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小儿急腹症发病急、进展快,重症者随病情发展继发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又称脓毒性休克,是指脓毒症诱导的组织低灌注和心血管功能障碍[1]。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儿确诊后应在治疗休克的同时进行紧急麻醉和手术祛除感染病灶。正确进行围术期麻醉管理,可减轻手术和麻醉创伤,促进患儿疾病转归。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对23例感染性休克急腹症患儿行手术治疗,现回顾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患者术后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策略.方法:选取医院泌尿外科2013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行PCNL治疗的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728例病历资料,统计与分析其PCNL术后患者感染性休克发生情况以及术后与感染性休克相关因素(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PCNL患者术后感染性休克的相关性因素).结果:728例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行PCNL患者中,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15例,其发生率为2.06%;经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糖尿病、术前尿路感染、手术时间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对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性别、糖尿病、手术时间均是PCNL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PCNL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与患者为女性、术前伴有糖尿病、手术时间>90 min等因素间存在相关性,也是诱发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感染性休克严重危害PCNL术后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临床在术前应评估患者手术适应指征,对于存在高危影响因素者则应加强围术期预防和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经皮肾镜(PCNI)手术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较好方法,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等优点。但因术前准备不足、术中操作不当引起的感染性休克、结石残留、大出血、肾脏贯通伤等术后并发症也较常见,其中感染性休克是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感染性休克起病急,进展快,往往尚未确定病因时,休克己经发生。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我科对泌尿系结石行经皮肾镜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12例,经积极抢救治疗及护理后恢复正常,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的诊治方法,降低病死率.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外科住院的患者32例老年人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老年急腹症患者中接受手术治疗29例90.06%(29/32),皆痊愈;非手术治疗3例9.3%(3/32),皆死亡.结论 外科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首先应抗休克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及时手术,控制感染,早期防治MODS,是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汪品高  尹毅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607-608
目的观察对于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治疗分析,探讨合理的应用方式,寻求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手术患者31例,根据不同的休克程度进行不同的手术前麻醉过程。治疗组于术前1h使用抗生素静脉滴注1次,手术时间超过3h者术中加用1次,于术后12h加用1次,之后不再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持续使用5d。观察治疗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率、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正常水平。结论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手术前的麻醉过程效果良好,无1例失败,为该手术治疗效果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胡庆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7):1729-1730
目的:总结外科感染休克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2年30例外科感染性休克的治疗疗效。结果: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早期处理病灶,及时手术与引流,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30例中5例死亡,死亡率16.7%。结论:外科感染性休克患者,经积极抗休克,早期手术处理病灶,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杨茂林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183-184
目的探讨腹腔感染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腹腔感染导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经紧急抗休克等综合治疗治疗,同时急诊手术治疗,治愈25例;治愈率65.8%,死亡13例。结论腹腔感染致感染性休克应积极抗休克治疗同时积极及时手术治疗,加强抗炎,及多器官功能支持,防治MODS,以上措施的综合运用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基层医院对胆源性感染性休克诊治体会永安市立医院苏永风,王哲波,蔡鸿禧,卓传胜,卓洪萌,汤晨逢,黄永东,余元基,叶文我院于1974~1994年共手术治疗胆源性感染性休克96例,其中75例同期符合胆源性感染(ACST)诊断标准。积极防治休克包括及时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是各种严重创伤,烧伤,缺氧、再灌注损伤厦外科大手术常见的并发症,目前感染性休克的病死率仍高速50%以上,根据循证医学规范医疗措施,有助干改善其临床防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表现,探讨其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治疗工作开展提供指导。方法对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总结治疗效果。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临床病症包括腹痛、黄疸、腹胀、呼吸困难、心律过快、低血压、少尿、胸腔积液及血尿淀粉酶检查指标升高等,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后患者病症出现不同程度的缓解(血常规与尿常规指标改善)。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疾病具有危重性,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缓解病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提高对感染性休克的抢救和护理效果。