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儿退热解毒颗粒对发热大鼠下丘脑中β-内啡肽(β-EP)和神经降压素(NT)含量的影响。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10只和模型对照组、小儿退热解毒颗粒组各13只。模型对照组、小儿退热解毒颗粒组用酵母混悬液造模。造模结束后,小儿退热解毒颗粒组给予小儿退热解毒颗粒42g/kg,灌胃容量10mL/kg;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量蒸馏水,正常对照组不予处理。观察给药后2 h体温变化值(△T),测定β-EP和NT含量,并将△T分别与下丘脑中β-EP和NT的含量变化进行相关分析,观察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小儿退热解毒颗粒组给药2h后体温明显下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儿退热解毒颗粒组给药2 h时△T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儿退热解毒颗粒组β-EP、NT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小儿退热解毒颗粒组的△T与β-EP、NT含量均呈正的直线关系。结论小儿退热解毒颗粒可通过影响下丘脑中β-EP和NT的含量而发挥其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柴荆注射液对酵母致热大鼠体温的影响及对下丘脑中精氨酸加压素(AVP)及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影响,为其解热作用机理提供依据。方法:应用20%高活性酵母诱致大鼠发热,观察柴荆注射液的解热作用并用放射免疫检测法分析柴荆注射液对下丘脑AVP及PGE2含量的影响。结果:①皮下注射20%酵母可致大鼠发热,柴荆注射液具有明显的退热作用,退热效果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②能明显降低致热大鼠下丘脑中PGE2及AVP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结论:柴荆注射液能降低致热大鼠下丘脑中PGE2及AVP的含量,通过对下丘脑中分泌的这两个重要的内源性介质的抑制和释放利用,起到良好的退热作用。  相似文献   

3.
清气凉营注射液的解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清气凉营注射液(大青叶、大黄、金银花、知母、野菊花、淡竹叶)对酵母致热大鼠体温的影响及对下丘脑中前列腺素E2(PGE2)和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的影响。方法:用10%酵母混悬液复制大鼠发热模型,观察清气凉营注射液对大鼠体温的影响,并采用放免法测定下丘脑中PGE2和cAMP含量。结果:清气凉营注射液具有明显的退热作用;清气凉营注射液能明显减少致热大鼠下丘脑中PGE2及cAMP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结论:清气凉营注射液能降低致热大鼠体温及下丘脑中PGE2和cAMP的含量,通过对下丘脑中分泌的这两个重要的内源性介质的调节,起到良好的退热作用。  相似文献   

4.
柴胡注射液对LPS发热大鼠解热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柴胡注射液对LPS发热模型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和下丘脑中升温介质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LPS(100ug/kg)建立大鼠发热模型,监测不同时间点柴胡注射液对LPS发热模型大鼠体温影响;模型升温峰值时收集指标,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cAMP、PGE2)、下丘脑中升温介质(cAMP、PGE2)含量变化。结果:柴胡注射液(5ml/kg、2.5ml/kg、1.25ml/kg)能显著降低LPS发热模型大鼠的体温,且量效关系较显著;柴胡注射液各剂量组能显著抑制发热模型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cAMP、PGE2增加和下丘脑中cAMP、PGE2的释放。结论:柴胡注射液对LPS发热模型大鼠有较好的解热作用,其解热效果可能与其抑制外周IL-1β、PGE2增加和下丘脑cAMP、PGE2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麻黄桂枝药对水煎液对干酵母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复制干酵母致大鼠发热动物模型,观察麻黄桂枝药对水煎液对发热大鼠直肠温度的影响,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下丘脑中前列腺素E2(PGE2)和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的变化.结果 给药3h后,与模型组比较,麻黄桂枝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干酵母致热大鼠的肛温(P<0.05);与模型组比较,麻黄桂枝中、高剂量组能显著抑制下丘脑中PGE2和cAMP的含量升高(P<0.05).结论 麻黄桂枝药对水煎液解热作用明显,推断麻黄桂枝药对的解热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脑组织中PGE2、cAMP生成和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4种大黄炮制品醇提物的解热作用并探讨其解热机制。方法:采用皮下注射20%鲜酵母混悬液(15 ml/kg)造大鼠发热模型,1 h后灌胃给药,分别于给药后2、4、6 h测肛温,用ELISA法测定大鼠下丘脑中PGE2和cAMP含量。结果:生大黄和酒大黄在给药后各时间点都可以显著抑制大鼠体温上升,熟大黄和大黄炭在给药后1、2、4 h显著抑制大鼠体温上升,但抑制作用弱于生大黄和酒大黄;大黄各炮制品在发挥解热作用的同时能减少下丘脑组织中PGE2和cAMP的产生。结论:生大黄和酒大黄解热作用强于熟大黄和大黄炭,其解热机制可能与减少下丘脑组织中PGE2和cAMP的产生使中枢体温调定点下调而达解热效应。  相似文献   

