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囊性肾癌的超声与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及CT对囊性肾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例证实的25例囊性肾癌的超声及CT表现。结果:依据各种不同的影像学表现将囊性肾癌分为:单房囊肿型,多房囊肿型,附隔、壁结节型和囊实混合型四类。其特点为:囊壁及囊内间隔局部不规则增厚或附有实性结节,以囊性为主的囊实性肿块;增厚的囊壁、间隔或附壁结节内可见强化。结论:超声及CT检查对囊性肾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囊性肾癌的CT、超声影像分析(附13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囊性肾癌的CT、超声特点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囊性肾癌的CT和超声表现。结果 CT及超声对囊性。肾癌的诊断准确性高,其主要特点为囊壁及分隔的不规则增厚、囊壁结节、钙化,囊液混浊,实性部分增强后强化,实性部分或分隔上出现彩色血流。结论 CT及超声检查对囊性肾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对不典型者可误诊为良性囊肿,应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3.
囊性肾癌(cysticrenal cell carcinoma,CRCC)是肾癌的一种少见类型,在病理上肿瘤细胞核分裂和肿瘤分期均较低,预后较好。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超声、CT及MR影像学表现与一般肾癌不同。目前对于囊性肾癌的术前诊断,CT和MRI扫描仍为主要检查手段。囊液密度或信号、囊壁及分隔厚薄和附壁结节、钙化、病灶与肾组织分界、假包膜及增强扫描表现等是影像诊断中观察的重点。其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表现典型者可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囊性肾癌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囊性肾癌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囊性肾癌的超声、CT及MRI的影像学表现。结果:囊性肾癌在超声、CT及MRI的影像学表现的主要特点为囊壁厚、可有不规则分隔,可有壁结节、不规则钙化,边缘不清晰,囊性占位性病变彩色多普勒检查囊壁或分隔上有明显的血流信号。CT增强扫描后囊壁、壁结节及分隔强化。MR检查T1WI像呈近似等信号,T2WI像呈稍高信号的囊壁及分隔,增强表现其囊壁及分隔信号增强。结论:囊性肾癌在超声、CT及MRI的检查上有一定的特征性的表现,对不典型者应行引导下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5.
囊性肾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的CT表现特点,旨在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囊性肾癌CT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囊性肾癌14例中,单囊8例、多囊6例。囊壁增厚或厚薄不均11例,囊壁菲薄均匀3例。其中伴壁结节及分隔各4例、伴壁结节与分隔同时存在2例,分隔厚薄不均5例、纤细均匀1例。平扫肿瘤呈囊实性混杂密度12例、呈较均匀囊样低密度2例;囊液密度较高、隐约见碎屑、絮状物或明显出血9例,囊液均匀如水5例;肿瘤实性部分钙化3例。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呈明显快进快退型强化11例,部分呈快进快退型强化合并部分中度进行性延迟强化1例,轻度强化2例。肾门或后腹膜淋巴结转移4例。结论:CT检查对囊性肾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各种影像检查对囊性肾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影像检查并得到病理证实的囊性肾癌15例进行分析,其中5例行静脉肾盂造影(IVP),15例行B超及CT检查,14例同时行增强扫描,比较各种检查方法对囊性肾癌的检出率。结果:15例中,IVP检查诊断符合3例(60.0%),B超诊断符合12例(80.0%),CT扫描诊断符合13例(86.6%)。结论:联合影像学检查可提高囊性。肾癌的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螺旋CT及MRI在鉴别肾脏囊性占位病变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肾脏囊性占位病变的CT与MRI表现,并评价其对鉴别良恶性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151例由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囊性占位病变患者,包括多发囊肿125例,海绵状血管瘤16例及囊性肾癌10例,均经CT与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比较了CT与MRI对肾脏囊性占位病变的诊断能力。结果 151例中,CT诊断肾囊肿118例,血管瘤16例,以及囊性肾癌17例,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58.8%,95.0%及95.4%;MRI诊断肾囊肿122例,血管瘤16例,以及囊性肾癌13例,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76.9%,98.8%及98.0%。CT对肾良性病变低估7例,对恶性病变高估了7例,而MRI对肾良性病变低估3例,对恶性病变高估3例。结论 CT与MRI二者都能对血管瘤作出正确诊断,而在肾囊肿与囊性肾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MRI明显优于CT。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脏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与囊性肾癌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以提高二者术前影像诊断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采用盲法研究,回顾性分析6例肾脏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及14例囊性肾癌的MS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6例肾脏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均为囊实性病变,但实性成分多少不等;其中BosniakⅢ型5例,BosniakⅣ型1例。