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检测胚胎期小鼠Tbx18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了解Tbx18在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模式.方法 用整体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小鼠整胚TBX18 mRNA的表达,用X-gal染色检测Tbx18-Cre/Rosa26R/LacZ 双杂合基因谱系示踪模型小鼠胚胎的报告基因LacZ蛋白的表达,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胚胎期心脏mRNA的定量表达.结果 发现在小鼠胚胎期9.5~10.5 d转录因子Tbx18主要在前体心外膜表达,由前体心外膜逐渐迁移定位于心外膜;在11.5~12.5 d的小鼠胚胎Tbx18主要定位于心脏、上下肢、体节及上下唇鄂区域;大于12.5d的小鼠胚胎Tbx18除了上述部位外还定位于肾、输尿管、膀胱等区域.结论 转录因子Tbx18在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对小鼠心脏的发育可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上下肢、体节、唇鄂、肾、输尿管、膀胱的发育中也可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实验性心肌梗死后成年小鼠胚胎基因Tbx18的表达情况,了解成年小鼠心肌损伤后胚胎基因Tbx18的时空表达特点。方法:9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及心梗组,用右侧卧位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成年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分别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心肌梗死后1、3、5、7 d心脏梗死和周边区Tbx18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并与假手术组相比较。结果:手术组梗死及周边区心肌组织Tbx18 mRNA在心梗后3 d及5 d较假手术组有明显升高(F值分别为2 778.88、462.36,P值均=0.000);心梗后小鼠心肌组织Tbx18蛋白表达水平在心梗后3 d及5 d明显升高(与心梗后1 d相比,t值分别为7.982、9.307,P值均=0.000),同PCR结果相符;心梗后3 d及5 d免疫荧光结果提示表达部位主要位于梗死区及其周边区域。结论:成年小鼠心肌梗死后胚胎基因Tbx18有一过性激活,心梗后3 d及5 d表达明显,其表达部位主要在梗死及周边区域。  相似文献   

3.
柴露燕  张津滔  吴茜  田娟 《辽宁医学院学报》2009,30(3):196-197,200,I0001
目的 观察Calbindin-D28k在胚胎发育不同时期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探讨Calbindin-D28k在胚胎小鼠肾发育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及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ting)对胚龄10、12、14、16、18 d小鼠肾组织中Calbindin-D28k的表达进行定性观察和半定量分析.结果 Calbindin-D28k在胚龄12 d胎鼠肾输尿管芽开始微弱表达,之后随胚龄增加其表达量逐渐增加.胚龄12 d在输尿管芽表达;胚龄14 d在输尿管芽Y型分支表达;胚龄16 d在榆尿管芽壶腹表达,且在S小体与输尿管芽壶腹连接处有少量表述;胚龄18 d定位于连接小管、皮质集合管上皮细胞胞浆内.结论 推测Calbindin-D28k可能对胚胎小鼠肾集合管系的发育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胞吞受体megalin在胚胎发育不同时期小鼠肾脏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体视学方法检测胚龄9.5、11、14、16、18d小鼠肾脏megalin的表达。结果Megalin在胚龄9.5d小鼠表达于中肾管上皮细胞游离面,胚龄11d表达于输尿管芽的上皮细胞游离面,胚龄14d megalin表达量逐渐增多,主要分布于输尿管芽的壶腹部和发育中的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游离面及较成熟的近端小管刷状缘。胚龄16d至胚龄18d megalin主要表达于近端小管的刷状缘,肾小球内也有微量表达。结论Megalin在胚胎肾发生中的表达存在着时空顺序,可能与肾小管,乃至肾单位的分化及成熟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大鼠胚胎发育过程中,编码心肌组织电压门控Na 通道α亚单位SCN5A基因mRNA的表达和蛋白定位.方法 大鼠胚胎期分7个时间点(E12.5-P1),提取心脏总RNA,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SCN5A基因mRNA表达和蛋白定位.