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一直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之一。近几十年来,中药药效物质研究虽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存在明显不足,符合中药特点的药效物质研究关键技术体系尚不完善。作者及其研究团队针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集成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在学术思想、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通过近十年的系统研究,建立了基于整体观、符合中医药特点和具有普适性的中药复杂药效物质研究关键技术与方法学体系,包括中药多组分表征技术、中药生物体内动态药效物质研究技术、生物捕集化学集成表征新技术、中药多成分整合作用研究技术、适宜于中药特点的多指标质量控制技术。研究成果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中药及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关键。综述了近年来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目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理论和假说、研究思路与方法等,为进一步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和整体作用的特点, 网络药理学具有与中药作用类似的特点, 选择网络药理学技术来研究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分子机制成为一种趋势。网络药理学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聚焦所需要研究的蛋白、基因和通路, 成为研究人员常用的筛选工具。主要介绍了网络药理学常用研究方法, 常用数据库和工具, 对网络药理学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中药药性理论和中药的毒性作用机制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并对网络药理学在中药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及展望进行总结, 以期为后续网络药理学在中药中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血清药物化学已成为近年来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较为科学且迅速发展的方法之一,利用该法可从复杂的中药成分中筛选和明确与功能主治相吻合的物质,对有效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阐明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说明中药复方配伍的意义和作用机制,能有效反应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协同发挥药效的作用特点,同时通过分析研究血清移行成分,寻找体内直接作用物质,有助于快速、准确地对中药药效物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寻找物质基础非当前中药现代化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寻找药效物质基础是否可能是必要以及成分不明能否实行中药质控三方面论述了寻找物质基础非当前中药现代化关键。指出成分清楚,机制明确及高效,速效等并非是现代中药所必需的特征,分离寻找药效物质基础不是当前中药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在成分未完全明了的基础上进行中药质控和建立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药效评估体系是中药现代化关键,中药质控应强调多环节,多手段和整体特征性模糊识别,而药效评估应在方法学符合现代科学基础上,注重体现中药整体多系统调整,温和缓效,证效相关的作用特点,并与质控相联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细胞膜色谱技术是生物色谱法在中药活性成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适用于中药及天然药物药效物质基础的筛选研究.简要综述了细胞膜色谱技术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细胞膜色谱技术在其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药及其复方发挥疗效具有整体性、多靶点和多成分协同作用的特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是中药质量控制的基础,是诠释中药作用奥秘的关键。生物活性筛选/化学在线分析技术是由生命科学与色谱、质谱分离鉴定技术交叉形成的一种综合技术,在国内外取得了瞩目的进展,当前已逐渐发展成为中药活性成分筛选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近年来生物活性筛选/化学在线分析技术的发展做了简要综述,主要介绍了生物色谱法、脂质体平衡透析/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细胞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微透析生物取样/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的原理及其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赵建荣  李晓玫 《医学教育探索》2003,(11):963-9,661,010
中药复方在中医药物治疗中广泛应用,其各种复杂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及确切药理机制目前大多尚不完全清楚。中药复方制剂的成分和药效不是单味药物的简单组合,对其物质基础的研究对探讨中药复方配伍药理机制十分重要。现对有关中药复方的组合效应及量比关系、复方含药血清、复方化学成分研究、中药复方物质基础常用技术方法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正>以"山东省高校中医药抗病毒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和发展为基础,以中药学"泰山岗位学者"团队为核心,通过引进海外特聘教授,荟聚中药学、分子生物学、病毒学、微生物学等多学科人才,构建形成了中药防治重大疾病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研究科研创新团队。团队以中药防治重大疾病的药效筛选与作用机制为研究方向,尤其以中医药抗病毒研究为主,兼顾中医药抗肿瘤、抗肺纤维化、抗细菌感染等其他方面研究(图1)。  相似文献   

10.
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研究中药活性成分、组分、单味药和复方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毒性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体内时-量、时-效关系,并用数学函数加以定量描述的一门新兴学科。开展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对阐明和揭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设计及优选中药给药方案,促进中药新药研发、剂型改进及质量控制,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中药物质基础研究现状、以线粒体为靶点中药物质基础研究的主要科研方法及应用进展。以线粒体为靶点中药物质基础研究的主要科研方法及应用包括:基于线粒体的离心超滤/液质联用方法筛选以线粒体为靶点的中药活性成分、基于线粒体的荧光成像分析技术筛选中药活性物质、中药药效物质筛选结合靶标分析、基于线粒体能量代谢研究中药有效物质。为以线粒体为靶点中药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并对现存方法存在的问题有所阐释。参考文献49篇。  相似文献   