7.
魏理珍  许丽 《新中医》2020,52(8):148-151
目的:探讨清天河水手法对内毒素所致幼兔发热的抑制作用及其穴位特异性,并研究其退热的相关机理与下丘脑中前列腺素E2 (PGE2)、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40只体质量在1.2~1.8 kg的新西兰幼兔,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清天河水组、非穴区组及药物组,每组8只。观测幼兔的体温以及下丘脑中PGE2、cAMP含量的变化。结果:除空白组与清天河水组外其他各组均有两个发热高峰。清天河水组到3 h时体温降至接近正常。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幼兔体温及下丘脑中PGE2、cAMP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非穴区组幼兔体温及下丘脑中PGE2、cAMP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药物组幼兔体温显著下降(P0.05),下丘脑PGE2及cAMP含量均降低(P0.05);清天河水组幼兔体温显著下降(P0.01),下丘脑中PGE2及cAM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与药物组比较,清天河水组幼兔体温及下丘脑PGE2、cAMP含量均较低(P0.05)。结论:清天河水手法对内毒素所致的发热幼兔有明显的退热作用,且有明显的穴位特异性。清天河水组退热作用比药物组好,疗效快。其相关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下丘脑中正调节介质PGE2、cAMP的含量而产生降温作用。  相似文献   

8.
注射用炎琥宁对脂多糖发热模型家兔解热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注射用炎琥宁对脂多糖发热模型家兔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cAMP、PGE2)和下丘脑中升温介质(cAMP、PGE2)的影响。方法 建立家兔脂多糖(10 EU/kg)发热模型,监测不同时间点注射用炎琥宁对脂多糖发热模型家兔体温影响,绘制平均升温曲线;模型升温峰值时收集指标,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下丘脑中升温介质变化。结果 注射用炎琥宁能显著降低脂多糖发热模型家兔的体温,且量效关系较显著;注射用炎琥宁能显著抑制发热模型家兔血清中IL-6、cAMP、PGE2增加和下丘脑中cAMP、PGE2的释放。结论 注射用炎琥宁对脂多糖发热模型家兔有较好的解热作用,其解热效果可能与其抑制外周IL-6、cAMP、PGE2增加和下丘脑cAMP、PGE2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9.
何惠  刘华钢  庞辉  朱丹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2):2878-2879
目的观察复方银黄微型灌肠剂(YHCE)的解热作用及对发热大鼠下丘脑中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影响,初步探索其解热机制。方法采用皮下注射20%酵母混悬液(10 ml/kg)造大鼠发热模型,1h后灌肠给药,分别于给药后2,4,6h观测肛温,用ELISA法测定大鼠下丘脑中PGE2含量。结果YHCE能在给药后2,4,6 h显著抑制大鼠体温上升(P<0.01),并在给药后2,4 h明显抑制PGE2含量的增高(P<0.05)。结论复方银黄微型灌肠剂有解热作用,而且能降低发热大鼠下丘脑的PGE2含量。  相似文献   

10.
补中益气汤退热作用及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退热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脾虚发热组、补中益气汤组共3组,每组10只.采用饮食失节+过度疲劳+注射LPS法复制脾虚发热模型.每周测体温1次.第18天开始补中益气汤组每天ig(6.83 g·kg-1),正常组和脾虚发热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每天1次,连续5d.第22天AM 8:00脾虚发热组和补中益气汤2组大鼠ip脂多糖(LPS,80μg·kg-1)诱导发热,正常组ip等体积生理盐水.测量各组大鼠ip LPS后30,60,120,180,220 min肛温及绘制体温曲线,测定下丘脑环磷酸腺苷(cAMP)、前列腺素E2(PGE2).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脾虚发热组大鼠体温曲线明显上抬,各观察点体温均明显升高,下丘脑PGE2和cAMP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脾虚发热组比较,补中益气汤组大鼠体温曲线明显下移,下丘脑PGE2和cAMP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补中益气汤对脾虚发热模型大鼠具有明显的退热效用,其退热作用可能与降低中枢发热介质PGE2和cAMP有关.  相似文献   

11.
灌胃给予桂枝汤10g/kg,可使酵母致热大鼠的体温下降,使安痛定引起体温低下大鼠的体温升高。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下丘脑和血浆的前列腺素E_2(PGE_2)含量,在发热动物中,桂枝汤灌胃使PGE_2水平下降;在低温动物中,桂枝汤使PGE_2水平提高;灌胃给予桂枝汤对PGE_2脑室注射致热大鼠,也有快速解热作用。提示桂枝汤可能通过促进或抑制中枢发热介质PGE_2的代谢而参与对体温的双向调节。  相似文献   

12.
桂枝汤有效部位A对下丘脑热休克蛋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研究桂枝汤有效部位A(Fr.A)在双向调节体温的同时对下丘脑热休克蛋白(HSP)的影响。方法:取高、低体温大鼠下丘脑组织,应用蛋白印迹法测定热休克蛋白含量。结果:Fr.A在双向调节体温的同时,可明显拮抗安痛定性低体温大鼠下丘脑HSP70含量的降低,对酵母性高体温大鼠下丘脑HSP70含量具有一定的降低作用。结论:Fr.A对高、低体温大鼠下丘脑HSP70含量的调节作用是其双向调节体温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川芎挥发油(CH)解热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大鼠啤酒酵母发热模型,腹腔注射给以高、中、低3个剂量CH观察大鼠直肠温度变化,然后以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下丘脑组织中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肛温和下丘脑组织cAM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H高、中剂量组均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且在发挥解热作用的同时大鼠下丘脑组织中cAMP含量明显降低,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有降低作用趋势,但无明显差异。结论CH解热作用的机理之一可能为减少下丘脑组织中cAMP的含量使中枢体温调定点下调而达解热效应。  相似文献   

