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5 毫秒
1.
跟骨骨折占跗骨骨折的60%,其中75%为关节内骨折[1],多表现为跟骨后关节面的塌陷,若无法及时修复关节面使其平整,极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2].目前国内跟骨骨折手术入路以跟骨外侧“L”切口和外侧“八”字微创切口较为常见[3],以“L”形入路治疗跟骨骨折的报道较多,但关于微创入路以及切口缝合处理的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应用跗骨窦切口进行切开复位钢板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收治的54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0例,女性14例;年龄22~56岁,平均42.3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32例、道路交通伤18例,其他4例。患者累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对其进行经跗骨窦切口入路跟骨解剖钢板方法进行内固定治疗,如有必要则进行植骨手术,评价经跗骨窦微创切口跟骨解剖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X线片显示患者解剖结构恢复良好。Bohlee角平均恢复到38°,Gissane角平均恢复到135°。术后对其进行平均12个月的随访,其中46例获得随访,对其临床治疗效果以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进行评价,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9%。结论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应用经跗骨窦切口入路外侧跟骨钢板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必要时联用植骨方法,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接受治疗后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12例跟骨骨折伴外踝骨折病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09-01~2011-03本院跟骨骨折伴外踝骨折患者12例,所有患者均为高处坠落伤.所有患者跟骨骨折行外侧切口钛板螺钉内固定术;对外踝骨折,4例采用空心钉外固定,其余8例采用术后石膏外固定.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12例患者随访时间12~18月,患者对手术治疗效果评价:非常满意10例,满意2例,无出现外踝疼痛,肿胀等现象.结论:单纯跟骨骨折伴外踝骨折是临床少见骨折类型,虽然经过积极治疗后,能获得满意效果,但临床医师应重视此类型骨折存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12例跟骨骨折伴外踝骨折病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09-01~2011-03本院跟骨骨折伴外踝骨折患者12例,所有患者均为高处坠落伤.所有患者跟骨骨折行外侧切口钛板螺钉内固定术;对外踝骨折,4例采用空心钉外固定,其余8例采用术后石膏外固定.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12例患者随访时间12~18月,患者对手术治疗效果评价:非常满意10例,满意2例,无出现外踝疼痛,肿胀等现象.结论:单纯跟骨骨折伴外踝骨折是临床少见骨折类型,虽然经过积极治疗后,能获得满意效果,但临床医师应重视此类型骨折存在.  相似文献   

5.
王国生 《中华创伤杂志》1988,4(1):48-48,F0003
跟骨骨折的发病率约占全部骨折的1~2%,而跟骨骨折中典型的鸟嘴型骨折(严重跟骨结节大块撕脱骨折)甚为少见,Robert Soeur报告的112例跟骨骨折中鸟嘴型骨折有2例,占1.8%。我院04年治疗鸟嘴型跟骨骨折一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胡林  孙刚  胡阳 《中华创伤杂志》2013,29(4):341-342
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上较常见,占跟骨所有骨折的65% ~75%左右[1],手法复位和撬拨复位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容易遗留慢性疼痛和关节功能丧失等并发症[2].2008年6月-2011年6月,我院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33例35足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手术治疗移位性关节内跟骨骨折植骨与否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5月—2015年5月湖北省中医院骨科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性关节内跟骨骨折40例,根据植骨与否分为植骨组和非植骨组,每组各2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18~60岁,平均40. 1岁。高处坠落伤27例,道路交通伤13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切口并发症、临床功能[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B?hler角、跟骨高度、B?hler角丢失度、跟骨高度丢失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切口并发症、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B?hler角和跟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植骨组B?hler角丢失度和跟骨高度丢失度显著低于非植骨组(P <0. 05)。结论尽管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性关节内跟骨骨折,是否植骨不影响患者临床功能,但是植骨可减少术后B?hler角和跟骨高度的丢失,不增加并发症,因此建议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老年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1997年1月-2007年6月间,手术治疗老年人跟骨骨折37例(41侧),男23例,女14例;年龄60~78岁,平均68.3岁.按Sanders CT分型,41侧跟骨骨折均累及距下关节面,Ⅱ型14侧,Ⅲ型18侧,Ⅳ型9侧.采用自制可塑形跟骨钛钢板18侧,"Y"形钢板4侧,Depuy跟骨钛钢板12侧,重建钢板5侧,AO跟骨锁定钢板2侧,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以x线影像学及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系统评价功能.结果27例(27/31,61%)共31侧跟骨骨折获得12~48个月(平均27.6个月)随访,所有骨折均愈合,跟骨术后影像学形态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平均主动活动度:跖屈36°,背伸12°,内翻15°,外翻10°.Marland足部功能评分:优16侧,良13侧,可2侧,优良率94%(29/31).结论 对于后关节面移位明显的老年跟骨骨折,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跟骨外侧骨皮瓣入路与传统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术后切口并发症、临床功能及影像学结果。方法 2013年2月—2015年2月4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患者分为骨外侧皮瓣入路组(23例)和传统L形入路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切口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临床功能、跟骨宽度、Gissane角及B9ohler角。结果 46例均获得随访,骨皮瓣入路组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4.7个月,传统入路组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2.3个月,两组患者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外侧皮瓣入路组1例(4.4%)出现切口浅表感染1例;传统入路组8例(34.8%),其中出现皮缘坏死4例、切口部分裂开2例、浅表感染2例,两组患者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临床功能、跟骨宽度、Gissane角及B9ohler角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采用跟骨外侧骨皮瓣入路与传统L形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与影像学结果,但前者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4年3月~2006年12月,手术治疗23例28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术中斯氏针撬拨复位恢复跟骨长度、高度和跟骨结节关节角,采用外侧入路重建跟骨距下关节面,行跟骨钢板内固定.按Sanders分型标准:Ⅱ型13足,Ⅲ型12足,Ⅳ型3足.结果 术后随访9~25个月,平均12个月.采用美国足踝骨科学会之足踝临床评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优良率为85.71%.术后发生切口皮肤裂开4足,浅部感染2足.结论 手术内固定是治疗跟骨骨折有效方法,骨折类型的评估,关节面的复位质量,手术时机的选择,移植骨的填充等,对提高疗效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们收治22例跟骨撕脱性骨折。通过对病人的观察与对5例离体足标本的实验研究,认为跟骨结节撕脱骨折容易在常规位X片上诊断。由于骨折移位明显,手术治疗有更好的效果。趾短伸肌跟骨撕脱骨折在踝和足的正位片上显示骨折,保守治疗有好的效果。跟骨前突骨折在足的闰片或Degan’s斜位片上可显示骨折片,手术治疗可获得好的结果,跟腓韧带和跟骰韧带致跟骨撕脱骨折分别容易在踝的正位和足的正位片显示骨折块,保守治疗可获得  相似文献   

