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是中医学术的渊薮。虽其成书年代久远,语言艰涩难懂,但英译本已达11种之多。本文以阐释学为视角,运用阐释翻译理论的4个翻译步骤,分析《内经》两个译本中省略辞格的典型英译实例,总结译者翻译的策略与规律,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对语言、文化、风格等方面做出适当的补偿,不应“译古如古”,亦不能完全脱离原语的语言体系。  相似文献   

2.
论译者主体性对《黄帝内经素问》英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25年到2003年近80年间,出现了9种《黄帝内经素问》的英译本。在探讨了“谁在翻译《黄帝内经素问》”之后,从译者的学术背景和知识结构、译者的译入语(英语)医学文化意识和读者意识等方面论述了译者的主体性对《素问》英译的影响,并提出了《黄帝内经素问》的译者所应具备的修养。  相似文献   

3.
《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英译本由于原版本众多,加上译者的不同解读而使得各英译本风格迥异,内容差异极大。传统的规定性翻译批评理论往往只考察译本和原著之间的忠实度,这样狭隘的评判显然有失公允。随着翻译批评由规定性向描写性的转变,对于《黄帝内经》英译本的研究也出现了多视角的发展。本文通过考察《黄帝内经》英译研究的现状,为其未来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黄帝内经》被誉为“医家之宗”,是学习中医必读的古典医籍。中医典籍语言普遍比较特殊而且晦涩,国外读者一般缺乏文化背景知识以及古汉语知识,因此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使中医知识的对外传播产生一定障碍。《黄帝内经》中存在大量数词,其中大部分是虚指数词。中医学内涵丰富,这些数词并非表示确切的数字,而是具有特殊的含义。对虚指数词英译的研究,旨在从微观上提高翻译质量,帮助国外读者更好地理解《黄帝内经》,进一步促进中医学知识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典籍英译的具体策略和方法。[方法]以《黄帝内经》英译文本中的句子为例,通过分析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在语义结构、语法(包括时态、语态等)方面的特点及其与思维方式的关系,阐释如何通过思维形式及语法结构的改变来实现从汉语的意合到英语的形合转换。[结果]在中医典籍英译过程中可以通过句子结构重组、增加主语、增加连接词等策略使汉语句子中的隐性逻辑关系在译文中得到显性化。[结论]将以意合为特点的汉语翻译成以形合为特点的英语时必须先理清源语(汉语)句子内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目的语(英语)的思维方式和语法规则对句子结构进行调整和重组,以达到语义上的深层次对应和语言上的流畅。  相似文献   

6.
从文化专属性视角出发,以《黄帝内经·素问》的2个英译本比较为论述依托,旨在强调文化专属性对中医典籍英译策略和方法选择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典籍的英译活动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所开展。随着中国优秀文化对外传播的发展,中医药典籍的英译工作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时代也需要有更多更好的英译语篇问世。那么,中医药典籍的各种英译本与原文本的关系究竟有着怎样的科学理据?怎样理解和评价各种中医药典籍英译本的翻译文化价值?文章拟借助于皮尔斯三元关系理论、语用学理论和语篇互文性理论来阐述以上问题。文章认为,由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又总是处于核心主导地位,而每个译者对于原文的阅读和阐述都是历史的、有限的,所以不同译者通过与原文、译文读者之间发生互明关系而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译文。因此,译文与原文关系必然成多样性存在;而且,中医药典籍的各种译本之间和他们与原文本之间,由于分别呈献出某种互文性关系,所以都具有各自存在的不同理由以及对于原文本在不同侧面的传播功能,同时共同服务于不同目标语读者的需要。基于这些认识,作者进一步探讨了对中医药各种文本包括中医药术语的评价方法,提倡以标准化译文为主,各种风格和特色的译文互补共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中医典籍广博高深,内容涉及诸多学科知识,因此,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采取有效的翻译策略,开展中医典籍翻译实践探索是传播中医经典著作、实现中医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以纽马克文本功能理论为指导,从《金匮要略》文法特点出发,选取其3个英译本做为研究语料库,运用对比研究法,探讨中医典籍翻译策略,并提出中医典籍翻译的表达性原则、信息性原则、简繁结合原则,以期对相关领域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黄帝内经》中的情志类术语具有内在关联性,在当今《黄帝内经》英译研究逐渐成为中医英译研究热点之一的背景下,从范畴化视角通过译本对比对《黄帝内经》情志类术语进行梳理分类,按照“上义范畴词—基本范畴词—下位范畴词”归纳与情志词“怒”相关情感术语,将有助于探索同类情志类术语的系统化翻译方法,提高术语的翻译效率,推动中医药典籍英译的标准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经过 10年努力 ,由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史研究所所长文树德教授 (Prof.PaulU .Unschuld)主持的《黄帝内经·素问》英译课题已全部完成 ,其英译本已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 2 0 0 3年出版的首册是《黄帝内经素问———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中的自然、知识和意象》(HUANGDINEIJINGSUWEN ,Nature ,Knowledge ,ImegeryinanAncientChineseMedicalText) ,该册相当于整个译本的概论。书后附有《黄帝内经素问中的五运六气学说》(TheDoctrineofFivePeriodsandSixQiintheHuangDineijingsuwen) ,这是当代西方学者首次最系统的中…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经典文献的翻译是当前我国对外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播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至关重要。然而作为重要的中医药典籍《黄帝内经》书名的英译,目前有多个不同译文同时并存,这种状况对于经典本身的世界传播十分不利。中医药典籍作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和运行的重要文化资本,需要在传播中拥有正确恰当的冠名并遵循国际标准化原则;同时,翻译功能目的论要求译文应该达成翻译活动的特定目的。文章拟从文化资本和翻译目的论的视角对《黄帝内经》书名英译文本进行比较分析,以发现符合上述要求的佳译,并倡导尽快推行该译名在译界和国际文化交流中的标准化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经典文献的翻译是当前我国对外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播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至关重要。然而作为重要的中医药典籍《黄帝内经》书名的英译,目前有多个不同译文同时并存,这种状况对于经典本身的世界传播十分不利。中医药典籍作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和运行的重要文化资本,需要在传播中拥有正确恰当的冠名并遵循国际标准化原则;同时,翻译功能目的论要求译文应该达成翻译活动的特定目的。文章拟从文化资本和翻译目的论的视角对《黄帝内经》书名英译文本进行比较分析,以发现符合上述要求的佳译,并倡导尽快推行该译名在译界和国际文化交流中的标准化工作。  相似文献   

