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韩卫宁  金伯泉 《医学争鸣》2000,21(3):268-271
研究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JM分泌的抑制因子在体外对T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TLSFJM作用于有丝分裂原PHA蛋白激酶C活化剂PMA和同种异体抗原(alloantige)活化的或小鼠T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结果TLSFJM体外在体外可诱导PHA/IL-2活化的小鼠胸腺细胞的凋亡。TLSFJM在体外可诱导alloantigen活化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  相似文献   

2.
刘明  范清宇  郝新保  何大为 《医学争鸣》1999,20(12):1062-1064
目的:探讨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对成骨肉瘤患者外周血淋 寺殖及伤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分离成骨肉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分别经PHA,SEA和SEA加IL-2刺激后,^3H-TdR参入法检测淋巴细胞对人成骨肉增殖水平,MTT间接比色法检测活化的淋巴细胞对人成骨肉瘤细胞(SOSP-9607)的杀伤活性。结果:淋巴细胞经SEA刺激24h后增殖和钉伤活笥明显增强且呈剂量信依赖性(P〈0.05  相似文献   

3.
用自建体外快速扩增人γδT细胞法,对正常人γδT细胞和常规IL-2诱导的LAK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比较。结果:γδT细胞在体外的增殖能力、生存时间、细胞毒活性明显优于C-LAK;免疫表型分析;γδT细胞高表达CD3、CD8、CD25分化原,不表达或低表达CD16、CD56,而C-LAK细胞则以CD16、CD56表型为主;γδT细胞经反复冻存,复苏后,上述生物学特性无明显变化。表明,γδT细胞作为一种新  相似文献   

4.
特异性体外扩增人γδT淋巴细胞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人γδT淋巴细胞体外特异性激发的方法,及其杀伤肿瘤细胞的分子机理。方法采用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XG-7细胞作为刺激细胞,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共同培养,激发和扩增人γδT淋巴细胞。以流式细胞仪或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分析细胞表型;再以51Cr4小时释放试验检测γδT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1)采用本培养系统,可以使来自健康人或肿瘤患者的外周血γδT淋巴细胞得以选择性激发和扩增,由4.8%±3.4%增加至46.0%±8.3%,在白细胞介素2(IL-2)的作用下,能迅速、大量地增殖,3周内可达1010以上数量级。(2)所扩增的γδT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株(天然杀伤细胞敏感株K562和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敏感株Daudi)皆可介导高效杀伤活性,而对正常淋巴母细胞则无明显细胞毒作用。(3)抗热休克蛋白(HSP)-70单克隆抗体可阻断γδT淋巴细胞对XG-7细胞的反应。结论本室建立的人γδT淋巴细胞体外激发、扩增的方法,具有简便、迅速、重复性好的特点,对肿瘤细胞具有广谱的细胞毒活性,在肿瘤的过继免疫治疗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不同T细胞亚群在抗结核杆菌感染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观察CD^4αβ细胞和γδT细胞对结核杆菌不同抗原的增殖反应,以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这两类T细胞各的数量和功能的变化。方法用Mtb分泌性蛋白抗原和耐热性低分子多肽抗原刺激健康人和肺结核患者的外周血T细胞,用荧光标记特异性单抗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新鲜分离和培养10d后的细胞表型,以计数扩增的T细胞亚群数量。结果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CD4+αβT细胞的数量比正常对照明显减低,而γδT细胞的数量  相似文献   