结果 大鼠胚胎发育期SCN5A基因mRNA表达呈动态模式,E12.5d(0.425±0.012)表达最少,E13.5d(0.532±0.012)和E14.5d(0.665±0.119)相对增加,E15.5d达到高峰(1.08±0.01),E17.5d(0.870±0.035)与E19.5d(0.855±0.057)相比略有降低,无显著性差别,提示胚胎发育后期表达量趋于平衡.出生后一天(P1)表达量(0.751±0.041)较胚胎期表达显著降低.除E17.5d与E19.5d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CN5A蛋白表达高峰及在左、右心室肌及室间隔中表达持续时间各不相同,胚胎早期SCN5A蛋白在不同心腔表达相对均匀,后期在心外膜和心室左、右束支位置表达增强.结论 SCN5A基因与大鼠胚胎心脏传导系统发生及其功能相关,Na 电流是形成胚胎发育中期心肌动作电位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小鼠心脏发育过程中nesprin-1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亚细胞定位。方法取小鼠胚胎12.5 d(embryo 12.5day,E12.5)、E14.5、E16.5、E18.5以及新生鼠、成年小鼠心脏,应用RT-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胚胎各时间点、新生鼠、成年鼠心脏nesprin-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及细胞定位。结果在小鼠胚胎E12.5、E14.5、E16.5、E18.5以及新生鼠、成年小鼠心脏组织中,nesprin-1基因mRNA及蛋白均有表达,其表达量随着心脏的发育而逐渐增加,E16.5和E18.5表达最高,成年鼠表达最低。免疫荧光显示,nesprin-1的分布在各个时期均位于核被膜及核周间隙中。结论nesprin-1在小鼠心脏发育过程中表达呈动态变化,在心脏传导系统和心肌细胞发育成熟时期呈高表达,因此推测nesprin-1可能在心脏传导系统和心肌细胞的发育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鼠胚胎心脏发育过程中GATA4、Nkx2.5、MEF2C、Tbx5基因的动态表达和这些基因的启动子区域组蛋白H3乙酰化修饰状态的变化,以及组蛋白乙酰化酶亚型p300对这些基因启动子的直接调控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先天性心脏疾病的发生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选取胎龄(Embryo day,E)10.5d和16.5d小鼠正常胚胎心脏,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的方法观察上述基因mRNA的动态表达;采用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用ChIP级抗乙酰化H3和抗p300抗体免疫沉淀与其所结合的DNA,采用Real Time PCR扩增抗体所富集的上述基因启动子的DNA量,观察胚胎心脏发育过程中乙酰化组蛋白及组蛋白乙酰化酶亚型p300是否参与调控上述四种心脏特异转录因子的表达.结果:①胎龄E10.5d和E16.5d小鼠胚胎心脏的GATA4、Nkx2.5、MEF2C、Tbx5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都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GATA4和MEF2C mRNA相对β-actin的表达水平,E10.5明显低于E16.5,而Nkx2.5和Tbx5 mRNA相对表达水平,E10.5明显高于E16.5;并且ChIP结果显示这些基因启动子的乙酰化水平也随着时间而改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E10.5和E16.5胚胎小鼠心脏中,p300抗体均能免疫沉淀GATA4、Nkx2.5、MEF2C、Tbx5基因启动子,其沉淀的基因量在这两个小鼠心脏发育的关键时间点有所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鼠胚胎心脏发育过程中,心脏发育相关基因GATA4、Nkx2.5、MEF2C、Tbx5呈现动态表达,提示这些基因在心脏发育不同阶段具有重要作用.ChIP结果提示p300介导的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可能为调节这些基因动态表达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CSX/Nkx2.5基因在大鼠胚胎心脏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检测CSX/Nkx2.5基因在大鼠胚胎心脏发育过程中的mRNA表达变化及其蛋白定位.方法:取大鼠胚胎d12、d15、d17、d19心脏,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心脏组织中CSX/Nkx2.5基因mRNA的表达丰度,并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其进行定位分析.结果:在大鼠胚胎d12、d15、d17、d19心脏中,CSX/Nkx2.5 基因mRNA均有表达,且呈逐渐上调趋势;其蛋白主要表达于心房、心室、肌小梁等处心肌组织,而在心内膜、心外膜、瓣膜、流出道、大血管等处未见表达.