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碳青霉烯类耐药已经逐渐成为中国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面临的严峻问题。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通过产生碳青霉烯酶,水解包括碳青霉烯类在内的绝大部分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高度的耐药性。碳青霉烯酶根据Amber分类可分为A、B、D三类,不同碳青霉烯酶对特定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水解活性不同。目前,CRE在中国NICU住院新生儿中检出率高、病死率高、具有高度的传播性。CRE在新生儿的治疗非常困难,可选药物极其有限、药代/药效动力学数据匮乏、最佳剂量/用药间隔不确定、缺少联合用药研究等因素均给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带来巨大挑战。成人和儿童中针对CRE主要的抗菌药物包括碳青霉烯类、头孢他定/阿维巴坦、磷霉素、多黏菌素类、氨曲南等,但在新生儿中的使用鲜有研究。CRE一旦定植和感染,清除和治疗极其困难,因此在新生儿病房严格执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和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减少CRE产生、遏制传播、降低感染率是应对CRE流行的最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肺炎克雷白杆菌属于肠杆菌科克雷白菌属,也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与医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可以引起严重或致死性感染.肺炎克雷白杆菌院内感染比例逐年增加,其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并且其耐药性不断变迁.临床耐药株包括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白杆菌、多重耐药肺炎克雷白杆菌、广泛耐药肺炎克雷白杆菌和全耐药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主要为基础疾病严重程度及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抗生素使用种类和数量等.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碳青霉烯类被认为是治疗耐药性肠杆菌科细菌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近年来出现了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世界范围内均有报道。该类细菌常是多重耐药菌、广泛耐药菌或泛耐药菌,并呈逐年增多趋势,对全球公众健康构成威胁。CRE 的主要耐药机制是产生碳青霉烯酶,该酶可灭活碳青霉烯类及大多数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使得患者处于无药可用的境地。CRE 感染主要发生在 ICU,且预后差,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手段,可选择的药物非常有限。本文重点介绍 CRE 的流行病学、耐药机制及治疗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新生儿发生产肺炎克雷伯碳青霉烯酶的肺炎克雷伯菌(KPC-Kp)定植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为NICU 住院新生儿中有KPC-Kp 定植的新生儿9 例,随机选取同期NICU 无该菌定植的新生儿18 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行单因素及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了解定植KPC-Kp 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出生胎龄、出生体重、住院天数、呼吸机使用时间、先天性心脏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插管、外科手术、静脉营养时间、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及使用时间、使用糖肽类抗生素。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时间(>4 d)是NICU 新生儿定植KPC-Kp 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7,95%CI:1.98~175.5,P=0.01)。控制该菌定植方法包括对定植KPC-Kp 新生儿的隔离、监测以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结论 较长时间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NICU新生儿发生KPC-Kp 定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种重要的社区以及院内感染病原菌,其所致感染占所有院内感染10%左右。近年来,随着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广泛使用,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株显著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困难与挑战。文章综述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药物机制,如产生碳青霉烯酶,高产Amp C酶或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合并外膜蛋白缺失对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影响,肺炎克雷伯菌外排泵系统和形成生物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儿童专科医院住院患儿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CRKP)感染及死亡的危险因素,为该类细菌的感染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配对病例-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回顾性纳入昆明市儿童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的81例CRKP感染患儿,81例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sensitive Klebsiella pneumonia,CSKP)感染患儿,及162例对照儿童(住院期间未分离出CRKP及CSKP的患儿),比较分析各组儿童的基础疾病、既往住院暴露及该次住院暴露情况与CRKP感染及死亡的关联性。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既往3个月内有住院史与CRKP、CSKP感染存在较高关联强度(分别OR=14.25、10.07,P<0.01);CRKP感染患儿特异的危险因素包括既往3个月内有碳青霉烯药物治疗史(OR=16.54,P<0.01)及该次住院接受中心静脉置管(OR=33.03,P<0.01)。而既往3个月内有碳青霉烯药物治疗史(OR=28.33,P<0.01)及该次住院抗生素经验性用药(OR=14.50,P<0.01)是导致CRKP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论 患儿既往3个月内有住院史、碳青霉烯类药物治疗史,以及入院后接受侵入性操作是影响CRKP感染及预后的主要原因。儿童专科医院有必要开展入院时CRKP主动筛查,规范使用抗生素,并加强医院感染监测,以控制CRKP感染的发生。