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对球囊损伤大鼠颈总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制作球囊损伤的大鼠颈总动脉内膜增生模型,Wistar雄性大鼠15只随机分为①对照组(n=7)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4ml/d)。②阿魏酸钠治疗组(n=8)腹腔内注射融于生理盐水的阿魏酸钠(200mg/d),球囊损伤14d后,损伤区域的血管段取材固定后,分析血管断面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以了解血管壁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阿魏酸钠可明显减少新生内膜面积,增加管腔面积,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结论:阿魏酸钠具有抑制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小檗碱对球囊损伤后兔颈动脉内膜增生与血管重塑的影响,为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防治寻找新的治疗策略。方法:日本大耳白兔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小檗碱组和辛伐他汀组,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均以球囊导管扩张损伤颈动脉内膜,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小檗碱和辛伐他汀各2.5 mg/(kg.d)腹腔注射,假手术组仅普食喂养。术后15 d取损伤颈动脉段切片,作形态学观察,利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血管新生内膜厚度(IT)、管腔面积(LA)、新生内膜面积(IA)、内弹力板围绕面积(IEL)、中膜面积(MA)、外弹力板围绕面积(EEL)。结果:血管球囊损伤后,小檗碱组和辛伐他汀组IT、IA、IA/MA均显著小于模型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小檗碱组和辛伐他汀组LA、IEL、EEL均显著增大(P<0.01),MA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小檗碱可通过抑制兔颈动脉新生内膜增生与不良的血管重塑,从而为小檗碱防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腺病毒介导的TIMP-4基因转染抑制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形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应用腺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方式转染人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4 (TIMP 4 )基因 ,以观察TIMP 4对球囊损伤后新生内膜形成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并转染含有TIMP 4基因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 (AdTIMP 4 ) ,采用单层培养细胞刮片法 ,观察TIMP 4对细胞迁移的影响 ;以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为研究对象 ,损伤后即刻经血管外膜分别转入盐水、空载腺病毒载体和含有TIMP 4基因的腺病毒载体 ,观察细胞迁移和新生内膜形成情况。结果 :培养的VSMC转染AdTIMP 4后 ,细胞迁移明显受到抑制 ,与对照组相比抑制率为 6 3.9% (P <0 .0 1) ;在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中 ,转基因后 4d时生理盐水组、空载腺病毒组和转染AdTIMP 4组内弹力板内的细胞数依次为 (32 .5± 4 .8)个细胞、(33.8± 7.0 )个细胞和 (8.2± 2 .4 )个细胞 ,转染TIMP 4可以显著抑制血管损伤后细胞向内膜的迁移 ;血管损伤后 2 8d时 ,转染TIMP 4组新生内膜面积与中膜面积比值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 6 6 .5 % (P <0 .0 1) ,空载腺病毒组与生理盐水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TIMP 4可以抑制培养的VSMC的迁移 ,局部干预可以明显抑制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细胞的迁移和血管新生内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熊果酸对球囊损伤大鼠颈总动脉后血管内膜的增生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核因子kB ( NF-kB)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损伤组(对照组)、损伤组和熊果酸低剂量治疗组、高剂量组治疗组。