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分析MRI与C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MRI和CT检查,将患者按照脑梗死发生的时间、梗死部位、梗死灶大小情况进行分组统计,比较不同的情况下MRI和CT对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结果,分析MRI和CT用于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检出率。结果按照梗死发生时间分组,颅脑MRI对于早期脑梗死的诊断检出率明显高于CT(P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CT与MRI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198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CT和MRI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特点。结果 <24 hCT梗死检出率12.33%显著低于MRI检出率93.15%(P<0.05),>24 h两组梗死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的脑部不同部位病灶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检查(P<0.05)。MRI检查检出病灶总数量和小病灶数量均显著多于CT检查(P<0.05)。MRI检查检出病灶时间均显著少于CT检查(P<0.05)。结论 MRI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早期、微小病灶以及诊断速度上较CT检查具有明显优势,临床可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I和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近年来到我院就诊的120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MRI和CT检查,探讨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两种检查总检出率以及脑室旁、顶叶、脑干和小脑梗死检出率和对于2 mm以下病灶的检出率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高于CT;基底节区、丘脑、额叶和颞叶以及病灶在2 mm以上者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用头颅CT和MRI检查来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早期采取MRI检查比CT检查的诊断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RI和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多发性脑梗死患者94例,对MRI、CT对不同发病时间、不同病灶部位、病灶大小、有无血管性痴呆患者中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梗死发病时间<24 h时,MRI检查检出率高于CT检查(P<0.05)。MRI对<2 mm的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CT(P<0.05)。MRI检查在小脑、脑干的病灶检查率明显高于CT检查(P<0.05),无血管性痴呆患者中,MRI检查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P<0.05)。结论对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进行诊断,MRI检查的检出率明显优于CT检查。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尤其是发病后2 h内,尽可能选择MRI,以利于准确判断疾病情况,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RI)与C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80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MRI和CT检查并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病灶检出情况和诊断医师的满意度。结果MRI检查的检出率为97.50%,高于CT检查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MRI检查的医师满意度为98.75%,高于进行CT检查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检出病灶个数(3.62±0.61)个多于CT检查的(2.11±0.37)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MRI诊断的多发性脑梗死患者检出率更高,MRI诊断能有效的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并且医师对诊断的满意度更高,应在临床中得到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CT检查和核磁共振检查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的作用。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门诊及病房收治的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共计60例,全部患者均采用CT检查及核磁共振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经过核磁共振检查诊断多发性脑梗患者的准确率为90%,CT准确率为70%,结果说明经过核磁共振检查检出的脑梗死患者的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检查的准确率优于使用CT检查患者,MRI检查对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患者具有更高的检测准确率,值得广泛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多发性脑梗死老年患者诊断中应用MRI、颅脑CT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多发性脑梗死老年患者选为观察对象,入院后均给予MRI诊断(MRI组)、颅脑CT诊断(CT组),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病灶检出率、检出部位及各项指标检查情况。结果 MRI组病灶检出率高于CT组(96.3%、58.8%),对比差异显著(P<0.05)。MRI组颞叶、额叶、顶叶、小脑病灶检出率高于CT组(55.0%VS 38.8%、37.5%VS 20.0%、25.0%VS 12.5%、25.0%VS 12.5%),比较差异显著(P<0.05)。MRI组检出病灶数量多于CT组,数据为(2.5±0.7)个、(1.9±0.4)个;病灶大小小于CT组,数据为(8.5±1.5)mm、(11.3±2.6)mm;检查时间、发病至检查时间短于CT组,数据为(10.2±1.6)min VS(18.7±2.5)min、(0.9±0.3)d VS(1.9±0.2)d,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多发性脑梗死老年患者诊断中应用MRI的临床效果优于颅脑CT,尤其是在早期、较小病灶、多发性梗死灶中,临床优势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大面积脑梗死在不同阶段头颅CT和MRI检查特点。