV组,OI、RI低于CMV+PS组和CMV组 (P < 0.05);HFOV+PS组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均低于CMV+PS组和CMV组 (P < 0.05);3组气漏、颅内出血发生率及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单纯CMV以及CMV联合PS治疗相比,HFOV联合PS更可改善ALI/ARDS新生儿的肺功能,缩短通气时间及用氧时间,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安庆市立医院就诊的原发性NRDS患儿59例,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分别给予高频振荡通气(HFOV)及常规机械通气(CMV)。比较两组治愈率、 并发症发生率、 机械通气时间、 吸氧时间等指标; 以及行机械通气治疗前后吸入氧浓度(FiO2)、 氧分压(PaO2)、 二氧化碳分压(PaCO2)、 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和氧合指数(OI)的差异。结果 两组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 吸氧时间、 胸片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观察组各时间点PaO2、 a/AP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PaCO2、FiO2和O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HFOV可有效改善NRDS患儿的血气指标和氧合指数, 加速CO2排出, 快速纠正低氧血症, 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FOV)联合吸入一氧化氮(iNO)治疗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97例急性低氧血症呼吸衰竭新生儿,入选标准为氧合指数(OI)>20,在机械通气(常频或高频)下,患儿随机被给予iNO或无iNO,比较常频机械通气(CMV)、CMV+iNO、HFOV、HFOV+iNO组间疗效.结果 治疗12h,HFOV+iNO组中PaO2/FiO2变化最大,氧合指数下降最快.治疗24h,HFOV、HFOV+iNO组PaO2/FiO2均有明显变化,两组分别与CMV、CMV+iNO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MV+iNO、HFOV、HFOV+iNO组OI均明显下降,其中以HFOV+iNO组下降最显著,与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FOV联合iNO治疗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疗效最佳,二者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儿童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acute hypoxemic respiratory failure,AHRF)给予高频振荡机械通气(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治疗的意义.方法 回顾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收入我院PICU诊断为AHRF的病例,首先给予常规机械通气(CMV),当PIP> 30cmH2O(1 cmH2O =0.098 kPa)或PEEP> 10 cmH2O、FiO2100%时具有以下情况之一:(1)SpO2 <90%或PaO2 <60 mmHg(1 mmHg =0.133 kPa);(2)有严重呼吸性酸中毒(PaCO2> 80mmHg);(3)严重气漏(纵隔气肿或气胸),改为HFOV通气治疗.收集患儿性别、年龄、住PICU时间、CMV通气时间、HFOV通气时间等一般资料.分别于CMV通气末(H0)及HFOV后2 h(H2)、6 h(H6)、12 h(H12)、24 h(H24)、48 h(H48)记录并比较各时间点呼吸机参数(平均气道压、振幅、频率、FiO2)、氧合指数(PaO2/FiO2、OI)、动脉血气、心率、血压变化.分别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血液肿瘤组及非血液肿瘤组在H0、H2、H6、H12、H24、H48时间点的指标变化.结果 HFOV通气后,H2时间点PaO2较H0升高[76.9(61.9~128.0) mm-Hg vs 50.1 (49.5 ~ 68.0)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H2、H48时间点PaO2/FiO2分别较Ho、H24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9(66.8 ~ 138.9) mmHg vs 68.0(49.5 ~ 86.8)mmHg,P=0.039;135.0(77.6 ~240.0)mmHg vs 90.7(54.6 ~ 161.7) mmHg,P=0.023)].所有患儿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在各时间点没有明显变化(P>0.05).存活组(n=9)与死亡组(n=14)相比,PaO2/FiO2、OI在H6、H12、H24、H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血液肿瘤组(n=10)与血液肿瘤组(n=13)相比,OI在H2、H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2(13.9~26.6) vs 33.8(19.7 ~48.3),P=0.049;16.0(8.4~27.1) vs28.9(20.9 ~38.9),P=0.027)],两组的平均气道压在H2、H6、H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0% vs 76.9%,P=0.086).结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联合吸入一氧化氮(inhaled nitric oxide,iNO)治疗重症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MAS)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1年5月期间入住我科的60例重症MAS患儿,出生后均需机械通气治疗,上机前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均>30.根据通气模式的不同,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HFOV组、常频通气(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CMV)组和HFOV+ iNO组,每组各20例,并比较3组的疗效,包括OI值、肺气漏及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结果 机械通气治疗24h后,HFOV组及HFOV+ iNO组患儿较CMV组OI值明显降低(19.0±4.5 vs 11.0±5.3 vs 25.0±7.1,P<0.05),并且HFOV+ iNO组在治疗4h后OI即出现明显下降(36.0±7.4至24.0±5.2).CMV组患儿肺气漏发生率为25%(5/20),HFOV组及HFOV+ iNO组均无肺气漏发生;HFOV组肺动脉高压发生率为30%(6/20),CMV组肺动脉高压发生率为40%(8/20),HFOV+ iNO组无一例发生肺动脉高压.