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的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脂变化的特点。方法将213例2型糖尿病(DM)病人分为DN组、非糖尿病肾病(NDN)组,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肌酐情况前者又分为三个亚组,分别测定其血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白蛋白、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结果DN组TG、TC、LDL-C明显高于NDN组(P<0.05或P<0.01),血HDL-C明显低于NDN组(P<0.05或P<0.01),DN各亚组血脂水平随DN程度加重而升高。结论DN脂代谢紊乱程度明显高于NDN,且随病程迁延而加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炎症因子与踝臂指数(ABI)的相关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9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UAER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DN1组,43例)及临床糖尿病肾病组(DN2组,50例),搜集相关临床资料,检测患者HbA1c、TG、TC、HDL-C、LDL-C、UA、CRP、IL-6及...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肾病糖化血红蛋白等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胡延毅  肖柏春  龙红英 《西部医学》2007,19(6):1067-106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收缩压(SBP)之间的相关性,以指导临床医生及早防治.方法 128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糖尿病肾病组和非糖尿病肾病组,测定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HbA1C总胆固醇(TC)、HbA1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SBP.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FBG、LDL-C、TG、TC、SBP均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P<0.01).结论 早期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缩短病程,是防止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脂代谢紊乱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 将41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UAlb)、微量白蛋白尿(M-UAlb)以及大量白蛋白尿(L-UAlb)3个亚组,将33例非糖尿病原因所致的其他慢性肾病患者根据24h尿蛋白定量分为轻度蛋白尿和中度蛋白尿两个亚组,分别测定空腹时的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 L-UAlb组TC、LDL-C高于N-UAlb组和M-UAlb组,M-UAlb组TG、TC、LDL-C高于慢性肾病轻度蛋白尿组,L-UAlb组TC、LDL-C高于慢性肾病中度蛋白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脂代谢紊乱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139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脂代谢异常与肾损害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脂代谢异常与肾损害的相关关系.方法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量将139例2型糖尿病肾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24 h尿白蛋白<30mg)、微量白蛋白尿组(30mg≤24 h尿白蛋白<300mg)和临床白蛋白尿组(24h尿白蛋白≥300mg);并设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测定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空腹血糖(F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1)4组间年龄、体重指数(BMI)差异均无显著意义(F=1.42,P>0.05);DN组间病程、FBG和HbA1c的差异无显著意义(F=3.13,P>0.05).(2)3个DN组间,TG和LDL-C均显著升高(F为4.71和5.11,P<0.05),而HDL-C明显降低(F为4.37,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尿白蛋白排泄量与FBG和TG水平成正相关(R2=0.182).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脂代谢的异常以TG升高为主,随病程进展伴LDL-C增高及HDL-C减低.血糖和TG是尿白蛋白排泄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与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干正琦 《嘉兴医学》2003,19(4):197-19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与血脂变化的关系。方法:检测187例伴有不同时期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的血脂、载脂蛋白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各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升高,B、C、D组总胆固醇(TC)水平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降低,C、D组载脂蛋白B(Apo-B)水平升高,差异有显性。糖尿病组间比较,C、D组TG水平及D组LDL-C、Apo-B水平明显升高,而HDL-C在D组降低,差异有显性。TG、LDL-C、Apo-B水平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空腹血糖呈正相关。结论:高血脂促进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糖尿病则加重血脂紊乱,形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赵亮 《河北医学》2008,14(3):317-319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进展与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住院的259例2型糖尿病病人,测定其血脂、血糖、尿白蛋白、尿素氮、血肌酐等。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肾功能将患者分为无肾病糖尿病组、早期肾病组、临床肾病组、终末期肾病组,将四组检查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糖尿病并发肾病组与无肾病糖尿病组比较:血TG、TC、LP(α)、LDL-C及ox-LDL均显著升高,而HDL-C浓度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LP(α)、LDL-C和ox-LDL浓度升高更为突出(P<0.01),且随糖尿病肾病进展而递增,不同时期糖尿病肾病组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脂代谢紊乱是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尤其是LP(α),LDL-C,ox-LDL异常可能是其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血清炎症相关因子CRP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 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清CRP含量,并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肌酐(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体质指数(BMI)等指标.