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比较肌松监测指导与经验指导对静吸复合全麻术后患者拔管时间及麻醉恢复期不良呼吸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肝胆外科手术的成年患者9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个成串刺激(TOF)监测指导拔管组(T组)和经验指导拔管组(C组).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T组患者行肌松监测,手术结束后TOF比值达0.9,同时达到临床拔管征象时拔出气管导管;C组患者不监测肌松恢复情况,根据临床拔管征象拔出气管导管.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末次肌松至手术结束时间、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以及术后低氧血症、上呼吸道梗阻等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末次肌松至手术结束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长于C组(P<0.05);C组患者出现低氧血症的比例高于T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呼吸困难、再次插管、误吸等并发症.结论 静吸复合全麻恢复期,临床征象指导的气管拔管早于TOF监测指导,且低氧血症发生率较高,肌松监测可明显减少呼吸相关并发症,无肌松监测的患者耐管条件好时,应适当延长拔管时间,并加强监护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2156例麻醉恢复室(PACU)全麻术后患者清醒时并发症发生及处理情况,为全麻患者术后清醒时的治疗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记录2156例全麻术后患者清醒时烦躁、低氧血症、低血压、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处理及护理体会.结果 有90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约4.42%,术后患者烦躁有54例,低氧血症(Sa02<90%)有26例,低血压5例,高血压4例,心律失常1例.结论 应密切观察全麻术后恢复期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心律和血压,确保病人安全渡过麻醉苏醒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儿全麻下扁桃体摘除术后复苏监护体会及处理方法.方法 68例小儿全麻下扁桃体摘除术后复苏监护,主要项目包括连续血氧饱和度、脉搏、呼吸等,并就不同处理后上述监测指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68例小儿扁桃体摘除术后SpO2监测发现58.82%患儿存在不同程度低氧血症,主要原因为手术,麻醉插管致局部粘膜水肿,充血阻塞呼吸道,其他原因为局部出血,分泌物增多,舌后坠等.结论 术后通过复苏监护发现,部分患儿存在不同程度低氧血症,根据不同原因,对症治疗避免因缺氧造成中枢损害及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谭惠莲 《实用全科医学》2011,(12):1972-1974
目的探讨婴幼儿全麻术后麻醉恢复期垫用爱心小枕的效果,以减少婴幼儿全麻术后麻醉恢复期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选择3岁以下全麻术后婴幼儿278例,按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术后回监护室后观察组使用爱心小枕垫肩颈部,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即予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观察两组婴幼儿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舌后坠、呕吐、误吸窒息等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发生误吸窒息观察组3例(2.17%)、对照组13例(9.29%);因舌后坠发生呼吸道阻塞窒息的观察组发生2例(1.45%)、对照组10例(7.14%);因呼吸道分泌物聚积致呼吸道阻塞引起低氧血症的观察组发生3例(2.17%)、对照组15例(10.71%)。结论给全麻术后婴幼儿麻醉恢复期垫用爱心小枕能有效减少误吸窒息、舌后坠等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应用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陕西医学杂志》2015,(5):529-531
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术后苏醒期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在我院行腹腔镜术治疗的1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16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儿术后苏醒期共发生低氧血症29例,发生率为18.13%。拔管后5min内低氧血症发生率最高,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85%的患者共有5例,占3.13%,均明显高于高于其他时段(P<0.05)。呼吸道梗阻是引发低氧血症的主要原因(20例,占68.97%)。>3岁的患儿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3岁的患儿(P<0.05),麻醉后恢复情况(PARS)评分≤6分的患儿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PARS评分7~10分的患儿(P<0.05)。结论:小儿腹腔镜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较高,术后应准确评估患儿的呼吸功能,密切观察呼吸指标,确保呼吸道通畅并及时给予充分吸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老年人全麻开胸术后麻醉恢复期低氧血症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全麻术后入恢复室符合低氧血症22例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21例病人经过积极有效处理后低氧血症得以纠正,1例转入ICU继续PEEP呼吸支持治疗.结论 严密监测、早期的诊断、保持术中通气良好、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术后充分的复苏和止痛以及做好保暖措施是防治老年人开胸术后麻醉恢复期低氧血症的关键,也是使病人安全渡过全麻恢复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全麻术后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原因,为临床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并及时进行针对性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对麻醉恢复室接收的5060例全麻术后患者进行病情评估、记录,并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小儿组、成人组及老年组,统计麻醉恢复期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各年龄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麻醉恢复期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1297例(25.63%),其中循环系并发症548例(10.83%),呼吸系并发症490例(9.68%),神经系统并发症192例(3.80%).结论:应制定个性化的麻醉和复苏方案,以减少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全麻患儿术后由于全麻药、麻醉性镇痛药和肌松药的残余作用,以及小儿的生理、解剖特点,麻醉恢复期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因此,麻醉苏醒室(PACU)护士必须熟悉患儿解剖、生理、心理特点,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给予正确的治疗和护理,使患儿平稳过渡到清醒期,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PACU共收治全麻术后患儿137例,全部安全渡过麻醉恢复期.  相似文献   

9.