结论 HFOV联合iNO是治疗重症MAS首选机械通气策略,两者合用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常频机械通气(CMV)与高频机械通气(HFOV)在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7年1月 - 2009年12月收入NICU进行机械通气的64例重症MAS患儿,随机分为CMV组(32例)和HFOV组(32例),对比两种通气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上机前(0 h)的pH值、PaO2、PaCO2、PaO2/FiO2、OI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上机后在2、12、24、48 h时间点上,除上机后48 h的pH值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外,其余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两组患儿的平均上机时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 = 3.30,P < 0.01);两组患儿上机后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01,P < 0.05);两组患儿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73,P < 0.05).结论 重症MAS的治疗可首选HFOV,HFOV治疗重症MAS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高频振荡通气联用一氧化氮吸入在新生儿气胸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用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新生儿气胸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3年7月-2008年10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37例气胸新生儿,均行床边X线胸片,提示肺组织压缩均超过60%,在出现气胸后均接受胸腔闭式引流及机械通气.37例气胸新生儿依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HFOV组和HFOV+NO组.HFOV组17例,在出现气胸后机械通气模式选择HFOV治疗;HFOV+NO组20例,在给予HFOV治疗的同时吸入NO,吸入NO水平为(5~15)×10-6.2组在治疗2 h、12 h、24 h 及以后每24 h行血气分析,并详细记录呼吸机参数,计算氧合指数(OI),持续监测NO/NO2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2 h氧合情况持续改善,OI值、吸入氧浓度(FiO2)、平均呼吸道压均逐渐降低,动脉血氧分压均升高,但HFOV+NO组较HFOV组改善更显著(Pa<0.05).HFOV+NO组上机时间(88.2±19.8) h,使用FiO2≥0.8时间(5.4±3.5) h;HFOV组上机时间(105.8±22.5) h,使用FiO2≥0.8时间(15.7±8.2) h.2组在上机时间、使用高浓度氧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 HFOV 联用NO吸入治疗新生儿气胸可迅速改善氧合,纠正低氧血症,缩短高浓度氧及呼吸机使用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探讨高频通气(HFV)治疗重症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对30例ARDS患儿的平均胎龄(38±3)周,出生体重为(3.3±0.7)kg,PaO2/FiO2≤75 mmHg,需要机械通气治疗者,其中10例患儿在吸氧浓度FiO2≥0.8,动脉血氧饱和度在4 h内<0.9者改为HFV治疗.结果显示10例患儿用HFV治疗后2 h内动脉血氧饱和度均≥0.9.动脉肺泡氧分压比(a/A)较用常频通气(CMV)组显著改善,氧合指数(OI)较用CMV组明显下降,至8 h后效果更加明显.因此,对重症ARDS用CMV治疗效果差者可尝试改用HFV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法(PHV)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价值。方法 1996年3月~2005年12月收住PICU,符合1994年欧美制订的ARDS诊断标准确诊为ARDS的患儿27例,分为治疗组12例,采用PHV通气,维持PaCO2在45~55mmHg(1mmHg=0.133kPa)之间;对照组15例,常规通气方式。监测机械通气24、48h的呼吸机参数、血气值和氧合指数(PaO2/FiO2,OI),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死亡例数。结果 (1)治疗24、48h后,治疗组PIP、PEEP、MAP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OI、pH及PaO2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PaCO2较对照组显著高(P〈0.01)。(2)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对照组5例发生气漏较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25%比26.7%,P〉0.05)。结论 PIV法治疗ARDS较传统通气方式可减低并发症、缩短通气时间,病死率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应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衰竭拔管失败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河北省儿童医院NICU达到撤机拔气管插管标准,需要继续无创呼吸支持的8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700 ~1 500g,胎龄27~32周)作为研究对象.于拔气管插管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nIPPV组(40例)和nCPAP组(44例),分别于拔管0、24、48、72 h进行血气分析,监测PaO2、PaCO2、FiO2以及PaO2/FiO2,统计无创辅助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计算拔管成功率(以nIPPV或nCPAP作为拔管后呼吸支持模式而不需再次气管插管的比例),拔管后频发呼吸暂停、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脑白质软化和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发生率以及治愈率、放弃治疗率、病死率.