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腹内胃肠外间质瘤的MS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内胃肠外间质瘤(EGIST)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E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18例均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结果 肿块最大直径平均14.8 cm,直径>10 cm者15例.肿瘤位于网膜7例,肠系膜3例,腹膜1例,腹膜后3例,盆腔3例,肝脏1例.CT平扫肿块呈类圆形或分叶状囊实性等低密度,实性部分位于周边、囊变坏死区多位于中央.增强后实性部分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中度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高于动脉期;囊变、坏死无明显强化;其中4例在动脉期病灶内可见条状强化的血管影穿行其内.8例(44.4%)肝转移,2例(11.1%)肠系膜转移,无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免疫组织化学示CD117阳性18例,CD34阳性7例,而Desmin阴性16例,S-100阴性14例.病理诊断EGIST高度恶性11例,低度恶性5例,潜在恶性1例,良性1例.结论 EGIST的MS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对临床诊治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EGIST的CT资料.结果 肿瘤位于腹膜后8例、肠系膜4例,腹腔4例,原发于肾上腺1例、大网膜1例,网膜及肠系膜1例.良性2例,交界性4例,恶性13例.肿瘤直径4.1~35 cm,类圆形5例,分叶状5例,不规则形9例.平扫密度均匀4例, 增强扫描1例均匀中度强化,1例不均匀强化,2例周边明显环形强化;平扫密度不均匀15例,增强扫描实质部分中度以上强化,囊变坏死部分强化不明显. 结论 EGIST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 MSCT对EGIS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CT表现特征,探讨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EGIST患者的CT表现(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及边缘、增强特点、邻近脏器受侵、转移等征象),25例均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其中8例又行CTA检查。结果 25例EGIST中,高度危险17例,中度危险5例,低度危险3例,其中5例发生远处转移。单发23例,位于肠系膜10例、网膜6例、后腹膜5例、盆腔2例;多发2例,起自后腹膜及肠系膜。肿瘤直径平均13.2 cm。肿块呈分叶状8例,不规则状4例,类圆形或椭圆形13例。其中1例可见钙化,23例病灶内见囊变及坏死。根据肿瘤的强化方式,分两种类型:Ⅰ型,动脉期大致轻度均匀强化,静脉期强化略高于动脉期。Ⅱ型,动脉期为中度不均匀强化,静脉期进行性强化,强化高于动脉期;囊变、坏死无明显强化;其中15例在动脉期病灶实性成分内可见条状强化的血管影;CTA可清晰显示肿瘤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结论 EGIST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在术前诊断及术后随访判断其生物学行为方面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CT表现特征,探讨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EGIST患者的CT表现(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及边缘、增强特点、邻近脏器受侵、转移等征象),25例均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其中8例又行CTA检查.结果 25例EGIST中,高度危险17例,中度危险5例,低度危险3例,其中5例发生远处转移.单发23例,位于肠系膜10例、网膜6例、后腹膜5例、盆腔2例;多发2例,起自后腹膜及肠系膜.肿瘤直径平均13.2 cm.肿块呈分叶状8例,不规则状4例,类圆形或椭圆形13例.其中1例可见钙化,23例病灶内见囊变及坏死.根据肿瘤的强化方式,分两种类型:Ⅰ型,动脉期大致轻度均匀强化,静脉期强化略高于动脉期.Ⅱ型,动脉期为中度不均匀强化,静脉期进行性强化,强化高于动脉期;囊变、坏死无明显强化;其中15例在动脉期病灶实性成分内可见条状强化的血管影;CTA可清晰显示肿瘤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结论 EGIST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在术前诊断及术后随访判断其生物学行为方面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CT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6例EGIST患者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和增强扫描并行 MPR分析,另有3例行血管 MIP及VR成像。结果:多发肿瘤1例位于大网膜、肠系膜、腹膜;单发15例,位于大网膜6例,肠系膜5例,腹膜后4例。肿瘤最大直径3.5-23.5cm。2例呈圆形,14例呈不规则、分叶状。8例肿瘤与邻近组织脏器粘连分界不清。平扫2例密度均匀,其中1例完全囊变,增强扫描囊壁轻微强化,1例均匀强化;平扫14例密度不均,均可见程度不同的坏死、囊变,其中1例有钙化,增强扫描实质部分轻至中度强化,囊变坏死部分无强化,7例肿瘤实质内可见条状、簇状血管影,血管 MIP 及VR有助于明确肿瘤供血来源和发病部位。病理结果:良性1例,交界性3例,恶性12例。