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79例药物不良反应报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s)在我院的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造成的危害。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2005年12月收集到的779例ADRs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涉及ADRs的药物共118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居多,静脉给药是引起ADRs的主要给药途径,主要的ADRs类型为皮肤损害及全身性损害。结论:应重视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  相似文献   

2.
12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铁英 《安徽医药》2008,12(6):570-571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s)在我院的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造成的危害。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集到的127例ADRs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涉及ADRs的药物共65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居多;静脉给药是引起ADRs的主要给药途径;主要的ADRs类型为皮肤损害;严重ADRs有7例(占5.5%)。结论应重视临床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11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连瑞 《中国药师》2005,8(10):857-858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s)的发生规律及诱发因素.方法:对我院1998年~2004年收集的119例ADRs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女性患者ADRs比例较大;注射给药ADRs发生率明显高于口服给药;抗感染药物ADRs发生率最大、中药类次之;主要不良反应类型为皮肤变态反应,其次是心脑血管系统反应;结论:加强对用药过程的ADRs观察,强调合理用药和ADRs监测,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医院抗菌药物致药物不良反应(ADRs)的特点和原因,供临床合理用药参考。方法:收集医院2006年1月—2015年4月间通过网络系统向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上报的408份抗菌药物致ADRs报表,按患者性别、年龄、涉及药物、给药途径、ADRs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408份ADRs报表中,共涉及抗菌药物物37种,居首位的是头孢菌素类共13种222例;ADRs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为323例占79.26%;其次是心血管系统损害为26例占6.37%;以静脉滴注给药途径引起的ADRs最常见为388例占95.10%;绝大多数ADRs转归较好为407例,99.75%。结论:医务工作人员应严格使用抗菌药物以及静脉用药,加强对患者的用药监测,减少ADRs对患者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抗感染药学》2017,(4):810-812
目的:分析某基层医院药品不良应发生规律、特点及相关因素,供临床合理用药参考。方法:对某基层医院2016年1—12月报告的84例药品不良反应(ADRs)报告,分析了发生ADRs患者性别与年龄、药品与种类、给药途径、联合用药、临床表现、转归等,并结合文献分析了ADRs发生规律、特点及相关因素。结果:84例报告中护士报告的66例占78.57%,医生报告的11例占13.09%,药师报告的7例占8.33%;注射给药ADRs发生率为91.67%明显高于口服给药为8.33%;所有ADRs患者经停药相应处理而治愈或未经处理而自愈,对原患疾病无影响;引发ADRs的药品中抗感染药物占45.10%,心血管药物占24.70%;ADRs主要累及皮肤及附件和心血管系统。结论:抗菌药物引起的ADRs仍是监测的重点,护士在ADRs监测工作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6.
79例药物不良反应报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s)在我院的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造成的危害。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5年5月收集到的79例ADRs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涉及ADRs的药物共52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居多。静脉给药是引起ADRs的主要给药途径,主要的ADRs类型为皮肤损害,严重ADRs有11例(占13.9%)。结论:应重视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抗菌药不良反应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玫  徐珽  金朝辉  吴逢波  唐尧 《中国药师》2007,10(4):363-365
目的:对四川省2002~2005年上报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s)进行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四川省2002~2005年上报的2668例抗菌药物ADRs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发生ADRs以喹诺酮类最多(占30.13%)。给药途径以注射最高(占80.51%)。ADRs评价为"很可能"的最多(占58.73%)。ADRs的转归治愈1164例,好转1496例,有后遗症的5例,死亡3例。所有ADRs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38.94%。结论:抗菌药物ADRs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上需进一步进行ADRs监测,以达到更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抗菌药物,减少ADRs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s)发生的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上报至浙江省ADRs监测中心的ADRs 521例,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药物过敏史、ADRs发生时间、累及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因果关系及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21例ADRs共涉及227种药品,其中由抗微生物药(85种,占总品种数的37.44%)导致的ADRs 300例,中药制剂(62种,占总品种数的27.31%)引起的ADRs 141例,分别占ADRs总数的57.58%和27.06%;共观察到累及皮肤及其附件的ADRs 194例次,占总数的37.24%。不良反应涉及人群男女比例为1∶1.3;60岁以上患者为ADRs易感人群;静脉滴注是导致ADRs的主要给药途径。结论:医院应进一步加强ADRs监测与医疗监管工作,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ADRs在我院的发生情况。方法对660份ADRs病例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涉及ADRs的药物共有364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其次为抗肿瘤药物、中药制剂。合并用药占65.34%;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主要的ADRs类型为皮肤损害,其次是神经系统损害、过敏等。结论应继续加强不易观察及慢性ADRs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药物不良反应258例报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刘斌  王正春 《中国药师》2007,10(4):366-367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4~2006年上报的258例ADRs分别从报告人、引发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护士和医师上报数量最多,占总例数的88.76%;与抗感染药有关的最为多见,占总例数的84.50%;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为主,占总例数的67.44%;表现以皮肤及附件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损伤,其中较严重的有6例。结论:加强对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及监测工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巫金娜 《今日药学》2006,16(6):16-17