方法研究分析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治疗的90例患者,所有患者临床诊断均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均进行头颅CT检查和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不同阶段脑梗死检出率。结果 CT检查脑梗死检出率为75.6%明显低于MRI检查脑梗死检出率94.4%,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在不同阶段经头颅CT和MRI检查具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MRI、CT用于脑梗死患者诊断中,对比联合使用与单一使用的诊断效果。方法: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某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中选出8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病理检查均证实为脑梗死,对照组(40例)为单一CT检查,观察组(40例)实施MRI联合CT检查,比较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脑梗死总检出率为97.5%,对照组为65%,MRI、CT联合检查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CT检查,而且观察组在不同部位的病灶检出率也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CT在脑梗死的诊断中,联合诊断相比于单一诊断方法,诊断准确率更高,有效避免误诊漏诊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CT和MRI影像改变的区别和联系,探讨最有价值的影像诊断方法,为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创造有利条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200例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或者怀疑脑梗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讨论其CT和MRI的影像表现。结果 CT检查显示梗死病灶总数为185个,MRI共显示病灶数为437个,MRI显示脑梗死病灶的敏感率为CT的2.36倍,其中MRI检出患者127例,检出率为63.5%,CT检出患者81例,40.5%,二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种检查方法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RI明显优于CT。脑梗死发病6h以后患者,CT与MRI检出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MRI检查对于诊断缺血灶的价值极高,对于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意义重大,可联合CT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磁共振和CT检查在多发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差异。方法 124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分别进行磁共振和CT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发病时间脑梗死检出情况、对不同梗死部位及不同体积梗死病灶的检出情况。结果发病<24 h的脑梗死患者中,磁共振的检出率高于CT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在24~72 h患者及发病>72 h患者中,磁共振检出率和CT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检查≤2 mm梗死灶所占比例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对小脑和脑干梗死的检查率高于CT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和CT对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磁共振对早期脑梗死、小病灶脑梗死及脑干或小脑梗死诊断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CT联合低场MRI对脊柱外伤患者的诊断与评价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17-02~2018-02收治的126例脊柱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中结果为标准,比较CT和MRI对疾病的检出率,比较CT、MRI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脊柱外伤的临床价值.结果:MRI检查对软组织、韧带、脊髓损伤的检出率高于CT检查(P<0.05);CT检查对骨折线、椎弓损伤的检出率高于MRI检查(P<0.05);CT与MRI联合诊断的灵敏度90.27%(65/72)、特异度88.89%(48/54)及诊断符合率89.68%(113/126)均高于CT、MRI诊断(P<0.05).结论:对于脊柱外伤患者的检查,CT与MRI检查均有各自优势,MRI检查对软组织、韧带、脊髓损伤的检出率较高,CT检查对骨折线、椎弓损伤的检出率较高;两者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脊柱外伤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降低误诊率、漏诊率,对于早期诊断治疗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比较CT和MRI两种不同的诊断检查方式对于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变的临床诊断,探讨分析其临床价值与实效性。方法:专门回顾分析我院近两年(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变患者62例。该组62例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变患者,分别进行了CT检查和MRI检查。观察记录统计比较了两种诊断检查方法对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变的分型结果。结果:MRI对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变的阳性检出率高达83.9%,而CT对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变的阳性检出率仅为12.9%,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变的临床诊断检查,CT和MRI这两种技术方式进行比较,尽管都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但MRI更为全面。敏感性高,包括出血灶部位的诊断、形态的诊断、数目的诊断、范围大小的诊断等,有助于后期阶段的分型及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并研究CT和MRI两种不同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在脑梗死早期诊断当中的比较。