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改良Hardinge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疗效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告改良Hardinge小切口与传统Hardinge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疗效的比较结果 .方法 2008年9月~2009年9月运用改良Hardinge小切口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26例,并与同期运用传统Hardinge切口26例的术中和术后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改良Hardinge小切口组患者在切口长度、失血量(包括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4h引流量)和术后疼痛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Hardinge切口组(P<0.05).手术时间及Harris评分等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改良Hardinge小切口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和恢复快等诸多优点,但同时应当注意该手术方法 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柳卫阳 《中外医疗》2011,30(17):94-94
目的讨论经Hardinge入路,小切口行全髋置换术的手术要点及手术效果。方法通过观察79例患者采用经Hardinge入路行全髋置换术的手术过程及疗效。结果手术切口长约7~9cm,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术中显露好,操作便捷,出血少。半年后患髋功能恢复良好,无1例出现髋关节脱位,仅有3例早期手术者出现髋外展轻度全力。X片显示:假体位置满意,无假体松动。结论熟练掌握经Hardinge入路小切口行全髋置换术中要点;具有入路便捷,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功能恢复快、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外侧小切口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总结近5年来我院应用改良髋关节后外侧小切口行全髋关节置换术45例。结果手术切口长9~15cm,平均12cm,术中出血量50~150mL,平均100mL。术后出血量120~200mL,平均170mL。手术时间40~80min,平均60min,拆线时间12~14d。结论改良髋关节后外侧小切口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适应证广、并发症少,对高龄患者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Hardinge入路行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2月-2010年10月采用改良Hardinge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32例,年龄69~93岁,平均年龄76.3岁。骨折Garden分型:Ⅲ型21例,Ⅳ型11例。其中合并内科疾患18例。完善术前准备无并发症者早期手术置换人工股骨头,早期功能锻炼,对于存在合并症者,先行控制内科疾患,至病情平稳后,再行手术治疗。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h左右,失血300ml左右。随访12~3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3例出现患肢轻度肿胀,考虑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过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配合主动肌肉的舒缩活动,逐渐好转。根据髋关节Harris评分系统[1]本组术后优良率91.2%。无深部组织感染、髋关节脱位以及假体松动等发生。结论:改良Hardinge入路行股骨头置换术手术切口小、创伤小、出血量少、围手术期安全性高,且操作简便、易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5.
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8例髋臼发育不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前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对8例(10髋)髋臼发育不良患者进行了治疗.5例(6髋)髋臼进行了植骨。结果:手术切口长9~11cm,手术时间90~120min。术中出血200~400ml,平均312ml,Harris评分由术前38.40分恢复到术后92.80分。随访6个月~2年,平均1年2个月,无一例神经损伤,人工关节无松动.髋关节功能良好。结论:采用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选择性地治疗部分髋臼发育不良患者,出血少,创伤小.术后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6.
Hardinge直接外侧入路微创切口全髋关节置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唏  夏志宏 《安徽医学》2010,31(11):1336-1338
目的探讨Hardinge直接外侧入路微创切口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初步应用。方法于2007年3月至2009年12月开展Hardinge直接外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28例,应用小切口技术,从臀中肌与阔筋膜张肌间隙进入,保留后方关节囊与肌肉完整性,两步法进行股骨颈截骨,合理使用特殊体位及器械安置髋臼及股骨假体。结果 28例患者随访时间平均25个月,手术切口平均长度9.5cm;术中平均出血量240ml,术后平均引流量90ml;术中1例发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1例发现髋臼前缘缺损。下地活动时间平均7d,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平均值从术前46.2提高为88分。结论 Hardinge入路应用于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总结老年人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手术要点,探讨选择小切口优点及术中注意事项.方法 采用后外侧小切口对35例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其中2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15例行单纯股骨头置换术.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问6~24个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后外侧微创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可行,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安全、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随着微创理论的完善和更新,小切口入路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成为骨科手术中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超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髋关节后外侧切口(Watson-Jones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超高龄(85~101岁)股骨颈骨折42例,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疼痛和引流、并发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Harris评分方面与传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小切口组)42例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减少,不仅促进了早期活动,并且对手术效果无影响。结论小切口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感染机会低等优势。微创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39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对39个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分析,探讨如何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对39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采用4种手术入路:①前外侧切口(Smith-Peterson,S-P切口)3髋,②后外侧切口(Gibson切口)12髋,③后侧切口(Moore切口)髋,④改良Hardinge切口(外侧切口)8髋。假体类型有3种:①国产假体23髋;②合资假体10髋;③进口假体6髋。26髋采用骨水泥固定技术,13髋采用非骨水泥固定技术。原发疾病为骨性关节炎10髋,类风湿性关节炎6髋,强直性脊柱炎4髋,股骨颈骨折5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1髋,髋臼骨折1髋,翻修术2髋。参照Harris评分法,将手术后疗效的评定标准分为优、良、尚可、差4级。优≥90分,良≥70分,尚可≥50分,差<50分。结果:35例39髋中,术中猝死1例。获得随访28髋,随访时间平均3年6月(6个月-21年5月)。优8髋,良8髋,尚可9髋,差3髋,优良率为57.2%。结论:①术中猝死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最严重的并发症,本例似与使用骨水泥有关,对术前有心血管疾病史的病人,使用骨水泥更要谨慎。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有多种手术入路,改良Hardinge切口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显露良好,患肢术后功能恢复好等优点。③国产假体型号如与手术关节相匹配,并且操作技术熟练,假体安放位置准确,同样可取得满意效果。④病人术前的全身状况对手术疗效有很大影响,对合并膝、踝关节病变者,术后应继续给予治疗,以提高疗效。老年骨质疏松症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应在手术治疗的同时重视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杨业静  刘阳 《海南医学》2014,25(6):819-821