6.
观察了再生障碍性贫血165例的淋巴细胞比值,用APAAP法和ELISA法测定敢138例的T细胞亚群、89例HLA-DR抗原的表态及16例PBMNC培养上清的TNFα水平,用抗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SMU3和SMU8治疗了AA患者63例。结果表明,AA患者体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表现为T细胞亚群比例换衡,HLA-DR抗原表达增高,TNFα分泌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各种有丝分裂原诱导的Ly-CL反应动力学特征和参与CL反应的细胞类型。方法从正常人外周血分离PBMC、淋巴细胞和Mo,经各种有丝分裂原诱导,测定和比较PBMC、淋巴细胞和Mo的CL反应强度及动力学。结果ConA、PHA、SPA和PWM均能诱导淋巴细胞产生CL反应,其最适刺激浓度分别为:ConA100μg/ml、PHA100μg/ml、SPA125μg/ml、PWM>800μg/ml。用平皿粘附法去除PBMC中的Mo,对Ly-CL反应无明显影响。Mo本身对ConA只能产生缓慢、微弱的CL反应,而且其动力学与Ly-CL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淋巴细胞是有丝分裂原诱导的PBMC-CL反应的主要产生细胞,Ly-CL测定是一种简便、快速检测淋巴细胞早期活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IL—6水平与T细胞功能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物活性检测法,观察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自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白细胞分化抗原3(CD3)单克隆抗体(McAb)诱导下的T细胞功能,结果表明:IPF患者IL-6自泌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在体外CD3McAb诱导下,IPF患者T细胞对抗原免疫应签能力与T细胞在体内的活化过程大致相符,且对IL-6分泌呈异常高表达,提示IL-6分泌水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γδT细胞的体外生存期,抗白血病活性及可能引起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D),为自体及异体移植后输注γδT细胞诱导移植物抗白血病反应作前期基础研究。方法:对移植患者采集物用GM-CSF+IL-4进行培养,使其分化和扩增为树突状细胞(DC);然后用DC和细胞因子IL-2刺激其CD4^+T细胞扩增后,协同DC共同刺激γδT细胞扩增,进而用MTT比色法和CFU-GM集落培养研究其功能。结果:γ  相似文献   

10.
柯萨基B3病毒感染对心肌细胞ICAM-1表达和粘附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柯萨基B3病毒(CoxB3)感染心肌细胞对细胞膜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和与淋巴细胞粘附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观察心肌细胞ICAM-1的表达;采用粘附试验和单克隆抗体抑制观察受染心肌细胞与淋巴细胞的粘附。结果:100和200TCID50/mlCoxB3感染心肌细胞24~48h,均可明显诱导ICAM-1表达(P<0.05);增强受染心肌细胞与活化淋巴细胞的粘附(P<0.01,0.05)。抗白细胞相关抗原1(LFA-1)或抗ICAM-1单克隆抗体均可抑制淋巴细胞与心肌细胞的粘附,抑制率为26.45%~40.46%。结论:CoxB3感染增强受染心肌细胞与淋巴细胞的粘附效应,与病毒感染诱导心肌细胞ICAM-1表达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11.
操探讨返流性肾病的发病与免疫致病的关系。方法:通过全血体外培养法,对12例返流性肾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活化,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淋巴细胞活性化抗原CD69、CD71和HLA-DR。结果:在分裂原PDB或PHA刺激下,正常组淋巴细胞与Control组对比,CD69+、CD71+、HLA—DR十显著增殖(P<005),返流性肾病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CD69除外)。结论:返流性肾病存在细胞免疫调节功能失调,与该病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采用改进的小鼠肠系膜淋巴结(MLN)冰冻切片粘附结合实验法和MTT法,观察白血病患者尤其是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AL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粘附小鼠MLN高内皮小静脉(HEV)的活性变化及患者骨髓血单个核细胞(BMMC)体外粘附患者骨髓基质细胞(SC)的活性变化,结果:1B-ALL患者PBMC粘会HEV的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均低于正常组;2.经抗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  相似文献   

13.
免疫毒素杀伤试验分8组进行。主要采用改进的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抗CD3-PAPs、抗CD7-PAPs1抗CD3-PAPs+抗CD7-PAPs、爽抗AHTG-PAPs杀伤T细胞的效率,同时以B细胞作非靶细胞对照。结果证实,两种抗人T细胞单抗和多抗IT均具有特异性杀伤T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返流性肾病的发病与免疫致病的关系。方法:通过全血体外培养法,对12例返充性肾病患儿中血淋巴细胞体外活化,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淋巴细胞活性化抗原CD69,CD71和HLA-DR。结果:在分裂原PDB或PHA刺激下,正常组淋巴细胞与Control组对比,CD69+、CD71+、HLA-DR+显著增殖(P〈0.05),返流性肾病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CD69除外)。结论:返流性肾病存在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葡萄球菌肠毒素A的细胞增殖诱导能力及其抗肿瘤作用。方法:MTT微量酶反应比色法。结果:纯化SEA在10^-12 ̄10^-15g/ml浓度范围对体外培养的BALB/C鼠脾细胞表现了细胞增殖诱导能力,并呈剂量依赖关系,其中10^-7 ̄10^05g/mlSEA的作用强于最适量(25μg/ml)PHA。在E/T为5 ̄20:1条件下,10^-5g/mlSEA活化48小时的BALB/C鼠脾细胞对Yac-1细胞的杀伤活性高于NK细胞,但SEA未能增强BALB/C鼠脾细胞对B16细胞的杀伤活性。结论:葡萄球菌肠毒素A具有较强的细胞增殖诱导能力,据此超抗原特性可应用于肿瘤的生物治疗。  相似文献   

