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镰形棘豆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与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 目的用正交实验法对镰形棘豆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体外实验评价镰形棘豆总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镰形棘豆总黄酮的提取率和出膏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法,优化镰形棘豆水提取工艺。选择清除羟自由基的Fenton法、清除1,1 二苯基 2 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法及还原能力,检测镰形棘豆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镰形棘豆最佳水提取工艺为用药材10倍量体积的水,80 ℃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0 h。该水提物中总黄酮含量达到(72.92±5.04) mg·g-1。镰形棘豆总黄酮提取物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能力,达到50%清除率所需药物的浓度(EC50)分别为1.10 mg·mL-1和262.57 μg·mL-1。结论该工艺可以显著提高提取物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方法可靠,简便易行。富集后的镰形棘豆总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且活性与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大孔吸附树脂富集藏药镰形棘豆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镰形棘豆总黄酮的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工艺.方法:二氯氧锆比色法测定样品中总黄酮苷含量,考察D-101大孔吸附树脂富集镰形棘豆水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动态吸附能力,解吸附溶媒浓度及体积,以及树脂的重复利用能力等.结果:富集后总黄酮苷含量达到26%,接近富集前的5倍.结论: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对镰形棘豆水提物中总黄酮成分有较好的吸附能力,60%乙醇溶液解吸附快速有效,树脂重复利用度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完善棘豆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基源考证、资源调查、生物碱的研究和总黄酮的含量测定等方法。结果初步查清了棘豆的基源状况与资源分布;建立了测定棘豆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及镰形棘豆中生物碱的TLC鉴别方法。结论所用方法提高了藏药材棘豆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镰形棘豆经皮给药后,筛选其最佳抗炎镇痛有效组分。方法分离提取镰型棘豆的生物碱、总黄酮、挥发油部位,并进行组合,利用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法、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筛选镰形棘豆不同有效部位镇痛抗炎活性的最佳组分。结果镰形棘豆总黄酮与挥发油有效部位组合物有更好的抗炎镇痛活性,其经皮给药后对小鼠耳肿胀的抑制率为90.22%;热板法实验中的镇痛率达87.85%;醋酸扭体法实验中镇痛率达73.23%,与阳性药效果相当。结论镰形棘豆总黄酮与挥发油组合物通过经皮给药方式有良好的抗炎镇痛活性。  相似文献   

5.
镰形棘豆防晒乳膏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采用藏药镰形棘豆总黄酮成分研制适合军队训练使用的防晒乳膏。方法 采用O/W型乳剂配方,加入从镰形棘豆提取精制的总黄酮成分,制成镰形棘豆防晒乳膏。对该乳膏进行质量评价,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含量。结果 所制备的镰形棘豆防晒乳膏性质稳定,质地均匀,易于涂抹,紫外吸收作用强,防晒指数较高。结论 该乳膏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润肤霜膏类(QB/T1857-2004)》相关要求,有望开发成新型天然防晒用品。  相似文献   

6.
镰形棘豆提取物抗肿瘤活性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从镰形棘豆中分离得到的5种提取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观察镰形棘豆挥发油、总黄酮、总多糖、总生物碱及总皂苷对HepG2、MGC-803、LOVO、MCF-7、HeLa等5种人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结果:挥发油和总黄酮可以不同程度地抑制人癌细胞株的增殖。并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镰形棘豆的挥发油和总黄酮是抗肿瘤活性的主要部位.值得进一步深入地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考察镰形棘豆总黄酮的溶解度、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等理化常数,研究其体外经皮渗透性能,为指导其经皮给药剂型设计和制备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镰形棘豆总黄酮在水及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同时测定其在正辛醇/水缓冲溶液中的P值,以大鼠离体皮肤为模型,采用双室渗透扩散装置考察其经皮渗透情况。结果 镰形棘豆总黄酮在甲醇、乙醇及pH 5.0~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溶解度较好。镰形棘豆总黄酮的P值与溶液pH有一定关系,当pH值在2.5~7.4时,随着pH值的增加,总黄酮的logP值逐渐减小且基本控制在0.38~1.34之间。24 h药物累积透过量为155.44 μg/cm2,时滞为(11.52±0.95)h。结论 镰形棘豆总黄酮水溶性差,较易溶于甲醇、乙醇及pH 5.0~7.4的磷酸盐缓冲液,其皮肤透过性不高,累积透过率较低,且有一定的时滞,经皮给药剂型设计时需综合考虑以上特点。  相似文献   

8.