12.
中药方剂的药效物质基础是关系到中药有效性及安全性等质量问题的关键因素,其研究方法是制约中药现代化及国际化进程的关键科学问题。中药方剂给药形式的特殊性及方证对应疗效的专属性,决定了其药效物质基础确认的复杂性。因此,寻求一种可靠的方法研究方剂的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尤为重要。代谢组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具有研究生命整体信息的优势,有望成为阐明中药方剂作用机制并挖掘其药效物质基础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药活性组分的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对已经上市销售的中药品种进行二次研制和开发,通过组分配伍和优化设计,在细胞、分子各药理水平揭示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阐明中药的括性组分。  相似文献   

14.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对阐明中药复方配伍药理机制、促进中药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综述了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途径和方法,即利用拆方、血清药理学、血清药物化学、指纹图谱、药物动力学和代谢物组学等方法,对单体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进行研究,为探讨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氧化应激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病理进程中的关键环节,抑制过度氧化应激是防治该类疾病的重要途径。多种中药活性成分因其抗氧化特性而发挥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但不同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不同。文章通过整理10年来中药干预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文献,系统总结了抑制氧化应激的中药活性成分及相关机制,为揭示该类中药干预心血管疾病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中药物质成分调理寒热病证的起效途径和中药物质成分调理寒热病证机制的共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中药寒热药性物质基础研究的重点方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基于相同类别中药组群,探寻其可能存在的相对统一的可有效表征中药寒热属性的物质成分组群。②同一种或同一类中药表征寒性药性的物质成分组群和表征热性药性的物质成分组群的总体比例关系与寒热药性的相关规律。③炮制、配伍等制剂过程对中药寒热药性属性的影响及其规律。④通过研究中药机体代谢过程,探讨寒热药性-药效-物质作用的基本规律,归纳寒热药性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对落新妇属植物的资源分布、药用收载、功能主治、与功能主治相吻合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及新发现的药效活性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进行了综述。为其开发利用及对中药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多数常用中药的化学成分研究已很深入这一前提,尝试运用虚拟筛选方法辅助揭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即把待研究中药所含的所有已确证结构的化学成分构建为分子库,与根据其功效而确定的各种靶点模型进行虚拟对接,筛选出理论活性成分后,再以药理实验数据进行验证,从而较全面地揭示代表相应功效的化学成分群。在初步的实践研究中,将由桑类中药510个化学成分构成的分子库分别与治疗消渴和利尿的靶点进行对接,结果显示:(1)对α-葡萄糖苷酶和碳酸酐酶XII有理论活性的成分分别远多于胰岛素受体和盐皮质激素受体;(2)部分化学成分对于α-葡萄糖苷酶的预测结果得到了文献实验数据的支持;(3)部分成分对多个靶点均显示较强的理论活性。虚拟筛选方法为阐释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快捷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药质量的整体评价一直是中药现代化的瓶颈之一,其关键在于如何实现药效物质基础的整体发现.中药普遍具有多重功效,化学成分是体现中药功效的物质基础,故通过对多重功效的药效物质基础同时进行监测,可实现中药质量的整体评价.既往多采用"以一代全"的单功效研究模式辨识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中药多重功效的特点不相符,难以实现中药质量的整体评价.目前,同种中药的不同功效是由不同成分所体现的已成为众多学者的共识,故应加强基于不同功效对应不同药效成分理念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即加强中药多维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以推进中药质量的整体评价,为实现中药现代化奠定基础.结合中药自身的特点,本研究提出以能体现中药整体观的网络药理学和成分敲除/敲入技术分别对中药不同功效所对应的药效物质基础进行预测和验证,发现中药的多维药效物质基础,以推进中药质量的整体评价.  相似文献   

20.
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以鼻塞、咳嗽等局部症状为主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极易向下呼吸道迁延而出现哮喘、支气管炎、肺炎等多种并发症。该病在中医学上称为伤风、外感发热,为肺气不足,肾血不纳所致。中医药治疗采用辨证论治、分型防治、内外兼治的方式,能扶正祛邪,补阴固阳,具有突出优势。但中药成分复杂,系统地确定中药活性成分及复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和机制仍有挑战性。目前上呼吸道感染多见小儿外感、反复上感,治疗手段主要集中于外治法,对于内治法中单味中药或复方成分的协同作用、药效作用、抗炎机理、具体靶点通路均不明确。本研究从中医治疗途径、单味中药和临床复方应用效果及作用机制等方面对上呼吸道感染中药治疗进行阐述,就中药活性成分、单味中药提取物、经典名方在上呼吸道感染中的治疗作用及机制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寻求有效药物,开发新型制剂,加强中医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