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16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采用康复训练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加用针刺疗法配合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FMA与MBI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能改善神经功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支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脑卒中伴有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予子午流注纳支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予普通针刺治疗结合康复训练。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比较简化Fugl-Meyer量表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Berg平衡量表评分(BBS)的变化情况。结果 (1)最终完成试验者,治疗组39例,对照组39例。(2)组间治疗后8周、12周、16周比较,治疗组FM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组间治疗后8周、12周、16周比较,治疗组MBI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组间治疗后8周、12周、16周比较,治疗组BB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午流注纳支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可明显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结合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3.
刘洋 《国医论坛》2018,(1):39-41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81例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采用Brunnstorm分期、简式Fugl-meyer评价法评价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肢体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80%(36/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0%(27/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能改善肢体功能,但观察组简式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肢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联合针刺及中药内服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现代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和内服中药汤剂。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高于对照组的79.1%(P0.05);治疗后,两组FMA评分、MBI评分以及QOLSS评分均升高(P0.05),在治疗1、3个月后,治疗组FMA评分、MBI评分以及QOL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联合针刺及中药内服治疗脑卒中偏瘫,能够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化瘀开窍方治疗脑卒中后精神障碍临床疗效及对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针刺及化瘀开窍方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EDS-R)、运动功能(ADL评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EDS-R及ADL评分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化瘀开窍方治疗脑卒中后精神障碍疗效明显,可有效纠正患者精神障碍,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针剌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124例首次发病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评分法和MBI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FMA和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ugl-Meyer评测法(FMA)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抑制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的患肢痉挛,加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针灸配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患有脑卒中并在稳定期合并肢体功能障碍的240例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A组和研究B组三组,每组80例。对照组实施康复训练,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研究A组实施针灸治疗,研究B组实施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配合针灸,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MBI评分和FMA评分明显低于A、B组(P0.05);A、B两组相比,B组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三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情况比较,B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及A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予以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配合针灸治疗,不仅能使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恢复,而且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刃针疗法对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针刺常规穴位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刃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MA评分、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MA评分、M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刃针治疗中风后遗症肢体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安全性好,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穴位埋线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7例,均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穴位埋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肢体功能、神经传导速度、吞咽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2%(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上肢及下肢维度得分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加快,但观察组加快更明显(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异常率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 0.05)。对照组出现2例(2.60%)不良反应,与观察组出现1例(1.3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穴位埋线较单独使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可明显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改善肢体功能,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吞咽功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巨刺阳明经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肢体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方法将76例脑卒中肢体痉挛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采用巨刺阳明经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生活自理能力(MBI评分)、血流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6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BI评分、FMA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MBI评分、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舒张末期流速(enddiastolic velocity,EDV)、收缩期最高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均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PSV、EDV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刺阳明经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肢体痉挛的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治疗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患者在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而对照组仅加用康复治疗。治疗2个月后,采用holden步行功能分类量表、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FMA)运动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BI)指数评定量表(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功能Fugl-Meyer(FM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uglMeyer(FM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量表holden步行功能分类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量表holden步行功能分类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均0.05),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传统针灸与现代康复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疗效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期电针联合头穴久留针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行分期电针联合头穴久留针辅助治疗,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定患者治疗期间肢体运动情况,足印法收集步态资料评价其步行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和SF-36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ugl-Meyer均呈逐步升高趋势(P0.05),且观察组治疗4周、治疗后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患侧跨步长增加,患侧与健侧步长差缩小,步频加快,最大步行速度增加(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BI评分均呈逐步升高趋势(P0.05),且观察组治疗4周、治疗后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F-36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期电针联合头穴久留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明显改善其下肢运动功能,提高其步行能力和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循经辨证针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13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循经辨证针刺,主穴为内关、水沟、三阴交、风池、廉泉、夹廉泉、金津、玉液等,根据不同证型予以配穴;对照组根据观察组取穴原则进行选穴,于穴位旁开5cm浅刺。两组均留针30min,每天1次,每周5次,连续6周。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3个月后随访观察两组标准吞咽功能评分(SSA)、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MBI)、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评分(SWAL-QOL)情况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SSA、VFSS、MBI、SWAL-QO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P0.05),且观察组SSA、VFSS、MBI、SWAL-QO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3个月后随访,两组患者SSA、MBI、SWAL-QO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1),其中两组患者MBI评分较治疗6周后明显改善(均P0.05);观察组SSA、MBI、SWAL-QOL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1,P0.05)。观察组治疗6周后、随访3个月有效率分别为91.8%(56/61)、93.4%(57/61),优于对照组的80.0%(44/55)、85.5%(4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循经辨证针刺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解痉方结合针刺及康复训练对痉挛期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痉挛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针刺、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加服自拟中药解痉方。4周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予改良的Ashworth分级、Fugl-Meyer评定法(FMA)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分法(MB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定,观察治疗后患者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加用解痉方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解痉方结合针刺及康复训练能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痉挛,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针刺结合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西医基础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镜像疗法,对照组采用镜像疗法。每星期5次,4星期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上肢Fugle-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简易上肢机能检查(STEF)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FMA、MBI、STEF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1);治疗组治疗后FMA评分、STEF评分及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FMA评分、STEF评分及MBI评分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68.9%,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基础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针刺结合镜像疗法和镜像疗法均有助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针刺结合镜像疗法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触发点"局部阻滞配合手法、针刺夹脊穴治疗胸腰椎后关节紊乱合并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9月营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胸腰椎后关节紊乱合并MP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2组均给予利多卡因在"触发点"进行局部阻滞,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配合手法、针刺夹脊穴进行治疗,疗程为2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2组治疗前后腰背疼痛程度,使用压力测痛仪测量2组患者的压力疼痛感觉阈(PPDT)和耐受阈(PPTO),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调查表、Fugl-Meyer量表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在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的腰背部功能和下肢功能进行评分,采用VAS加权值判断临床效果,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腰背痛VAS分级和评分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PPDT和PPTO均明显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明显降低(P均0.05),Fugl-Meyer下肢功能评分和MBI评分明显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0%(40/4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2/43),对照组分别为76.7%(33/43)和16.3%(7/4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利多卡因"触发点"局部阻滞配合手法、针刺夹脊穴治疗胸腰椎后关节紊乱合并MPS患者疗效更佳,可以明显减轻疼痛和改善腰背部、下肢功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8.
《山东中医杂志》2016,(6):519-521
目的 :观察针刺肘缝穴配合手法治疗膝关节鹅足滑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膝关节鹅足滑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针刺肘缝穴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与鹅足囊处压痛压力值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鹅足囊处压痛压力值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鹅足囊处压痛压力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7.67%,对照组83.7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肘缝穴配合手法治疗膝关节鹅足滑囊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手指点穴在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60),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手指点穴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MA、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的FMA、MB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治疗总满意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结论:在脑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中配合使用手指点穴法,能有效促进患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滋水涵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滋水涵木"针刺治疗,对照组仅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改良Ashworth量表(MAS)、运动诱发电位(MEP)、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临床疗效各项评分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FAM-UE评分、MEP波幅和MBI指数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治疗组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改良MAS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治疗组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1%(3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30/3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滋水涵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