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2,24(9):1008-1013]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目前中国大陆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方法菌株资料来源2017年1至12月国内10所三级甲等儿童教学医院,抗生素敏感性试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及KB纸片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17年标准。结果共监测到67 774临床分离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42.1%,革兰阴性菌占57.9%,前5位分离株分别为:大肠埃希菌8 904株,肺炎链球菌8 35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6 976株,流感嗜血杆菌6 515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 618株。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孢菌在新生儿组及非新生儿组分别占17.9%和9.5%、42.9%和55.4%、39.5%和24.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两组检出率为35.8%和39.5%。非脑膜炎来源肺炎链球菌分离株中,青霉素不敏感株在新生儿组和非新生儿组分别为23.2%和21.7%,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阳性检出率在两组分别为54.8%和59.9%。结论我国儿童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检出比例逐年升高,新生儿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生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败血症的临床表现特点、病原菌分布、合并其他感染部位、治疗及预后,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5年9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住院的45例急性白血病合并革兰阴性菌败血症患儿,药敏结果提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分析其临床资料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45例患儿均有发热,其中有8例患儿持续发热,37例患儿发热天数为1~27 d,平均(6.1±5.2)d。45例患儿中26例感染发生于中性粒细胞缺乏阶段,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2~79 d,平均(15.2±16.2) d。中性粒细缺乏组发热持续时间平均(7.5±5.8)d,不伴中性粒细缺乏组,发热持续时间平均(3.7±2.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1)。45例患儿中有23例同时伴有其他部位感染,感染灶以肺部、消化道、口腔及肛周为主。全部患儿送检血培养标本总量711份,其中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菌共162株,耐药菌标本中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阴沟肠杆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要致病菌。45例中36例抗感染治疗有效,9例抗感染治疗无效(死亡及放弃)。结论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败血症的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阴沟肠杆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要致病菌。中性粒细胞缺乏是影响抗感染治疗转归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革兰阴性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已达到临界水平,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CRKP)在多国儿科病房的检出率逐年增加.CRKP脓毒症起病隐匿,缺乏特异临床表现,但进展迅速、致病性强、易出现多器官衰竭等,危及患儿生命.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仍是CRKP感染的主要治疗手段.目前也有关于新型抗生素的研究.文章对CRKP脓毒...  相似文献   

10.
背景:耐碳青酶烯革兰阴性菌(CRO)感染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并与重症感染率和病死率显著相关。 目的:分析CRO感染危险因素及预后,为预防CRO提供依据。 设计:病例对照研究。 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急性白血病(除外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化疗后革兰阴性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CRO和碳青酶烯类敏感革兰阴性菌(CSO)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预后因素和重症感染率。 主要结局指标:CRO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72 h内重症感染发生率。 结果:91例患儿101例次革兰阴性菌感染数据纳入本研究,CSO组76例次,CRO组25例次;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7例次(66.3%),急性髓系白血病34例次(33.7%)。多变量Logistic分析提示,标本采集前30 d内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10 d(OR=6.201,95%CI:1.339~28.729,P=0.020)是CRO的独立危险因素。经验性抗感染治疗72 h内重症感染率24.7%(25/101),CRO组(14/25,56.0%)高于CSO组(11/76,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17,P=0.000)。住院期间死亡5例,均为CRO患儿。 结论:急性白血病患儿CRO感染后重症感染率高。30 d内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10 d是CRO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Nasopharyngeal coloniz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for infections caused by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Emergence of penicillin resistance in this organism has made it difficult to treat pneumococcal infections.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for nasopharyngeal colonization with S. pneumonia and for nasopharyngeal colonization with penicillin-resistant S. pneumoniae. METHODS: Three hundred children with or without evidence of infection were investigated for various risk factors.