对照组和模型组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及药物助溶剂1%DMSO,熊果酸低剂量治疗组、高剂量组治疗组每天腹腔注射相应药物。分别在术后7 d、21 d取颈总动脉,通过组织学检查、免疫组化结合图象分析技术测定血管壁形态学变化及PCNA、NF-kB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损伤组相比,术后21天熊果酸高、低剂量组内膜增生面积及内膜与中膜面积比均明显减少( P﹤0.05)。与对照组比较,损伤组NF-kB、PCNA表达显著增强( P﹤0.05);术后各时间点上熊果酸高、低剂量组较损伤组NF-KB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熊果酸可抑制球囊损伤后血管新生内膜增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kB及PC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吲哚-3-甲醇对大鼠损伤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球囊扩张方法,建立大鼠颈总动脉损伤模型.20只 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单纯球囊扩张组(对照组)和球囊扩张 吲哚-3-甲醇治疗组(治疗组),其中治疗组又分为3个亚组,在球囊扩张术后灌胃给予吲哚-3-甲醇7 d,剂量分别为12.5、25、50 mg/d,2周后取损伤段血管用于病理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结果 ①治疗组内膜厚度、内膜面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 (P<0.05);管腔狭窄程度较对照组分别降低25.2%、29.9%、48.5%.②PCNA阳性细胞表达在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③各治疗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高(P<0.01).结论 口服适宜剂量吲哚-3-甲醇可抑制血管内膜增生及血管再狭窄,并可能与其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Medtronic导管建立动脉损伤模型及对内膜增生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Medtronic球囊建立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并观察损伤血管内膜的增生情况.方法:取35只雄性SD大鼠行左颈总动脉球囊内膜剥脱术建立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分别于术后即刻、3、7、14、21、28和56 d各取5只大鼠颈动脉损伤段和对侧正常动脉行病理切片及HE染色,观察内膜增生,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内膜中膜的面积比值(I/M).结果:球囊损伤使大鼠颈总动脉内膜剥脱和新生内膜增生.管腔狭窄.损伤后7 d内膜开始增生,内膜面积0.129±0.010mm2(P<0.01),14~28 d增生最明显(P<0.01),28~56 d增生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损伤后I/M比值逐渐增大,28 d时I/M比值是7 d时的6.5倍(P<0.01),为14 d的1.7倍(P<0.01),56 d与28 d比较I/M比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Medtronic球囊建立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简便、有效,可动态观察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VEGF165基因联合抗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单克隆抗体对大鼠股动脉内膜损伤后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采用球囊拉伤术制备SD大鼠(40只)股动脉内膜损伤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联合组、基因组、抗体组及手术对照组(各10只),通过尾静脉分别注射加有VEGF165cDNA 抗ICAM-1单克隆抗体、VEGF165 cDNA、抗ICAM-1单克隆抗体的生理盐水1 ml,手术对照组仅注射生理盐水1 ml.分别于注射后24 h或14 d观察各组动物注射后股动脉内膜的变化,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和电镜等方法检测损伤局部血管内膜的变化情况.结果:注射后24 h,联合组损伤血管内膜处有极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抗体组次之,基因组有较多中性粒细胞浸润,而手术对照组损伤内膜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注射后14 d,联合组损伤血管内膜厚度明显小于其他各组(P<0.05),且内膜有大量VEGF蛋白表达.结论:VEGF基因与抗ICAM-1单克隆抗体联合应用可减轻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再损伤,抑制损伤血管内膜的增生.提示两者联合有利于防止血管病理性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对损伤后血管内膜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剑飞  黄岚  武晓静  晋军  赵晓晖  于世勇  赵刚  崔斌 《重庆医学》2006,35(17):1570-1571