小儿术后早期低氧血症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小儿术后早期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和氧治疗效果。方法 运用脉搏血氧饱合度仪监测小儿术前,送回病房即刻(0min)、5min、10min、15min、30min血氧饱合度的变化,井观察其影响因素和氧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小儿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为21.42%,多发生在术后30min内,年龄,胸腹大手术及气管内插管全麻对术后早期低氧血症的发生有明显影响。结论 小儿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较高,术后应常规行血氧饱合度监测及氧治疗。对年龄较小,胸腔大手术患儿更应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儿腹腔镜术后苏醒期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该院1604例小儿腹腔镜术麻醉病例的苏醒期资料,总结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及原因。结果呼吸空气下,苏醒期有287例发生低氧血症,发生率为17.89%。其发生时段以拔管后5min内最明显;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呼吸道梗阻,占70.73%;与3岁以后患儿相比,新生儿、婴幼儿低氧血症发生率较高(P0.05);PARS评分≤6分的患儿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而术中不同气腹压力、不同气腹时间与苏醒期低氧血症的发生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低氧血症仍然是小儿腹腔镜术后苏醒期常见并发症,术后要充分复苏,正确评估呼吸功能,严密观察呼吸指标,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及时吸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HIV性患者行扁桃体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沉淀试验法检36例抗0HIV阳性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并行扁桃体切除术。6例在全麻下行扁桃体切除术。4例8岁患儿表面麻醉后行挤切术,其余26例均在局麻下坐位手术。另取30例抗体阴性患者作对照组。术后分别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治疗对策。结果:36例患者均顺利渡过手术。1例因局部伤口感染术后6d发生扁桃体术后继发性出血,1例继发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5.6%。结论:扁桃体切除术亦适用于抗-HIV阳性患者。术后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老年病人全麻术后严重呼吸并发症发生原因、预防及有效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我院麻醉恢复室(PACU)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老年全麻病人拔管后严重呼吸并发症原因及其处理。结果:PACU收治的1700例全麻术后老年患者中20例需重新插管行呼吸机治疗,发生率为1.2%。造成二次插管的主要原因有呼吸道梗阻(7例)、麻醉药物残余作用(6例)、反流误吸(4例)和低温寒战(3例)等。结论:拔管后严重呼吸并发症应以预防为主。围拔管期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手术部位及方式、麻醉用药及患者呼吸恢复情况等决定拔管时机,采取相应措施,可有效减少呼吸并发症及二次插管率。  相似文献   

13.
