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Hou NN  Wang CX  Luo R  Jia HW  Qiu MC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2):3016-3018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大鼠胃肠动力障碍和胃肠肌间神经丛胆碱能和氮能神经元的关系。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和胰岛素组。成模后16周测定大鼠胃肠动力,观察胃肠肌间神经丛胆碱能和氮能神经元的形态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胃肠动力减弱(P〈0.01),胃窦、小肠肌间神经丛胆碱能神经元(6.6±2.9VS15.7±3.815.6±10.3VS22.6±7.4,P均〈0.01)和胃窦部氮能神经元(5.3±1.2VS11.8±2.2,P〈0.01)计数显著降低。胰岛素组胃肠动力、胃窦部氮能神经元和小肠胆碱能神经元计数均显著高于糖尿病组(P均〈0.05),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STZ-糖尿病大鼠胃肠动力障碍可能与胃肠肌间神经丛胆碱能和氮能神经损伤有关;胰岛素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糖尿病胃肠动力障碍。  相似文献   

2.
<正> 消化道的运动受神经及体液因素调节。去甲肾上腺素及乙酰胆碱分别为交感肾上腺素能及副交感胆碱能神经的递质,但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NANC)神经的递质还未完全明了。Furchgott和Zawadzki1980年发现内源性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能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NO在消化道运动中起着重要作用。NO可能是NANC神经递质或/和神经调质之一。  相似文献   

3.
胃肠动力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肠动力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消化内科(110001)姜若兰刘东屏胃肠运动功能由四大系统所支配:(1)中枢神经系统;(2)自主神经系统;(3)肠神经系统;(4)体液因素:胃肠激素、肠道肽能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以及局部释放的其他一些调节...  相似文献   

4.
近年研究发现,人类肺内自主神经系统除了受肾上腺素能神经和胆碱能神经的控制外,还受非肾上腺素非胆碱能(NANC)神经系统及其神经肽的调节。NANC神经系统又分为抑制性神经系统(NANCi)及兴奋性神经系统(NANCe)。神经激肽A(NKA)是NANCe...  相似文献   

5.
吴君  吴清和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12):1071-1073,1096
膀胱的主要功能是贮尿和排尿,逼尿肌的舒张和收缩始终贯穿在膀胱的活动中。支配膀胱逼尿肌的神经主要为胆碱能神经[1],此外还有肾上腺素能神经和非胆碱能非肾上腺能神经(NANC),NANC中以嘌呤能神经为代表(其他还有辣椒素敏感神经和肽能神经等)。各种神经均通过相应的神经递质作用于各自受体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腹部手术后胃肠运动障碍及处理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普外科(110001)张兴亚腹部手术中,由于手术操作的机械刺激,胃肠道内容物及胆汁、胰液的污染,腹腔冲洗的机械与化学刺激,渗血、胃肠及其支配神经切除对胃肠平滑肌的电活动的影响,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综...  相似文献   

7.
我们观察了束缚应激对大鼠胃肠电活动的影响。结果发现:束缚应激时,胃电活动增强,小肠电活动减弱,小肠IDMEC周期性活动中断,代之以散在的不规律的峰电活动。迷走神经和交感-肾上腺素能神经均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胃肠电活动的应激性变化,但胃以迷走神经活动为主,小肠以交感神经活动为主。  相似文献   

8.
胆囊、胆道手术麻醉中胆-心反射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才  潘建辉  陈昆洲 《安徽医学》2006,27(2):160-162
一、胆-心反射神经生理学基础 (一)心脏神经支配和反射 1.心交感神经 (1)节前、节后纤维节前纤维发自T1-5灰质侧角神经元,为胆碱能纤维。节后纤维为。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支配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柬和心房与心室肌。  相似文献   

9.
气道的神经控制除了经典的胆碱能和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外,近年的研究认为还有第三种神经元支配,这种神经元目前暂名为肽能神经元(peptidergic N)或称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元(NANCN).NANCN分抑制性NANCN(i-NANCN)和兴奋性NANCN(e-NANCN),它们在体内相互制约,共同参与气道平滑肌和气道内  相似文献   

10.
胃肠激素对胃肠动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陆英杰  连至诚 《中国热带医学》2005,5(6):1338-1339,1322
胃肠运动受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它们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成为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胃肠激素作为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的一分子,它与其他成分如细胞因子、化学递质等共同作用,影响着胃肠道的运动,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现就胃肠激素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的特殊作用综述胃肠激素对胃肠动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 本世纪30年代,一些学者用美蓝染色和镀银方法,开始对肺的神经分布进行了研究,提出人肺神经分布的基本形式,但这些方法不能区分肺内神经纤维的性质。60年代以来,更多的学者用神经组织化学方法,在光镜和电镜水平证实人及哺乳动物的肺受胆碱能神经和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双重支配。近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免疫电镜技术在神经解剖学领域得到广泛运用,不少学者开始对肺的肽能神经进行研究,并提出肺的肽能神经作为肺的第三神经系统,与经典的胆碱能神经和肾上腺素能神经共同调节肺的机能活动。  相似文献   

