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建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569-570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对我院近年收治的共47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7例患者均经过颅脑CT或MRI检查最后确诊为出血性脑梗死,经过相应治疗后基本本痊愈9例,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死亡2例。结论对于出血性脑梗死,早诊断早治疗尤其关键,一旦脑梗死发生出血转化,将对患者预后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RI和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近年来到我院就诊的120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MRI和CT检查,探讨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两种检查总检出率以及脑室旁、顶叶、脑干和小脑梗死检出率和对于2 mm以下病灶的检出率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高于CT;基底节区、丘脑、额叶和颞叶以及病灶在2 mm以上者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用头颅CT和MRI检查来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早期采取MRI检查比CT检查的诊断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与分析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通过CT、MRI对58例确诊出血性脑梗死患者治疗的预后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出血性脑梗死并不罕见,占同期收住卒中病人总人数的8%,通过正确的诊断及中性治疗,58例患者中4例在一周内死亡,余54例患者均有一定程度好转。结论本病应临床症状、体征与头颅CT、MRI相互结合,进行诊断及治疗,以降颅压、降血压、保护脑细胞等中性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大面积脑梗死在不同阶段头颅CT和MRI检查特点。方法研究分析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治疗的90例患者,所有患者临床诊断均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均进行头颅CT检查和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不同阶段脑梗死检出率。结果 CT检查脑梗死检出率为75.6%明显低于MRI检查脑梗死检出率94.4%,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在不同阶段经头颅CT和MRI检查具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出血性脑梗死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脑梗死患者279例,其中出血性脑梗死患者43例。分析43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出血部位、出血时间、合并疾病以及颅脑CT表现等。本组所有患者一经诊断为出血性脑梗死立即调整治疗方案,脱水降低颅内压、自由基清除剂、脑细胞保护剂等治疗,同时控制血压、血糖,预防和治疗感染等并发症。结果本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基本治愈22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8.3%。结论脑梗死后第1~2周是出血性脑梗死高发时间段,在此期间要及时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头颅CT或者MRI复查,以便早诊断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MRI、CT用于脑梗死患者诊断中,对比联合使用与单一使用的诊断效果。方法: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某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中选出8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病理检查均证实为脑梗死,对照组(40例)为单一CT检查,观察组(40例)实施MRI联合CT检查,比较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脑梗死总检出率为97.5%,对照组为65%,MRI、CT联合检查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CT检查,而且观察组在不同部位的病灶检出率也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CT在脑梗死的诊断中,联合诊断相比于单一诊断方法,诊断准确率更高,有效避免误诊漏诊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住的50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基本治愈26例,显著进步14例,进步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0%。结论出血性脑梗死需及时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头颅CT或者MRI复查,以便早诊断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后主要取决于出血性梗死的部位、范围及合并症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MRI和CT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结果进行比较。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6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均使用MRI和CT进行检查。结果使用CT检测,诊断出88例的多发性脑梗死,其检出率是69.8%;而使用MRI检测,有126例为多发性脑梗死,其检出率达到了100%。对两种诊断手段进行相比,可知,MRI诊断多发性脑梗死的检测效果比CT好。结论颅脑CT图MRI在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中,均是重要的方法,而MRI和CT的诊断比较,则MRI的诊断结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周业旺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158-159
目的探讨青年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8例经颅脑CT或MRI证实的青年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风湿性心脏病并发房颤21例,高血压病史7例,糖尿病史2例。病初用尿激酶溶栓治疗7例,未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31例。大面积脑梗死27例,非大面积脑梗死11例。CT和MRI检查均能确诊,阳性率均为100%。基本痊愈12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6例,无变化2例,恶化1例,死亡2例。结论青年出血性脑梗死主要与合并房颤、大面积脑梗死有关,预后相对好,CT或MRI是确诊出血性脑梗死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崔竟飞  汤数  李嘉  王长青 《河北医药》2009,31(12):1448-1449