13.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为中医的基本理论框架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医学史上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随着国际交往的加强,中医药逐渐走向世界,中医英译成为了一座极其重要的桥梁,与此同时,《内经》的英译本也获得了国内外研究者及学习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翻译目的论对译者在英译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译者英译《内经》的目的在于告诉预期接受者,这是一本什么书,书中探讨的内容是什么,也就是要把书中所记载的信息准确、全面地传达给他们,并使其接受.本文将依据翻译目的论的“合适”标准,以实例探讨分析《内经》的英译.  相似文献   

14.
模因论是将文化和进化论相结合的一种理论,可为《黄帝内经》中文化专有项的英译引入信息复制模式。译者应根据模因的类型,相应地采用直译、音译、意译、增译等不同的翻译策略,实现文化专有项的等值等效翻译,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中医典籍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的文化传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典籍记载着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的诊疗及养生文化,中医典籍翻译是一种文化交流,译者既要忠于原作,灵活地运用以"直译"异化"为主的不同的翻译策略,再现中医文化,又要注意译文的"通顺",从而实现翻译的交际目的 .  相似文献   

16.
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的翻译方法、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进行了大量研究,以中医名词术语英译及其标准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得到中医药专业人才和中医翻译领域专家学者的重视[1].但国内相关研究主要从跨文化交际、文化推广及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探讨中医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要素问题,并没有解决中医名词术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在英译文中的体现和传达问题[2].在中医名词术语的英译过程中,译者在做到把原语包含的语义信息忠实地传达到目的语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忠实传达其中蕴含的文化因素,即在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的过程中要做到文化传真.为此,本文初步分析了中医名词术语英译与文化传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基于语境理论,采用文本分析方法,考察20份中英文对照的中医外用药品说明书中文撰写和英译现状。研究发现,中文药品说明书的规范性、英译文本的语篇完整性及翻译准确性均有待提高。中成药中文说明书撰写须符合我国药品说明书的相关规定;译者要具备中医专业知识和药品出口对象国的社会文化知识,在照顾说明书原文语境的同时,充分考虑译入语语境因素,参考国内外药品说明书管理规定及药品出口对象国的行文习惯,重视归化翻译,灵活处理,提高英译质量,使我国中成药说明书的撰写和翻译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从而大力推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2011年7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黄帝内经素问译注》,从而使德国文树德教授主持的《黄帝内经素问》英译注释系列著作全部出齐。这套《素问》译注本的史学及语言学水准很高,既严谨全面地反映了《素问》的原貌,又展示了西方学者解读《素问》的许多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药说明书的英译策略.[方法]调查总结目前市场上的中药说明书英译问题,并将“感召功能”、“互文性”、“目的论”等文本、翻译理论引入中药说明书的英译实践.[结果]英译文本更加合理、规范,达到向外国消费者介绍中药产品的性能和疗效,并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中医文化的目的.[结论]在中药说明书英译中灵活运用“感召功能”、“互文性”、“目的论”等文本、翻译理论,使译文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20.
东方主义是西方对东方的思维模式,是西方以“利己”价值观为前提对东方进行的人为建构及话语表征,其实质是欧洲中心主义。由于西方译者深度浸染于东方主义文化价值观之中,因此在翻译《论语》这一最具东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中国典籍时,都或多或少地带有东方主义情愫。文章试图以阿瑟·威利(Arthur Waley)的《论语》英译本为例,从字词句等三个层面证明以上论断,并提出中国传统典籍应由中国译者自己来译的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