结论:CSX/Nkx2.5 基因的表达随大鼠胚胎心脏的生长发育逐渐上调,且特异表达于胚胎心脏心肌细胞的细胞核,与心脏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作为T-box基因家族中的一员,Tbx3基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Tbx3基因通过一些信号通路来调控胚胎的发育,如Tbx3能够通过wnt信号通路来调控胚胎干细胞的分化,从而使胚胎发育顺利进行。并通过Tbx3对胚胎干细胞的调控作用,控制并促进心脏、四肢、肝脏以及乳腺的发育。该文对Tbx3基因的结构、功能、表达调控以及其与胚胎发育之间的关系等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NOMO1基因在SD大鼠胚胎心脏发育过程中mRNA表达变化及定位,并探讨其在胚胎心脏发育的意义?方法:24只孕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4只,分别于妊娠12 d(D12)?15 d(D15)?16 d(D16)?17 d(D17)?19 d(D19)?21 d(D21)时取出胎鼠,取其心脏,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心脏组织中NOMO1基因mRNA的表达丰度,并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的方法对其进行定位分析?结果:在妊娠D12?D15?D16?D17?D19?D21的胚胎心脏中NOMO1基因mRNA均有表达,且呈由弱到强再减弱趋势,表达高峰出现在D16;该基因主要表达于心外膜中,而在心肌层?心内膜?心瓣膜等处未见表达?结论:NOMO1基因的表达随大鼠胚胎的心脏发育呈动态表达,可能与心脏发育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Isll在后肢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使用Isll—nLacZ、Isll-Cre、HoxB6-Cre和Isllvt小鼠模型,以及X—gal染色、骨染色、组织分析方法研究Isll在后肢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结果随着小鼠后肢开始发育,在胚胎期第10.5天,Isll在后肢原基高表达。在胚胎逐渐发育至胚胎期第12.5天的过程中,Isll在后肢的表达逐渐下调。在胚胎期第12.5天,Isll仅在后肢的最后部表达。但在胚胎期第13.5、15.5天,Isll在后肢的后半部表达明显升高,主要在后肢骨骼肌细胞中表达。Isll—Cre谱系研究显示,Isll参与后肢的骨和骨骼肌细胞的形成。利用HoxB6.Cre在后肢中敲除Isll可导致突变鼠后肢发育严重异常,伴有坐骨,耻骨,腓骨和跟骨及脚趾骨发育不良或缺失,突变鼠5号脚趾缺失最多见,而1号脚趾缺失累及较少。突变鼠后肢骨骼肌细胞的中央核比例远高于对照组。结论Isll在小鼠后肢发育过程中动态表达,参与后肢骨骼肌细胞和骨细胞的发育,对后肢发育过程中近一远和前后轴的建立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鼠胚胎发育过程早期造血组织中Notch4信号的基因与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PT-PCR和Westernblot方法,对小鼠胚胎孕9.5d(E9.5)、E10.5、E11.5、E12.5胚胎的主动脉-性腺-中肾(Aorta-gonad-mesonephros,AGM)区和胎肝中Notch4信号基因和蛋白的...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5(GDF-5) during limb skeletal development of mice and the effect of GDF-5 o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vitro. Methods : The expression of GDF- 5 mRNA and protein in mouse fetal limb buds were detected in embryonic day 11.5-15.5 (E11.5-15.5) by RT-PCR and Western blotting respectively. Type Ⅱ collagen protein was examined with immunocytochemistry and the sulfate glycosaminoglycan was measured by Alcian blue. Results: During early stage of developmental skeletogenesis, the expression of GDF-5mRNA was constant and began with embryos E11.5, highlighted at embryos E12.5 and E13.5, subsequently dropped at embryos E14.5 and E15.5. There was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1) in average light density ratio of GDF-5/β-actin between E12.5-13.5 and the other three days. The expression