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肢体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偏瘫患者9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脑卒中饮食、认知、生活起居等常规护理及常规肢体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变化情况等。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1.1%,治疗组有效率为87.5%,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均有所提高,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针灸联合肢体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改善患者的日常生存质量,减少致残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中风偏瘫肢体痉挛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方法治疗;对照组64例采用常规西医康复理疗等综合康复方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患侧肢体痉挛消失,肢体功能恢复,肌力恢复程度、上肢运动功能改善状况、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7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较常规西医康复理疗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2013年6月-2014年6月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单纯接受康复训练,观察组接受针灸配合康复训练疗法,为期3个月。评价肢体运动恢复情况以简式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FMA)为指标;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为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量表得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训练前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FMA、FIM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相比单纯康复训练,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手法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脑卒中患者提供新的临床证据。方法:将90例符合研究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5例)予以常规功能康复训练治疗,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针刺及手法康复。采用STREAM和MBI评定量表评价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TREAM和MBI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8.9%明显高于对照组62.22%(P0.05)。结论:针刺配合手法可更好地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情况,是脑卒中偏瘫针灸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针灸加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6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针灸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针灸加康复训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后MFA评分:治疗组患者分别是(37.42±19.86)、(60.24±22.36);对照组分别为(36.98.±20.86)、(49.61±17.28)。治疗前后ADL评分:治疗组患者分别为(52.17±5.26)、(75.82±6.94);对照组分别为(51.87±4.96)、(68.74±7.52)。两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针灸加康复训练配合治疗可以使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针灸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30例老年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就诊时间分成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65)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护理方案,观察组在上述干预基础上联合早期针灸康复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及Barthel自理能力指数(BI)变化差异,记录其肌力分级及Brunnstrom脑卒中恢复分级情况。结果:1干预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BI评分均较干预明显降低,Fugl-meyer评分则较干预前明显提升(P0.05),其中观察组各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肌力分级优良率及Brunnstrom脑卒中恢复分级优良率分别为72.3%和76.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8%和55.4%(P0.05)。结论:对老年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予以早期针灸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其肌力水平、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对提高其预后质量具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陕西中医》2015,(8):1071-1072
目的:探讨针灸与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连续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通过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和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在此基础上加对患者进行5周的运动想象治疗,对比两组间Brunnstrom分期、简易Fug-Meye肢体运动积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组患者Brunnstrom分期、FMA和MBI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除了对其按照常规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及中医针灸治疗外,结合运用运动想象疗法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明显促进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实施中医针灸与康复训练结合治疗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将13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予以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n=65)和对照组(予以康复训练治疗,n=65),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同时间肢关节运动功能评分变化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9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肢关节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为理想,P0.05。结论: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在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灸、穴位按摩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气虚阻络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组则加用针灸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中医证候积分,观察治疗后患者肌力的变化情况,用Fugl-Meyer(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分别评定治疗前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93.0%)与对照组(74.4%)相比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肌力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FMA、MBI、SS-QOL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结论针灸、穴位按摩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气虚阻络型脑卒中偏瘫患者有确切疗效,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肌力,提高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神经功能重建仪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护理(良肢位摆放、肌肉按摩、针灸、肢体运动疗法),治疗组则结合神经功能重建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外,早期结合神经功能重建仪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肢肌力恢复,提高肢体运动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张松青 《吉林中医药》2012,32(8):795-796
目的:观察补阳虫藤饮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期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虫藤饮汤剂(黄芪、桃仁、红花、地龙、赤芍等),治疗21 d后,观察中医证候、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肌力、肌张力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肌力、肌张力评分等3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虫藤饮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与肌张力,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周秋英  廖艳艳 《新中医》2021,53(2):187-190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加用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化痰通络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临床效果;观察2组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肌力状况;记录治疗期间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偏瘫运动功能(Brunnstrom)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自理能力(BI)指数、肌力(MRC)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化痰通络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肌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各58例。对照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则联合针灸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用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分分别对治疗前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观察治疗后患者肌力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较治疗前有所提高,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分有所上升,治疗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治疗后神经功能有所提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较治疗前下降明显,但以治疗组改善更为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治疗后肌力提高明显,以治疗组的改善更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1.3%,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凸显出中西医结合外治法论治脑梗死后遗症的优势与特色,值得临床深入研究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合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参照NHISS评分标准评估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为72.4%,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减轻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结合康复训练,且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良好及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针灸配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患有脑卒中并在稳定期合并肢体功能障碍的240例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A组和研究B组三组,每组80例。对照组实施康复训练,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研究A组实施针灸治疗,研究B组实施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配合针灸,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MBI评分和FMA评分明显低于A、B组(P0.05);A、B两组相比,B组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三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情况比较,B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及A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予以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配合针灸治疗,不仅能使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恢复,而且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针灸加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住院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灸加现代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现代康复训练。以简化Fugl-Meyer评分法,Barthel氏AD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评分相似,治疗后观察组肢体功能、ADL指数较对照组恢复得好,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偏瘫患者宜早期进行针灸加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7.
《陕西中医》2015,(7):914-916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08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病情给予针灸治疗,1次/d,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口眼歪斜、疼痛冷热感觉障碍、头晕头痛、乏力、肢体麻木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估患者的临床证候积分;观察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的改善情况,用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分及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计算临床治疗的有效率。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经治疗后有所改善,口眼歪斜、疼痛冷热感觉障碍、头晕头痛、乏力、肢体麻木等均有所好转,各主要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以治疗组的改善程度尤为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能力均有所提高,Barthel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以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1%,明显低于治疗组总有效率90.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偏瘫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能力,疗效确切,彰显中医外治法的优势与特色,值得临床深入研究运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运用现代康复技术配合补阳化痰通络汤治疗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神经生理学康复技术治疗,治疗组43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化痰通络汤,治疗21 d后观察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肌力、肌张力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肌力、肌张力评分方面的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现代康复技术配合补阳化痰通络汤治疗脑卒中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市增城区中医医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住院单双号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仅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的肢体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并评估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与Fugl-Meyer测评法(FMA)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ADL与FMA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提高程度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偏瘫患者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康复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刀理疗结合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对膝关节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膝关节术后患者30例,对照组15例,治疗组15例。对照组采用运动康复训练,治疗组在运动康复训练基础上,配合针刀治疗和理疗,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8个疗程后患膝关节症状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膝关节症状及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运动训练同时结合针刀,理疗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膝关节术后患者的关节功能,优于单纯康复运动训练的现代医学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