比较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患者CRP及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差异,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CRP与尿白蛋白排泄率及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 患者血清CRP含量随病程的延长和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增加而显著增高(P<0.05),CRP与UAER、TC及HbA1c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血清CRP水平升高与尿白蛋白排泄率关系密切,CRP可做为判断糖尿病肾病肾损害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抵抗素(Resistin)与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糖、血脂代谢、尿微量白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72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AU)组、微量白蛋白尿(MAU)组和临床蛋白尿(CAU)组,另选2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C)组。检测各组血清Resistin、糖化血红蛋白(HbA_(1c))、血脂指标(TC、TG、LDL-C、HDL-C)、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 DN组血清Resistin、HbA_(1c)、TG、TC、LDL-C、UAER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P<0.05),而HDL-C、Ccr显著低于NC组(P<0.05)。CAU组、MAU组与NAU组比较,HbA_(1c)、TG、TC、LDL-C、UAER的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HDL-C、Ccr显著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在DM组中,血清Resistin与TG(r=0.66,P=0.01)、TC(r=0.56,P=0.01)、LDL-C(r=0.51,P=0.01)、HbA_(1c)(r=0.50,P=0.03)、UAER(r=0.66,P=0.01)均呈显著正相关,与Ccr(r=-0.64,P=0.01)、HDL-C(r=-0.55,P=0.01)呈负相关。结论血清抵抗素与血糖控制水平、HbA_(1c)、高脂血症及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与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DN)之间的关系,为DN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新的途径。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各50例,分为2型糖尿病组和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组,采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CXCL10水平,并分析不同组别CXCL10水平的差异,以及CX-CL10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腰臀比、体质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UA、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等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年龄、性别、腰臀比、BMI、FPG、TG、TC、LDL-C、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程、UAER、HbAlC及CXCL10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的病程、UAER、HbAlC及CXCL10水平均长于或高于2型糖尿病组。结论趋化因子CXCL10可能参与了DN的发生、发展过程,在DN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临床上可作为诊断早期DN及判断DN进展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C-reactive protein (CRP) level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blood lipids, and the effects of fluvastatin on CRP and the lipids in patients with hyperlipidemia. METHODS: Serum levels of cholesterol (TC), triglycerides (TG),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very-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VLDL-C) and lipoprotein(a)[Lp(a)] were measured by enzyme assay, and plasma CRP level by immunonephelometry before and after fluvastatin treatment (20 mg/d for 4 weeks) in patients with hyperlipidemia. RESULTS: CRP levels were above normal in 90.3% hyperlipidemia cases in spite of the various accompanying diseases. Fluvastatin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reduced TC (-7.49%), TG (-14.32%), LDL (-13.88%), VLDL (-18.48%) and TC/HDL(-13.50%) levels (P<0.01), and also brought down Lp(a) concentration (-13.81%). CRP levels was very effectively reduced after the treatment (-15.92%, P<0.001). No association between basal CRP levels and basal lipids and Lp(a) concentrations was observed. Positive correlation of CRP, however, was observed after fluvastatin treatment with TC/HDL (r=0.62, P=0.041) and Lp(a) (r=0.320, P=0.011), while inverse relations were noted between CRP and HDL (r=-0.288, P=0.023). CONCLUSION: CRP levels increases markedly in patients with hyperlipidemia, a fact that is independent of the accompanying diseases. In addition to modulating blood lipid levels, fluvastatin also reduces CRP level, the latter possibly serving 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ive factor for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also as an indicator for estim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病患者C反应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分析其与相关临床指标的关系,探讨炎症在高血压病中的作用.方法:测定143例高血压病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CRP、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白细胞(WBC)计数、体质量指数(BMI),所有研究对象均清晨空腹采血,CRP的测定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 .结果:高血压病组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CRP也逐渐升高,高血压1级与3级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各亚组WBC计数均较对照组高;CRP与TG呈显著正相关,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体内存在炎症反应; CRP水平可相应反映了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水平,CRP对于病情的估计具有一定的意义;高TG、低HDL-C血症可能参与了体内炎症反应,积极控制血脂可能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有助于改善血压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瘦素、微炎症状态与心血管并发症的相关关系.