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在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在发病6 h以后对患者进行CT的诊断和MRI的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对患者诊断的正确率。结果经过患者的头颅CT检查,诊断头颅梗死患者13例,诊断符合率为19.12%,经过MRI诊断,共检测出66例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7.06%,两种诊断方法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诊断,采用MRI诊断方法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CT诊断,采用MRI能够更加清晰地检测出患者病变的大小病变的形态和病变的部位,能够有效地为临床的及早诊治提供有效的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发病时间<24h多发性脑梗死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04~2021-03疑似多发性脑梗死患者113例,发病时间<24h,均采用MRI、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比较MRI及CT检查诊断效能(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不同指标检查结果(检查时间、病灶面积、病灶数量)、不同部位检出率.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113例疑似多发性脑梗死患者检出阳性69例、阴性44例,MRI检查检出阳性66例、阴性47例,CT检查检出阳性47例、阴性66例;MRI检查准确率84.96%(96/113)、灵敏度85.51%(59/69)高于CT检查64.60%(73/113)、55.07%(38/69),漏诊率 14.49%(10/69)低于 CT 检查44.93%(31/69)(P<0.05);MRI 较 CT 检查时间长,病灶面积较CT检查小,病灶数量较CT检查多(P<0.05);MRI对额叶、顶叶、丘脑等部位多发性脑梗死检出率高于CT检查(P<0.05).结论:MRI检查对发病时间<24h多发性脑梗死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灵敏度,降低漏诊率,对微小病灶检出率较高,与CT检查相比在额叶、顶叶、丘脑等部位优势明显,可为临床治疗提供详细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及探讨MRI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于本院确诊的62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采用CT和MRI进行检查,然后将两种的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RI对脑梗死患者梗死类型、小病灶检出率及早期诊断率均明显好于CT,P均<0.05,两种检查方法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MRI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对于病灶类型、小病灶及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均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磁共振成像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价值(附10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多发性硬化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MRI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例中临床诊断多发性硬化4例,其余误诊为其他疾病而均经MRI确诊。结论:MRI显示多发性硬化优于CT。且脱髓鞘斑块在MRI的检出率随着病程的延长和复发次数增多而增多,病程长短与MRI所示脱髓鞘斑块的大小及数量非成正比。同时还提出了多发性硬化症与多发性脑梗死,脑转移瘤,髓内肿瘤相鉴别以及他们在MRI中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出血性脑梗死的头CT、MRI诊断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36例老年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头颅CT与MRI检查,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36例患者通过血管造影病理检查分为急性期患者10例、亚急性期患者18例、慢性期患者8例。通过头颅CT检查有32例患者确诊,2例误诊;MRI检查30例患者确诊,1例误诊。MRI检出率稍高于头颅CT,但是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其中4例患者治愈、28例患者好转、2例患者昏迷、另外2例患者死亡。结论老年性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头颅CT和MRI检查均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两种方法各自具有不同的优势,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MRI(磁共振成像)和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前来我院就诊的84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行MRI和CT检查,根据影像学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 84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经MRI检查确诊756个病灶,CT检查确诊158个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丘脑、额叶、内囊检出率MRI检出率高于CT(P <0.05);MRI和CT在基底节、顶叶和脑干检查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RI检查出273个直径<5 mm的病灶,CT仅检查出7个,二者比较差异较大(P <0.05)。结论 MRI和CT检查均可应用于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但MRI检查优于CT,可作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诊断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对比MRI与CT在诊治老年多发性脑梗死(MCI)中的特点,为临床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于2009年至2011年间,在我院影像科行CT检查并诊断为脑梗死的92例患者行MRI检查。记录并对比两检查手段在检测患者病灶的尺寸、数量、检查时间及发病-检出时间窗等指标。结果 CT检测病灶大小平均为(11.2±3.1)mm2,MRI检测病灶大小平均为(8.7±2.5)mm2;CT平均检查出病灶(1.8±0.3)个,MRI平均检查出病灶(2.9±0.3)个;CT发病-检出时间窗为(1.7±0.2)d,MRI为(0.8±0.3)d;CT检查时间为(19.6±8.2)min,MRI检查时间为(10.2±4.2)min。所有结果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影像学诊断,MRI较CT具有更为精确的定位定性能力,但其价格较贵,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