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动态心电图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明确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及人群分布。方法选择12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者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测,动态心电图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标准:(1)窦房阻滞;(2)显著窦性心动过缓;(3)窦性停搏;(4)快慢综合征;(5)双结病变。结果12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与电生理对照,检查结果相同。结论动态心电图可以早期准确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发病率以冠心病居首。  相似文献   

2.
动态心电图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立青  刘翠翠  李飞 《海南医学》2006,17(8):13-13,36
目的 为了明确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0例窦性心动过缓者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测。动态心电图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标准:(1)窦房阻滞。(2)窦性停搏。(3)显著窦性心动过缓。(4)快慢综合征。(5)双结病变。结果 200例窦性心动过缓者检出12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与电生理对照检查结果相同。结论 动态心电图检测可早期准确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冠心病居首位。  相似文献   

3.
参附汤加味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是由窦房结病变导致功能减退,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患者可在不同时间出现一种以上的心律.窦房结周围神经和心房肌的病变,窦房结动脉供血不足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主要病因,临床常见有心肌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基础心脏病[1].笔者内科自2002年1月开始用参附汤加味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人39例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用经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证实的 5 4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进行 2 4h动态心电图检查 ,并选 5 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组心率明显慢于正常对照组 ,两者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组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间歇性心率和心律改变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 ,能明显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 ,是早期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最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60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观察组,60例排除冠心病但存在胸痛胸闷症状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心搏数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出现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不同类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24h内总心搏数较少,平均心率较慢(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最低心率显著性降低(P<0.05);最高心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Ⅰ型、Ⅱ型、Ⅲ型、Ⅳ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发现比率较高(均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并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冠心病患者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为临床对症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用经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证实的54例病态窦房结合征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选5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组心率明显慢于正常对照组,两者具有显著差异,P<0.00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组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间歇性心主和心律改变的病心结综合征患者,能明显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是早期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最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7.
应用非侵入性经食管心房起搏法,测量了50例冠心病(CAD)、11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和54例正常人的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c),窦房结恢复时间指数(SNRTI)和窦房传导时间(SACT).结果显示冠心组或(和)27例右状动脉受累者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文并讨论了CAD与SSS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sinussyndrome,SSS)简称病窦综合征,是由于窦房结或其周围组织器质性病变导致窦房结冲动形成障碍,或窦房结至心房冲动传导障碍所致的多种心律失常和多种症状的综合征.目的讨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治疗原则为病因治疗;避免一切减慢心率的药物;心率减慢伴明显症状时,可静脉应用阿托品或异丙基肾上腺素;可使用烟酰胺;反复发生心源性昏厥者应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  相似文献   

9.
老年患者合并有缓慢心律失常,如病态窦房结练合征或高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常把病因诊断定为冠心病,患者长期进行冠心病治疗、给患者造成了一定的经济及思想负担。本研究分析了186例患者(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6例,高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5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9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做DCG检查,并对其结果做分析。结果90例患者的DCG检查结果显示86例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符合率为95.6%。结论DCG是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无创、简便可靠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CT)融合显像评估冠心病心肌血流异常与冠脉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84例疑似冠心病并接受SPECT/CT显像的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计算心肌各节段负荷总积分(SSS)、静息总积分(SRS)、灌注积分差(SDS),并根据SSS分值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异常组;根据CT冠状动脉成像(CTCA)图像统计冠脉狭窄程度,分析心肌灌注异常区域SSS、SDS及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轻度异常组25例,中度异常组40例,重度异常组19例;MPI共检出血流灌注异常区96个,其中轻、中、重度异常患者灌注异常区分别为25、45及26个;CTCA示轻、中、重度分别有23、45及26个异常灌注区冠脉存在狭窄;心肌血流灌注SSS、SDS与冠脉狭窄程度均呈正相关(r=0.622、0.451,P<0.05);其中轻、中、重度异常组SSS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417、0.627及0.546,P<0.05);轻、中、重度异常组SDS与冠脉狭窄程度也呈正相关(r=0.358、0.487及0.519,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心肌血流异常与冠脉狭窄呈正相关,其中,中、重度灌注异常患者心肌灌注状态与冠脉狭窄程度相关性更强。  相似文献   