镰形棘豆总提取物的镇痛抗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藏药镰形棘豆总提取物的镇痛抗炎活性。方法使用小鼠扭体法和热板法观察镰形棘豆总提取物的镇痛效应,确定镇痛类型;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和大鼠棉球肉芽肿胀法观察镰形棘豆总提取物的抗炎效应。结果镰形棘豆总提取物经灌胃给药可明显减少由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P<0.05),但是不能明显提高小鼠热刺激的痛反应时间;可明显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程度和模型大鼠肉芽组织的增生。结论镰形棘豆具有良好的外周镇痛活性和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镰形棘豆中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NaNO2-Al(NO3)3-NaOH比色法测定了镰形棘豆中总黄酮的含量;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采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了总酚的含量。结果:芦丁浓度在4.2~50.4μg&#183;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7%,RSD为1.488%(n=9)。西藏安多、班戈和青海共和县3个产地的镰形棘豆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218%、1.296%和1.139%。没食子酸浓度在0.804~6.432μg&#183;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7%,RSD为2.484%(n=6),3个产地镰形棘豆中总酚的含量分别为0.530%、0.657%和0.493%。结论:此两种方法灵敏准确、精密度高、稳定性好、重复性强,分别可以用作镰形棘豆中总黄酮和总酚含量的测定,为镰形棘豆抗氧化性和抗炎作用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藏药镰形棘豆的镇痛抗炎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藏药镰形棘豆的镇痛和抗炎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使用醋酸扭体法、热板法和福尔马林法确定镰形棘豆的镇痛效应和类型;使用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模型、卡拉胶诱导的小鼠腹腔炎模型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探讨镰形棘豆的抗炎效应.结果:镰形棘豆总提取物经口服给药可明显减少由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57.2%);还可对抗由福尔马林诱发的第二相疼痛(40.1%);但是不能降低小鼠对热刺激的反应性.在抗炎试验中,镰形棘豆总提取物可显著地抑制模型小鼠的耳肿胀程度(58.0%)和白细胞的迁移(59.4%),以及模型大鼠肉芽组织的增生(49.2%).结论:镰形棘豆具有良好的外周镇痛活性,对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都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桑叶总黄酮不同的纯化工艺,为找到一种总黄酮含量〉15%,简便可行,廉价且适于生产的纯化工艺。方法采用D101型、AB-8型和JD-1型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法,乙酸乙酯萃取法,醇提水沉法,醇提-水沉-醇沉法6种方法对桑叶总黄酮进行纯化,以总黄酮的收率和含量为考察指标进行评价。结果6种方法制备的总黄酮的百分含量依次为:50.3%、48.5%、55.7%、82.1%、10.8%、18.5%,产品收率依次为:2.37%、2.42%、2.28%、0.45%、18.21%、15.93%。结论采用醇提-水沉-醇沉法即可得到符合要求的桑叶总黄酮。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C02超临界萃取技术,优化从紫花地丁中萃取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以总黄酮萃取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考察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54℃、夹带剂流速0.48mL·min^-1,乙醇浓度80%,萃取时间120min,实际总黄酮萃取率为5.89%。对萃取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结论C02超临界流体萃取紫花地丁总黄酮得率高,溶剂用量少,工序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3.