14例囊性肾癌中,8例为透明细胞癌囊变,BosniakⅢ型7例,BosniakⅣ型1例;6例为多房性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均为BosniakⅡF型。增强扫描示:肾脏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实性部分在皮髓期呈轻度或中等程度强化,并随时间延迟强化程度增加;多房性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皮髓期菲薄间隔轻至中度延迟强化;7例BosniakⅢ型透明细胞癌囊变,皮髓期增厚间隔明显强化,1例BosniakⅣ型透明细胞癌囊变增厚间隔及结节皮髓期显著强化,二者强化程度较高,实质期强化程度均减退。结论肾脏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囊性肾癌MSCT鉴别诊断有一定困难,但肿瘤实性成分的多少、间隔的形态以及增强方式可以为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不典型子宫肌瘤的CT与超声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13例不典型子宫肌瘤的CT与超声表现,以期提高其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选择经超声、CT检查(增强扫描10例,平扫3例)表现不典型,由手术、病理诊断的子宫平滑肌肿瘤13例,回顾分析其影像学与手术、病理表现。病变包括良性子宫平滑肌瘤11例,恶性2例。发病部位包括阔韧带5例、浆膜下3例、子宫颈1例、肌壁间和术后复发各2例。结果;CT扫描显示肿瘤边界清楚,肿物向上可延伸至髂嵴水平以上,向后下生长位于骶前。CT增强扫描肿瘤密度明显高于或接近腰肌者7例,病理显示肿瘤内均无显著变性;CT扫描肿瘤密度不均匀,超声显示肿瘤囊实性者6例,病理证实肿瘤内粘液样变性4例,液化坏死性囊性变2例。结论:子宫平滑肌瘤的不典型影像表现主要由于肿瘤起源特殊(子宫颈、阔韧带)、肿瘤巨大以及变性所致,CT扫描可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巨大盆腹腔或腹膜后肿物;当肿瘤有变性时,肿瘤可呈不均匀强化或很少强化,二维超声可表现为不均匀回声甚至囊实性肿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超声US、CT及MRI表现,旨在提高对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认识,提高影像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13年8月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TP患者的US、CT、MRI特征及临床资料。结果 12例声像图呈实性、囊性或囊实混合性回声,CDFI多见点状血流;CT表现8例见钙化,依据肿瘤内实性和囊性成分比例不同,动脉期轻至中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呈渐进性强化,病灶增强扫描各期强化强化程度始终低于正常胰腺实质;MRI平扫囊性成分病灶在T1WI呈明显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病变内实性成分T1WI呈低信号,T2WI等或略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强化模式与CT强化模式相仿。结论 SPTP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好发于年轻女性,术前诊断主要依赖US、CT、MRI检查。影像学检查能够明确病变位置、大小及周围情况,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肾脏占位病变的超声造影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搜集肾脏占位病变手术患者100例,术前均行超声造影检查,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将病变分为恶性病变(肾癌41例、肾盂癌19例)和良性病变(肾错构癌29例、肾囊肿11例),分析不同类型病变超声造影特征.结果:肾癌、肾盂癌以快进快出型或快进慢出型为主,错构瘤以慢进慢出型为主,而肾囊肿以平台型为主,不同类型肾脏占位病变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时间-信号强度曲线采集相关参数,肾癌、肾盂癌峰值强度、曲线尖度、曲线下面积均明显高于肾错构癌、肾囊肿,达峰时间明显低于肾错构癌、肾囊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对肾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75.00%、62.50%、75.00%、62.50%和70.00%.结论:不同类型肾脏占位病变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差异显著,超声造影对肾脏占位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输卵管积液是一种常见的附件区病变,可单独发生,也可为复杂病变的一部分,较大的输卵管积液病灶常难与附件区囊性肿瘤区分,如浆液性囊腺瘤。以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为子宫输卵管造影及超声,随着MRI在盆腔的广泛应用,其对输卵管积液诊断的优势得到显现。输卵管积液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为C形或S形管状囊性结构,囊内不完全分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儿童肝脏间叶性错构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肝脏间叶性错构瘤(HMH)的超声及CT影像学表现.男1例,女2例.3例均行B超和CT检查.结果 3例HMH均为单发肿瘤,CT及超声示1例为分隔囊型肿瘤,1例混合性囊实型肿瘤,1例实体型肿瘤.超声及CT显示分隔囊型肿瘤的囊隔较薄,混合型囊实性肿瘤的囊隔不规则增厚.注射造影剂后CT影像示肿瘤实性成分和分隔不均匀强化.结论 儿童肝脏间叶性错构瘤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脏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eripheral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 PNET)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特征。方法回顾分析4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发生于肾脏的p PNET的临床表现、超声征象、CT征象及其病理表现。