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 (PDT) is frequently performed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to prevent the long term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prolonged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Objective: To report the analysis of our experience with percutaneous dilation tracheostomy. Study Design: A prospective documentation of 40 patients who received 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 in a multidisciplinary intensive care unit during a 12-month period. Method: The patients demographic, indications of intubation and PDT, time required to perform the procedure, complications and the outcome of these patient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were noted. Result: Among 425 patients, 40 underwent 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 that included 22 females and 18 males with the median age of 35 years. Prolonged ventilatory support was the most common indication for tracheostomy. The average duration of intubation before PDT was 5 days. Median procedure time was 20 minutes. Complications included minor bleeding in two (5%), subcutaneous emphysema with pneumothorax in two patients (5%), tracheal stenosis in three (7.5%),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 and glottic granuloma in one patient each (2.5%). Among forty patients, 28 (70%) were discharged to the ward, 8 died in intensive care unit and 4 left hospital against medical advice. Conclusion: 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 is a safe, quick and effective way for long term airway management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喉镜显露困难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实施经口气管插管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能性.方法对我院1989年1月~1997年12月间的1 683例喉镜显露困难患者进行观察,全部患者均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躯体状况分级Ⅰ级、年龄1.5~67岁、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实施择期整形外科手术.根据喉镜显露的手术前估计把患者分为两组:Ⅰ组为可见到会厌(喉镜显露分级为Ⅱ级和Ⅲ级),1 375例;Ⅱ组为不能见到会厌(喉镜显露分级为Ⅳ级),308例.Ⅰ组患者麻醉诱导采用硫喷妥钠4~5 mg/kg和琥珀胆碱1 mg/kg,喉镜显露采用改良Macintosh法.Ⅱ组患者麻醉诱导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或吸入麻醉,麻醉深度为能够有效抑制喉镜显露引起的呕吐反射,而又不抑制患者的自主呼吸,并采用光导纤维可塑芯硬喉镜进行气管插管操作.在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操作过程中,对患者连续监测心电图、血压、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观察并记录有无心率失常、呼吸抑制等气管插管并发症;在喉镜显露和气管插管成功后,立即检查患者有无牙齿、唇、舌和口咽部组织损伤等创伤性并发症.结果在Ⅰ组的1 375例患者中,经1次试操作即获得气管插管成功者为1 279例(93.0%),气管插管操作时间短于3 min者为1 304例(94.8%).在308例采用光导纤维可塑芯硬喉镜进行气管插管的Ⅱ组患者中,1次试操作成功者为114例(37.0%),气管插管操作时间短于3 min者为123例(39.9%).在Ⅰ组和Ⅱ组患者中,经2~3次试操作获得气管插管成功者分别为96和156例.需要4次和4次以上试操作获得气管插管成功者为38例,并且仅见于Ⅱ组患者.创伤是最常见的气管插管并发症.喉镜显露Ⅱ级、Ⅲ级(Ⅰ组)和Ⅳ级(Ⅱ组)患者创伤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0.7%、3.9%和14.3%.呼吸抑制等其他并发症仅见于Ⅱ组患者.全部患者的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率为6.7%(113/1 683).结论在熟练掌握困难气道管理技术之后,可安全地在全身麻醉下对喉镜显露困难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处理.  相似文献   

15.
患儿氯胺酮麻醉术后躁动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患儿氯胺酮麻醉术后躁动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2002年5月~2004年5月收治的3-10岁使用氯胺酮麻醉手术的128例惠儿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128例手术后发生躁动的患儿有37例,发生率为28.9%,未发生意外性伤害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躁动主要是氯胺酮对人体产生“分离麻醉”后的一种表象,其次,是全麻后机体的应激反应,再次,躁动与惠儿的性别、年龄大小,以及内、外向型性格的不同相关联。术前正确地对患儿进行评估,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同时给予相关疾病知识宣教,术后积极采取预防性措施,可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早期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1 172例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患儿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特点及死亡原因,以期进一步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1 172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男701例,女471例,平均年龄(12.8±9.5)个月。按手术年代时间段和年龄及病种不同进行分组分析。