结论:EGIST 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病理上以交界性和恶性居多,螺旋CT及其后处理重建对该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术前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外间质瘤的CT和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CT和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16例EGIST患者的CT和MRI表现,所有16例均行CT扫描,8例行MRI扫描.分析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信号特征及强化方式.结果 发生于大网膜3例,小网膜1例,肠系膜7例,腹膜后间隙4例,腹壁1例.圆形或类圆形3例,不规则形13例,病灶单发者13例,多发者3例.CT平扫均显示密度不均,其内见大小不一斑片状囊变、坏死区,增强肿瘤实质部分动脉期轻度强化,平衡期多为中等度强化,1例病灶内有钙化,1例伴肝转移.肿块最大径线4.8~ 18.2 cm(平均9.7 cm).MRI多表现为较大的分叶状软组织肿块,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肿瘤实质部分中度到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 EGIST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和MRI在EGIST的诊断与鉴别、观察肿块与周围消化道的关系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肠系膜脂膜炎的MSCT特点,提高CT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肠系膜脂膜炎的临床及MSCT表现.5例CT平扫,7例CT平扫加双期增强检查,12例均按照CT诊断标准诊断为肠系膜脂膜炎(1例手术证实).结果 12例表现为围绕肠系膜根部及走形区域边界清楚的脂肪肿块,呈云雾状密度增高影.7例增强扫描病灶未见强化,病变与腹腔内脂肪和腹膜后脂肪分界清晰.9例可见“假包膜”征,6例见“脂肪环”征.6例病变对邻近肠袢有推移征象,其中1例导致小肠梗阻,1例病变伴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部分栓塞.3例病变内及后腹膜见小结节.12例病变肿块内均无囊性变及钙化灶.结论 肠系膜脂膜炎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MSCT是诊断肠系膜脂膜炎非常有效的影像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胃肠道外间质瘤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10例中,高度侵袭危险性7例,中度侵袭危险性1例,低度侵袭危险性2例。肿瘤位于小肠系膜3例,回盲部肠系膜2例,大网膜1例,腹膜后1例,骶前间隙1例,直肠前间隙1例,多发1例,10例中共计12个肿块。肿瘤最大径3.8~25cm,平均11.3cm。肿块呈分叶状5个、不规则形4个、类圆形3个。CT平扫9个病灶密度不均匀,1个密度较均匀;MRI平扫2个信号不均匀;囊变和坏死发生率80%。CT或MRI增强11个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1个中度较均匀强化。结论胃肠道外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有相对的特征性,通过病变的影像特点和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可提高其诊断准确性,能够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及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诊断和鉴别能力,熟悉其临床、病理特点。材料和方法:对23例GIST和EGIST进行影像、临床病理特点对比分析。结果:间质瘤的部位:食管1例,胃9例,十二指肠、横结肠、升结肠各1例。EGIST10例:后腹膜2例,肠系膜6例,脾胃韧带1例,前腹壁1例。GIST肿块最小径1.5cm,最大径25cm。EGIST肿块最小径8cm,最大径32cm。GIST和EGIST肿块轮廓光整,与周围分界清楚,较大肿块见液化坏死。增强后多呈不同程度的不均匀强化、分隔状强化,坏死部分不强化。小的肿瘤常均匀强化。免疫组化表现CD117或CD34阳性,所有病例为低度恶性潜能,中度恶性,恶性间质瘤。结论:GIST和EGIST的临床症状少,影像表现相仿,组织来源相似,病理特点一样,为同一性质肿瘤,EGIST通常肿块更大,恶性度高。目前,间质瘤被认为是一种极低度、低度、中度、高度侵袭危险性肿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腹膜后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多层螺旋CT的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CT影像资料,全部病例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双期CT增强扫描,测量CT值变化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例均为单发肿块,全部位于腹主动脉周围,腹主动脉左侧9例(81.82%,9/11),腹主动脉右侧1例(9.09%,1/11),腹主动脉前方邻近肠系膜血管1例(9.09%,1/11);CT平扫表现为境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肿块10例(90.9%,10/11),1例呈轻度分叶状,肿块直径3cm~10cm,平均5.1cm,瘤体密度欠均匀,伴有不规则囊变和坏死。静脉注射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增强后11例病灶均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内部有无强化低密度囊变区。分析肿块平扫与双期增强的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常位于腹主动脉旁,无临床症状。CT增强显示腹主动脉旁孤立类圆形富血供软组织肿块并囊变,应高度警惕嗜铬细胞瘤的可能,提示外科做进一步检查和充分的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11.
