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究传统煎药法和现代煎药机煎药法对传统方剂六味地黄汤总浸出物、煎出率的差异及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通过传统煎药法(砂锅组)与煎药机煎药法(机煎组)对六味地黄汤进行煎煮,比较2组药物总煎出物含量及煎出率和处方组成丹皮中丹皮酚含量。结果传统煎药法煎出物含量及煎出率为164寣.5及12.56%,煎药机煎药法煎出物含量及煎出率为145.3及10.56%,2组比较煎出物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传统煎药法的煎药质量优于煎药机煎药法,煎药机煎药尚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相似文献   

2.
虽然很多学者通过煎药机与传统煎药工具的煎药质量对比研究,证实煎药机煎药质量整体优于传统煎药工具。但使用煎药机与传统煎药工具时能耗相比是否有优势?新的二煎煎药机能耗能否较原来煎药机的手动二煎节能?。  相似文献   

3.
两种煎药方法对黄连解毒汤中黄芩苷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中药自动煎药机煎药与传统方法煎药的煎药质量进行比较,选出更加优质的煎药方法。方法以黄连解毒汤中黄芩苷的含量作为标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运用外标一点法比较中药自动煎药机煎药与传统方法煎药的煎药质量。结果自动煎药机煎煮的黄连解毒汤中黄芩苷的含量高于传统煎煮法。结论自动煎药机煎煮具有煎出率高,药液均匀,保质时间长,携带、服用方便,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煎药方法对中药药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4例骨科患者,根据不同煎药方案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煎药法治疗,研究组予以现代煎药机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药物浸出物的浸出率及煎煮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75%比对照组87.50%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煎药浸出物的浸出率30.52%比对照组15.36%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所用药物加水量、煎煮时间及药物成本均比对照组少,但服药总次数比对照组多,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不同煎药方法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在药物煎出率方面,传统煎药法的水溶性浸出物浸出率更高,可作为药剂质量指标的参考。但现代煎药机可减少用水量,提高生产效率,故在应用高科技的同时,不仅需发扬其便利性,而且应针对出现的各种问题予以改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唐樑  王玳珠  蒋斌 《北方药学》2011,8(9):52-53
目的:探究目前业内外人士对中药煎药机的煎煮效果普遍存在疑虑的原因,为开展更深入的比较研究做准备。方法:通过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工作实践,分析产生疑虑的原因,并对如何开展机器煎药法与传统煎药法的比较研究提出建议。结果:人们对煎药机煎煮效果产生疑虑的原因主要源于与传统煎法的比较,而目前两者的比较研究尚未深入系统地开展。结论:深入系统地开展机器煎药法与传统煎药法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消除对煎药机煎煮效果的疑虑;研究要从实际出发,与煎药机技术革新同步;一些尚待研究的问题不影响中药汤剂煎煮现代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传统与现代煎药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凤春  陈明  颜耀东 《中国药房》2008,19(6):478-480
目的:比较传统煎药法和现代煎药法对中药的煎出率和药剂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煎药的全过程到服药前药剂的存放整个过程进行分析,并以中药的主要成分或有效成分为指标,多方面比较2种煎药方法的优劣。结果:现代煎药法操作规范,可从多方面进行质量控制,且煎出的药剂有效成分含量高,各方面指标均优于传统煎药法。结论:应进一步推广现代煎药法。  相似文献   

7.
刘春红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4):198-199
重点探讨了自动煎药机现存的优缺点及传统煎煮法仍保持的优势。主张现阶段不应一味追求方便、效益而导致过分依赖自动煎药机,仍应坚持传统与现代煎药法并重,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现代与传统煎药法各有其适用对象,不应厚此薄彼。  相似文献   

