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LTG)与其它抗癫痫药物的相互作用及对癫痫发作频率的影响,分析拉莫三嗪血药浓度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收集的病例进行分组,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结果:丙戊酸钠使LTG的血药浓度升高,卡马西平使LTG的血药浓度降低,单药LTG服药剂量与血药浓度明显相关(r=0.889,P0.05),各组疗效具有明显差异(χ2=22.508,P0.05)。结论:LTG的血药浓度和服药剂量与联合的抗癫痫药物以及病人的个体差异相关,因此需要在治疗的过程中进行治疗药物监测以便更好的控制癫痫。  相似文献   

2.
拉莫三嗪(lamotrigine,LTG)是一种苯三嗪类的新一代广谱抗癫痫药物,用于治疗儿童和成人多种癫痫发作及癫痫综合征.LTG是一种电压性的钠离子通道阻滞剂,它通过阻断电压依赖性钠离子通道,抑制谷氨酸释放而发挥抗癫痫作用.  相似文献   

3.
拉莫三嗪(LTG)是目前单药治疗妊娠期癫痫使用最多的抗癫痫药物(AEDs)之一。本文回顾了LTG在妊娠期的药动学、治疗药物监测、药物剂量调整方法及不良反应,发现LTG的药动学在妊娠期变化显著,在治疗妊娠期癫痫过程中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使目标浓度值在有效治疗浓度范围内;LTG安全性较高,对后代的致畸作用低于其他AEDs,对后代的认知能力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拉莫三嗪(lamotrigine,LTG)是苯三嗪类的新一代广谱抗癫痫药。LTG达到有效血药浓度所需的剂量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体内药代动力学容易受到合并使用的药物影响,在临床应用中有必要对LTG进行浓度监测。国内外均有LTG血药浓度测定的相关报道,但实验方法普遍较繁琐,实验灵敏度不高。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简单、快速、高效、灵敏的高效  相似文献   

5.
传统抗癫痫药物在控制癫痫发作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但具有多种本身无法避免的缺陷包括药效局限和毒副作用,特别是毒副作用尤其是认知毒性严重降低患者的工作和学习能力,可见弥补传统抗癫痫药物的药效局限并克服其毒副作用对癫痫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已有研究证明,人参皂苷具有显著的抗癫痫和神经保护作用。本研究进一步探索了人参皂苷与传统抗癫痫药物联合应用能否产生较各自更优良的抗癫痫药效,并降低传统抗癫痫药物的毒副作用。首先用戊四氮诱导的小鼠急性癫痫模型观测了人参皂苷对常用一线抗癫痫药物包括拉莫三嗪、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和丙戊酸钠的增效作用,结果发现人参皂苷可非常显著地增强拉莫三嗪的抗癫痫活性,表现为延长癫痫发作潜伏期、降低癫痫发作级别和大发作发生率,但对其它3种抗癫痫药物的抗癫痫作用未见显著加强作用。用异烟肼小鼠急性癫痫模型和硫代氨基脲小鼠急性癫痫模型进一步证实了人参皂苷对拉莫三嗪的抗癫痫增效作用。具体表现为,对于主要抗癫痫指标包括癫痫发作潜伏期、癫痫发作级别和大发作发生率,人参皂苷联合拉莫三嗪组均显著优于模型组、人参皂苷组和拉莫三嗪组;于硫代氨基脲小鼠急性癫痫模型,对人参皂苷和拉莫三嗪的协同作用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二者协同抗癫痫指数(CI值)为0.34302,表明人参皂苷和拉莫三嗪具有非常显著的协同抗癫痫作用。在人参皂苷对拉莫三嗪和苯妥英钠的减毒研究中获得预期研究结果:与临床上传统抗癫痫药物的毒副反应高度一致,拉莫三嗪可导致显著的皮炎和运动毒性,苯妥英钠和拉莫三嗪均能明显降低学习记忆能力;人参皂苷对拉莫三嗪引起的运动毒性、学习记忆能力降低和皮炎以及苯妥英钠引起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均有非常显著的改善作用。以上研究结果提示,人参皂苷在加强拉莫三嗪的抗癫痫作用及降低传统抗癫痫药物的毒副作用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中南药学》2019,(1):156-157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56岁,因严重皮疹累及全身,于2017年11月30日收入本院皮肤科。病史:患者既往于2017年10月10日因脑血管病于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过程中并发癫痫,给予拉莫三嗪(LTG)(安闲)、丙戊酸钠(德巴金)抗癫痫治疗。10月20日开始口服拉莫三嗪片25 mg qd,丙戊酸钠缓释片0.5 g bid,服药3 d后拉莫三嗪片改为25 mg bid,服药5 d后出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有效血药浓度、剂量与疗效三者之间关系以及和/或丙戊酸等其它抗癫痫药合用时的相互影响。方法:83例患者分为3组,即拉莫三嗪组、拉莫三嗪+丙戊酸组及拉莫三嗪+丙戊酸+其它抗癫痫药组。拉莫三嗪的起始剂量拉莫三嗪组为2mg/(kg·d),联合用药组为0.2mg/(kg·d),丙戊酸成人起始剂量为负荷量。结果:联合用药组中的部分病例拉莫三嗪剂量高于国外推荐剂量。当拉莫三嗪剂量在2~7mg/kg、血药浓度在1~6mg/L,丙戊酸的剂量在4~28.19mg/kg、血药浓度在37.46~113.79mg/L时,癫痫有效控制率在67.6%~86.4%之间。结论:国外推荐的拉莫三嗪有效血药浓度及与其它抗癫痫药合用时的剂量可能偏低。  相似文献   

