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2 毫秒
1.
1“调中州,安五脏”的含义 “调中州。安五脏”始终围绕中州脾胃的特性和生理功能.结合脾胃与四脏等其它各脏腑的生理病理关系。治疗与脾胃相关的各种疾病。  相似文献   

2.
从脏腑论脾胃郑燕萍(河北省中医院050011)明·张景岳《景岳全书》说:“脾为土脏,灌溉四旁,是以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有五脏之气,此其互为相使,有可分而不可分在焉。故善治牌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能治脾胃而使食进胃强,即所以治五脏也。”这段...  相似文献   

3.
<正> 脾胃病证有虚有实,脾病以虚证为多,胃病以实证为常见,故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之说。因脾胃的生理机能与各脏腑之间,存在着互相生化互相制约的关系,所以脾胃发生病变,常常影响其余脏腑。相反,其它脏腑的功能障碍也能引起脾胃功能的失调。张景岳说:“治脾胃,可以安五脏”。人体健康与否,关系到脾胃的强弱,若生化之源生机旺盛,五脏六腑则安。如周慎斋说:“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万无一  相似文献   

4.
脾胃学说在中医脏腑学说中地位极其重要。笔者遵循《内经》与李东垣学说,临证时从“内伤脾胃百病生”,“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着眼,治疗据“善治病者,惟在治脾”,“治脾以调五脏”,在临床上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介绍刘启泉主任中医师“通调五脏安脾胃”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经验。刘启泉立足于中医整体观念,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临证经验,提出“通调五脏安脾胃”。CAG病位在胃,关乎五脏,郁、瘀、虚是最常见的发病要素。治疗中在主方主药的基础上,依据五脏相关之理,疏肝达肺、理气通滞;通心脉、调情志、解郁散瘀;补脾益肾、培根固本,旨在通调五脏以安脾胃。  相似文献   

6.
明代著名儿科医家万全,以儿科及妇科见称。万全根据小儿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提出了小儿“脾常不足”的学术思想。在治疗五脏病证时,他提出要在脏腑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顾护脾胃,从安他脏以调补脾胃。万全认为,小儿脾常不足尤当调理,要遵循以平为期、以和为贵、食补为先、脾贵在运的宗旨,通过调母乳、节饮食、药物治疗、食物调理等方法,时刻以顾护脾胃为根本,从而使小儿脾胃调和,“乳食能进,大小便调,此肠胃之气足也”。  相似文献   

7.
脾胃之论,莫祥于东垣,其治脾胃之法,莫精于升降。周慎斋曰:“胃气为中土之阳,脾气为中土之阴,脾不得胃气之阳则多下陷,胃不得脾气之明则无转运.”叶天上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说明脾胃健运依赖于阴阳相互作用及升降有序。在脾胃病治疗方面,张景岳不推遵东垣五脏有病,当治脾胃,而是认为:“脾胃有病,自宜治脾胃。然牌为土脏,灌溉四旁,是以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皆有五脏之气,此其互为相使,有可分而不可分者在焉。故善治脾胃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能治脾胃,而使食进胃强,即所以安五脏也。”充分说明…  相似文献   

8.
调理脾胃为法加味温胆汤治疗情志疾病验案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五脏藏神理论认为人的神活动不仅由心主宰,而且归属于五脏,五脏系统整体功能协调,则神有所藏,牛命活动正常。情志属狭义之神的范畴,亦足由心所主,分归五脏,但五脏之中,因脾土位居中央,连通上下,灌溉四旁,有承阴启阳,转枢往复之功,所以对情志活动具有重要调节作用。鉴于中焦脾胃在调畅诸脏腑气机中的转枢作用,确立调理中焦脾胃之法,为治疗情志疾病不可忽视的法则,而应用加味温胆汤治疗情志疾病的遣方思路,正是基于其擅调中焦脾胃之功。  相似文献   

9.
浅述脾胃病用药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是有机的整体。脾胃为后天之本,五脏六腑皆秉脾胃之气以生息。因此脾胃发生病变,必然影响到其他脏腑引起疾病。脾胃在整体中具有重要地位,善治脾胃者可以调五脏。如何掌握脾胃用药规律,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景岳全书》“脾胃有病,自宜治脾胃,脾为土脏,灌溉四旁,是以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皆有五脏之气,此其互为相使,有可分而不可分者在焉,故善治脾胃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其论述提示我们:脾胃的病变是可以通过对五脏的调理而达到治疗目的的。  相似文献   

11.
人体五脏皆禀气于胃,脾主灌溉四旁。善治脾胃者能调五脏,因治脾胃能使饮食正常,以安五脏。五脏若安,形体自壮。人非精血则无立形体之基;无水谷则无形体之壮。先天精血由命门所主,后天水谷由脾胃所主;  相似文献   

