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伤寒论》作为一部旷世奇书,近两千年来,对它的研究从没有间断过,各家著述颇多,可以说创造了针对于一部书而著述的奇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目前在中医界流传的主要版本有宋本《伤寒论》《金匮玉函经》《注解伤寒论》《唐本伤寒论》《康平本伤寒论》《康治本伤寒论》及《桂林古本伤寒论》等,各本之间版本流传上有先后之别,内容上异同之处,给初学者或《伤寒论》研究者带来了很多的困惑。通过介绍常见《伤寒论》版本的简略,为喜爱和学习《伤寒论》的同志提供线索,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伤寒论》版本。  相似文献   

2.
《康平伤寒论》是曾经在日本流传的早于宋本和成本《伤寒论》的另一种《伤寒论》版本,该版本曾一度濒于失传。1936年日本汉方知名学者大冢敬节先生发现了该版本的手抄本,其后虽经整理、出版,但因印数有限,此书几成珍本。 1989年山东省泰安医学院李华安、蔡建前二同志以大豕敬节氏《伤寒论解说》书末影印的《康平伤寒论》手抄本为底本,经过整理研究而编成《康平伤寒论评注》一书。该书分《绪言》、《康平伤寒论》和《康平伤寒论注释》等3个部分。《绪言》部分对张仲景《伤寒论》在日本的流传和影响,以及日本在《伤寒论》研究方面的主要学术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丹波元坚《金匮玉函要略述义》一书的校勘特色,以期为后世研究《金匮要略》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文献学方法分类整理《金匮玉函要略述义》书中校文,并结合中医理论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丹波元坚是日本江户时期汉方医学考证派的泰斗。《金匮玉函要略述义》是其父《金匮玉函要略辑义》(以下简称《辑义》)的补注本,汇集三十年学术积累。《金匮玉函要略述义》书中广备精良校本,校勘态度严谨,运用“不径改原文”的校勘方式,结合医理,四校合参,对所校内容审慎从事,不随意否定,精详校勘经文,补订《辑义》未尽之处。[结论]《金匮玉函要略述义》是《金匮要略》的优秀注本,探析其校勘特色对当今中医古籍整理与《金匮要略》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脉经》版本史考证文字,内容包括: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定《脉经》未能寻到好底本的原因;校正医书局依据朝廷所出医书精校《脉经》;南宋嘉定年间出现两个《脉经》刊本,一为陈孔硕本,一为何大任本,二者皆以北宋绍圣三年小字本《脉经》为底本,构成《脉经》两大版本流传系统;对陈孔硕生平事迹加以考证,发现陈孔硕是一名正直官员;考证陈孔硕主持刊刻的广西漕司本流传系统;对元代柳赞述所写陈孔硕本《脉经序》中"医局""建本""阁本"含义加以解释。对何大任本考证较详,引证北宋绍圣三年国子监牒文及何大任《脉经后序》说明何大任本的特点;考证何大任家藏《脉经》小字本文字漫漶的时代原因;考证何大任本流传的两大版本系统——元广勤堂本、明无名氏影刻本;考证清末陆心源皕宋楼珍贵藏书(内含明无名氏影刻本《脉经》)被其子陆树藩卖予日本的文献悲剧;举例证明元代广勤堂本多讹字必须据明无名氏影刻本《脉经》校读;引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太医局程文》原文考证何大任事迹,发现何大任精熟临证善于治病,捐自己薪俸刊行《太医局程文》,具有抢救中医文献的历史意识。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选注》是山东清代乾隆年间与黄元御齐名的诸城名医臧应詹的代表作, 未得刊刻, 仅以抄本流传, 现存5部。通过对所见的5种抄本进行比较, 发现山东省图书馆所藏的庄恩泽本在此书现存版本中较为独特, 精致大方、抄校精美, 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庄恩泽采诸家之论, 补充方剂, 辨证医理, 并独到见解。究其原因, 或许与其家族世代业医有关, 与其为读而藏、为读而抄、钟爱医书的藏书理念有关, 也与其保护乡邦文献、流播桑梓之遗有关。  相似文献   