16.
川崎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降低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凋亡在川病(KD)发病中的作用。以正常儿童PBMC为对照,观察KD患者PBMC体外经anti-CD3刺激培养后的凋亡细胞百分率和片断DNA分析;测定PBMC体外PHA导培养产生IL-6水平,并利用流式细胞你和斑点杂交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P^53基因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比较,KD患者PDMC体外培养产生IL-6水平明显增高,凋亡细胞百分率降低,片断DNA出现时间延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口服髓鞘碱性蛋白(myelinbasicprotein,MBP)与T细胞疫苗接种(Tcelvaccination,TCV)联合应用诱导免疫耐受,以提高特异性的免疫疗法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膜炎(experimentalautoimmuneencephalomyelitis,EAE)的防治效果。方法:从gpSCH/CFA诱发EAE的DA大鼠体内取淋巴细胞,体外再以MBP刺激,并用rIL2促进增殖,反复数个循环,可获得MBP特异的T淋巴细胞系。将此T细胞系经照射(15Gy)灭活处理后,静脉接种至同基因正常DA大鼠体内,同时给此DA大鼠多次口服MBP诱导耐受,最后以脊髓匀浆/完全福氏佐剂(SCH/CFA)攻击经上述处理的大鼠,以观察其EAE的发病情况。结果:单独口服MBP诱导耐受及单独TCV处理的DA大鼠对随后诱发的EAE的抑制率分别为67%和50%,而将二者联合应用,则抑制率可达80%。结论:口服MBP与MBP特异的T细胞疫苗接种联合应用,可获得更深程度的耐受效果,多种手段联合应用可能成为临床今后通过诱导耐受防治自身免疫病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8.
赵勇  曹雪涛 《中华医学杂志》1997,77(10):732-736
目的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诱导小鼠红白血病细胞分化过程中,树突状细胞的产生及其抗原提呈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电镜技术和4小时51Cr释放法等,进一步观察了GM-CSF的诱导分化作用。结果100ng/mlGM-CSF处理3天后的FBL-3细胞,树突状细胞的特异性标志33D1和NLDC145的表达阳性率显著升高;同时,MHC-Ⅱ、B7-1、B7-2、I-CAM-1、VCAM-1和CD40表达水平均增加;扫描电镜显示GM-CSF处理的FBL-3细胞,表面出现许多树突状突起,透射电镜下可见细胞浆内有丰富的线粒体,核呈分叶状。同时,能够显著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促进IL-2的产生;可显著提高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细胞对FBL-3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结论GM-CSF诱导的红白血病细胞可向树突状细胞分化,本身具有抗原提呈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口服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与T细胞疫苗接种(T cell vaccination,TCV)联合应用诱导免疫耐受,以提高特异性的免疫疗法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的防治效果。方法:从apSCH/CFA诱发EAE的DA大鼠体内取淋巴细胞,体外再以MBP刺激,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提高恶性脑胶质瘤治疗效果的新途径。方法:用人参皂甙(Ginsenoside,GS)与白细胞介素2(IL-2)协同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制成GC-LAK细胞,用MTT法测定其对恶性脑胶质瘤细胞(BT325)的杀伤活性,并与LAK细胞相比较;结果:效应细胞GS-LAK在增殖数量和杀伤恶性脑胶质瘤细胞活性等方面均优于LAK细胞,且IL-2用量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