8.
生化汤传统煎法与煎药机煎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生化汤传统煎法与煎药机煎法煎药的浸出物含量。方法按处方量称取生化汤药材10份,分别采用传统煎法与煎药机煎药,按200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XA浸出物测定法测定汤剂浸出物含量。结果煎药机煎煮的生化汤样品中浸出物含量高于传统煎法。结论煎药机煎煮浸出物含量高、便于携带,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9.
唐进法  李学林 《中国药房》2010,(31):2900-2901
目的:比较不同煎药时间下,使用中药煎药机、不锈钢锅煎煮肉桂时桂皮醛的煎出量,确定肉桂的适宜煎药方法。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液中桂皮醛的含量,数据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不同煎药时间下中药煎药机煎出桂皮醛的含量高于不锈钢锅(P<0.01);中药煎药机煎煮肉桂,桂皮醛煎出量在20min时出现峰值。结论:最好使用中药煎药机煎煮肉桂,且不必"后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传统煎药与现代自动煎药机煎药的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8月—2007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眼科患者26例,内科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传统煎药方法患者共3l例(眼科患者16例。内科患者15例)为对照组,采用自动煎药机方法患者共26例(眼科患者9例,内科患者17例)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服用传统煎药和自动煎药机的两种方法制出的六味地黄汤进行治疗,观察所煎药物浸出物的浸出率及患者的治愈率。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96.77%(30/31),观察纽治愈率为96.15%(25/2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煎药所得浸出物的浸出率高于自动煎药机所得浸出物的浸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在治疗效果上无明显差异,均达到95%以上,但在药物煎出率中,传统煎药方法水溶性浸出物浸出率高,可以作为药剂的质量指标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考察机器煎煮法与直火煎煮法制备中药汤剂的质量优劣。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两种方法制备丹参汤剂的化学成分 ,并将其主要有效成分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作为考察指标。结果 :两种制备方法对化学成分几无影响 ,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机器煎煮法分别是直火煎煮法的2 97倍和5 6倍。结论 :机器煎煮法制备丹参汤剂可成倍提高有效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通过实验证实:中药汤剂常规法第二煎后的药渣仍有利用价值,并对煎煮次数与煎出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同时对汤剂煎煮方法进行了三点改进,通过煎出物总量测定和抑菌实验,证明改进煎煮法能保证汤剂质量和药效,因此,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承祖 《中国药房》2008,19(9):713-714
目的:科学使用电热式煎药机,提高煎剂质量。方法:以我院使用的电热式煎药机为例,结合本院煎药室操作规程及近5年的使用经验,总结科学使用电热式煎药机的方法。结果:使用电热式煎药机煎出的煎剂比传统方法所得煎剂浓度更高,煎出更完全。结论:应不断改进、完善电热式煎药机的功能,充分发挥其优越性,有力地推动中医中药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3种方法制备中药汤剂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比较GNG 中药抽出机与直火加热法、蒸气煎药法制备中药汤剂的质量。方法:以总固体含量的微生物限度为指标,比较3 种方法制备中药汤剂的质量。结果:GNG 中药抽出机制备中药汤剂的总固体含量是其余2 种方法的2 倍以上,保存时间较其余2 种方法长。结论:GNG 中药抽出机制备的汤剂质量优于直火加热法和蒸气煎药法,适宜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安小梅  谈静  宋英 《中国药房》2012,(35):3300-3302
目的:探究补益类煎剂的煎煮方法。方法:以生脉饮为代表方剂,采用电热式自动煎药机,以浸膏收得率、总皂苷含量、多糖含量和五味子醇甲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煎煮方法;并与不同煎煮方法比较优劣。结果:中药饮片粉碎过10~24目筛,浸泡0~15min,用电热式自动煎药机在121℃下加压煎煮10~20min,各项评价指标能够达到或超过传统煎煮方法和医院代煎煮方法。结论:该方法简易、稳定,制备时间短,可为医院补益类煎剂煎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童思木  沈崇德  章伯鸣 《中国药房》2010,(15):1430-1431
目的:介绍现代信息技术在提高中药煎制中心管理水平方面的应用。方法:从系统实施应用的情况介绍出发,剖析该管理系统的构成和特点,最后总结系统的应用价值和需要完善的地方。结果: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中药煎制中心多项管理水平的提高。结论:中药煎制中心的数字化管理方法值得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基于自动煎药机的2种工作模式(常压/高压),比较2种煎药模式下痰湿瘀阻型中风病汤剂质量间的差异,筛选该类处方的适宜煎煮模式。方法 采用全自动煎药机高压密闭和常压两煎模式制备汤剂。以总固体量、主要化合物的含量以及染菌数等为考察指标。主要化合物的含量采用HPLC测定,染菌数以中国药典附录下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考察。结果 经方差分析发现,常压煎煮制备的汤剂相对密度、总固体量及新橙皮苷含量均显著高于高压煎煮。而2种煎煮模式下各供试品中细菌数均<100个,霉菌和酵母菌数亦<100个。结论 经浸泡常压煎煮更适用于半夏白术天麻加减方的制备,为痰湿瘀阻型中风病汤剂的煎煮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选择骨炎宁颗粒的最佳水煎工艺条件。方法:以浸膏得率和总绿原酸含量为考察指标,应用L9(34)正交试验法确定最佳水煎工艺。结果:骨炎宁颗粒最佳水煎工艺条件为加8倍量水,煎煮60min,煎煮2次。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选解热祛风汤中石膏和荆芥穗的煎煮工艺。方法以粉碎度、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压力为影响因素,以Ca2+提取量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方中石膏的煎煮工艺;以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压力、煎煮温度为影响因素,以荆芥穗挥发油溶出率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方中荆芥穗的煎煮工艺;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解热祛风汤最优煎煮工艺为,将打碎至60目的石膏浸泡20 min,100 k Pa气压下100℃沸水中煎煮5 min后,加入除荆芥外的其他药材,再继续煎煮10 min,最后加入浸泡10 min的荆芥穗,共同煎煮5 min。结论优选的工艺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为解热祛风汤的煎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选肝炎康胶囊的水煎提取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L9(34)法,以浸膏率和大黄素含量作为考察指标,优选肝炎康胶囊的最佳水煎提取制备工艺。结果:影响水煎提取工艺的因素次序依次为:提取次数( B)〉提取时间( A)〉加水倍量( C)。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A3 B3 C2,即处方药材加10倍量的水、煎煮提取3次、每次2 h。结论:水煎提取制备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实际配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