结果 两组患儿的原发病构成比、性别、体重、胎龄、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及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辅助通气治疗48、72h时,nIPPV组PaO2、PaO2/FiO2高于nCPAP组[48h:PaO2:(63.2±3.6) mmHg vs (52.3±6.7)mmHg,PaO2/FiO2:(243.2±32.8)mmHg vs(187.6±34.0)mmHg; 72 h:PaO2:(66.4±5.8) mmHg vs (51.8±5.9) mmHg,PaO2/FiO2:(280.6±16.8)mmHg vs(245.2±40.5)mmHg;1 mmHg=0.133 kPa],PaCO2低于nCPAP组[48 h:(40.3 ±4.8)mmHg vs (49.2 ±6.6)mmHg,72 h:(42.2±5.6) mmHg vs(57.3±6.9)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与nCPAP组患儿无创通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0.9 ±46.7) hvs (180.5 ±50.1) h,P<0.05];氧暴露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0.6±45.2)hvs (216.8 ±54.4)h,P>0.05].nIPPV组与nCPAP组患儿拔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5%(37/40) vs 75.0%(33/44),P<0.05];频发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0% (6/40)vs34.1% (15/44),P<0.05].nIPPV组患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低于nCPAP组[2.5% (1/40) vs15.9% (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脑白质软化、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晚发感染、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动脉导管未闭及动脉导管未闭手术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PY能够更明显改善患儿肺部氧合功能,缩短无创辅助通气时间,提高机械通气拔管成功率,并可减少极低出生体重儿频发呼吸暂停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在新生儿气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接受HFOV治疗的23例新生儿气胸患儿的临床资料(HFOV组),其中19例明确诊断后立即应用HFOV治疗,另4例因常频通气或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中出现气胸后改为HFOV。选取同期23例接受常频通气治疗的新生儿气胸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上机前、上机后1 h、12 h、24 h、48 h氧合指数(OI)、动脉/肺泡氧分压(a/APO2)以及上机时间、气胸吸收时间、合并症及转归。结果:两组呼吸机治疗后与上机前比较OI明显降低,a/APO2明显升高(P<0.05)。HFOV组上机后1 h、12 h、24 h、48 h OI低于对照组,a/APO2高于对照组,(P<0.05)。HFOV组上机时间、气胸吸收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HFOV组治愈22例,对照组治愈21例。两组各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例,均在使用抗生素后治愈。结论:HFOV能更好地改善新生儿气胸患儿的氧合功能,缩短上机和气胸吸收时间,较常频通气治疗患儿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1-9月收治的RDS早产儿70例.根据胎龄、体质量、年龄、病情等随机分为常频机械通气治疗组(CMV组,n=37)和HFOV组(n=33),分别给予CMV和HFOV治疗,比较CMV组和HFOV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 HFOV组早产儿吸入氧体积分数(FiO2)、Pa(CO2)在HFOV治疗6 h后,与开始治疗时比较均显著下降(Pa<0.01),CMV治疗组早产儿FiO2、Pa(CO2)则在开始机械辅助通气12 h后,与开始治疗时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a<0.01),但下降幅度明显低于HFOV治疗组(Pa<0.01).氧合指数(OI)在HFOV治疗12 h后,与开始治疗时比较显著下降(P<0.01),明显低于CMV治疗组(P<0.01).HFOV治疗组Pa(O2)在HFOV治疗12 h较开始治疗时明显升高(P<0.01),并显著高于CMV治疗组(P<0.01).CMV治疗组发生气漏并发症高于HFOV治疗组(P<0.05).结论 HFOV与CMV比较,前者能更好地改善早产儿RDS的肺氧合功能,减少气漏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分别以常频机械通气(CMV)和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HMD患儿,并比较其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1.HFOV组患儿治愈率明显高于CMV组(68.0%vs 38.8%,P<0.05);2.HFOV治疗后肺通、换气功能迅速改善,表现为PaCO2迅速下降(6.8±0.4 vs 5.5±0.6 kPa,P<0.05),PaO2明显上升(5.8±1.1vs 9.2±1.7 kPa,P<0.05),同时所需吸入氧浓度(FiO2)、血氧合指数(OI)等均迅速明显下降(p均<0.05);3.HFOv组并发症及后遗症等均少于CMV组.结论 HFOV用于治疗HMD,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性好的新型机械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 (HFO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 (PS)治疗新生儿重型胎粪吸入综合征 (MAS)并发肺出血 (NP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重型MAS并发NPH患儿48例,回顾性分析HFOV+PS (试验组,n=25)和单纯HFOV (对照组,n=23)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气分析、氧合指数 (OI)、PaO2/FiO2 (P/F)值、肺出血时间、呼吸机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转归变化。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6、12、24、48h的PaO2、OI值及P/F值均要优于对照组 (P < 0.05);试验组的呼吸机治疗时间、NPH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 < 0.05);试验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和治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FOV联合PS能更好地改善患儿氧合功能,缩短NPH时间和呼吸机治疗时间,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探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对应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22例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HFOV能明显改善患儿的通换气功能,在HFOV治疗1/2h后各项观测指标(包括FiO2、:PaO2、PaCO2、OI)均有明显改善,治疗6h PaCO2基本降至正常,OI和FiO2逐步降低,22例患儿中完全治愈16例,1例在上机后半个月并发BPD,2例由于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感染抢救无效死亡,3例因其他原因在48h内放弃,无1例气漏发生。