6.
流传至今的《类经》版本不少,有些存在着某种渊源关系。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所藏明刻本可能为目前所知《类经》的最早版本。《类经》之版本流传有两大类型,即带有《内经》原篇目的版本和不带有《内经》原篇目的版本。金阊童涌泉本、天德常本等明刻本为国内诸清刻本之源,日和刻本源于带有“《内经》原目”的明刻本。  相似文献   

7.
明·赵开美刊刻的《伤寒论》所据底本为宋·元祜问国子监雕印的“小字本”《伤寒论》,在《伤寒论序》后有国子监牒文一则,此牒文为国子监刊刻“小字本”《伤寒论》而准尚书礼部的符。此牒文反映了宋国子监刊刻“小字本”《伤寒论》的原因以及所用费用等事宜,为后世研究《伤寒论》流传史提供了史料,后世学者研究《伤寒论》版本流传史也多以此牒文为基础的。由于现在流传的《伤寒论》多不附上此牒文,对此进行研究者也少,有的学者甚至对此牒文提出了疑义。对牒文进行全面研究不仅可以正本清源,对研究《伤寒论》版本及其流传史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从《晋书》的编纂时间、参编人员、材料来源来看,《晋书》给后人留下了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关于《晋书》的取材、内容、流传、校勘有影响的研究有周家禄《晋书校勘记》等,集大成者是近人吴士鉴、刘承干《晋书 注》,旁征博引,堪称大全,不足的是有些异文未出校记,理校之处每有不当,宋本《册府》参照不够。本文以中华书局1974 年标点本入手参校了《 注》和《四部备要》本做了一些点校工作,凡三十二条  相似文献   

9.
《素问》版本流传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证《素问》版本流传,认为真沿革大致经历如下阶段:汉代起在民间流传;南朝梁有《素问》未注本与全元起注本;公元762年经唐代王冰改编,有《素问》未注本、全远起注本与王冰注本;出现王冰注本的改易本,并有加现象;公元1066年经林亿等校正王冰注本。有《素问》未注本、全元起注本、王主注本、王冰注本改易本与新校正本,北宋与南之交,全元起本亡佚,出现林亿等校正体的改易本。  相似文献   

10.
对《枕藏外科》版本的研究,有助于对该书学术源流及学术价值的研究和利用。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枕藏外科》有10种版本。但在实际版本调查中,发现有12种版本。经比对,发现《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著述与实际版本有不符之处。通过对各版本特点及相互关系的研究,发现该书的版本流传系统分为2个,其一,以胡刻本为代表;其二,以元盛堂本为代表。  相似文献   

11.
心为君主之官,为一身之主,肺为气之主,然心与气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本文从心与气的间接或直接联系,说明心亦主气。心对气的运行、气的生成、气的功能及气机的变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或影响,只有全面认识心主气与肺主气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在临床上增加辨证准确、治疗到位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中药“四气”概念的起源与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气"原本是气候术语,约西汉末被引进本草,借作为药物寒热理论的总称。北宋末寇宗奭认为"气"即香臭之气,倡言改"四气"为"四性",但响应者稀。金元时"四气"概念发生嬗变,由药性寒热扩展为天气寒热,进而区分厚薄阴阳、升降浮沉,并与人体各脏腑产生对应关系。于是"四气"的作用从针对病因的寒热,扩大到针对不同的病位及脏腑发挥作用。明代医家曾尝试对嬗变后的"四气"理论进行条理与规范。用"四气"概括药性寒热理论是一个创举,无须更名。其含义在历代医疗实践中不断嬗变,以适应临床所需。  相似文献   

