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庆市第二医院2008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防止爆发流行。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7~8月份为该病的高发季节,发病人群主要为2~5岁的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和皮疹,皮疹部位以手、足、口、臀、为主。结论除对患儿进行积极的隔离治疗、有效的健康教育对该病的预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彭旭波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6):169-169,198
目的了解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某医院217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该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患儿发病年龄集中在1~5岁,占60.8%;城区及幼儿园、托儿所(幼托)儿童发病率高;主要临床表现有皮疹、发热等,其中四肢皮肤和口腔皮疹发生率为100%,发热157例,占72.4%;主要并发症依次为肺炎、肠炎、脑炎和心肌炎等。结论手足口病多见于儿童,并且手足口病的流行与年龄和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防止爆发流行。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5~7月份为该病的高发季节,发病人群主要为1~5岁的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和皮疹,皮疹部位以手、足、口、臀、膝等为主。结论除对患儿进行积极的隔离治疗和疫点处理外,有效的健康教育对该病的预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本市手足口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流行特征。方法:对我院2008年5月~2010年3月住院的54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8年发病人数为121人,2009年为361人,2010年1~3月为66人。主要发病人群为1~5岁的儿童(占72.45%),尤其是1~3岁儿童(占50.73%)。男女之比为1.597∶1。所有病例均有皮疹,所有病例中发热患儿233例,占42.52%,心肌损伤者210例,占38.32%。548例病例中普通病例546例,占99.64%,重症病例2例,占0.36%。结论:本市手足口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以普通病例为主,多见于1~5岁的幼儿,表现为皮疹及发热,可伴有心肌损伤。只要及时发现、及早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小儿手足口病9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永城市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和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为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2009年1月。2009年9月住院的945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分析。结果5~7月为高发季节,发病人群主要为1—5岁的散居儿童,特别是1~3岁儿童。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和皮疹,皮疹部位以手、足、口最常见,其次为臀及膝部。少部分并发病毒性脑炎,极个别病例死亡。结论在每年的5—7月,要关注1—5岁的儿童,尤其是1—3岁幼儿,发现手、足、口有特征性皮疹、疱疹伴或不伴发热可临床诊断手足口病,应早诊断、早治疗,警惕并发脑炎阻止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生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93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于雪静  闫静  王皓  宋山英 《中国热带医学》2007,7(3):369-369,373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防止爆发流行。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6—7月份为该病的高发季节,发病人群主要为1-5岁的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和皮疹,皮疹部位以手、足、口、臀、膝等为主。结论除对患儿进行积极的隔离治疗和疫点处理外,有效的健康教育对该病的预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分析及保健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秀珍 《当代医学》2010,16(25):51-52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因素,探讨保健预防措施,为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儿科2008年3月~2009年8月86例手足口病就诊登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人口密集且流动性大的区域发病率较高;发病主要集中在5~7月份,发病人群集中在1~5岁的儿童,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结论加强手足口病的健康宣传教育,加强全民保健意识是控制手足口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潜江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手足口病暴发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潜江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潜江市2008-2011年共发生手足口病病例2 670例,年平均发病率70.02/10万,无重症及死亡病例报告。男女性别比1.66∶1。发病人群主要为1~5岁儿童,占93.90%,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3~7月为该病的高发季节,在托幼机构易引起暴发。结论手足口病的发生有显著性别、年龄、季节等特征,在短时期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应针对性加强疫情监测,发现疫情尽快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避免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9.