方法:分析总结了1997 年5 月~1999 年5 月收治的47 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护理体会。结果:47 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由于受到全面及时的护理,帮助医生取得了抢救机会,医护合作挽救了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生命。结论: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护理,必须全面细致观察病情、早期判断休克,争分夺秒抢救休克,注意扩容时和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的护理,做好重要脏器功能的护理和心理护理,这样即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抗感染药学》2016,(6):1386-1387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患者感染性休克的发生病因和防治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年1月收治的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585例,术前尿培养结果示阴性,术后出现感染性休克患者6例,分析6例患者感染性休克发生的原因,探讨其防治方法。结果:6例患者经血培养检出病原菌5株,其中大肠埃希菌3株占60.00%,变形菌属1株占20.00%和克雷伯菌属1株占20.00%,检出的病原菌对头孢他啶-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均敏感,经治疗6例患者中治愈5例和病死1例。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致感染性休克的发生,应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和及早治疗,及时采用敏感率较高的抗菌药物有效抗休克治疗,以阻止感染性休克症状的进展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6月经皮肾镜取石术后6例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在12h-60h后逐渐停用升压药,4d内体温和血压恢复正常,均治愈出院。结论感染性休克是PCNL术后少见严重并发症,早期发现并及时采取合适处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加强预防措施可以减少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血降钙素原及纤维蛋白原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于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4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住院的40例非感染性休克者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5天采取静脉血分别检测降钙素原、纤维蛋白原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感染性休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5天患者血降钙素原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感染性休克组治疗后第1、3天逐渐升高,于治疗后第3天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治疗后第5天血降钙素原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第3天(P〈0.05)。结论早期联合监测血降钙素原及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有助于判断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感染性休克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我科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临床资料,选取其中出现感染性休克的6例患者,总结诊治经验体会。结果 6例患者均得到积极救治并治愈出院。结论感染性休克是经皮肾镜术后严重且凶险的并发症之一,警惕感染性休克的发生和及时救治是治疗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输尿管镜碎石术后感染性休克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6例微创经皮肾镜及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后发生感染休克的临床资料。感染性休克诊断明确,6例均给予抗休克、抗感染治疗。结果6例患者均在3。5天后逐渐停用升压药,生命体征稳定,术后5~10天体温及血常规恢复正常。结论早期液体复苏对于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组织灌注与供氧具有重要价值;术后出现感染性休克的患者推荐早期应用疗效确切的广谱抗生素(如美罗培南、亚胺培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分析2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报告心得体会.方法: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并进行全面监测,然后进行全麻诱导,快速气管插管;术中维持麻醉,并同步抗休克;术后将患者送ICU继续抗休克治疗.结果:20例患者中,17例术后明显好转,送ICIJ继续抗休克治疗,3例病情加重,于术后几小时死亡.结论:感染性休克手术-般选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为佳,麻醉应选择对循环抑制较轻的药物,手术同时全面监测各项相关指标,积极进行抗体克治疗.  相似文献   

18.
感染性休克病理生理变化大.尤其是重要器官的损害和代谢紊乱极其复杂.产生感染性休克的病变又不易彻底清除,治疗上颇为困难<'[1]>.特别是当其合并外科疾病,必须急诊手术时.无疑其麻醉危险更是成倍增加,成为麻醉科的救治难点.我院自2002年1月~2006年8月共收治感染性休克手术病人36例.经合理选择麻醉方法,对病情进行及时准确的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阐明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化疗后继发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以利于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总结2006年5月至2010年7月AL继发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其临床发生特点、病原菌检出率和耐药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302例AL患者经住院化疗后发生感染性休克90例,经积极抗感染和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得到控制62例,死亡28例。感染性休克多出现在复发难治AL再次诱导缓解化疗、强化疗方案治疗后,对此类患者要高度警惕继发感染性休克;通过血培养发现检出病原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高。结论及时积极有效的抗感染、抗休克治疗AL得到完全或部分缓解患者感染性休克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0.
感染性休克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庆明 《云南医药》2005,26(3):279-279
感染性休克的病死率很高,80年代中期之前,成年人感染性休克的病死率在50%以上。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病死率降至40%左右。本院在1999年1月至2004年10月期间共收治的3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死率为36.7%。现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