方法:测定9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及23例健康者血脂、瘦素(Leptin)、血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结果:MHD患者出现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eptin、CRP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患者体内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及其与血脂之间的关系,并观察氟伐他汀对CRP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62例高脂血症患者,给予氟伐他汀20 mg/晚,连续服用4周,治疗前后采用酶法测定血脂指标,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浓度。结果90.3%的高脂血症患者的CRP水平超过正常范围,并且与所伴随的疾病无关。氟伐他汀能显著降低胆固醇(-7.49%)、甘油三酯(-14.32%)、低密度脂蛋白(-13.88%)、极低密度脂蛋白(-18.48%)和TC/HDL(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比值,-13.50%)水平(P<0.01),也使脂蛋白(a)浓度下降(-13.81%),并显著降低CRP浓度(-15.92%)。基础的CRP与各血脂指标和脂蛋白(a)之间无相关关系。氟伐他汀治疗后CRP与TC/HDL(r=0.62,P=0.041)和脂蛋白(a) (r=0.320,P=0.011)呈显著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显著负相关(r=-0.288,P=0.023)。结论高脂血症患者的CRP水平增高,并且与所伴随的疾病无关;氟伐他汀除了能有效地调整血脂外,还能明显降低CRP浓度。CRP可作为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危险的独立预报因子和评估治疗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采用酶法及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空腹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 DL - C)、载脂蛋白(Apo) A1及Apo B、CRP。结果:糖尿病患者CH、TG、L DL - C、Apo B及CRP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升高(P<0 .0 5 )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组CH、TG、L DL- C及CRP的水平与无血管并发症组比较也有显著升高(P<0 .0 5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继发血脂代谢紊乱等危险性因素;炎症指标CRP、L DL - C及Apo B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临床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120例高脂血症患者(病例组)与12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采用超声诊断仪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用免疫学方法测定血清中CRP水平,分析超声检测结果与血清CRP水平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动脉IMT增厚组与斑块形成组血清CRP水平均高于IMT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的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有关,说明CRP水平联合血脂LDL-C水平是心血管疾病的预测指标.因此,调节血脂、降低血清CRP水平是防治高脂血症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 (UA )应用普伐他汀钠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全组 6 0岁以上血胆固醇增高患者 8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4 0例和常规对照组 4 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硝酸酯类等药物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伐他汀 10 mg,每晚睡前服用 1次。治疗后随访观察记录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 ;比较血脂、C-反应蛋白 (CRP)、纤维蛋白原 (Fg)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 (10 % )显著低于对照组 (2 7.5 % )(P <0 .0 5 ) ;冠心病病死率 (5 % )显著低于对照组 (17.5 % ) (P <0 .0 5 ) ;脑卒中发生率 (2 .5 % )显著低于对照组 (15 .0 % ) (P<0 .0 5 ) ,CRP、Fg下降 ,血浆总胆固醇 (TC)下降并维持于正常水平。不良反应少。结论 :老年 U A服用普伐他汀钠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妊娠相关蛋白A及C-反应蛋白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蛋白A(PAPP-A)、C-反应蛋白(CRP)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50例MS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PAPP-A的水平;常规检测CRP、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ApoA-I/ApoB、血压(BP)、腰围(WC),并将PAPP-A的水平与CRP的水平及MS各特征参数作相关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CRP、PAPP-A浓度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PAPP-A与CRP、WC、TG、TC、SBP、DBP呈正相关(r分别为0.422,0.396,0.296,0.564,0.289,均P<0.05),与LDL-C、ApoA-I/ApoB呈负相关(r=-0.450,r=-0.355,P<0.05)。结论PAPP-A、CRP在MS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心血管疾病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C反应蛋白(CRP)浓度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1例PCOS患者,其中正常体质量者20例,肥胖患者21例;另选取40例年龄以及体质量指数(BM I)相匹配的女性对照者,其中正常体质量者20例,单纯肥胖者20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并检测其血清CRP的浓度及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血脂、性激素水平等。结果PCOS患者血清CRP浓度、黄体生成素、睾酮、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RP浓度与HOMA-IR、甘油三酯呈显著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PCOS患者体内存在炎症反应;CRP水平可反映PCOS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抵抗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内脂素、脂联素水平,探讨其与ACS的关系。方法:选取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n=39)、急性心肌梗死(AMI组,n=33)患者,另选取经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3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并分析3组血清脂联素、内脂素、C反应蛋白水平及与血糖、血脂的关系。结果:3组血清脂联素、内脂素、C反应蛋白、血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ACS组血清内脂素水平与C反应蛋白、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及总胆固醇(TC)呈正相关,与脂联素、高密度脂蛋白(HDL)呈负相关;血清脂联素水平与C反应蛋白、TG、LDL及TC呈负相关,与HDL呈正相关。结论:内脂素、脂联素在ACS中发挥的作用相反,共同参与了ACS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