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正>酒精性脂肪肝是指因摄入酒精所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5%的肝损害性疾病,占酒精性肝病的90%[1]。目前酒精性脂肪肝有迅速增加的趋势[2]。酒精性脂肪肝通常没有症状,或有轻微的乏力、倦怠、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或有肥胖、肝脏肿大等体征。酒精性脂肪肝属中医"肝积""痞气"等范畴。其病变部位主要为肝、胃,与胆、脾、肾等脏腑  相似文献   

2.
许志刚 《光明中医》2015,30(2):443-444
<正>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除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外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脂肪肝属于西医的病名,传统医学并无此类病名,按其临床症状可归为中医的"胁痛""积聚"、"痰浊"、"肥气"、"肝着"等病[1]。目前中医对于治疗有症状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较多,但随着实验室检查手段的不断丰富,临床上可见很多无症状而仅有实验室指标异常的脂肪肝病患。笔者导师江苏省名老中医季光  相似文献   

3.
非酒精性脂肪肝在中医学中没有论及,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归属为传统医学"肝癖"、"痰证"、"胁痛"、"积聚"等范畴。脂肪肝是由多种病因和疾病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大多数脂肪肝预后良好,但仍有部分特别是伴有炎症的脂肪肝可能发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其原因目前不十分明确。本文首先简述健脾消积法的来源,然后深入探讨健脾消积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4.
<正>脂肪肝是由于肝脏本身及肝外原因引起的过量脂肪在肝内持久沉积所致的一种常见病。虽然大多数脂肪肝预后良好,但仍有部分特别是伴有炎症的脂肪肝可能继续发展成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因此,对脂肪肝的防治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院消化内科采用自制脂肝宁胶囊治疗脂肪肝取得较好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5,(10):1864-1865
总结李今垣从痰涎论治脂肪肝的临床经验。李今垣以脂肪肝"痰涎肝"之病名,提出痰涎肝病因约略有六:高盐高脂饮食;嗜酒留湿、留痰;七情怫郁;脾肾亏虚;形体肥胖;遗传因素。他认为痰涎肝临床总以痰湿内蕴及痰热内扰为主还应包括寒湿型、气滞型、血瘀型等,并提出从痰涎论治脂肪肝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脂肪肝的病机及治疗研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脂肪肝是一种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明确的脂肪代谢障碍疾病,以肝组织中蓄积大量脂肪(大多是甘油三酯),肝细胞发生显著脂肪变性为特点,可导致肝细胞坏死,进一步演变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在祖国医学中,脂肪肝属于"积聚"范畴,现代谓之"肝癖(痞)".  相似文献   

7.
柴胡既有保肝作用又有肝毒性。皂苷类成分是柴胡中的主要药效和毒性物质,其"量-毒-效"关系不明确。该文以柴胡皂苷a(SSa)为例,基于健康和酒精性脂肪肝斑马鱼模型,建立"量-时-毒"曲线,评价相同浓度SSa对斑马鱼生理模型和病理模型的毒性差异,及其对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实验结果显示1. 77μmol·L-1SSa对酒精性脂肪肝具有保护作用,且对健康幼鱼无毒性作用; 5. 30μmol·L-1SSa对酒精性脂肪肝幼鱼无肝毒性且具有肝保护作用,对健康幼鱼具有肝毒性;5. 62μmol·L-1SSa对生理和病理模型均具有肝毒性。该文阐述了柴胡皂苷a"量-毒-效"关系,符合"有故无殒"理论,为柴胡及柴胡皂苷a的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脂肪肝并不是不能治愈的一种疾病,它是属于一种"现代病"、"生活习惯病",也不是一个独立性疾病,是各种诱发脂肪肝的危险因素而导致的肝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可伴有或不伴有临床表现。只有脂肪肝病人从思想上认识、掌握疾病知识,正确从饮食、运动、休息、生活习惯、自我保健等方  相似文献   

9.
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属"胁痛""积证""痰浊""瘀血"等范畴,《伤寒杂病论》记载方剂,结构严谨,配伍精妙,用药精简,堪称方书之祖,为祖国医学传承下的宝贵财富,半夏泻心汤、大柴胡汤广泛应用于脂肪肝,加减辨证施治,效果显著,前景广阔。附积证(肝胃不和,痰湿内阻;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炎)、肝浊(膏浊内蕴,气机郁滞;中重度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验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典型脂肪肝的多层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表现特征及鉴别诊断,提高MSCT检查对不典型脂肪肝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已确诊为不典型脂肪肝患者的MSCT扫描资料,观察病灶边缘、形态及多期增强表现。结果:不典型脂肪肝资料中,不均匀脂肪肝占32例,弥漫型脂肪肝中的"肝岛"占9例,局灶性脂肪肝占7例。结论:不典型脂肪肝患者MSCT表现:病灶有特殊好发部位、病灶较薄、无占位效应;增强后血管正常走行于病灶内,而无形态、位置的改变,病灶密度始终呈均匀低密度改变,与周围肝组织同步强化;根据前述表现,通常可作出不典型脂肪肝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1.
浅谈脂肪肝的中医辨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肪肝系脂肪在肝内蓄积过多所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并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在某些地区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脂肪肝同其他慢性肝病相似,常无特异性表现,仅有轻度的倦怠感、肝区疼痛不适、食欲不振、形体肥胖、腹胀等症,因而易被忽视.肥胖、糖尿病和酒精中毒是脂肪肝的三大病因,并且无论成因如何,总有部分患者发展为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甚至导致脂肪性肝硬化及其相关疾病.脂肪肝属中医"胁痛"、"积聚"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以痰湿内停、气滞血瘀为主要病机.多因饮食失调,肝气郁结,湿热蕴结,中毒所伤等致病.病位主要在肝,涉及脾、胃、胆.主要病理产物为痰饮、瘀血、气滞.病性属本虚标实证.在本为气虚,主要见肝脾气虚;在标为湿热、痰饮、瘀血、气滞,且多兼夹出现.临床治疗宜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2.
肝净疗法是专门针对脂肪肝、酒精肝人群,能够完全清除脂肪肝、降低血脂、降低转氨酶、预防肝硬化、预防肝癌等疾病的康复疗法。脂肪肝全面康复肝净疗法是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证的惟一治疗脂肪肝的重点推广项目。肝净疗法及其核心技术属国际首创,肝净对脂肪肝、酒精肝、降低血脂和减肥的治疗技术获得两项发明专利。很多医疗专家和脂肪肝患者对肝净的效果感到惊讶并希望了解肝净的作用机制,本刊特邀肝净研究专家银小龙博士撰文揭秘肝净治疗脂肪肝的原理。  相似文献   