结论HFOV对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肺保护通气策略的常频和高频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6例行机械通气的NRDS早产儿,分为常频机械通气(CMV)组和高频机械通气(HFOV)组,记录两组的血气和呼吸机参数的变化情况,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慢性肺疾病(CLD)、肺气漏(PAL)、III-IV级颅内出血(IVH)、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HFOV组患儿氧合迅速改善,24 h内吸入氧浓度、氧合指数、平均气道压下降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F=4.23、5.09、4.37,P均<0.05).24 h时HFOV组吸入氧浓度与CMV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181,P<0.05).CMV组治愈27例,死亡3例;HFOV组治愈24例,死亡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091,P>0.05).CMV组并发CLD 1例、PAL 2例、IV级IVH 2例、PVL 1例;HFOV组并发CLD、PAL、III级IVH、IV级IVH 、PVL各1例.两组CLD、PAL、IVH、PVL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χ2=0.015、0.015、0.241、0.007,P均>0.05).CMV组机械通气时间(86.5±20.5) h,HFOV组(60.5±16.5) h,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2.641,P<0.01).CMV组住院时间(34.5±8.5) d,HFOV组(28.5 ±6.5) 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015,P<0.05).结论 肺保护通气策略的CMV和HFOV治疗NRDS是有效和安全的,HFOV能迅速改善氧合,缩短上机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肺出血(NP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 年1 月至2014 年6 月确诊为NPH 的122 例患儿,按胎龄分层后,随机分为HFOV+PS 治疗组(简称试验组)和单纯HFOV 治疗组(简称对照组),每组61 例。两组患儿均在发生NPH 后行HFOV,试验组在行HFOV 后2~4 h 给予气管内注入PS,然后继续HFOV。观察两组患儿上机时及上机后6、12、24 h 的血气分析、OI 值、PaO2/FiO2(P/F)值的动态变化,比较两组患儿的肺出血时间、上机时间、并发症和治愈率。结果 试验组在上机后6、12、24 h 的PaO2、PaCO2、OI 值、PaO2/FiO2(P/F)值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肺出血停止时间及上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愈率(87%)与对照组(8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OV 联合PS 治疗NPH 可以改善氧合,缩短NPH 时间及上机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与单纯HFOV 相比并不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是新生儿NICU中的常见病症,病死率高。常规机械通气(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CMV)是重症NRDS的主要治疗手段,高频振荡通气(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机械通气方式。我们自2002年以来应用HFOV治疗早产儿NRDS,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后,应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或常规机械通气(CMV)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疗效.方法 将28例给予PS治疗的NRD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NCPAP组14例,给药后拔除气管插管,连接NCPAP通气治疗;CMV组14例,给药后继续应用CMV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血气、X线胸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用药后0.5 h,两组患儿PaO2和PaO1/FiO2升高,PCO2下降;至6、12、24和72 h,PaO2和PaO2/FiO2仍明显高于用药前水平,PCO2明显低于用药前水平,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均<0.01).两组PaO2、PaO2/FiO2和PCO2差异无显著性(P>0.05);NCPAP组用氧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CMV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28 d是否需要氧气、肺炎、气胸、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和死亡等方面,两组患儿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S后给予NCPAP治疗NRDS,能快速有效地改善肺功能,减少机械通气使用率、用氧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高频震荡通气(HFOV)与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等数据库,收集关于HFOV与CMV比较治疗儿童ARDS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6年7月。由两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然后采用RevMan 5.3软件将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项试验,共246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HFOV和CMV两种通气方式治疗在院内病死率或30 d病死率、气压伤发生率、平均通气时间和氧合指数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较CMV,HFOV提高了PaO_2/FiO_2比值(治疗后24 h、48 h、72 h分别提高了17%、24%、31%),改善了患儿氧合。结论与CMV相比,HFOV并没有降低ARDS患儿的病死率,但可显著改善氧合状态。最终结论尚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随机的临床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