13.
中医认为,人体在正常情况下,营卫伴行,卫气不得入于脉。而五脏功能失调,可导致营卫化源失常,清浊相干,杂合以入脉;或卫气阳热禀赋不足,难以脱"营"而出,潜于脉中;或营卫之道阻塞,卫气郁遏于脉中,终致卫气内伐于脉。而卫气郁遏于脉中,又可作为肇病之基,熏灼血脉,扰乱人体阴阳消长昼夜节律,同时可使多脏功能受扰,痰瘀并生。在代谢综合征(MS)中,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原本为血管外各组织器官提供能量(热量),却在血液中过度堆积,表现为异常升高的血脂、血糖、血压或胰岛素抵抗等,成为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这种病理变化类似中医"卫气内伐于脉"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14.
心为君主之官,为一身之主,肺为气之主,然心与气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本文从心与气的间接或直接联系,说明心亦主气。心对气的运行、气的生成、气的功能及气机的变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或影响,只有全面认识心主气与肺主气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在临床上增加辨证准确、治疗到位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小阴旦汤证是外感阳邪致"精化为气"太过,则少阳生气太过,少阳为枢功能偏向于助东方升气,使六经升的力量表现太过,总体上表现"天气下降"不及,则取芍药"酸收"以抑太阳之开(少阳升气),取黄芩"苦降"以助阳明之合(少阳天气),更取姜草枣正补脾胃"地气",用药之性味补入下降的力量,矫正少阳为枢偏于升太过的病证;而小阳旦汤证是外感阴邪致"精化为气"受阻(不及),则少阳生气不及,少阳为枢功能难以使地气上升,使六经升的力量表现不及,总体上表现"地气上升"不及,则取桂枝"辛开"以助太阳之开(少阳升气),取赤芍"酸收"以助降南方火气和西方天气,再取姜草枣正补脾胃"地气",用药之性味补入上升的力量,矫正少阳为枢偏于升不及的病证。至于赤白芍之活用,则根据二者对阴的力量赤泄白补,小阴旦汤用白芍助阴以增加降的力量,小阳旦汤改用赤芍药则恰为防止白芍助阴而更加阻碍"地气上升",且能泻南方火气太过。  相似文献   

16.
陈治平为广东省首批名老中医,擅治白癜风、荨麻疹、银屑病、泌尿系结石、慢性肾炎、脉管炎、癌证等病证。文章从病因病机、治则、用药特色、典型病案等方面总结了陈治平老中医在乳腺癌治疗上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7.
"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语出《金匮要略》。"阳前通,则恶寒"是指阳虽先通但寒未尽除;"阴前通,则痹不仁"是指阴虽先通而痹未尽愈。恶寒不是阳前通的结果,而是身冷在一定程度上的延续;痹不仁亦不是阴前通的结果,而是骨疼在一定程度上的延续;恶寒与痹不仁的原因和身冷与骨疼的原因是一样的,乃前文中所述阴气、阳气不通所致。出现阳前通、阴前通是疾病有所缓解的表现。医者临证遇此表现,当因势利导,使疾病持续向愈。  相似文献   

18.
基于"冲任失调、伏邪致病"理论探讨女性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因房事不洁而使外在毒邪藏于体内损伤气血阴阳,日久则冲任失调,其发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规律性,随月经气血阴阳周期性变化。治疗上,经前期以疏肝清热为主,月经期以行气通经为要,经后期治以益气养血为宜,使冲任调和,机体阴阳气血平衡,为冲任失调所致的皮肤性病诊治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木郁达之"为五郁治则之一。运用"木郁达之"治则可有效防治五气郁闭、运气失常的外感病和脏腑气机郁闭的内伤杂病。乳腺癌患者骨微环境紊乱的核心病机是肝郁脾虚、营卫失和。营卫失和可减弱营血濡养骨骼和卫气抵御外邪的能力,影响骨诱导分化各种血细胞进入血液的功能,引起乳腺癌细胞因子与骨微环境中细胞的相互作用,从而引发骨转移。木郁则病,木达则和。疏肝健脾、调和营卫有助于重建乳腺癌骨微环境新稳态,从而通过调控乳腺癌患者骨微环境影响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振涛教授治疗"善太息",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1)以宗气为本,擅用升阳举陷,方用升陷汤加减;(2)注重调畅气机,多从疏肝宣肺论治,常用疏肝解郁、开宣肺气法使肝气条达,肺气宣肃有度;(3)以五行生克,巧施益气健脾,从脾胃论之,寓培土生金之意,益气健脾以防"土壅木郁";(4)明脏腑经络,兼顾化痰活血,喜用黄连温胆汤加减;(5)重形神合一,常从身心并治。提倡双心医学理念,注重患者心理健康,积极采用督脉灸、针灸、耳穴压豆等疗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