13.
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肝脏脂肪代谢发生障碍致脂类物质的动态平衡失调,从而造成脂肪在肝组织细胞内蓄积的一种病理状态.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的"胁痛"、"积证"、"痞满"、"痰浊"等范畴.脂肪肝初期的临床表现和危害不明显,但随着病程的延长,病人逐渐出现乏力、消化不良、肝区隐痛、肝脾肿大,继而出现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肝衰竭等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成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西医临床上治疗脂肪肝的药物很多,但至今仍没有特效的、针对性很强的药物,甚至有些药物在降低脂质的同时,损伤了肝功能.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肝的发生日渐增加,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第二大肝病,是21世纪肝病领域面临的新挑战。正常人肝脏内脂质含量占肝湿重的2%~4%,各种因素导致肝细胞内脂质积聚超过肝湿重的5%,即形成脂肪肝[1]。根据患者有无过量饮酒史分为酒精性脂肪肝(AFLD)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AFLD是指长期饮酒导致的脂肪肝[2]。NAFLD是指除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外所致,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NASH)和NASH相关肝硬化[3]。脂肪肝的病变过程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4-6]。对于脂肪肝的治疗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脂肪肝在CT和USG检查中的表现及意义。方法对我科2006年01月至2010年12月100例诊断为脂肪肝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CT诊断资料86例,USG诊断资料64例,CT、USG诊断资料均有的50例。结果 CT平扫根据脂肪浸润范围或程度不同而显示肝脏密度降低范围、程度不同,肝/脾CT值之比<0.85,增强扫描肝比脾的增强效果差、肝内血管在肝实质内显示特别清晰;USG表现"光亮肝(bright liver)",肝脏轮廓不清、圆钝,肝内血管与肝实质回声反差消失而使肝内血管结构不清;MRI检出率低,有时T1加权图像可表现信号增加,在此不多赘述。结论脂肪肝的影像学检查主要应用CT和USG,其中CT扫描是最有价值的影像学检查;MRI检出率不及CT和USG[1]。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脂肪肝现代共识病名追溯宋元明清文献中相关方药理论的研究。方法以现代医家共识的脂肪肝中医病名为依据,通过对宋元明清主要医籍中防治脂肪肝相关疾病的方药进行整理,并对其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表明宋元明清医家在"肝痞"的治疗中以补泄兼顾,标本兼治;从脾论治,助化蠲浊;辛开苦降,甘温并施为主。结论"肝痞"从虚论治、坚守即病防变的思想、以温补为主,不忘理气活血,为历代医家所共识,现代在此基础上又以消散之法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柔肝泻脂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物(LPO)的降解产物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饮食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中药"柔肝泻脂方"干预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肝匀浆SOD、MDA的含量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肝匀浆中SOD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M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通过给药治疗,与模型组比较,柔肝泻脂方各组血清及肝匀浆中SOD水平均明显增高,MDA含量显著降低;与血脂康组比较,大鼠肝匀浆SOD含量升高及MDA含量降低以柔肝泻脂方预防组和大剂量组最为显著。结论:柔肝泻脂方可以显著提高血清和肝组织的抗氧化能力,抵御肝细胞的氧应激和过氧化,使肝细胞免受损伤,达到预防和治疗脂肪肝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脂肪肝是指因某种或多种病因导致肝脏动态平衡失衡和脂质代谢紊乱,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1];主要包括了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学将脂肪肝称为"肝癖",现将脂肪肝的中西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脂肪肝是临床常见病,属中医学"积聚""胁痛"等范畴。中医认为脂肪肝多因先天禀赋不足、饮食失调、情志内伤等损及肝脏,肝病传脾,脾失健运,湿浊内生而致病。据"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理论,脾运失健是本病的主要病机,气滞、湿阻、血瘀是主要病理因素。临证以健脾运脾为要,治疗脂肪肝重在疏肝健脾、燥湿运脾、活血健脾,临证收效良好。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20.
王肃 《河北中医》2010,32(12):1896-1898
<正>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当肝内输出的脂肪减少,肝细胞氧化功能减低,肝细胞合成脂肪酸增多,周身运往肝脏的脂肪过多时,脂类物质(主要是甘油三酯)便可在肝内贮积,形成脂肪肝。脂肪肝可出现肝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