目的 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在我院发生的情况并分析其原因及对患者造成的危害.方法 对我院2002年1月~2005年5月门诊、病房收集的87例ADRs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涉及ADRs的药物共49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39.08%),其次为中药制剂(20.69%).ADRs引起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50.57%),其次为全身损害(34.45%),静脉给药是ADRs发生的主要给药途径.结论 临床医药人员应加强对ADRs认识,重视对ADRs的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s)发生情况和危害,促进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2010年收集上报的262例药品不良反应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评价。结果 262例ADRs中,1个月至3岁婴幼儿发生ADRs最多,占总例数58.77%(154例);静脉给药ADRs发生率最高,占总例数97.3.%(255例);在使用的药物中,抗生素ADRs发生率最高,占总例数55.34%(145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变态反应,以皮肤及其附件损伤多见。结论婴幼儿ADRs发生率较高,抗生素和静脉给药更易引起ADRs,应进一步加强儿童ADRs监测,避免和减少儿童ADRs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医院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ADRs)病例的发生特点及其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医院信息系统中2018年-2020年3年间上报的ADRs病例454份报告,统计其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年龄等相关信息,以及涉及的给药方式、ADRs严重程度、疑似药品种类和ADRs累及器官/系统等相关因素,分析其ADRs发生的原因与特点,并提出解决对策.结果:454例ADRs病例报告中,男性多于女性,且45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ADRs发生率为最高(212例,46.70%);ADRs涉及药品种类构成比TOP 3的药品分别为抗感染药物(38.77%)、血液系统药物(8.59%)和消化系统药物(6.17%),给药途径中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s发生率达66.08%,皮下注射给药引起的ADRs为最少(0.44%);454例ADRs报告中以一般不良反应为最多(299例,占65.86%);ADRs累及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较为常见(占58.37%).结论:在日常ADRs监测中,应重点监测抗感染药物、60岁以上人群和静脉滴注给药途径等因素,ADRs所导致的皮肤及附件产生的病变,属于ADRs重要信号特征;临床用药治疗过程中,应重点监测上述因素,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聂小忠 《中国新药杂志》2012,(14):1698-1700,1659
目的:分析深圳地区2009年中药制剂不良反应(ADRs)报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促进中药制剂的合理应用。方法:筛选出973份中药制剂ADRs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临床表现、药品种类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青年(19~39岁)ADRs发生率较高;女性患者ADRs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发生ADRs的给药途径主要为口服和静脉注射,ADRs涉及的中药制剂共341个品种,其中口服制剂66种(19.35%),其次为注射剂。ADRs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35.74%)。结论:应加强对口服和注射类中药制剂ADRs的监测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192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了解医院药物不良反应(ADRs)发生的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收集的192例ADRs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 192例ADRs涉及的药物有86种,抗微生物药引起的居首位(55.73%);合并用药43.75%;给药途径以静脉为主(77.08%);临床表现以皮肤附件损害最常见(56.25%);严重的ADRs 9例,新的ADRs 1例。结论 加强医护人员对ADRs的认知程度,降低ADRs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762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四川省2002-2004年上报的762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进行系统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结果:发生ADRs以喹诺酮类最多(占34.78%)。给药途径以注射给药最高(占76.64%)。结论:抗茼药物ADRs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上需进行ADRs监测,探讨抗菌药物发生ADRs的易感因素,达到有效地使用抗菌药物,减少ADR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990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描述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02~2005年医务人员自愿呈报的990份ADRs报告进行分析。结果:我院ADRs报告数逐年增加;990例ADRs中涉及25类1174例药品,抗感染药占其中45.9%,其次为抗肿瘤药;抗感染药中喹喏酮类药品所占比例最高,为29.5%,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分别占26.7%、15.6%;ADR累及系统多为皮肤及附件,其次为消化系统;990例ADRs经过停药或治疗后,59.3%治愈,39.0%好转,仅0.5%有后遗症或死亡;进行关联性评价,肯定占13.0%,很可能占65.4%,可能占15.4%。结论:应继续加强ADR监测工作,降低漏报率,逐步提高ADR报告质量,尽量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孙振舜 《抗感染药学》2019,16(8):1377-1379
目的:探究临床药师在医院临床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中的作用。方法:抽取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的ADRs报告175份,分析其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前后的ADR监测情况。结果:175份ADRs报告中,2017年上报ADRs报告78例(其中严重的4例),2018年上报ADRs报告97例(其中严重的11例);临床药师参与ADRs监测前后,涉及可疑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报告的ADRs临床表现均有明显不同,其中临床药师参与临床ADRs监测后比较明显地发现了许多隐藏的和因不合理给药引起的ADRs。结论:通过临床药师积极参与ADRs监测,有效提高了ADRs监测的上报率,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建议临床给药方案的调整,确保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天津市河西区挂甲寺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报的118例发生ADRs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发生ADRs的药物类型、用药途径、累及器官系统及表现,分析其ADRs发生的规律与特点,并制定保障用药安全的相关策略。结果:118例发生ADRs的老年患者中,>75岁的占比最高(44.92%),其余依次为>70~75岁的(占33.05%)和65~70岁的(占22.03%);118例老年患者中,ADRs所涉的药物主要为抗菌药物类(32例,占27.12%)、消化系统药物(24例,占20.34%)和心脑血管药物(22例,占18.64%),而ADRs所涉药物的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给药(48例,占40.68%),其次为口服给药(34例,占28.81%)和肌内注射(24例,占20.34%);118例老年患者中,ADRs主要累及皮肤及附件(38例,占32.20%)和消化系统(26例,占22.03%),其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SARS患者治疗期间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小汤山医院临床确诊的6 80例SARS患者的病案、用药纪录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研究年龄、性别、病情、给药途径和各大类药物对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结果 女性患者的ADRs发生率要略高于男性患者 ;老年和重症型患者的ADRs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和普通型患者 ;免疫调节剂、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和抗菌药四大类药物的ADRs发生率较高 ;各种给药途径对ADRs发生率无明显影响。结论 年龄、病情和性别等为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