胃肠道外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CT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和CT表现。方法: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外间质瘤的患者均经CT平扫加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像学表现。结果:12例EGIST,腹膜后间隙4例,肠系腹5例,网膜3例。瘤体最大直径6~14cm,平均8cm。10例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2例呈分叶状。9例边界清晰,3例边界不清。8例肿瘤可见囊变坏死,4例肿瘤内见出血。增强后12例呈明显不均性强化。6例伴有肝脏转移,3例伴有腹膜转移,未见腹水和转移性淋巴结肿大征象。组织病理检查,梭形细胞型8例,上皮样细胞型3例,混合型1例。免疫组化检查,所有病例CD117均表达阳性,7例CD34表达阳性。结论:临床上,EGIST很少出现消化道出血和梗阻症状,其病理特点与GIST相似,CT表现除肿瘤形态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外,肿瘤大小、边缘、增强模式、转移和播散方式均类似于恶性GIST。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42例胃肠道间质瘤中,发生于胃26例,小肠12例,乙状结肠及直肠各1例,肠系膜2例。肿块横径1.2~22.0cm,呈类圆形或分叶状,多向消化道腔外生长。平扫密度均匀8例,均匀强化,平扫密度不均匀34例,呈不均匀强化,其中1例见点状钙化。CT检出肝脏转移1例,椎体及肾脏累及1例,前列腺受累1例,输尿管受累1例。本组病例术前诊断准确率为93.9%(39/42)。误诊为腹腔占位1例,后腹膜肿瘤1例,胃癌1例。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能较清晰地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特征,以及与胃肠道的关系,并了解周围组织浸润情况,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原发性肠系膜肿瘤(PMT)的CT表现,探讨CT对其定位及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3例经病理证实原发性肠系膜肿瘤的CT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3例原发性肠系膜肿瘤中4例良性,其余均为恶性;位于小肠系膜10例,结肠系膜3例,肿瘤直径6.4~13.0 cm (平均9.5 cm);纤维瘤2例,平滑肌肉瘤2例,间质瘤4例,淋巴瘤2例,脂肪肉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结论:PMT CT表现缺乏特异性.CT对体积相对较小的PMT有较高的定位价值,对体积巨大肿瘤定位有一定困难,可较准确判断PMT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7例经手术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直径4.8~21.3 cm,平均直径约9.5 cm。发生于胃4例,小肠3例;CT平扫肿瘤呈软组织密度,密度均匀3例,瘤内低密度坏死4例,瘤内钙化1例,边缘清楚7例,病变腔内侧面溃疡,气体进入瘤内1例;增强扫描时肿瘤实质区明显强化,CT增值在27~58 Hu,且静脉期高于动脉期。术后病理低恶性风险1例,中度恶性风险2例,高度恶性风险4例。免疫组织化学7例均显示CD117阳性。结论 MSCT能显示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学特征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其定位和诊断有较高的价值,但对肿瘤的危险程度的预测有一定限度;肿瘤的大小和核分裂计数的多少是胃肠间质瘤危险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MSCT和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娟  樊长姝  柯祺  张家雄  毛荣军   《放射学实践》2009,24(11):1247-1250
目的:探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MSCT和MRI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IMT患者的CT和MRI表现,其中11例行CT检查,4例行MRI检查。结果:15例中病变发生于腹腔9例、鼻窦和鼻腔1例、肺部2例、左侧腮腺1例、肘关节及膝关节周围各1例。主要CT和MRI表现为肿块密度及信号不均匀,11例出现囊变、坏死,增强后肿块实性部分呈均匀或不均匀中度或明显强化,坏死、囊变区无明显强化,2例关节周围肿块可见包膜。病理示肿瘤由梭形细胞及炎症细胞组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肌源性蛋白阳性表达。结论:CT和MRI检查对IMT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但IMT的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肠道脂肪瘤继发肠套叠的多层螺旋CT(MSCT)和X线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肠道脂肪瘤继发肠套叠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7例均行腹部平片、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2例行胃肠道造影检查。结果肿瘤位于空肠3例;结肠4例,其中乙状结肠3例,肝曲1例。MSCT均显示肠套叠及其顶端的肿瘤,套叠长度8~69 cm(平均31.43 cm);肿瘤长径2.74~9.89cm(平均5.81 cm),6例呈卵圆形或圆形,1例呈分叶状;肿瘤CT值为-43~-93 HU(平均-73.14 HU),4例呈均匀脂肪密度,3例密度不均,增强扫描均无强化。腹部平片4例显示不全性肠梗阻,3例无阳性发现。2例胃肠道造影均发现肠套叠及其顶端的充盈缺损。结论肠道脂肪瘤继发肠套叠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SCT曲面重组(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可充分展现肠套叠及其顶端肿瘤的全貌,有助于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