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运动康复功能锻炼联合针灸疗法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运动康复功能锻炼,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运动康复功能锻炼和针灸疗法,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肌力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肌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治疗组患者的肌力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康复功能锻炼联合针灸疗法治疗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增强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的肌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解语丹化裁内服、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风痰瘀阻证脑卒中后偏瘫患者FMA、MBI、SS-QOL评分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则加用解语丹化裁内服联合针灸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的有效率,评价主要中医证候积分,用神经功能检查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用Fugl-Meyer(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对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5),而FMA、MBI、SS-QOL评分则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解语丹化裁内服、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利于缓解风痰瘀阻证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肢体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偏瘫患者9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脑卒中饮食、认知、生活起居等常规护理及常规肢体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变化情况等。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1.1%,治疗组有效率为87.5%,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均有所提高,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针灸联合肢体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改善患者的日常生存质量,减少致残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毛一亮  裘亚龙 《新中医》2016,48(11):11-13
目的:观察在常规临床治疗与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通络扶正汤联合针刺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早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64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通络扶正汤联合针刺进行治疗,治疗4周后,评价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9.0%,对照组为6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运动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临床治疗与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通络扶正汤联合针刺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上肢功能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予以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上肢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肢体运动功能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试验组NIHSS评分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中,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取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上肢功能训练治疗,具备显著的临床疗效,有利于增强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联合针灸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运动康复疗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运动康复疗法和针灸疗法,治疗4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采用四肢简化运动能力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并比较肌力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和肌力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1,P=0.018)。治疗后2组患者运动能力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治疗后肌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治疗组患者肌力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动康复联合针灸可提高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增强患者的运动能力,改善患者的肌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临床路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医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康复护理临床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康复知识掌握情况和各项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康复训练知识各项目掌握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三个月,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出院后三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临床路径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孙伟燕 《新中医》2021,53(20):171-174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8 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耳穴埋豆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2 组治疗前后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为84.09%,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Fugl-Meyer 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 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巴氏指数(B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FMA、BI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NIHS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采取耳穴埋豆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干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可显著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神经肽Y(NPY)、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6月~2019年6月120例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按住院顺序奇偶数法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艾灸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接受康复训练,连续观察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PY、Hcy水平变化,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FMA)评价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日常生活能力,并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NPY、Hcy水平、NIHSS、FMA及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血清NPY、Hcy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FMA及MBI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降低或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较单纯康复治疗可更好下调血清NPY、Hcy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刺推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经络推拿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病人康复的效果。方法: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康复训练,试验组采取中医经络推拿结合康复训练,评价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抑郁焦虑等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两组患者NDS评分、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较入组时显著下降(P〈0.05),运动功能评分及SF-36评分较入组时显著上升(P〈0.05),且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经络推拿结合康复训练能促进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改善其肢体运动能力及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神经功能重建仪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护理(良肢位摆放、肌肉按摩、针灸、肢体运动疗法),治疗组则结合神经功能重建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外,早期结合神经功能重建仪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肢肌力恢复,提高肢体运动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各58例。对照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则联合针灸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用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分分别对治疗前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观察治疗后患者肌力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较治疗前有所提高,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分有所上升,治疗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治疗后神经功能有所提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较治疗前下降明显,但以治疗组改善更为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治疗后肌力提高明显,以治疗组的改善更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1.3%,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凸显出中西医结合外治法论治脑梗死后遗症的优势与特色,值得临床深入研究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6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一般的内科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术后7~10 d加用高压氧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各观察指标的改变。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NIH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临床疗效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综合康复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理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肌力恢复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9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针灸理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肌力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第3、6个月,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肌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灸理疗方案治疗脑卒中疗效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缩短康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古联  邓旭 《江苏中医药》2008,40(6):59-60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联合针灸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3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52例、运动康复组42例、运动康复联合针灸组38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及治疗3个月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评价。结果: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后3组各自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均存在显著性差异,3组中,治疗后运动康复联合针灸组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最低、Barthel指数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动康复结合针灸治疗能有效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且康复治疗3个月疗效最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恢复期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脑卒中康复期肢体功能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并比较2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2组各项评分均得到改善,但治疗组干预后的各项评分优于对照,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恢复期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促使其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并促使其生活质量提升,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针灸结合推拿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0例,并按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加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再联合针灸治疗,对两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运动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在对脑卒中患者治疗时采用针灸结合推拿可有效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患者生活质量更佳,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远距离照护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居家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随访,试验组在常规出院指导与随访的基础上给予远距离照护。于干预前及干预后12周、24周评价2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肢体运动功能。结果干预后12周、24周,试验组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肢体运动功能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2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运动功能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远距离照护模式能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温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给予温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肢体痉挛状态、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痉挛状态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 0. 05),且实验组患者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 0. 05);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 0. 05),且实验组患者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 0. 05);两组患者CSS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 0. 05),且实验组患者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 0. 05)。结论:温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缓解患者上肢和下肢痉挛状态,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CSS评分,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