钟锐生  陈桂红  李玉兰 《中国药房》2012,(31):2920-2921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分离黄芩中总黄酮的方法。方法:运用高速逆流色谱(HSCCC)法进行分离,提取溶剂为二氯甲烷-乙醇-水(7:3:1,V/V/V),上相(二氯甲烷)作固定相,下相(乙醇-水)作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转速为855r·min-1,进样量为10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分离得到的总黄酮含量可达到98.8%,1g黄芩能分离得到178mg黄芩苷。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可作为黄芩中总黄酮的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白背叶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方法,并建立白背叶叶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利用NaNO2-Al(NO3)3—NaOH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白背叶叶中黄酮类物质含量.检测波长为510nm。结果:芦丁检测浓度在0.004~0.02m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加样平均回收率为100.15%,RSD=1.01%(n=5).用乙醇提取法提取的叶中总黄酮含量可达到0.024%。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而且对仪器设备的要求不高,操作简单易行.适用于黄酮类物质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楼肖成  郭勇 《海峡药学》2011,23(11):9-12
目的优选三叶青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通过回流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及微波法提取法的比较,优选三叶青总黄酮最佳提取方法,且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优化最佳工艺条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最佳提取方法为微波提取法,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60%乙醇,微波功率450w,微波时间15min。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合理、操作可行、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优选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铁皮石斛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静态吸附-解吸方法,以吸附量和解吸率为指标,优选大孔吸附树脂型号;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上样浓度、上样体积、洗脱剂及其用量,以铁皮石斛叶总黄酮的纯度为指标,优选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铁皮石斛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ADS-17型大孔吸附树脂对铁皮石斛叶总黄酮的纯化效果最优,最优纯化工艺条件为上样液总黄酮浓度0.7 mg·mL-1,上样体积30 mL,洗脱剂为50%乙醇,洗脱剂用量为7 BV。总黄酮的纯度为(18.07±0.42)%,回收率为(39.91±0.30)%。结论 ADS-17型大孔吸附树脂在所确定的工艺条件下能有效分离纯化铁皮石斛叶中的总黄酮成分,黄酮纯度提升17倍左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测定新会柑酵素中总黄酮、多糖、蛋白质、氨基酸4类成分的含量,为新会柑酵素综合利用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黄酮采用超声法提取,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多糖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苯酚-硫酸法定量;蛋白质采用细胞裂解法提取,二喹啉甲酸(BCA)试剂盒定量;氨基酸采用超声法提取,茚三酮比色法定量。结果:新会柑酵素A、新会柑酵素B、新会柑肉酵素缩液C中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327 8%、0.122 9%、0.441 4%,多糖含量分别为0.656 3%、0.268 2%、0.242 3%,蛋白质含量分别为6.636 0%、1.388 4%、4.847 2%,氨基酸含量分别为0.527 4%、0.155 8%、0.925 7%。结论:建立了新会柑酵素的总黄酮、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表明,4类成分含量丰富,新会柑酵素具有良好的保健与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8.
徐晓  郭国领 《北方药学》2016,(4):103-104
目的:研究橘红总黄酮凝胶剂最优制备工艺。方法:以凝胶剂的涂展性和光泽度等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法考察卡波姆940、氮酮、丙二醇、甘油的用量,优选橘红总黄酮凝胶剂的制备工艺。结果:橘红总黄酮凝胶剂的最优工艺处方为:橘红总黄酮/卡波姆940/氮酮/丙二醇/甘油=1.3%/0.8%/2%/15%/10%。结论:经过试验研究得出的制备工艺简单、稳定、可行,为橘红总黄酮凝胶剂的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彩霞  班桂荣  董玉 《中国药业》2010,19(21):10-11
目的建立测定蜂胶中总黄酮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蜂胶中总黄酮含量,检测波长为528nm。结果芦丁质量浓度在7.952~39.76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8.3124X+0.0217(r=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1.85%,RSD为2.31%(n=6)。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蜂胶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直接测定银杏叶提取物粉末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收集不同含量分布的银杏叶提取物粉末样品,以HPLC法测定其总黄酮的含量,并采集其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法(PCR)、偏最小二乘法(PLS)、改进偏最小二乘法(MPLS)等回归模型对HPLC测定的结果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数据进行回归。经内部交叉验证,建立校正模型,进而对预测集样品进行分析。结果:MPLS建立的校正模型的准确性最佳,其预测决定系数(RQS)为0.977。对预测集样品进行外部验证,预测值与真值的相关系数(r^2)达0.973,样品回收率为96.15%—102.0%,RSD为1.1%。结论:建立了一个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直接测定银杏叶提取物粉末中总黄酮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快速方便、结果准确的特点,可以应用于银杏提取过程的中间控制和大批量产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