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经》为中医学的主要经典著作 ,是中医理论之渊薮 ,虽无中风病名 ,但对有关中风病的论述比较全面 ,而且一直指导临床实践。1 病 名《内经》中类似中风病的记载很多 ,但无中风的病名 ,而是随本病不同的症状和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命名。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指出 :“按内中风之证 ,曾见于《内经》 ,而《内经》初不名为内中风 ,亦不名为脑充血 ,而实名为煎厥、大厥、薄厥。”张山雷在《中风 诠》中亦指出 :“煎厥、薄厥、大厥之病情 ,大致相似 ,则亦猝然昏瞀之中风也。”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相似文献   

2.
李春红  李衍滨 《陕西中医》2003,24(2):186-188
1 理论研究  1.1 病名“中风”之名 ,始于《内经》“饮酒中风”、“新沐中风”等 ,与现代所论中风名同实异 ,但其所论仆击偏枯、大厥、煎厥、薄厥等病症与现代中风类同。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所论中风与现代相同 ,而《伤寒论》“太阳中风”则为外感病。至明清时期对中风  相似文献   

3.
1 中风病的论述 有关中风病的记载,最早始于《内经》,在《内经》中,依据不同的症状表现和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记载,如卒中昏迷时有“仆击”、“大厥”、“簿厥”之称。在半身不遂期间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痱风”等不同名称。至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症并治》篇中,较为详细的论述了本病的病因、脉症,自此有中风专论,就中风病变部位,根据《素问调理论》气血并逆之说,  相似文献   

4.
一、病因学上的内风、外风之争中风病因属外风入中或内风所为?还是二者兼有之?历代医家一直争论不休。《内经》称本病为“仆击”,“偏枯”,而有关“厥”的记载与本病尤为相似。《素问·生气通天论》载:“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载:“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素问·通评虚实论》载:“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梁之疾也”。不仅认识到本病病因与饮食、情志、气血内虚等因素有关,而且指出其病机为气血逆乱。相反,《内经》所论诸风,多指外受风邪,故无神昏等证。如《素问·风论》载:“风之伤人也……或为偏枯”。“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藏府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金匮  相似文献   

5.
<正> 中风作为病名由来已久,但唐宋以后所指的中风,专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口呙)斜,半身不遂之证而言,以其发病急暴如风矢之中人,故名中风。即《内经》所载的,“大厥”、“击仆”,“偏枯”等病。论中风病因,唐宋以前多从外风立论,金元以后多从内风立论,分为真中风,类中风。辨证上延用张仲景《金匮要略》中以脏腑经络作为病变深浅层次的辨证纲领,这种分类方法从纵向上对中风病的发展变化规律作了概括,但是对揭示疾病的性质,确立治  相似文献   

6.
中医对脑血管意外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对脑血管意外的认识扬州大学医学院附院(225001)张博生,王禾【关键词】中风,脑血管意外,辨证施治一、病名中风病名始见于《素问》。其后则有风痱、真中风、类中风等名称。内经所谓“煎厥”、“薄厥”、“大厥”等,其症状类似现代之脑血管意外。张锡纯认为...  相似文献   

7.
<正> 厥和脱一般认为属于两个证名,皆起源于《内经》,后世不断补充。至于厥、脱二字联系起来,直至明末清初才开始。一、厥脱阐述的看法:张景岳认为《内经》有寒厥、热厥之分;《伤寒论》则以手足逆冷为厥,以邪正来分。前者着重论述元气变化,在气在血都有危证;后者着重论述邪气,依凭手足阳气来测预后。他视气逆证为危重证,是诸厥的总名,是由气血败乱造成的,非独中风  相似文献   

8.
赵斌 《浙江中医杂志》1994,29(10):443-443
中风中脏腑型早期治重风火一得742500甘肃省成县中医院赵斌对于中风中脏腑型的病机,早在《内经》中就有论述,如《素问·调经论》中云t“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以其论述过于简单,使后世医家多有争议,至清代叶天士、...  相似文献   

9.
“中风”一病源于《内经》,病名有大厥、仆击、偏枯等称,如《素问·调经论》曰“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中风也称脑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中风患者的80%[1].历代医家认为其病因多以风、火、痰、瘀、劳倦、气虚等为主,而现代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参与其中[2].与全身细菌感染类似,脑缺血后炎症反应也与先天免疫相联系.  相似文献   

10.
论"中风从火热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风病因颇多,治法亦繁,近代多趋向从瘀从虚论治,而河间主火之说,渐被淡忘。笔者认为中风从火热论治,仍有其重要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对此作一阐述。1 文献古籍的论述关于火热引发中风的理论,经云:“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又曰:“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中风属《内经》中“大厥”、“薄厥”、“煎厥”、“偏枯”范畴。薄厥、煎厥等,皆阳气亢逆所致。亦属“诸逆冲上”,性质属火无疑。《金匮要略》中风篇中的风引汤治热瘫痫,瘫痫既然…  相似文献   

11.
郭毅 《四川中医》1998,16(1):2-3
近代名医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是其一生医疗经验的总结,其中有关脑血管病的论述与治疗颇具特色,这方用药讲究实效,现撷其要略述于下,以供同道参考。1.审病因,分型独创张氏将中风分为脑充血与脑贫血两大证型,为有别于外风证而称之为内中风。根据其症状描述,其脑充血约相当于现代之高血压病、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贫血约相当于现代之脑血栓形成、脑动脉硬化等。张氏多次提及《索问·调经论》所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认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乃为脑充血之根本病因…  相似文献   