8.
拉莫三嗪(lamotrigine,商品名Lamictal)是一种化学结构与现有的抗癫痫药不同的新型抗癫痫药物。通过对新近确诊的癫痫病人,用拉莫三嗪单药治疗长达48周的常规监测血药浓度数据的回顾性分析,研究了拉莫三嗪的群体药代动力学,主要是人口统计学因素、剂量、口服避孕药和治疗持续时间对拉莫三嗪药代动力学的影响。采用的数据来自拉莫三嗪的三次第期临床试验资料。这三项临床试验均采用多中心、双盲和平行组试验,将拉莫三嗪与苯妥英或卡马西平进行长达48周的比较。所有受试者为新近确认的肝、肾功能正常的癫痫病人。该群体包括158例白种人和5例…  相似文献   

9.
拉莫三嗪是一线抗癫痫药物,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个体差异大与血药浓度有关,近年来寻找拉莫三嗪血药浓度差异的原因是研究的热点。本综述探讨了代谢酶和转运体基因多态性对拉莫三嗪血药浓度的影响,以期为拉莫三嗪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郑玉斌  李炎清 《中国药师》2004,7(6):436-436
葛兰素史克公司的抗癫痫药物利必通 (Lamictal,拉莫三嗪 )已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 (FDA)批准追加适应证。拉莫三嗪从原来与丙戊酸联合使用可改为单一使用 ,用以治疗≥ 16岁局限性癫痫患者。 2 0 0 3年 1月 ,FDA批准拉莫三嗪用于辅助治疗≥ 2岁儿童患者的局限性癫痫发作。 2 0 0 3年6月 ,拉莫三嗪被批准用于维持治疗双相精神障碍。最近这次批准的拉莫三嗪新适应证的依据是 77例癫痫患者为期 18周的研究结果。在整个研究期间 ,拉莫三嗪和丙戊酸的血药浓度在规定间期内受到监控 ,患者由联合用药改为单独使用拉莫三嗪后 ,其血液浓度仍能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CBZ)、丙戊酸(VPA)、拉莫三嗪(LTG)、奥卡西平(OXC)、托吡酯(TPM)治疗初发癫痫患者的长期保留率的差异。方法选取846例于2005年11月至2016年3月入我院的新诊断癫痫患者,依据患者意愿,分别选用卡马西平、丙戊酸、拉莫三嗪、奥卡西平、托吡酯单药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CBZ组、VPA组、LTG组、OXC组、TPM组5组,并通过随访2年,记录所有患者的药物长期保留率、不良反应、临床疗效、停药时间和停药原因。结果 846例患者中,共有643例(76.00%)2年内一直保持单药治疗,其中,CBZ组、VPA组、LTG组、OXC组、TPM组的保留率分别为73.42%(174/237)、74.48%(251/337)、85.56%(77/90)、78.13%(50/64)、77.12%(91/118),CBZ组和VPA组保留率与LTG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五组患儿的抗癫痫药物长期保留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组成年患者的抗癫痫药物长期保留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五组患者2年后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从性差是患者停止服药的首要原因。结论在5种药物中,LTG治疗初发癫痫患者的长期保留率最高,不同药物的临床疗效并无显著差异,导致患者停药的首要原因是依从性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拉莫三嗪(LTG)单药治疗失神癫痫(包括儿童失神癫痫和少年失神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8例失神癫痫患儿采用添加-替换LTG治疗开放性自身对照临床试验。结果18例患儿中,15例发作频度减少≥50%(83.3%),12例发作完全消失,显示单药LTG治疗失神癫痫疗效较佳;副作用小,仅5例有头痛、头晕、嗜睡等副作用,可自然消失或在减量后消失,未发现皮疹等过敏反应。结论LTG是一有效抗癫痫药,特别适用于小儿失神癫痫。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综述抗癫痫药物拉莫三嗪在临床治疗中药物浓度监测的进展。方法:查阅近期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拉莫三嗪的药动学特征已证实治疗药物监测在临床药物治疗中的必要性;高效液相色谱是拉莫三嗪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有效手段;有效浓度范围尚未确立;群体药动学研究尚需进一步完善。结论:临床工作中应注意对拉莫三嗪的监测,使拉莫三嗪的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少年肌阵挛性癫痫(JME)的临床治疗优选方案。方法 60例JME患者随机分为口服丙戊酸钠(VPA)组、拉莫三嗪(LTG)组、丙戊酸钠加拉莫三嗪(VPA+LTG)组,每组20例。总结其发作类型及治疗方案特点。结果 VPA组对肌阵挛、全身强直-阵挛发作(GTCS)及失神的控制率分别为75.0%、76.5%、66.7%,LTG组分别为40.0%、68.8%、25.0%,且有3例明显肌阵挛发作加重,VPA+LTG组分别为95.0%、94.1%、60.0%,不同发作类型的控制率存在差别,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JME的治疗主要依据其临床发作特点选择治疗方案,单药治疗首选丙戊酸钠,其次可选拉莫三嗪,联合药物治疗可有明显的优于单药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许飞  孙红斌 《中国新药杂志》2012,(11):1265-1268