12.
缓慢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AVB)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老年患者病因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70例因缓慢性心律失常已安装永久起搏器的患者分为AVB组(28例)和SSS组(42例),分别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分析左前降支(LAD)、左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的病变,血管内径狭窄达50%以上者为造影结果阳性。结果:AVB组造影结果阳性者21例(75.0%),SSS组造影阳性者13例(31.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同时AVB组病变血管主要是RCA(53.6%),SSS组主要是LAD(23.8%),两组RCA的累及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为Ⅱ度以上AVB老年患者的主要病因,但并非SSS的主要病因。对Ⅱ度以上AVB的老年患者,需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进一步指导治疗。而对SSS的老年患者,不宜轻易诊断为冠心病而给予不必要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非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进行分析,探讨非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00例诊断冠心病行冠脉造影的非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分为非冠心病组和冠心病组,对入选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 SBPCV)、白天收缩压变异系数(dSBPCV)、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 DPBCV)、白天舒张压变异系数(dDBPCV)、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nSBPCV)、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nDBPCV)。并分析两组血压变异性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冠状动脉S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r=0.075)、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r=0.090)、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r=0.628)、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r=0.708)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且血压变异性随冠状动脉狭窄支数的增加而增加。患者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nSBPCV)、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nDBPCV)均与SSS值之间呈正相关(回归系数B分别为0.028,0.033,P0.05)。结论血压变异性与非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是冠心病的一项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SPECT/CT融合显像技术分析冠心病心肌血流异常与冠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34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完成核素MPI及CTCA检查,完成图像重建及图像融合。根据MPI靶心图计算心肌负荷总积分(SSS),并根据SSS将患者分为轻度灌注异常组、中度灌注异常组、重度灌注异常组。结果134例患者(共有143个血流灌注异常区),其中轻度灌注异常组71例,有71个心肌灌注异常区;中度灌注异常组29例,33个心肌灌注异常区;重度灌注异常组34例,39个心肌血流灌注异常区。143个血流灌注异常区,冠脉正常16个,冠脉狭窄程度<25%、狭窄程度为25%~50%、狭窄程度为51%~74%、狭窄程度为75%~99%及完全闭塞的个数分别为19、23、44、38、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心肌血流异常区负荷积分、灌注积分差都和冠脉狭窄程度呈正关联(r=0.598、0.451,P<0.05)。各组分析:轻度灌注异常组、中度灌注异常组、重度灌注异常组心肌血流异常区负荷积分、灌注积分差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38和0.328、0.631和0.482、0.441和0.312。结论SPECT/CT融合显像对于功能相关性冠脉病变有重要诊断价值。冠心病心肌血流异常与冠脉狭窄关系密切,尤以中度灌注异常组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MPI)半定量分析不同缺血程度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以下简称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2017年8月至2020年6月于民航总医院行两日法静息-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的9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6个月内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 CAG),根据CAG结果分为冠心病组52例(病例组)和非冠心病组47例(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MPI静息总评分(summed rest score, SRS)、负荷总评分(summed stress score, SSS)、静息-负荷差值评分(summed difference score, SDS)及CAG结果进行分析。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99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7.24±5.18)岁,其中男性53例,女性46例。SSS及SDS均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7.425, 95%CI: 2.873~19.192, P<0.001) 及(8.020, 95%CI: 2.980~21.984, P<0.001)。心肌血流灌注异常(SSS>3)诊断CAD的一致性,优于心肌血流灌注异常与心肌不同缺血情况的联合实验。结论 MPI半定量分析SSS及SDS是老年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SSS联合SDS不同缺血情况不能提高老年冠心病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患者大动脉弹性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大动脉弹性特征的变化。方法:对诊断或拟诊为冠心病患者48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升主动脉和股动脉压力描计。结果:冠状动脉造影异常患者较正常组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中心动脉反射波增压(central aortic pressure augmentation,AUMG)显著增高(P<0.01),且随冠脉病变支数增多有上升趋势。结论:冠心病患者大动脉弹性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脉病变特点的性别差异。方法纳入12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早发冠心病患者,男性64例,女性56例,对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冠心病家族史和既往缺血性脑卒中史等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特点加以分析。结果在早发冠心病患者中,女性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组(76.9%比40.63%,P〈0.01),而在男性组吸烟率明显增加(70.31%比12.5%,P〈0.01)。糖尿病、高脂血症、既往脑卒中史和冠心病家族史在两组间未见显著差异。两组冠脉病变均以单支病变占优势,两组间冠脉病变特征无显著差异。结论在早发冠心病患者中,吸烟是男性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高血压在女性患者中有重要影响。两者冠脉病变特点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金兰  金静 《医学综述》2008,14(18):2877-2879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2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年龄不同分为4组:非老年组(<60岁),低龄老年组(60~69岁),中龄老年组(70~79岁)及高龄老年组(≥80岁),分别对危险因素、治疗方法、冠状动脉影像学特点、及其近期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其独特表现:合并症比率高;常规和溶栓治疗的比率高;并发症多而危重;病死率高。结论老年女性冠心病发生概率增加;高龄老年组应用常规治疗、溶栓治疗的比率显著增高;年龄越大,临床表现越不典型,病情越危重,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9.
杨光  蔡振杰  张卫达  汪钢  徐鹏 《医学争鸣》2000,21(5):614-616
目的 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进行临床研究,总结冠状动脉疾病术前 三、手术治疗、及术后处理的经验。方法 1998-10/1999-09行冠状旁路移植术62例,其中包括3例风湿性心脏病患同时行二尖瓣替换术和2例夹层动脉瘤患同时行主动脉根部及主动脉瓣替换术。结果 随访1~11mo,手术死亡4例。术后消化道大出血3例,其余患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术前心功能严重受损的冠誊 知病患经药物调整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