14.
清金注射液解热作用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清金注射液(QJI)的解热作用机理。方法:用伤寒、副伤寒甲乙型三联疫苗致家兔发热与大肠杆茵茵液致大鼠发热模型.观察清金注射液对发热动物体温、家兔脑脊液(CSF)中环磷腺苷酸(cAMP)、大鼠血浆中cAMP及血清白介素-1(IL-1)含量的影响。结果:清金注射液对发热动物的体温升高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明显抑制三联疫苗致发热家兔脑脊液中cAMP的升高;可明显抑制大肠杆菌致发热大鼠血浆中cAMP与血清中IL-1含量的升高。结论:清金注射液具有显著解热作用,其机制与抑制中枢发热介质cAMP与内生致热原IL-1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桂枝汤在对两种不同体温状态模型大鼠呈现解热或升温作用的同时 ,对酵母诱导的发热大鼠 ,可显著抑制其下丘脑中AC活性 ,降低异常升高的cAMP含量 ;而对安痛定诱导的低体温大鼠 ,又可显著增强其下丘脑中AC活性 ,增加异常降低的cAMP含量。实验结果提示 :桂枝汤对体温的双向调节作用可能部分是通过影响AC活性 ,从而改变下丘脑细胞中cAMP含量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桂枝汤在对两种不同体温状态模型大鼠呈现解热或升温作用的同时 ,对酵母诱导的发热大鼠 ,可显著抑制其下丘脑中AC活性 ,降低异常升高的cAMP含量 ;而对安痛定诱导的低体温大鼠 ,又可显著增强其下丘脑中AC活性 ,增加异常降低的cAMP含量。实验结果提示 :桂枝汤对体温的双向调节作用可能部分是通过影响AC活性 ,从而改变下丘脑细胞中cAMP含量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桂枝汤在对两种不同体温状态模型大鼠呈现解热或升温作用的同时,对酵母诱导的发热大鼠,可显著抑制其下丘脑中AC活性,降低异常升高的cAMP含量;而对安痛诱导的低体温大鼠,又可显著增强其下丘脑中AC活性,增加异常降低的cAMP含量。实验结果提示:桂枝汤对体温的双向调节作用可能部分是通过影响AC活性,从而改变下丘脑细胞中cAMP含量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桂枝汤有效部位A(Fr.A)在双向调节体温的同时对下丘脑热休克蛋白 (HSP)的影响。方法 :取高、低体温大鼠下丘脑组织 ,应用蛋白印迹法测定热休克蛋白含量。结果 :Fr.A在双向调节体温的同时 ,可明显拮抗安痛定性低体温大鼠下丘脑HSP70含量的降低 ,对酵母性高体温大鼠下丘脑HSP70含量具有一定的降低作用。结论 :Fr.A对高、低体温大鼠下丘脑HSP70含量的调节作用是其双向调节体温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9.
桂皮醛对发热大鼠下丘脑蛋白质组双向凝胶电泳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桂皮醛对酵母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及其时下丘脑蛋白质组的影响。方法: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和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方法,对蛋白质进行分离,以模型组作为参考胶进行匹配。结果:口服给予桂皮醛后时发热大鼠有解热作用,双向电泳图像分析显示桂皮醛组与模型组匹配率为86%,多个蛋白质点表达量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桂皮醛时酵母致热大鼠有解热作用,其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可能参与了解热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九头狮子草水提液,石油醚部位及水部位解热作用的差异,初步探讨石油醚部位的解热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经筛选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石油醚组、水部位组和水提组(不同极性部分的剂量设定以水提物的大鼠剂量为基础,结合各个部位得膏率,按相同生药量8 g.kg-1换算成各极性部位剂量),采用干酵母皮下注射方法制备发热模型,于模型制备后5 h,分别ip石油醚部位(0.4 g.kg-1)、水部位(1.4 g.kg-1)、水提液(8 g.kg-1)后分别于各个时间点监测直肠温度,比较三者作用的差异性;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及下丘脑内环磷酸腺苷(cAMP)、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结果:九头狮子草水提液,石油醚部位及水部位均能降低发热模型大鼠体温,三者对体温指数(TRI9)的影响分别为:(10.24±0.83),(10.08±0.47),(8.23±0.64)cm2,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放射免疫结果显示,石油醚组血清IL-6含量,下丘脑cAMP,PGE2含量低于模型组,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九头狮子草水提液,石油醚部位及水部位均具有解热作用,石油醚部位及水部位解热作用强于九头狮子草水提液;石油醚部位的解热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IL-6的生成进而阻断PGE2,cAMP等中枢发热介质,或直接对抗IL-6的作用而发挥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