of GDF-5 protein had a similar change with mRNA during limb skeletogenesis. Immunocytochemistry showed that GDF-5 could promote expression of Type Ⅱ collagen protein and histological staining of proteoglycan with Alcian blue revealed the deposition of typical cartilage extracellular matrix components. Conclusion: GDF-5 can enhance chondr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mouse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vitro,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limb skeletal development and joint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发育毒性的拮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以大气采样器将北京市某地区采暖期PM2.5收集在石英滤膜上,超声震动后将洗脱液过滤,冷冻干燥后得到PM2.5样品。采用体外全胚胎培养模型,将胎龄9.5 d的SD大鼠胚胎以50 mg/L PM2.5染毒,然后用不同剂量(0.1、0.5、1.0、5.0 μmol/L)的槲皮素干预,培养48 h后对大鼠胚胎生长发育和组织器官形态分化进行评分。染毒结束后,剥离卵黄囊,制备胚胎单细胞悬液,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线粒体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生成情况。结果:PM2.5染毒后,大鼠体外胚胎的卵黄囊直径、头长、颅臀长和体节数明显减少,各组织器官形态学评分明显降低,细胞线粒体内ROS水平显著升高。槲皮素干预后,对PM2.5致胚胎生长发育阻滞有明显改善作用,可使胚胎卵黄囊直径、颅臀长、头长增大,体节数增多,卵黄囊血管分化情况得到改善,并对PM2.5所致的尿囊、体屈、心脏、后脑、中脑、前脑、听觉、视觉、嗅觉、腮弓、上颌突、前肢芽及后肢芽分化抑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细胞内线粒体ROS含量也显著降低。1.0 μmol/L槲皮素干预效果最佳,其他3个剂量组的槲皮素干预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效果均不及1.0 μmol/L剂量组。结论:适量补充槲皮素对PM2.5致胚胎发育毒性有拮抗作用,清除线粒体内ROS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预先服用灵芝孢子能否降低维甲酸诱导的胚胎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率。方法将胚胎(embryo,E)0d孕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溶剂组、模型组和灵芝孢子组,每组5只。灵芝孢子组孕鼠于E0d起即给予胃饲灵芝孢子溶液,溶剂组孕鼠胃饲等量溶剂。至E7.75d时,模型组和灵芝孢子组孕鼠一次性胃饲全反式维甲酸。E10.5d时取孕鼠胚胎,计算神经管畸形发生率及测量胚胎顶臀距。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胚胎神经管神经上皮细胞巢蛋白的表达及细胞周期分布,采用DNA定量荧光染色及RT-PCR技术检测胚胎神经管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2(cyclin-dependentkinase2,Cdk2)和Cdk4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孕鼠胚胎神经管畸形发生率模型组为79.41%,灵芝孢子组为21.67%;顶臀距模型组为(3.62±1.27)mm,灵芝孢子组为(5.84±0.92)mm。胚胎神经管神经上皮细胞巢蛋白表达阳性率模型组为32.44%,灵芝孢子组为77.65%。模型组孕鼠胚胎神经管神经上皮细胞G0/G1期比例为82.80%,灵芝孢子组为53.74%。灵芝孢子组Cdk4mRNA转录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溶剂组,但未检测到Cdk2mRNA。结论预先服用灵芝孢子能够降低维甲酸诱导的孕鼠胚胎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P63在正常和畸形胎鼠肛门直肠的胚胎发育过程的表达,探讨其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乙烯硫脲(ETU)致畸Wistar孕鼠(n =20),建立肛门直肠畸形动物模型,分别于E13、E14、E15、E16(Ex表示大鼠妊娠第x天)剖宫取胎。正中矢状面、连续切片,P63免疫组化染色,连续动态观察P63在正常和畸形大鼠胚胎泄殖腔及肛门直肠发育过程中的空间表达情况。通过Western blot和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方法分别研究P63mRNA和蛋白在正常和畸形大鼠胚胎泄殖腔及肛门直肠的表达。