目的对比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改良Hardinge入路和改良Watson-Jones入路在髋关节疾病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75例我院收治的需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髋关节疾病患者,随机分为H组(38例)和w组(37例),分别经改良Hardinge入路和改良Watson—Jones入路。详细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H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和切口长度均较短,且术中出血量少于W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获得明显提高(P〈0.05),术后3个月w组的Harri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显著优于H组(P〈0.05),但末次随访时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出现伤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或髋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结论改良Hardinge入路和改良Watson-Jones入路均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取得满意效果,其中改良Watson-Jones入路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后外侧小切口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效果.方法:采用改良后侧小切口人路,行全髋关节置换27例27髋.结果:手术均在术前设计切口下顺利进行,术后患者随访1-5年,平均2.5年,临床效果满意,无术后并发症.结论: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功能恢复快的优点,采用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可获得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侯明国 《中外医疗》2013,32(7):52-53
目的探讨改良髋关节外侧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依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改良组和传统组,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改良组患者采用改良髋关节外侧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以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等临床数据。结果与传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相比,改良髋关节外侧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术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失血量明显减少,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为优者明显增加,差者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髋关节外侧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能够有效治疗股骨头坏死,并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探讨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优越性。方法:比较了14例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传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手术时间、术后疼痛、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早期活动、并发症、Harris评分方面的不同。结果:发现在相同条件下,小切口手术明显减少了术中出血、术后疼痛、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促进了早期活动,并且对手术的效果无影响。结论:小切口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损伤组织少、感染机会低、医源性损伤少、人工关节稳定性强、患者恢复时间短等优势。小切口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前外侧小切口少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及操作方法.方法 在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下,采用前外侧小切口的少创技术,行全髋置换术.结果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小切口的应用,能够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切口长度6~10 cm.结论 前外侧小切口少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患者易接受,手术切实可行,但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并具有熟练的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5.
方红亮 《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0):104-105
目的:探讨改良式后外侧小切口入路和改良式Watson-Jones入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县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54例髋关节疾病患者,根据知情同意权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实施改良式Watson-Jones入路,对照组实施改良式后外侧小切口入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随访1 a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良式WatsonJones入路手术损伤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切口长度短,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6个月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感染、血管神经损伤、下肢静脉血栓、髋关节脱位、假体下沉等并发症情况。结论:改良式Watson-Jones入路和改良式后外侧小切口入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均取得满意的效果,但观察组Watson-Jones入路术后近期效果优于对照组,明显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张峰 《吉林医学》2012,33(23):4957-4958
目的:探讨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采用外侧小切口的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患者40例(治疗组),同期采用常规切口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40例(对照组)。对两组病例的围手术期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术后早期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围手术期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术后早期功能恢复较对照组快(P<0.05)。结论:与常规切口全髋置换术相比,外侧小切口全髋置换术创伤小、围手术期出血少、切口小、术后早期功能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研讨改良外侧小切口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4年3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中,抽取132例纳入到讨论中,患者均接受改良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分析其治疗结果。结果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手术时间为(75.5±2.8)分钟,出血量为(200.5±12.4)毫升,术后一个月中,2例出现脱位,给予闭合性复位处理后恢复正常。随访期间5例出现轻中度跛行。2例发生异位骨化状况。术后疗效:71例患者优,占比为53.78%,37例患者良,占比为28.03%,19例患者中度,占比为14.39%,其余5例为差,占比为3.79%。结论临床可将改良外侧小切口方式应用到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少,创伤性小,存在广泛的手术适应症,在高龄疾病者中优越性更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MIS-THA)的临床应用,同时初步探讨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优越性。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月87例采用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短期随访并做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87例病人随访12~36周,平均22周,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患者日常生活全部自理,对术后的康复表示满意。结论:小切口THA选择性用于部分患者,它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切口相对美观,术后疼痛轻,康复时间短,病人易接受,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19.
后路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后路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2005年1月~2005年12月15例运用后路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与同期16例运用传统后外侧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资料,在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输血量,术前术后Harris评分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小切口组患者在切口长度、手术出血总量、术后输血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切口组(P<0.01);手术时间及术前术后Harris评分两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功能恢复好,可选择性的用于部分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和传统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置换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0年5月于我院行人工全髋置换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置换术)28例和观察组(改良后外侧小切口组)32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切口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问、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改良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置换术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