12.
跟骨骨折分为关节内骨折及关节外骨折,其中关节内骨折约占75%.通常认为功能恢复较差.跟骨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收集2001年1月-2004年5月20例23足跟骨骨折均为累及后关节面的病例,用切开复位内固定(AO钢板)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6年6月手术治疗的78例跟骨骨折患者,其中40例采取经跗骨窦小切口治疗(A组),38例采取传统"L"型切开治疗(B组),A组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均显著小于B组(P0.05);术后末次随访,A组足后跟功能AOFAS评价优良率92.50%,显著高于B组76.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跗骨窦小切口治疗跟骨骨折效果可靠,术后患肢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4.
跟骨骨折占跗骨骨折的60%,其中60%~70%是关节内骨折[1].目前临床诊断跟骨骨折及评判术后复位效果常用的X线检查方法是跟骨侧位和轴位片[2-3],其中跟骨轴位片对骨折情况的显示尤为重要[4].患者在进行轴位摄影时,需踝关节尽量背屈,以能够更好地显示跟骨载距突、距下关节、跟骨体、内外侧突等解剖结构,然而急性跟骨骨折和内固定术后的患者,踝关节有不同程度背屈受限,采用常规跟骨轴位摄影,跟距关节处因重叠而难以清晰显示.本研究设计了一种跟骨轴位改良体位——水平跟底轴位,适用于踝关节背屈受限患者,以评价跟骨轴位主要解剖结构的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15.
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发生率的2%^[1],也是足踝部常见的骨折.占跗骨骨折的60%,而关节内骨折又占大部分,治疗不当易导致足踝部畸形及慢性疼痛,尤其在目前医疗环境下,更易产生医患纠纷。目前治疗跟骨骨折的方法主要有传统的手法整复斯氏针翘拨内固定+石膏外固定、跟骨钢板内固定术、小切口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外固定支架固定及关节镜辅助下手术等方法。  相似文献   

16.
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恒华  张伯勋 《航空军医》2004,32(4):179-182
跟骨骨折是足部的常见损伤 ,占跗骨骨折的6 0 %~ 6 5 % ,占所有骨折的 2 % [1,2 ] 。跟骨骨折以青壮年者多 ,在伞兵、舰艇兵作战训练中有较高的发生率 ,病残率较高 ,飞行人员常有因体育运动致伤者。目前采用手术切开、钢板内固定治疗此类患者的报道逐渐增多 ,出现术后并发症 ,如切口裂开、感染、螺钉松动、跟骨畸形愈合和神经损伤也随之增加[1 6 ] 。故建立统一、科学的跟骨骨折分型 ,改进手术方法 ,减少病残率 ,分析预后和并发症的原因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 分类方法跟骨骨折分类方法较多 ,笔者仅讨论目前应用较多的 ,依据X线片的Essex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钢板内固定治疗36例(39足)跟骨关节内骨折,均采用外侧L形切口,术中植入自体骨或同种异体骨,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结果:36例患者均获随访,优良率为87.1%。结论: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以来,足踝外科领域对于跟骨骨折的处理逐渐成熟,但是内固定技术一直存在内植物占位以及切口皮肤感染等问题。外固定技术为上述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使用外固定处理开放性跟骨骨折以及软组织条件差的闭合性跟骨骨折具有诸多优势。临床上应用外固定技术对跟骨骨折的治疗早已开展,然而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相关文献却很少。本文就跟骨骨折应用外固定技术治疗的历史及方法作一综述,理清其优劣,便于临床医师选择及制定手术方案、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9.
2002年以来,我院对21例跟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外侧钢板固定治疗,效果满意,期间笔者体会出几点减少跟骨骨折术后皮缘坏死和疼痛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贾俊峰  傅磊  王晋 《武警医学》2009,20(4):363-364
跟骨骨折是一种很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2%,占跗骨骨折的60%;而跟骨关节内骨折约占跟骨骨折的75%[1].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较为困难的问题,对于采用何种方法治疗存在争议.2003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采用斯氏针经皮撬拔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与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33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