目的 观察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对颈动脉内膜损伤后新生内膜的影响。方法 选取SD大鼠5只,以密度梯度离心法从骨髓获取EPCs。另取SD大鼠25只,建立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分成EPCs移植组和对照组,于球囊损伤14d后处死大鼠,颈动脉切片观察骨髓EPCs对损伤内膜增殖的影响。结果 颈动脉球囊损伤14d后EPCs移植组大鼠颈动脉损伤血管内膜/中膜面积比对照组明显减低(P<0.01)。结论 移植的EPCs可到达内膜损伤部位并参与损伤血管内膜的修复,降低新生内膜增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别应用白芍总苷灌胃及白芍总苷浸泡球囊法观察大鼠球囊损伤前后及白芍总苷干预对 Th17、Treg 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SD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球囊损伤组、白芍总苷灌胃组及白芍总苷浸泡 球囊组。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4 d 后行假手术,术后生理盐水灌胃13 d ;球囊损伤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 4 d 后在左侧颈总动脉行球囊损伤,术后生理盐水灌胃13 d ;白芍总苷灌胃组采用白芍总苷灌胃4 d 后行球囊 损伤,术后白芍总苷灌胃13 d ;白芍总苷浸泡球囊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4 d 后行球囊损伤,术前将球囊浸泡于 白芍总苷稀释液中4 h,术后生理盐水灌胃13 d。各组术后14 d 取左侧颈总动脉,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 组脾脏中Th17、Treg 细胞占CD4+T 细胞的百分比,计算Th17/Treg 细胞比例,损伤血管行苏木精- 伊红染色, 观察内膜变化。结果 球囊损伤组管腔面积较对照组小,内膜面积及内膜面积/ 中膜面积比值较对照组大 (P <0.05);白芍总苷灌胃组管腔面积较球囊损伤组高,内膜面积及内膜面积/ 中膜面积比值较球囊损伤组 减小,但高于对照组(P <0.05);白芍总苷浸泡球囊组管腔面积较白芍总苷灌胃组大,内膜面积及内膜面积/ 中膜面积比值较白芍总苷灌胃组小,但高于对照组(P <0.05)。球囊损伤组Th17 细胞占CD4+T 细胞的百分比、 Th17/Treg 高于白芍总苷灌胃组、白芍总苷浸泡球囊组及对照组(P <0.05);白芍总苷浸泡球囊组低于白芍 总苷灌胃组,而高于对照组(P <0.05)。白芍总苷灌胃组Treg 细胞占CD4+T 细胞的百分比高于球囊损伤组 及对照组(P <0.05),白芍总苷浸泡球囊组Treg 细胞占CD4+T 细胞的百分比高于白芍总苷灌胃组(P <0.05)。 结论 白芍总苷通过调节Th17、Treg 细胞数量调节细胞免疫失衡,减轻球囊损伤后血管狭窄,且白芍总苷浸 泡球囊法较白芍总苷灌胃法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对大鼠球囊损伤再狭窄的临床疗效及Visfatin、Foxp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9)、球囊损伤组(n=6)、白芍总苷浸泡球囊组(n=8)、白芍总苷灌胃组(n=7)。前3组术前、术后以生理盐水灌胃,灌胃组以白芍总苷灌胃。对照组行假手术,后3组建立球囊损伤模型,其中浸泡球囊组所用的球囊于白芍总苷溶液中浸泡。4组术后14 d检测血管中Foxp3 mRNA水平、Visfatin水平,观察血管内膜变化。结果对照组内膜光滑无增厚,仅由一层扁平的血管内皮细胞组成;球囊损伤组新生内膜形成导致内膜增厚,新生内膜主要由大量增殖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构成,排列无序紊乱,管腔面积较对照组狭窄;白芍总苷灌胃组新生内膜形成厚度较球囊损损伤组减少,管腔狭窄程度较球囊损伤组明显减轻;白芍总苷浸泡球囊组较灌胃组内膜增厚减轻,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较白芍总苷灌胃组减轻。球囊损伤组的Visfatin水平高于对照组,白芍总苷灌胃组Visfatin水平低于球囊损伤组,白芍总苷浸泡球囊组Visfatin水平较白芍总苷灌胃组进一步降低,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损伤组Foxp3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白芍总苷灌胃组Foxp3 mRNA表达水平高于球囊损伤组,白芍总苷浸泡球囊组Foxp3 mRNA表达水平较白芍总苷灌胃组进一步升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芍总苷通过调节Visfatin及Foxp3 mRNA表达,调节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损伤血管的狭窄,使用白芍总苷浸泡球囊法较白芍总苷灌胃法更能减轻球囊损伤后的狭窄。  相似文献   

11.