12.
自1902年Bayliss和Startling发现了第一个人类的胃肠肽类激素——促胰液素(secretin)以来,胃肠激素的研究经历了生理—生化—基因,以及从基础到临床的不同时期.胃肠激素的概念也由传统的分布于消化道的内分泌细胞和肠神经系统神经元所分泌的类激素样的生物活性多肽,扩展至广义的具有类生长因子作用的生物活性多肽.作为与胃肠激素密切相关的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近年来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相关研究也日益增多.回顾近5年的相关研究,胃肠激素与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Ts)一直是个热门话题,胃肠激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胃肠动力和消化系统肿瘤方面.  相似文献   

13.
法国卓越的解剖和生理学家M.F.X.Bicht于1801年提出了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概念[1].1921年Langley在研究哺乳动物胃肠道的神经支配时,发现胃肠有结构严密的神经组织形成壁内神经丛,对胃肠各项复杂功能进行相对独立自主的调节,称之为肠神经系统(ENS),成为植物神经系统的第三大分支.  相似文献   

14.
血管活性肠肽和P物质与胃肠运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血管活性肠肽 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ce intestinalpolypeptide,VIP)是一个由2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其中9个与促胰液素相同,它最早就被确认为具有血管扩张作用,并借此得名,它属胃肠肽中促胰液素族,是一种非胆碱能非肾上腺素能神经介质。VIP神经元按功能不同分为运动神经元和分泌神经元,前者其传出作用主要是胃肠舒张及胃肠括约肌舒张,后者其传出作用主要是刺激胰液和肠液分泌。VIP神经元可直接伸入环行肌层,有一部分伸出肠壁进入腹腔和肠乐膜下神经节,参与肠-肠反射。Faussone-Pellegrini MS等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证实人的回肠各层有高密度的VIP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在全结肠VIP神经元粘膜下丛含量高于肠肌丛,在回盲部和盲肠结肠连  相似文献   

15.
胃肠动力剂的药理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胃肠动力剂的药理及临床应用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消化内科(110001)傅宝玉促动力剂是指能增加胃肠道平滑肌收缩力,协调胃肠运动规律性,从而加速胃肠推进性运动,促进胃肠内容物的传送和排空,临床上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促动力药物是通过作用于神经、神经递...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大鼠急性结肠炎症时,胃肠传输速率及其肌间神经丛形态学改变,探讨急性结肠炎大鼠肠动力障碍的机制。方法:20只大鼠分成对照组和急性结肠炎组,急性结肠炎组用乙酸灌肠制备急性结肠炎模型,第3天测定两组大鼠胃肠传输速率,并用酶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结肠肌间神经丛内胆碱能和氮能神经的组织学改变。结果:急性结肠炎组大鼠胃肠传输速度明显减慢,肌间神经丛内胆碱能和氮能神经元的密度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急性结肠炎大鼠肌间神经丛内胆碱能和氮能神经元减少,可能是导致肠动力障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电生理学方法,实验表明:耳针对胃肠道的电活动有增强与减弱双相效应。该效应在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胃肠道的不同部位同时存在,显示针刺对胃肠不同部位及不同机能状态的作用具有选择性。当分别切断支配耳廓的某一支神经后上述针刺效应尚能保留,而耳廓神经支配全切断后,耳针效应则不明显,提示耳针作用具有耳廓神经支配的多重性与定整性。  相似文献   

18.
张诚  林中 《华夏医学》2014,(3):161-163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常伴胃肠动力障碍,可能与神经因素、胃肠激素、肠道细菌、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介质、ICC等有关,笔者就SAP伴胃肠动力障碍发生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胃肠激素对调节儿童和青少年的消化吸收和营养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儿的某些胃肠道疾病和胃肠激素的过多和缺乏有关。有关国内外儿童和青少年空腹胃肠激素测定的报道并不多见。作者在瑞士检测139例儿童和青少年血浆胃泌素(gastrin,GA)、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NT)、P物质(Su-stance-P,SP)和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为139例住院病人,其中男性88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为7.6岁(2月~19岁)。所有研究对象均无消化道和肾脏疾患。标本…  相似文献   

20.
逼尿肌不稳定与神经受体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膀胱收缩与舒张功能异常与逼尿肌不稳定关系密切.随着对调节膀胱功能的神经系统的研究不断深入,认识到在病理状态下,神经受体对膀胱舒缩机制的影响主要涉及胆碱能神经受体、肾上腺素能神经受体、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受体的变化.其中对逼尿肌收缩功能起调节作用的受体主要有胆碱受体(M受体)、嘌呤受体(P受体),调节其舒张功能的受体主要为肾上腺素受体(β受体).阐明这些新机制将为临床治疗和开发新药提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