12.
风、痨、臌、膈古人称之谓四大难证 ,《金匮》对此有专篇或散在论述 ,其医理深远 ,创见颇多 ,影响深刻。本文试就该书对风、痨、臌、膈的理论与临床辨治作初步探讨。1 中风中风之病 ,《内经》有“薄厥”、“偏枯”之名 ,而迨至仲景 ,其证始得明了。《金匮·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曰 :“夫风之为病 ,当半身不遂 ,或但臂不遂者 ,此为痹 ,脉微而数 ,中风使然”。举脉象说明中风病因气血不足 ,外邪诱发所致。若病变较轻 ,邪中于络 ,营气不行 ,不能运于肌表 ,则肌肤麻木不仁 ;若病变较重 ,邪中于经 ,血气不能运行于肢体 ,则肢体沉重 ;若病邪深…  相似文献   

13.
<正> 先师赵锡武教授是当代著名老中医。先生熟谙内难经义,精通仲景医道,博览后世医籍,善采众家之长。先生行医五十余载,直至晚年仍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启蒙后学,毕生尽瘁于中医事业。今录先生诊暇余言一二,以饷读者。中风者病中于“风脏”中风之病有广义、狭义之分。《内经》风、痹、瘘、厥、贼风等篇所论,皆属广义之中风,《伤寒论》中的桂枝汤证等,乃是  相似文献   

14.
出血性中风的证治经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中风为内科急症。稽其病机,历代诸说纷纭,河间主火,东垣主气,丹溪主痰,王履则创“中风非风”之说,近代医家张伯龙、张山雷、张寿甫则遵《内经》“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之旨,倡导“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之论。当代医家以及教科之书,则把出血性中风  相似文献   

15.
口眼斜是中医学至今一直沿用的常用术语。早在《内经》中即有“口喝”,“口僻,急者目不合”等记载。《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中则称为“僻不遂”。其后历代医家多有论述,唯词语不甚统一,有“口眼斜”、“口眼僻”、“偏风僻”、“口面偏斜”、“口眼歪斜”等。但其涵义则,即歪;斜,指偏斜。口眼斜是指口眼皆不正的一种颜面病象,临床表现为口角下垂、目不能紧合等。中医学把这一症状作为中风的主证之一。《内经》已有关于“中风”的论述,《金匮要略》之后,中风病名遂相沿成习。汉唐以降,千余年中不论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医学之脑血管意外,属中医学的中风范畴,前人不乏论述。因本病多来势迅猛,“一如天地问之疾风暴雨,迅不及掩”(《中医各家学说》),故以中风名之。笔者在从事临床工作之余,对中医文献中有关涉及本病的认识进行了整理和学习,获益良多,现讨论如下。1 病名 脑血管意外,现代分为脑出血与脑缺血二种。其症状虽有不同,但常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失语、偏身瘫痪,或有头痛、恶心、呕吐,伴血压增高等。根据中医文献中的症状描述可以认为,《内经》所谓“煎厥”、“薄厥”及“大厥”等均属此范畴。厥者,昏厥也。正如张锡纯认为,“脑充血证即《内经》之所谓厥证”,“其曰薄厥者,言其脑中所菀之血,激薄其脑部,以至于昏厥也”。由此可证。另外,张景岳所曰“非  相似文献   

17.
气虚血瘀是缺血性卒中的基本病机 缺血性卒中,属中医“中风”、“厥证”、“偏枯”等病证范畴,气虚血瘀是中风、偏枯发病的基本病机,历代医家对此论述颇多。“内虚邪中”说始于《内经》,在《灵枢·刺节真邪》云:“虚邪偏客于身,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提示了气虚是发生中风的重要原因之一。《金匮要略》继承了《内经》的思想,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论》云:“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  相似文献   

18.
中风新论     
韩支亚  任红伟 《陕西中医》2000,21(4):192-192
<正> 我国古代中风的论述,一方内容丰富,百家争鸣,另一方面存在着概念荚杂,称谓混乱。如真中风,类中风,非风,外风,内风等,给学习和应用带来不便,很有澄清的必要。 1 唐宋以前中风不应完全否定 中医普遍认为中风有一个明显的分水岭,唐宋以前和金元以后。对唐宋以前中风特完全否定的态度。如张山雷说:“古之中风皆是外因,治必温散解表者,所以祛外来之邪风也。今之中风多是内因,治必潜降镇摄者,所以靖内动之风阳也”。(《中风铨》)其实这与史实不符。 《素问·通评虚实论》说:“凡治消痹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膏梁之疾也”。《内经·调经论》:“血之  相似文献   

19.
余勇刚  方原 《浙江中医杂志》1999,34(11):467-467
厥逆之证,远在《内经》中就早有论述,如“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在《伤寒论》中也有寒、热、痰、水、气、蛔等厥证的记载。自此以后,历代医家对厥证的论述,其定义、范围、种类等均有扩展和充实,大凡有寒、热、气、血、痰、食、暑、尸、酒、蛔、色等厥...  相似文献   

20.
中风又名卒中,因其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名之。有关中风的记载始见于《内经》,其病名有大厥、薄厥、扑击、偏枯、痱风等。中风病名最早见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其曰:"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