刘彬  程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7,17(5):269-271,I0001
目的为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研究提供新型的造模方法。方法SD大鼠24只,假手术组6只,模型组18只(分3个时相点5d、14d和28d,每个时相点6只动物)。用2.0Fogarty球囊导管自右股动脉插管建立大鼠左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每组动物于相应时相点麻醉心脏放血处死后,取损伤颈总动脉。常规固定、包埋、切片,分别做HE染色、TR-A02弹力纤维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病理观察。结果球囊损伤大鼠颈总动脉后,5d可见内皮细胞脱落,表面炎性细胞浸润,附壁少量血栓形成。随着时间的延长,14d动脉内膜逐渐增厚,VSMC增殖。胶原和弹力纤维组织大量增生,28d可见内膜明显不规则增生,管腔明显变窄。结论本实验成功的复制了球囊损伤术后血管狭窄动物模型,其病理改变与临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病理改变相似。而且该造模方法与自颈外动脉插管建立颈总动脉再狭窄模型相比失血少。创面小,操作简便迅速,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白藜三醇对血管内皮剥脱术后内膜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白藜三醇对兔髂动脉内皮剥脱后血管内膜增殖的作用。方法:建立兔髂动脉内皮剥脱后血管内膜增殖模型,从术前1周至术后4周,给予2~4mg/(kg·d)的白藜三醇。结果:白藜三醇高剂量可有效地抑制血管内膜的增生,使内膜增生指数从模型组(M组)的0.41降低到白藜三醇高剂量组(H组)的0.28(P<0.01);相对管腔面积从M组的0.39增加到H组的0.53(P<0.001);相同管腔直径的增殖内膜中平滑肌细胞(SMC)数目从M组的1935减少到H组的1115(P<0.05)。结论:提示白藜三醇可抑制血管内膜的增殖,对于预防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可能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三氧化二砷 (As2 O3)预防血管损伤后再狭窄的效果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观察As2 O3对培养兔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凋亡的影响。 32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 2、4周实验组和对照组 ,分别 10 %As2 O32 5mg·Kg 1·d 1或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 3天 ,应用球囊损伤左颈总动脉。处死动物取血管作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检测 ,并检查肝脏、肾脏组织学变化。结果 细胞形态学和DNA电泳梯形带证实 ,As2 O3诱导培养VSMCs凋亡 ,与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呈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 ,2 wk实验组血管内膜增殖面积显著减少 (P <0 0 5 ) ,4 wk组内膜面积无明显差异 ;但 2 ,4 wk组的管腔面积均有明显增大 (P均 <0 0 5 )。与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 2 ,4 wk免疫组化显示bcl 2表达下调 (P均 <0 0 5 ) ,Bax表达上调 (P分别 <0 0 1,0 0 5 ) ,均与相对应的血管内膜增生受抑制 ,血管腔面积扩大相吻合结论 As2 O3诱导VSMCs凋亡和有效预防实验性血管损伤后再狭窄 ,均与下调bcl 2和上调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captopril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AT1受体拮抗剂valsartan对损伤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 方法:以兔右颈总动脉内膜剥脱为实验模型,随机分为单纯损伤组、captopril组及valsartan组。captopril组及valsartan组术前1 d至术后14 d分别给予captopril 2 mg•kg-1•d-1与valsarta 10 mg•kg-1•d-1,单纯损伤组不给药。检测各组术前及术后7、14 d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血浆内皮素(ET)水平,并于术后14 d对各组血管内膜厚度及管腔狭窄度行病理形态学观察。 结果:captopril组及valsartan组血浆PAI-1、ET水平及内膜的厚度、管腔狭窄度均明显低于单纯损伤组(P<0.05)。 结论:captopril与valsartan均可抑制动脉损伤后内膜的增生。  相似文献   

15.
