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在胃肠外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在胃肠外科实习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50人与对照组50人,应用护士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和调查问卷分析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结果:实验组人文关怀品质及人文关怀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应用于护理实习教学,能显著提高护生在《外科护理》实习中的人文关怀理念和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2.
朱冉 《当代医学》2016,(12):162-163
目的 分析内科护理教学中培养护生关怀能力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护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人文关怀教学组(观察组,n=30)与传统教学组(对照组,n=30),对2组教学结果 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护生教学前后关怀意识得分比较[(63.5±7.0)分vs(65.0±7.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生教学前后关怀意识得分比较[(63.2±6.8)分vs(70.0±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关怀意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0±7.5)分vs(70.0±8.0)分](P<0.05).结论 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培养护生关怀能力,有助于护生深入了解护理人文关怀能力的意义,提高护生关怀意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仿真模拟教学在培养护生熟悉急救护理流程、提高急救综合能力中的作用。方法:对409名护生在临床实习前进行急诊护理高仿真模拟教学,课程结束后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收到有效问卷409份,其中95.8%的护生喜欢在实习前进行高仿真模拟训练,并认为增强了自信心(92.9%)、人文关怀意识(89.2%),提高了评判性思维能力(91.2%)、团队合作能力(92.4%)。结论:在实习前对护生进行高仿真急诊护理模拟教学,有助于护生熟悉急救护理流程、提高急救能力,有利于护生尽快适应实习生角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设计中融入关怀教育对培养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效果.方法:将120名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实验组在技能操作训练基础上,将人文关怀教育融入教学各环节.教学结束后对两组护生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生关怀意识和关怀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生对实验教学持肯定态度.结论:融入文关怀教育于护理实践教学中有助于护生关怀意识和关怀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叙事教育主导的多元发展教学模式对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效果。方法:采取目的抽样法,将2019级护理班46名作为对照组,2020级护理班48名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叙事教育主导的多元发展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对两组学生人文关怀意识及人文关怀能力进行评价,并对观察组的教学效果进行调查。结果:教学实施后观察组学生人文关怀意识、人文关怀能力总分及认知、勇气维度得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应用叙事教育主导的多元发展教学模式,不仅能加强高职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还能促进护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对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有效提高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在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中应用基于微课的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采用情境教学、叙事教学、成立关怀小组等策略。方法教学前后应用护士人文关怀品质调查问卷、关爱能力评价表对89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并依据基础护理学实践考核中人文关怀部分成绩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各评价指标后测得分均高于前测,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基于微课的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在培养护生人文关怀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儿科护理教学护生人文关怀理念的培养措施,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北京市昌平卫生学校中专三年级学生92名,通过教师的人文关怀潜移默化影响护生,并通过儿科护理教学及临床实践等方式实施人文关怀培养。结果干预前、后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及患者家属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儿科护理教学中对护生人文关怀理念的培养,提高了护生人文素质及修养。  相似文献   

8.
信息动态     
目的 探讨在《护理心理学》实训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教育的效果.方法 整群抽取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护理专业学生(护生)237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8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护理心理学》的实训教学,实验组119人采用融入人文关怀教育的教学模式.采用关爱能力评价表(CAI)、自编教学效果评价表及操作考核方式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教学后,对照组CAI勇气维度得分高于教学前(P<0.05),实验组CAI各维度得分及总分高于教学前且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教学效果的有效率及操作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护理心理学》实训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与融入人文关怀教育的教学模式均可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但融入人文关怀教育的教学模式对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及心理护理技术水平等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儿科护理学》课程思政对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级4个护理专科班学生408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样2个班为试验组,另2个班作为对照组.在教学前和教学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人文关怀能力评估.结果 教学前两组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无明显差异(P>0.01),教学后两组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教学后的人文关怀能力比教学前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教学后的人文关怀能力比教学前有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儿科护理学》传统教学方式可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但与教学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儿科护理学》课程思政可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有显著性效果,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培养人文关怀能力的教育模式,推动护理人文教育质量发展,为培养具有较高人文关怀品质的应用型护理人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理人文教育模式,以本校医学院护理专业学生(共297人)为研究对象,在护理管理学课程中融入人文关怀能力的教育,以护生人文关怀品质问卷和教学反馈问卷评价其效果。结果护生的人文关怀品质总分干预后比干预前有所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人文关怀能力和人文关怀感知维度得分较干预前有所提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99.7%的护生对人文关怀教学给予正性评价;55.6%的护生表示喜欢这种教学,17.8%的护生表示很喜欢这种教学。结论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教育,得到护生的认可,但是护生人文关怀品质没有得到显著改变,仅在人文关怀能力和人文关怀感知方面有所突破。