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isolated from children's nasopharyngeal swabs were examined for penicillin susceptibility. RESULTS: Day-care attendance (odds ratio OR=2.82, P=0.003) and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within the last month (OR=1.83, P=0.02), have been determined to be risk factors for S. pneumoniae carriage. The use of antibiotics within the last 3 months (OR=81.07, P<0.001), the presence of more than five people living in the house of the child (OR=6.63, P=0.03), and having a sibling under 5-years-old (OR=4.60, P=0.03) have been determined to be risk factors for penicillin-resistant S. pneumoniae carriage. CONCLUSION: Some children are inevitably exposed to and colonized with penicillin susceptible or resistant S. pneumoniae. Changes in day-care organizations, better living conditions, and restriction of antibiotic use seems to be useful precautions to prevent the emerging and colonization with penicillin-susceptible or -resistant S. pneumoniae.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妇女孕前体重指数(BMI)与晚期早产儿(LPI)不良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367例住院LPI为研究对象。分析母亲孕前BMI水平的相关因素,以及与LPI不良结局(1 min Apgar评分≤7分、产房复苏、住院天数7 d以及呼吸机通气时间≥6 h)的关系。结果母亲孕前BMI降低、正常、增高的分别有64例(17.4%)、243例(66.2%)以及60例(16.4%)。母亲孕前BMI降低是LPI 1 min Apgar评分≤7分(OR=3.243,95%CI:1.102~9.546)和需要产房复苏(OR=3.492,95%CI:1.090~11.190)的危险因素,孕前高BMI是LPI住院时间7 d(OR=1.992,95%CI:1.024~3.874)的危险因素。结论妇女孕前BMI对LPI结局产生影响,建议妇女孕前控制BMI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减少LPI不良结局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系统评价早产儿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危险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21年12月。收集关于早产儿发生NEC的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8项研究,其中病例对照研究28项,队列研究10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母妊娠糖尿病(OR=2.96,P<0.001)、孕期肝内胆汁淤积症(OR=2.53,P<0.001)、子痫前期(OR=1.73,P=0.020),以及新生儿窒息史(OR=2.13,P<0.001)、低胎龄(OR=1.23,P=0.010)、败血症(OR=5.32,P<0.001)、动脉导管未闭(OR=1.57,P=0.001)、先天性心脏病(OR=3.78,P<0.001)、机械通气(OR=2.23,P=0.020)、抗生素应用史(OR=1.07,P<0.001)、使用血管加压药(OR=2.34,P=0.040)、禁食(OR=1.08,P<0.001)是早产儿发生NEC的危险因素;而剖宫产出生(OR=0.73,P=0.004)、使用肺表面活性剂(OR=0.43,P=0.008)、母乳喂养(OR=0.24,P=0.020)是早产儿发生NEC的保护因素。结论 母妊娠糖尿病、孕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子痫前期、低胎龄、禁食、败血症、动脉导管未闭、先天性心脏病、窒息史、机械通气史、抗生素应用史、血管加压药应用史可增加早产儿发生NEC的风险;而剖宫产出生、使用肺表面活性剂、母乳喂养可降低早产儿发生NEC的风险。[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2,24 (8):908-916]  相似文献   

14.
儿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儿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242例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产ESBLs菌株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6个因素与产ESBLs菌株感染有关:反复口鼻腔吸痰(OR=2.279,P<0.01)、气管插管(OR=3.101,P<0.01)、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大于3 d(OR=3.628,P<0.01)、入住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OR=2.378,P<0.01)、留置鼻饲管(OR=2.460,P<0.01)、预防应用抗生素(OR=1.747,P<0.05)。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大于3 d(OR=5.672,P<0.01)、反复口鼻腔吸痰(OR=3.917,P<0.01)、气管插管(OR=3.717,P<0.01)、留置鼻饲管(OR=2.961,P<0.01)、入住PICU(OR=3.237,P<0.01)为产ESBLs感染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产ESBLs菌株感染为多因素所致,其中主要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侵袭性操作、入住PICU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产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危险因素及远期随访结局。方法 以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病房住院的胎龄≤32周、出生体重≤1 500 g及生后7 d内入院的BPD早产儿为BPD组,同期入住我院的非BPD早产儿中选取与BPD组等同样本量的病例为对照组。采集与BPD发生的母亲和新生儿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同时统计BPD早产儿生后1岁内和~2岁的支气管炎、肺炎、喘息发作次数和住院次数等指标。结果 BPD组和对照组均纳入了156例早产儿。单因素分析显示,BPD组母亲年龄(P=0.046)、先兆子(P=0.025)和阴道产(P<0.001)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BPD组出生胎龄、出生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 (P均<0.001 )。BPD组1 和5 min Apgar 评分,败血症 ≥72 h、动脉导管未闭(PDA)、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机械通气≥7 d的比例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OR= 0.46,95%CI:0.37~0.58)、机械通气≥7 d(OR=9.47,95%CI:3.70~24.27)、PDA(OR=2.21,95%CI:1.18~4.12)、先兆子(OR=4.91,95%CI:1.26~19.15 )是发生BPD的危险因素。