史再权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2):117-117
目的分析儿童手足口病临床特征,为做好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慈溪市坎墩医院2009年3~10月收治的50例儿童手足口病患者临床表现与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儿童手足口病患者皮疹发生率为100%,发热94.00%(47/50),5~9月病例占86%(43/50);1~5岁儿童发病占总病例数的76.00%(38/50)。结论5岁以下儿童是手足口病高发人群和重点监护对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银川地区2010年4月~2011年6月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与临床特点。方法:对宁夏第四人民医院2010年4月~2011年6月收治的263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流行病学与临床特点分析。结果:该地区儿童手足口病发病明显增多,发病高峰为5、6月,好发于3岁以下儿童。农村散居儿童增多,临床表现主要为皮疹和发热。实验室白细胞正常或减低,LDH及CKMB升高者较多见。预后良好。结论:手足口病与年龄、季节有关,有效的预防和积极隔离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了解深圳市盐田区2009—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近4年盐田区手足口病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特征。结果2009~2012年深圳市盐田区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269例,平均年发病率为264.30/10万,年度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病例数男、女性比为1.47:1;发病以5岁以下婴幼儿为主,为1866例(占82.24%);每年3月开始发病数开始上升,于4、5月达到高峰,不同年份的发病时间分布曲线存在差异;全区4个街道,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盐田、沙头角、海山和梅沙街道;不同街道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07.0291,P〈0.0001);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居多,为1497例(占65.98%),其次为幼托儿童672例(占29.62%)。2009—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33起,其中32起发生于幼儿园;对其中9起进行采样核酸检测,CoxAl6阳性3起,EV71阳性1起,肠道病毒通用型4起。结论盐田区手足口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应针对流动人口、托幼机构加大防控力度,强化疫情监测与健康教育,防止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龙胜县2008—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提出控制手足口病的策略与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运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结果龙胜县2008—2011年共报告手足口病68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01.17/10万,其中重症病例11例,死亡病例1例,病死率为0.15%。发病以小年龄组为主,<3岁散居儿童最多(占总发病数的79.62%)。发病季节集中在4~6月(占总病例的87.92%)。结论龙胜县手足口病主要以3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今后应针对性地加强手足口病的宣传教育,重点提高低年龄组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认识,倡导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早期就诊意识。  相似文献   

13.
1746例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总结诊疗经验,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4~8月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确诊的1746例手足口病病例作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5岁以下儿童占本组观察病例的91.3%,最大发病年龄为33岁。手足口病起病一般较急,典型临床症状为发热、皮疹(主要分布在手、足、口腔黏膜及臀部,出疹顺序大部分从口腔黏膜到四肢、臀部,少部分从四肢、臀部到口腔黏膜),不典型的可有全身皮疹,极少部分可有风团样皮疹;个别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结论:小儿手足口病5~6月为发病高峰期,重症患儿均由EV71型(14例)所致,都有高热,且变化迅速,其预后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喜炎平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0年10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治疗组50例患儿给予喜炎平5~10mg/(kg.d)静脉输注,对照组50例患儿给予利巴韦林10~15mg/(kg.d)静脉输注。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体温恢复及皮疹消退时间对比,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应作为临床上治疗手足口病的优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5.
手足口病230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欣怡  李亚玲  陈红 《四川医学》2010,31(12):1812-1813
目的总结2008年我院收治的230例手足口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为各地诊断治疗手足口病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全年收治的230例手足口患儿,总结发病情况和临床特点。结果手足口病好发于夏季,〈6岁小儿为好发人群,占本观察组总例数的98.3%,患儿来源以城区及流动人口为主,临床表现以发热、皮疹为主要症状,大部分患儿可有心肌酶升高,仅1例并发心肌炎,预后一般良好。结论手足口病按临床诊断标准容易诊断,病情较轻,经抗病毒及对症处理,多数预后良好,不遗留后遗症,但需要注意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吉林地区2008年6月~2010年12月146例手足口重症病例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及早期识别进行深入探讨,为今后手足口病早期识别诊治及重症抢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吉林地区2008~2010年手足口病患者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中男性居多,发病年龄集中在3岁以下儿童,散居儿童发病高于托幼儿童;吉林地区所辖10个区域均有重症病例发生,主要集中于舒兰市、蛟河市、船营区等地,全年均有发生。重症病例的临床特点是多发生于3岁以下,持续高热、精神差、嗜睡、易惊、肢体抖动、呕吐、白细胞及血糖升高。危重患者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及肺水肿和循环障碍等;本组患儿采用综合治疗措施的治愈率为100%。结论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及早期识别出重症病例是提高救治水平、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08—2011年柳州市手足1:3病的流行特征与趋势,为今后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重心的确立和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8—2011年柳州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情况。结果2008—2011年报告病例数分别为6253、7953、17020和17201例,4年平均发病率为316.2225/10万;市区发病率显著高于县城的发病率;4—6月为发病的高峰期,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62.43%;发病年龄集中于l一3岁,占总病例数的72.63%,其中2岁年龄组发病最多;男女性别比为1.51:1,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占总病例的62.24%;2010—2011年病原型分别以EV71和CAl6为主。结论柳州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基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散居和托幼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流行病毒株为EV71和CAl6,且呈交替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