结果肿瘤声像图均表现为混合回声团块,伴有不规则无回声区,大部分瘤内可探及血流信号,阻力指数(RI)不高;CT图像肿瘤均表现为体积较大的、有包膜的囊实性软组织肿块,内部可见分隔,可有少量出血及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病变实性成分轻度强化,静脉期及排泌期轻度延迟强化,其中液性成分始终无强化,分隔轻度强化。肾静脉或下腔静脉内可见大小不等栓子。结论肾脏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超声检查无明显特征性表现,而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能较好的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明确肿瘤的范围及有无远处转移,对手术的制定及治疗效果的评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肝、胆囊神经内分泌癌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回顾原发性肝、胆囊神经内分泌癌(PHGNC)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症状。方法 患者5例,男1例,女4例。长期腹泻4例,药物难以控制,其中伴腹痛2例;肿瘤出血,导致肝破裂1例。超声检查5例,CT检查4例,肝动脉造影检查3例。肿瘤发生在肝脏3例,发生在肝脏及胆囊1例,发生在胆囊1例。手术证实3例、活检及尸检证实各1例。结果 肝内多发肿瘤3例,单发肿瘤1例。超声表现:肝内不均匀强回声肿块2例,不均匀低回声肿块1例,内有一些小液化区,瘤体彩色血流丰富;肝内以囊性为主的巨大囊实性肿块1例;1例胆囊肿瘤表现为胆囊壁隆起性结节,无特异性征象。CT表现:肝脏内不均匀密度肿块,增强扫描肿瘤轻度强化,瘤内有一些小液化区。肝动脉造影表现:肿瘤实体部分血流丰富,瘤体明显染色;巨大囊实性肿瘤表现为瘤内无血管,周围血管受压。结论 肝神经内分泌癌影像学表现为肝内不均质肿块,内部血流丰富,肿瘤明显染色;肿瘤巨大时可发生出血、坏死、囊性变;肿瘤易发生肝内转移;肿瘤预后差。胆囊神经内分泌癌表现为胆囊壁隆起性病变,无特异性征象。患者常有腹泻、腹痛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US)和多层螺旋CT(MSCT)在诊断肾脏良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肾肿瘤患者分别行超声和螺旋CT检查,将两者检查结果与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肾良性肿瘤及病变25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4%,CT为88%;肾癌10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0%,CT检查为90%。结论 US和MSCT在诊断肾脏良恶性肿瘤中,超声是筛查肾脏肿瘤首选检查方法,其价格低廉,无电离辐射,简单易行,患者容易接受。MSCT检查在特异性和准确性方面要高于超声,但在敏感性方面超声要优于CT,两者都能较准确地判断肾脏肿瘤及病变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17.
囊性肾癌的超声漏误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的超声表现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分析漏误诊原因,提高术前超声诊断准确率.材料和方法对同期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6例肾癌中8例囊性肾癌的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囊性肾癌中,肾盂移行细胞癌6例(包括2例同侧肾脏三原发癌和双原发癌),肾胚胎癌和肾透明细胞癌各1例.本组误、漏诊分别为脓疡型肾结核、肾多发性囊肿、重度肾积水、巨大肾盂旁囊肿、脓肾.病理检查均为巨大多/单房囊性肿物,囊壁增厚或薄厚不均,囊腔内为坏死组织碎屑和新鲜/陈旧性出血,部分肾盂、肾盏壁充满0.5~1.5cm大小不等乳头状肿瘤.结论熟悉囊性肾癌的病理改变,结合临床病史、实验室及其他影像学检查,是减少误、漏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血管造影尤其药物血管造影对小肾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26例直径3cm 以下肾脏小肿物血管造影前均进行了二维超声和 CT 平扫与增强检查。先行腹主动脉和肾动脉的标准血管造影,然后根据动脉造影表现确定是否再行药物性血管造影。后者是指先经肾动脉注入肾上腺素10μg,10~20秒后再行肾动脉造影。并对 CT、超声和血管造影的诊断结果做了统计分析与对比。结果:26例肾脏病变最后确定依断小肾癌14例,良性病性变12例。血管造影对该组小肾癌诊断检出率、特异性及符合率分别为:92.9%、91.7%、和92.3%;CT 为85.7%、16.7%和53.8%;超声为64.3%、33.3%和50.0%。血管造影与CT 和超声的特异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血管造影尤其是药物血管造影对小肾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囊性肾细胞癌的CT影像特征,旨在提高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囊性肾细胞癌的CT表现特征.结果 8例囊性肾癌其囊液呈水样密度,5例囊液密度增高,不均匀;6例伴位置不同、程度不一的斑点状钙化;10例囊壁增厚或厚薄不均,4例伴囊内厚薄不均分隔,5例伴大小不一的软组织结节;增强扫描10例囊壁及间隔软组织轻中度强化,3例肿瘤实性成分明显强化.结论 CT对囊性肾细胞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含囊性成分肾细胞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并与肾脏其他类似病变进行比较,总结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特点。方法对49例含囊性成分的肾细胞癌和46例含囊性成分的肾脏良性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以囊性为主和以实性为主2种类型,对4组病变的声像图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囊性为主型肾良性病变相比,囊性为主型肾细胞癌具有更不光滑的囊壁与分隔,实性部分回声以等回声或低回声为主,囊性结构更多表现为多囊性结构,囊壁发生结节更多,内部更常探及动脉血流信号,周边出现抱球样血流信号,分隔内探及更多的动脉血流。而与实性为主型肾良性病变相比,实性为主型的肾细胞癌则表现为实性部分回声以等回声或低回声为主,具有更多的囊性结构,内部可更多的探及动脉血流信号,周边大多都出现抱球样血流信号。与囊性为主型肾细胞癌相比,实性为主型肾细胞癌在各个超声特征方面均具有明显的差异。结论与同类型的良性病变相比,含囊性成分的肾细胞癌具有特征性的声像图表现,依据囊性成分比例的不同而应用不同的超声指标可更准确地对其进行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