12.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属中医学"反胃""积聚""伏梁"等范畴。胃癌的病位在胃,然其发生与五脏密切相关,皆由脏腑阴阳失衡,外邪长期作用,正气亏虚,虚则致积所致。诚如张景岳提出"治五脏以调脾胃"。因此在明确胃癌病因、病机的同时,要结合脏腑辨证论治。而脏腑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相互累及,从胃癌的诸多复杂表现中,找出临床辨证论治的规律,以扶正祛邪、健脾养胃为主,兼顾其他脏腑,通常达变,灵活辨证,方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正> “胃气”是内涵十分丰富的中医学名词。祖国医学非常重视“胃气”,认为“人以胃气为本”,胃气强则五脏俱盛,胃气弱则五脏俱衰。有胃则生,无胃则死。因此,准确理解“胃气”之涵义显得十分重要。何为“胃气”?概言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涵义:1.是指维持胃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此胃气属于脏腑之气的范围,而脏腑之气是由水谷之气,吸收自然界之清气和肾中精气结合而成,分布于脏腑系统之中即为脏腑之气。细分之则有五脏之气,如肝气、肺气、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五脏藏神”理论认识小儿自闭症,并探讨运用振腹推拿治疗小儿自闭症的临床思路。振腹推拿治疗小儿自闭症是以振法为主要操作,辅以通任脉、分胸腹阴阳、摩揉腹部、推腹及拿腹等操作的一套手法。该手法以“补养并调和元气运动”为纲,结合脏腑经络辨证取穴,通过御气、调脏、调形来实现调神的目的,有效改善自闭症患儿的睡眠质量、脾胃运化、语言功能和刻板行为等,从而达到脏和神安之效。  相似文献   

15.
唐彦 《河北中医》2003,25(11):826-827
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而小儿生机蓬勃 ,发育迅速 ,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尤为迫切 ,但其脾胃功能尚未完善 ,与此种高需求发生矛盾 ,饮食稍有不慎 ,则脾胃易伤 ;倘若诊治不当 ,所投药物也首先损伤脾胃。因此 ,小儿内伤病以脾胃尤多。历代医家非常重视脾胃对小儿的影响 ,明代医家万全更提出“五脏以胃气为本”的观点 ,“脾胃一病 ,五乱并作 ,脾胃虚弱 ,百病蜂起” ,故“调理脾胃者 ,医中之王道 ,小儿尤不可不调理”。如何调理 ,万全认为 :不专在医 ,惟调乳母 ,节饮食 ,慎医药 ,使脾胃无伤 ,则根本常固矣。可谓深得调理之精要。1 调乳母…  相似文献   

16.
不论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还是在各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脾脏都处于人体核心地位。"脾调五脏"是连建伟教授的重要学术思想之一,分为"治脾胃以调五脏""治五脏兼顾脾胃"两个方面。文章从脾脏的生理病理地位及连建伟教授治疗虚人外感、遗尿、眩晕、癫痫三则临床验案入手解析连建伟教授"脾调五脏"思想及临床诊疗思路,以期体现连教授学术思想之一二。  相似文献   

17.
从脾胃与其它四脏的生理、病理关系,阐释五脏疾病从脾胃论治的理论意义,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五脏之间通过经络相互络属。同时,五脏生理、病理之间按照五行生克秩序维持着动态平衡,而五脏之中尤以脾胃为重,脾胃为后天气血之本,为其它脏腑的功能活动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蜂蜜,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又称石蜜、石饴,其“味甘平、主心腹邪气,诸惊癎痉,安五脏,主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和百药”。《本草纲目》认为,能“和营卫,润脏腑,通三焦,调脾胃”,并归纳为“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煤也,  相似文献   

19.
干燥综合征(SS)是以多系统、多脏器损害为特征的临床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刘启泉认为SS的发生发展与五脏密切相关,脾胃虚弱、健运失常是发病的根本,肝气郁滞、藏泄失职是重要致病因素,肺失宣肃、肺阴亏耗是重要诱因,心失所养、瘀滞不通是主要病因,肾阴不足、肾阳虚衰是日久难愈的关键。脾胃作为气机升降枢纽,气血生化之源,对SS尤为重要。脾胃安则脏腑津液足,机体得濡,反之,则生化无权,燥邪内生,导致SS发生或加重。临证之时,提出通调五脏,安和脾胃,指导SS临床治疗,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20.
七情发生与五脏功能调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七情发生涉及了外界客观事物与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它是在由本性演化出的欲求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七情活动以脏腑精气为基础,并受五脏的调节,其中心是七情发生的先导和主宰,肝是七情调畅的保障,脾胃是七情调衡的枢纽,肺是情志活动之辅脏,肾是七情发生的根本,五脏协调一致、相互作用产生了七情的各种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