结果⑴免疫组化结果正常大鼠胚胎中,P63表达于尿直肠隔以及后肠、泄殖腔膜和尿生殖窦的上皮层。肛门直肠畸形组大鼠胚胎中,在E13~E16,P63在尿直肠隔间质、后肠上皮层、泄殖腔膜或瘘管上皮层的表达减弱。⑵Western blot和qRT-PCR定量检测结果在发育期的后肠中P63 蛋白和P63 mRNA的表达表现出时间依赖性,在肛门形成的关键时期,即14 d和15 d时P63的表达水平达到高峰,一旦肛门形成其表达量随即开始降低,畸形组与正常组比较,P63 mRNA和蛋白的表达在14~15 d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正常大鼠泄殖腔和直肠胚胎发育过程中,P63存在着时空表达不平衡性的特点;在肛门直肠形成的关键时期(13~16 d),ARM大鼠胚胎中P63 基因表达下调可能与肛门直肠畸形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basigin/CD147)在小鼠磨牙牙胚发育各阶段的表达,探讨其可能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选择不同胎龄(E11、E13、E14、E15、E16、E18)和出生后1 d (P1)小鼠作为实验对象。Real-Time PCR定量检测小鼠牙胚发育各阶段下颌(E11和E13)及牙胚(E14、E15、E16、E18和P1)组织中EMMPRIN mRNA表达。原位杂交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EMMPRIN mRNA和蛋白在牙胚组织及相应发育阶段的颌面部发育器官中的定位表达。结果 Real-Time PCR结果显示,E13胎鼠下颌标本中EMMPRIN mRNA的表达约为E11胎鼠1.6倍(P<0.01); P1小鼠牙胚组织中EMMPRIN mRNA表达约为E14胎鼠的2倍(P<0.01);EMMPRIN mRNA表达随牙胚组织发育呈现递增趋势。原位杂交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显示,在E14胎鼠牙胚组织中EMMPRIN mRNA和蛋白表达定位一致,但E15、E16、E18胎鼠 EMMPRIN mRNA与蛋白表达定位有所不同;相应发育时段胎鼠下颌骨的Meckel软骨(E14)、视网膜(E15)、大脑血脑屏障(E15)及颚骨骨化中心(E16)中EMMPRIN 蛋白表达均呈现强荧光信号。结论 EMMPRIN的表达贯穿于早期牙胚发生和发育的多个阶段,但牙胚发育帽状期和钟状期阶段EMMPRIN mRNA与蛋白表达并不完全一致。EMMPRIN有可能以外分泌或旁分泌方式,通过调控上皮间质的相互作用参与牙胚发育及形态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basigin/CD147)在小鼠磨牙牙胚发育各阶段的表达,探讨其可能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选择不同胎龄(E11、E13、E14、E15、E16、E18)和出生后1 d (P1)小鼠作为实验对象.Real-Time PCR定量检测小鼠牙胚发育各阶段下颌(E11和E13)及牙胚(E14、E15、E16、E18和P1)组织中EMMPRIN mRNA表达.原位杂交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EMMPRIN mRNA和蛋白在牙胚组织及相应发育阶段的颌面部发育器官中的定位表达.结果 Real-Time PCR结果显示,E13胎鼠下颌标本中EMMPRIN mRNA的表达约为E11胎鼠1.6倍(P〈0.01); P1小鼠牙胚组织中EMMPRIN mRNA表达约为E14胎鼠的2倍(P〈0.01);EMMPRIN mRNA表达随牙胚组织发育呈现递增趋势.原位杂交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显示,在E14胎鼠牙胚组织中EMMPRIN mRNA和蛋白表达定位一致,但E15、E16、E18胎鼠 EMMPRIN mRNA与蛋白表达定位有所不同;相应发育时段胎鼠下颌骨的Meckel软骨(E14)、视网膜(E15)、大脑血脑屏障(E15)及颚骨骨化中心(E16)中EMMPRIN 蛋白表达均呈现强荧光信号.结论 EMMPRIN的表达贯穿于早期牙胚发生和发育的多个阶段,但牙胚发育帽状期和钟状期阶段EMMPRIN mRNA与蛋白表达并不完全一致.EMMPRIN有可能以外分泌或旁分泌方式,通过调控上皮间质的相互作用参与牙胚发育及形态发生.  相似文献   

19.
李艳红  张伟  黄威权  杨瑛  姚元庆 《医学争鸣》2005,26(12):1086-1088
目的: 观察小鼠着床前胚胎细胞中c-myc基因的表达, 了解其对早期胚胎发育可能影响的作用. 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分别检测小鼠着床前胚胎细胞中c-myc mRNA及c-myc蛋白. 结果: 在小鼠2细胞、4细胞、6细胞、8细胞和囊胚期胚细胞中均检测到原癌基因c-myc转录产物的表达,c-myc mRNA分布于胚细胞的胞质和胞核.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也发现,2细胞至囊胚期胚胎细胞的 c-myc蛋白均呈免疫反应阳性, 阳性物质分布于胞质和胞核中, 胚胎透明带则呈阴性反应. 结论: 小鼠早期胚胎有c-myc基因表达,c-myc基因对小鼠着床前胚胎发育可能起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