血管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及血管重塑对再狭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在血管再狭窄形成过程中内膜增生及血管重塑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再狭窄的动物模型,经形态学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观测术后不同时间点血管壁各成分的变化. 结果:血管损伤后3 d血管内腔面可见增殖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损伤后7 d新生内膜形成并继续增厚,损伤后28 d新生内膜厚度及面积达最大,损伤后35 d较损伤后28 d缩小(P<0.01). 损伤后各时间点中膜厚度无明显变化,但损伤后35 d的中膜面积较损伤后28 d及对照未损伤侧缩小(P<0.05). 管腔面积于损伤后前3 d略增大,损伤后7 d出现管腔面积减少,至损伤后28~35 d管腔面积明显小于对照未损伤侧(P<0.01). 外弹力膜内横截面积在损伤后3~7 d略增大,损伤后14 d最大,损伤后35 d较损伤后28 d及对照未损伤侧明显缩小(P<0.01). 结论:内膜增生与血管重塑是再狭窄形成的主要病理机制,血管再狭窄的形成是内膜增生与血管重塑的平衡所决定的,两者共同导致管腔狭窄.  相似文献   

16.
黎军  何国祥  唐兵 《重庆医学》2005,34(5):723-724
目的构建AT2R重组腺病毒载体并研究AT2R对动脉损伤后新生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将AT2R基因克隆至腺病毒载体,构建AT2R重组腺病毒;球囊损伤大鼠颈动脉后立即取下颈动脉,用重组腺病毒转染,在体外培养2周后,观察AT2R基因转染对损伤动脉新生内膜形成的影响.结果构建的AT2R重组腺病毒经鉴定正确,其滴度为1×109pfu/ml;AT2R重组腺病毒转染可明显抑制培养大鼠颈动脉新生内膜增生.结论成功构建了AT2R重组腺病毒载体;AT2R可明显抑制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的新生内膜增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球囊损伤大鼠腹主动脉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制作球囊损伤的大鼠腹主动脉剥脱模型,1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①对照组:6只腹腔内注射intralipid(1mL/d),②ATRA组:6只腹腔内注射溶解于intralipid的ATRA(4mg·kg~(-1)·d~(-1)).球囊损伤14d后,损伤区域的血管段用10%福尔马林固定,然后染色,进行形态学分析。结果:ATRA明显减小新生内膜面积(IA),增加管腔面积(LA)和外弹力膜包绕面积(EEL)。结论:ATRA具有促进有益的血管重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对佐荆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NF—α、IL-10、IL-17水平的影响,来研究阿魏酸钠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清洁级雌性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给予以0.9%氯化钠注射液0.1mL于大鼠足跖部,模型组和药物治疗组分别给予0.1%完全弗氏佐剂0.1mL注射大鼠足跖部,在6、12d后予以加强注射免疫。药物治疗组在造模2周后予腹腔注射阿魏酸钠,以50mg/kg每日一次,连续12d;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分别给予同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于造模32d后断头处死大鼠,采集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测IL-15、IL-23、TGF—β浓度。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清IL-15、IL-23水平升高,TGF—β水平降低,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IL-15、IL-2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GF—β表达水平上调。结论:阿魏酸钠可降低大鼠血清中IL-15、IL-23的水平,升高TGF—β的水平,对佐剂性关节炎有治疗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周敬  刁清  王虹 《疑难病杂志》2006,5(3):164-166,F0003
目的探讨激活剂蛋白1(AP1)诱骗性寡核苷酸对大鼠颈总动脉损伤后新生内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均建立颈总动脉损伤模型,单纯损伤组不予任何处理;Lipofectin转染试剂组局部释放Lipofectin;治疗组局部释放AP1诱骗性寡核苷酸,3组均于于术后30min、3h、7d处死13取材,观察比较内膜增生程度,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c fos。结果单纯损伤组和Lipofectin转染试剂组7d时可见内膜明显增生,且有较多平滑肌细胞表达PCNA,c fos30min表达达高峰。而治疗组内膜增生程度减轻,PCNA、c fos的表达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结论局部转染AP1诱骗性寡核苷酸可明显抑制动脉损伤后的内膜增生,下调PCNA、c fos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