结果 1 172例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共死亡46例,病死率3.92%;其中急诊手术56例,死亡7例,病死率12.5%;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878例患儿中死亡20例,病死率2.28%。婴幼儿的病死率在各年龄段的分布中以小于1岁的患儿较高。死亡原因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8例、呼吸衰竭14例、肾功能衰竭10例,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结论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时年龄越小病死率越高,死于心、肺功能衰竭的患儿比例较高;外科技术水平的提高,体外循环管理的改进,术后监护水平的提高可降低患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 GA)和区域阻滞麻醉(regional anesthesia, RA)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和住院期间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572例髋部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术前内科合并症、术前卧床时间、骨折原因、手术和麻醉方法、术后心肺并发症以及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应用多重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麻醉方法对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住院死亡率的影响。结果:8例老年患者发生住院期间死亡(8/572,死亡率1.4%),其中RA组5例(5/392,死亡率1.3%),GA组3例(3/180,死亡率1.7%),两组患者间住院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0.18,95% CI:0.03~1.05,P=0.057)、年龄(OR=1.22,95% CI:1.07~1.38,P=0.002)、术前肺部合并症(OR=12.09,95% CI:2.28~64.12,P=0.003)和手术方式(OR=9.36,95% CI:1.34~64.26,P=0.024)是术后发生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36例患者术后发生心血管系统并发症(36/572,发生率6.3%),其中RA组19例(19/392,发生率4.8%),GA组17例(17/180,发生率9.4%), 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3,95% CI:1.07~1.19,P<0.001)、高血压(OR=2.72,95% CI:1.24~5.96,P=0.012)和术前脑血管合并症(OR=2.11,95% CI:0.99~4.52,P=0.054)是发生术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56例患者术后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56/572,发生率9.8%),其中RA组19例(19/392,发生率4.8%),GA组37例(37/180,发生率20.6%),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3,95% CI:1.07~1.19,P<0.001)、术前肺部合并症(OR=2.89,95% CI:1.28~7.05,P=0.020)、术前卧床时间(OR=1.11,95% CI:1.04~1.18,P=0.003)和麻醉方法(OR=5.86,95% CI:2.98~11.53,P<0.001)是术后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A和GA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无显著影响,但RA组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GA组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NEWS)对急诊抢救室危重病人分流及该次入院期间短期预后预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诊抢救室收治病人80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抢救室第一次采集的生命体征进行NEWS评分.根据病人去向分为门诊留观组、普通病房组和重症病房组;其中入院病人根据该次入院治疗的转归情况分为好转组和死亡组.比较各组病人NEWS评分,并分析年龄、NEWS评分与病人死亡率的相关性.结果:803例病人中,门诊留观组145例、普通病房组481例、重症病房组177例,其中普通病房组、重症病房组病人的NEWS评分均明显高于门诊留观组(P<0.01),重症病房组亦高于普通病房组(P<0.01).803例病人中658例入院进一步治疗,以病人此次入院后出院转归为观察终点,658例中好转组585例,死亡组73例,2组病人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组病人的NEWS评分明显低于死亡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EWS评分与病人死亡率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年龄与病人死亡率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NEWS评分在急诊抢救室病人分流及结局预测中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我国新型小儿丙泊酚靶控输注系统应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可行性,并与国外小儿Marsh系统比较.方法 9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体格情况分级Ⅰ级、3~5岁、择期行单侧腹股沟斜疝疝囊结扎术小儿,数字随机法分为L组(内嵌我国新型小儿丙泊酚药代学模型)和M组(国外小儿Marsh模型),每组45例.所有患儿术前不用镇静药,常规监测血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脑电双频指数(BIS).两组分别以我国、国外两种药代模型行丙泊酚血浆靶控输注,初始目标血浆浓度为6 μg/ml,同时复合局部神经阻滞后开始手术.如切皮时发生明显体动则将血浆浓度上调1μg/ml,直至体动消失,最高至8 μg/ml,如仍有体动则停靶控输注改为吸入麻醉.监测诱导前(T_0)、麻醉诱导毕(T_1)、切皮时(T_2)、切皮后3 min(T_3)、5 min(T_4)和术毕时(T_5)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呼吸频率(RR)和BIS值.记录丙泊酚各目标血浆靶控浓度以及吸人麻醉下完成手术的例数,术后苏醒时间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L组在靶控输注下及血浆浓度为6 μg/ml时可完成的手术例数多于M组(P<0.01).T_1~T_4时点HR、SBP、DBP、RR和BIS值组内比较,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T_2~T_4时点上述指标均小于M组(P<0.05或0.01).L组术中并发症少于M组(P<0.05).结论 小儿短小手术同样应用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6 μg/ml时,我国内嵌新型小儿丙泊酚药代系统较Marsh系统能较好地抑制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平稳,并发症较少,符合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