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有待进一步探索人文关怀能力培养方式,全面提升护生人文关怀品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课程思政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我院2018级护理专业两个自然班的大专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对实训课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实验组护生在课程前后进行人文关怀能力问卷调查并进行自身对照比较,课程结束后将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生护理技能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生课程前与课程结束后人文关怀能力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生的护理技能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护生的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培养了护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了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为高职护生人文关怀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在胃肠外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在胃肠外科实习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50人与对照组50人,应用护士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和调查问卷分析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结果:实验组人文关怀品质及人文关怀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应用于护理实习教学,能显著提高护生在《外科护理》实习中的人文关怀理念和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文学生标准化病人技能考核对培养护生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106名护生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在学生模拟护理标准化病人健康评估技能考核中增设人文环节,两组护生在实验前后分别填写《护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结果:测试结果存在组间差异(P<0.01),实施增设人文环节的学生标准化病人健康评估技能考核后实验组护生的关怀能力明显提高,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增设人文环节的学生标准化病人技能考核可有效提高护生的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山西省地方性院校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我国护理教育工作中护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山西省435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护生人文关怀品质量表》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人文关怀品质总得分为(148.81±18.37)分,得分率为67.64%;班干部与非班干部、不同教育层次、不同外界关怀支持程度的护生人文关怀品质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山西省地方院校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现状处于较低水平,护理院校应注重开展人文关怀教育实践,切实提高护生人文关怀品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三导向"医学教育理念的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效果。方法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系统4个方面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3月—6月我院护理学专业145名2016级在校本科生(以下简称护生),运用《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调查问卷》在授课前后进行人文关怀能力的测评。结果授课后,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总分为(88.68±6.31)分,高于授课前的(69.72±5.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8,P<0.05),授课后8个维度得分均高于授课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三导向"医学教育理念的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护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其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临床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对临床护生实施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本科护生72名,通过带习教师的人文关怀理念潜移默化影响临床护生,并采取角色模范式、日志式、对话式等人文关怀教学方法对临床护生实施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结果实施前后对临床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临床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增强了临床护生的关怀能力,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护理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培养和提高护生护理人文关怀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三年制2016级护生118名、初中起点五年制2014级护生110名为调查对象,采用护理人文关怀能力量表进行调查。结果高职护生护理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得分为(115.69±15.54)分,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学制、与父母的关系、与同学的关系、与家人打电话的频率以及是否热爱护理专业等。结论高职护生护理人文关怀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学校应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加强护理专业人文教育,提高护生护理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体验式教学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有效途径。 方法 该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某职业技术学院2016 级专科护生2 个班,用抛硬币的方法随机将一 班作为实验组(共41 例,男性7 例,女性34 例),另一班作为对照组(共41 例,男性7 例,女性34 例)。在 基础护理学的教学中,实验组采用体验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教学。学期结束后,对两组护生的人文关 怀能力进行比较。同时测量体验式教学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生护理人文关怀能力高于对照组(P <0.05); 实验组护生护理人文关怀能力实验后高于实验前(P <0.05);对照组护生护理人文关怀能力实验前后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护生对体验式教学效果持肯定态度。结论 体验式教学提高护生对人 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及语言的表达能力,加深对关怀知识的了解,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及对操作技能的学 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在临床实习教学中将临床路径模式应用在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7月至2017年10月在西安某三甲医院妇科实习的护理专业大学生52人为对照组,选择2018年7月至2018年10月在西安某三甲医院妇科实习的护理专业大学生52人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将人文关怀教育渗透在操作技能的培训过程中的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模式培养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比较两组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得分的差异。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 实习前两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习后试验组护理专业大学生在“灌输信念和希望”“健康教育”“科学解决健康问题”“协助满足基本需求”及人文关怀能力方面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实习教学中将临床路径模式应用在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中,是一种新的人文关怀能力培养模式,有助于提高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护士人文素养要求与评价方法,以改革护理技术操作考评标准,适应社会发展对护理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方法 将甘肃省卫生学校2008级护理三年制中职班600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护理操作规程与考核标准〉进行目标教学及考评,实验组采用〈护理操作规程与考核标准〉和〈护理技术操作中人文素养要求及效果评价标准〉进行目标教学与考评,比较2组护生人文素养考核成绩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2组护生人文素养考核成绩存在差异,实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2组护生实习过程中患者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传统以技术为中心的护理技术操作考评标准已不能适应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考核标准要求注重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与考核,强调对护生沟通、交流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的考评,以提高护(士)生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