目的:分别给予新诊断的复杂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不同的新型抗癫痫药单药治疗,比较4种抗癫痫新药的总有效率和一年保留率。方法:对253例新诊断的复杂部分性发作及复杂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癫痫患者随机给予奥卡西平、托吡酯、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单药治疗,比较其总有效率和一年保留率,并分析停药原因。结果:4种抗癫痫新药控制癫痫的疗效基本一致,总有效率为75.4%~87.1%,无统计学差异。拉莫三嗪的保留率最高(88.6%),其次为左乙拉西坦(85.3%),托吡酯为68.5%,奥卡西平最低(61.4%)。拉莫三嗪与其他3种抗癫痫新药的保留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3种药物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停药或换药的主要原因是癫痫控制无效或加重(28例,42.4%);其次是不良反应(13例,19.7%)及药物价格(10例,15.2%)。结论:4种抗癫痫新药的有效性无明显优劣差异,拉莫三嗪的一年保留率最高,停药原因主要为药物疗效不佳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刘勇锋 《海峡药学》2013,(11):169-170
采用限定日剂量(DDD)法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用药频度(DDDs)排序前三位的是丙戊酸钠、奥卡西平、拉莫三嗪;用药金额前三位的是奥卡西平、拉莫三嗪、丙戊酸钠缓释片;只有苯巴比妥DUI值等于1.0,其他药物均小于1.0;传统抗癫痫药物消耗金额排序与DDDs排序的比值均大于1.0,新型抗癫痫药物均小于1.0。说明我院门诊神经内科抗癫痫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7.
抗癫痫新药的治疗药物监测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癫痫新药包括:非尔氨酯、加巴喷丁、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托吡酯、氨己烯酸、唑尼沙胺、噻加宾等.自从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奥卡西平、托吡酯引入国内以来,给医生提供了治疗癫痫的更多的选择,疗效与传统抗癫痫药物不相上下,保证新抗癫痫药物的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癫痫发作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8.
新药     
新适应证拉莫三嗪缓释片获批用于癫痫大发作辅助治疗葛兰素史克公司日前宣布,美国FDA已经批准其抗癫痫药物拉莫三嗪缓释片用于13岁及以上的原发性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癫痫药物所致脑病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0年38例抗癫痫药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实验室或影像学检查,观察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影像学改变及实验室检查相关项目的变化,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结果在本组患者中引发抗癫痫药性脑病的药物有苯妥英钠(PHT)、卡马西平(CBZ)、拉莫三嗪(LTG)、丙戊酸钠(VGB)等,患者多由反应迟钝、精神迟滞、意识障碍等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有不同程度改变,在经过减药或停药后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预后良好。结论抗癫痫药物引起的脑病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均有不同程度改变,对长期、大量服用抗癫痫药物的患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近年来,多项研究探讨了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31:01等位基因与抗癫痫药拉莫三嗪(LTG)所致皮肤型药物不良反应(cADRs)的关联性,但目前尚无确定的结论。因此,本研究拟通过一项Meta分析来系统评价HLA-A*31:01等位基因与拉莫三嗪所致皮肤不良反应(LTG-cADRs)的关联性。方法:通过计算机全面检索生物医学文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至2018年7月24日,纳入探讨了HLA-A*31:01与LTG-cADRs相关性的研究,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病例对照研究,123例LTG-cADRs癫痫患者,137例拉莫三嗪耐受(LTG-Tolerant)癫痫患者,2 837例正常人群。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与LTG-Tolerant组的比较中,HLA-A*31:01基因型与LTG所致的cADRs存在显著相关性(OR=2.87,95% CI:1.11~7.40,P=0.03)。而在与正常人群组的比较中,HLA-A*31:01基因型与LTG所致的cADRs不存在显著相关性(OR=1.34,95% CI:0.34~5.28,P=0.67)。结论:本研究证明,HLA-A*31:01基因型可能是LTG所致cADRs的遗传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