目的探索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误诊的原因,以保证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已误诊老年CSDH的临床表现、相关检查及治疗效果。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颅高压或有不同程度局部神经症状,本组患者最后均经头颅MRI检查确诊;经钻孔冲洗引流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本病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主要通过头颅CT扫描或MRI检查,以后者为最佳;治疗方案很明确,应以手术治疗为首选,其中钻孔引流方法安全、创伤小,时间短,并发症少,是老年CSDH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及MRI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收治的36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CT及MRI表现及诊断价值。结果出血性脑梗死患者CT主要表现为原有低密度灶内出现点状、条索状、斑片状混杂密度影像,MRI主要表现为T1WI小片状高信号灶,T2WI可见等或高信号灶。MRI对亚急性期、慢性期患者的敏感性显著高于CT(P<0.05),而对急性期患者的敏感性显著低于CT(P<0.05)。两组诊断的准确性无显著差异。结论 CT及MRI是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重要手段,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比较CT和MRI两种不同的诊断检查方式对于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变的临床诊断,探讨分析其临床价值与实效性。方法:专门回顾分析我院近两年(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变患者62例。该组62例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变患者,分别进行了CT检查和MRI检查。观察记录统计比较了两种诊断检查方法对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变的分型结果。结果:MRI对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变的阳性检出率高达83.9%,而CT对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变的阳性检出率仅为12.9%,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变的临床诊断检查,CT和MRI这两种技术方式进行比较,尽管都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但MRI更为全面。敏感性高,包括出血灶部位的诊断、形态的诊断、数目的诊断、范围大小的诊断等,有助于后期阶段的分型及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CT与MRI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198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CT和MRI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特点。结果 <24 hCT梗死检出率12.33%显著低于MRI检出率93.15%(P<0.05),>24 h两组梗死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的脑部不同部位病灶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检查(P<0.05)。MRI检查检出病灶总数量和小病灶数量均显著多于CT检查(P<0.05)。MRI检查检出病灶时间均显著少于CT检查(P<0.05)。结论 MRI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早期、微小病灶以及诊断速度上较CT检查具有明显优势,临床可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在脑梗死早期诊断过程中使用CT诊断方法和MRI诊断方法的效果,为检出率的提升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8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CT组和MRI组,予以CT组CT检查方法,予以MRI组MRI检查方法。结果:MRI组的检查准确率较高,且存在一定的误诊几率,且确诊时间、检查时间、检出数量以及病灶大小等指标明显优于CT组。结论:应将MRI检查方法作为脑梗死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促使患者能够尽早治疗,降低脑梗死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CT及MRI对脑梗死出血性转变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探讨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脑梗死出血性转变患者40例,观察其CT及MRI表现,并将两者发现出血性转变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 MRI检查发现HT者为40例, CT检查发现者为23例,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58, P〈0.05)。结论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变的亚急性期MRI比CT更显优势,合理选择MRI,尽早发现出血性脑梗死从而调整治疗方案,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MRI(磁共振成像)和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前来我院就诊的84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行MRI和CT检查,根据影像学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 84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经MRI检查确诊756个病灶,CT检查确诊158个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丘脑、额叶、内囊检出率MRI检出率高于CT(P <0.05);MRI和CT在基底节、顶叶和脑干检查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RI检查出273个直径<5 mm的病灶,CT仅检查出7个,二者比较差异较大(P <0.05)。结论 MRI和CT检查均可应用于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但MRI检查优于CT,可作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诊断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徐辰  李育臣  张凤荣 《河北医药》2007,29(9):954-956
目的 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SCI)的头颅CT、经颅多普勒(TCD)及脑电图(EEG)的诊断价值.方法 MRI检查确诊为SCI的患者,进行头颅CT、TCD、EEG检查,并分析其特征.结果 66例SCI患者头颅CT检查发现病灶45例(68.2%).TCD异常率63.6%,TCD发现SCI患者有广泛的脑血管损害.EEG异常率37.9%,均为轻度异常.结论 MRI对SCI的诊断优于CT.EEG异常检出率低,无特征性改变.有脑血管危险因素存在的老年患者如TCD发现有大血管病变,临床上应警惕SCI发生之可能,应进行头部MRI、CT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48例均于发病后以CT证实为出血性脑梗死,中心型24例,边缘型21例,混合型3例,本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基本治愈24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7.5%.结论 脑梗死后第1~2周是出血性脑梗死高发时间段,在此期间要及时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头颅CT或者MRI复查,及时诊治,多数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与CT检查结果,并与同期非出血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对比。结果56例均于发病后经头颅CT检查证实为出血性脑梗死,病因以心源性为多见,预后较对照组差。结论出血性脑梗死预后主要是取决于出血性梗死的部位、范围及合并症等,应动态CT观察,及时诊断治疗,可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刘坤建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0):3058-3058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通过头颅CT和临床检查,回顾性总结分析2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0例均于发病后以CT证实为出血性脑梗死,大面积梗死或多发性梗死11例,原梗死灶出血18例,发生出血性梗死后原有症状加重。结论:出血性脑梗死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出血性梗死的部位、范围及合并症,出血性脑梗死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严重并发症,动态头颅CT是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可靠手段,及时诊治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