BPD组1岁以内支气管炎、喘息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再入院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PD组生后~2岁较生后1岁以内肺炎的发生率显著下降,支气管炎、喘息的发生率及再入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出生胎龄、机械通气≥7 d、PDA、先兆子是发生BPD的危险因素;BPD早产儿在生后1年以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儿童侵袭性念珠菌病的临床特征,探讨念珠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乌鲁木齐市5家三级医院确诊或临床诊断的134例侵袭性念珠菌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检测患儿真菌感染类型及构成比,比较念珠菌血流感染组及非血流感染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念珠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34例患儿中分离出134株念珠菌菌株,其中非白色念珠菌占53.0%。侵袭性念珠菌病在PICU及非PICU病区的发生率分别为41.8%、48.5%。血流感染为主(68例,50.7%),其次为尿路感染(45例,33.6%)。念珠菌血流感染组与非血流感组在年龄及广谱抗生素使用率、慢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留置尿管率及非白色念珠菌感染率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1~24个月)(OR=6.027)、非白色念珠菌感染(OR=1.020)是念珠菌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侵袭性念珠菌病在儿科ICU及非ICU病区发生率基本相同;感染菌株以非白色念珠菌为主;血流感染为最常见的念珠菌感染形式;年龄1~24个月及非白色念珠菌感染患儿发生念珠菌血流感染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惊厥患儿镇静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惊厥患儿镇静后谵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 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8月—2022年1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373例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建模组245例,验证组128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患儿镇静后谵妄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并建立列线图模型,分别采用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对模型的准确度、区分度和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估。 结果 惊厥患儿镇静后谵妄发生率为22.3%(83/37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岁是惊厥患儿镇静后谵妄的保护因素(OR=0.401,P<0.05),合并感染、入住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应用苯二氮?类药物、惊厥持续状态史、谵妄发作史是危险因素(OR分别为3.020、3.126、5.219、2.623、3.119,均P<0.05)。列线图预测模型H-L偏差度检验显示出较好的拟合度(χ2=9.494,P=0.302)。内部、外部验证显示,校准曲线实际值与预测值间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030和0.018,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7和0.775。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当预测风险阈值>0.01时模型提供显著临床净收益。 结论 年龄、合并感染、入住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应用苯二氮?类药物、惊厥持续状态史、谵妄发作史与惊厥患儿镇静后谵妄发生密切相关;根据这些因素建立的惊厥患儿镇静后谵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区分度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患儿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NICU 145例发生院内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45例院内感染患儿中,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41例(28.3%),大肠埃希菌感染39例(26.9%),表皮葡萄球菌感染10例(6.9%),其他病原感染55例(37.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 32周、出生体重<1500 g、住院时间、机械通气和肠外营养是肺炎克雷伯杆菌所致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5.57、6.95、1.23、14.12、3.01);这5个因素也是大肠埃希菌所致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42、6.73、9.96、0.55、2.13)。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率,而对左氧氟沙星、美洛培南则比较敏感。结论: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及表皮葡萄球菌是NICU患儿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它们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高。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分别是院内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感染影响最大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生后1年内使用抗菌药物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 Med、EBSCO等中英文数据库关于儿童哮喘与其1岁以内使用抗菌药物的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采用Stata12.0软件,通过Meta分析方法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选取文献质量评分高并且调整了下呼吸道感染因素的效应值进行合并,共纳入8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1岁以内抗菌药物的使用增加了儿童哮喘的风险(OR=1.14,95%CI:1.10~1.17,P0.05);1年内使用抗菌药物4次与使用0~1次相比哮喘风险增加(OR=1.28,95%CI:1.19~1.38,P0.05);高风险儿童(至少有1位直系亲属曾患有哮喘)使用抗菌药物罹患哮喘的风险与其他儿童相比增加(OR=1.47,95%CI:1.20~1.81,P0.05)。结论生后1年内使用抗菌药物增加儿童哮喘的风险;高风险儿童使用抗菌药物增加哮喘的风险;抗菌药物使用次数增加与哮喘风险增加有关,但具体的剂量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