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了解4-1BB配体(4-1BBL)治疗小鼠实验性肝癌时可能引起的负调控因素,以及可溶性PD-1(sPD 1)与4-1BBL协同治疗肿瘤的效应和机制。方法按照5×105/只的剂量将H22肝癌细胞接种于Balb/c小鼠右后腿肌肉内,建立小鼠实验性肝癌模型,随机分成5组,每组12只。空白对照组注射等渗盐水;pcDNA3.1组、p4-1BBL组和 pPD-1A组分别注射质粒pcDNA3.1、p4-1BBL和pPD-1A;p4-1BBL+pPD-1A组为联合治疗组,同时注射质粒p4- 1BBL和pPD-1A。观察小鼠肿瘤生长情况及存活率,检测两种基因在瘤周组织中的表达,对各组小鼠残存瘤细胞进行表型分析,检测肿瘤组织中的淋巴细胞。结果单独或联合转染4-1BBL基因和sPD-1基因均显示出抗肿瘤作用.尤以联合转染组小鼠肿瘤的生长抑制效果最为明显,该组有42%的小鼠肿瘤被完全抑制(其他各组完全抑制率为0);至实验第6周,联合转染组小鼠存活率达到100%,明显高于pcDNA3.1组(30%)、1)4-1BBL组(65%)、pPD-1A组(62%)。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p4-1BBL组残存瘤细胞上负调节性分子B7-H1和B7-DC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瘤细胞, 联合治疗组小鼠瘤周组织中CD8(?)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结论4-1BBL在促进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同时.也会引起负调节因素的上调,sPD-1可与4-1BBL产生协同治疗效应,增强机体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反义寡核昔酸多位点封闭HBx基因对人类肝癌组织在裸小鼠皮下移植瘤发生的影响.方法 50只裸小鼠随机等分为5组,1组为对照组,其余4组为实验组(AS1~AS4组),取对数期生长的内源性表达HBx蛋白的人类肝癌细胞系(Hep3B细胞)皮下注射,从第2天开始实验组分别通过腹膜腔内注射反义寡核苷酸AS1~AS4片段(剂量为10 μg/g),隔日注射,共注射5次,对照组注射无菌双蒸馏水,观察裸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情况,记录移植瘤潜伏期(从皮下注射肿瘤细胞至首次观察到皮下瘤结节),满30 d实验终止,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移植瘤发生率,以生存分析模型分析移植瘤潜伏期在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AS1~AS3组)及对照组移植瘤发生率均为100%,AS4组10只小鼠中有1只小鼠实验结束时仍未观察到移植瘤的形成,各组小鼠移植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S1~AS4组及对照组移植瘤潜伏期中位时间分别为19、12、11、21、10 d,AS1,AS4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4,P<0.01).结论 反义寡核苷酸在恰当位点封闭HBx基因可以有效延长人类肝癌组织(Hep3B细胞系)在裸小鼠皮下移植瘤形成的潜伏期;但有限次数的干扰不能完全阻断移植瘤的发生;腹膜腔注射是反义寡核苷酸进入活体裸小鼠并发挥干扰作用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益气复生方对原位移植荷胃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MFC胃癌原位移植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组、益气复生方组及益气复生方联合5-Fu组,每组10只.给药14d后处死,测量各组瘤体质量并计算每组小鼠的抑瘤率.采用ELISA法等方法检测荷胃癌小鼠D-乳酸、二胺氧化酶、内毒素、IgG的变化;进行肠内黏膜组织的病理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益气复生方对荷瘤小鼠紧密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1,ZO-1)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小鼠胃癌移植瘤质量为2.29g±0.14g,益气复生方干预后,瘤体质量下降为1.47g±0.10g,益气复生方联合5-Fu组则下降至1.24g±0.11g(P<0.05);肠黏膜病理分析结果显示,益气复生方治疗后,肠黏膜绒毛较模型组恢复显著,细胞坏死减轻;ELISA结果显示小鼠外周血中D-乳酸、二胺氧化酶、内毒素、IgG含量均比模型组降低(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益气复生方治疗后,与模型组的30%相比,5-Fu组、益气复生方组以及益气复生方联合5-Fu组的Z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结论:益气复生方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明确的抑瘤作用,其抗肠癌作用与抑制ZO-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对胃癌细胞体内成瘤能力及化疗耐药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及原代培养MSC,裸鼠先分为两组予以SGC7901、SGC7901+MSC皮下注射成瘤;待移植瘤体积达250-400 mm3时,每组再分为化疗组[腹腔内注射5-氟尿嘧啶(5-fluorouridine,5-Fu)]及对照组(生理盐水,NS).4组具体分为:A组(SGC7901+NS),5只;B组(SGC7901+MSC+NS),5只;C组(SGC7901+Fu),5只;D组(SGC7901+MSC+Fu),5只.18 d(腹腔注射治疗9次)后处死,检测各组移植瘤的体积、瘤体质量及裸鼠的净质量,光学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SGC7901、SGC7901+MSC、SGC7901+5-Fu、SGC7901+MSC+5-Fu各组之间的移植瘤体积、瘤质量、裸鼠净质量具有统计学差异,MSC增加了SGC7901的成瘤能力及5-Fu耐药性,但是在同等条件下SGC7901+MSC组裸鼠净质量明显高于SGC7901组.结论MSC提高SGC7901移植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及对5-Fu的耐药性,但同时也部分改善了移植瘤小鼠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人蛔虫提取物对肿瘤的作用及其免疫学机制,将45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A、B、C、D和E等5组,每组9只,其中B、D组分别为A、C组的实验对照组,E组为阴性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A组每鼠隔天腹腔注射0.1 ml蛔虫提取物(BEAL),10 d后每鼠右前肢腋下皮下接种0.1 ml Lewis肺癌细胞(LLC),进行肿瘤造模;B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0 d后进行肿瘤造模。C组每鼠注射0.1 ml LLC细胞悬液进行肿瘤造模,2 d后腹腔注射0.1 ml BEAL,隔天1次,共注射5次;D组小鼠肿瘤造模2 d后,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隔天1次。记录各组小鼠成瘤时间,称瘤重,计算抑瘤率。结果显示,A、B、C和D组小鼠的成瘤时间分别为(7.0±1.1)、(6.0±0.7)、(9.0±1.2)和(7.0±0.9)d。BEAL提前干预的A组小鼠肿瘤重量为(722.2±413.5)mg,显著重于其对照组B组[(338.9±282.2)mg](P<0.05)。小鼠荷瘤后BEAL干预的C组抑瘤率最强,为33.3%,其肿瘤重量[(237.8±101.8)mg]明显轻于对照组D组[(356.7±176.9)mg](P<0.05)。提示BEAL可影响肿瘤的形成,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VEGFR-3)小干扰RNA对结肠癌细胞移植瘤模型生长的影响.方法:构建VEGFR-3小干扰RNA表达载体.将结肠癌LoVo细胞注射入裸鼠皮下建造裸鼠移植瘤模型.将15只裸鼠结肠癌模型随机分成3组:实验组(pG-siRNA/VEGFR-3重组质粒)、阴性对照组(pG-HK重组质粒)与空白对照组.分别瘤体内注射相应的siRNA混合物或转染剂混合液,每3 d注射1次,共注射3次,观察肿瘤体积的变化;6 wk后处死裸鼠,肿瘤称取质量,并进行qRT-PCR和Western blot测定VEGFR-3 mRNA和蛋白的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进行微淋巴管计数.结果:实验组移植瘤体积和质量明显小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抑制率为52.7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P<0.001).qRT-PCR和Western blot测定VEGFR-3 mRNA和蛋白的变化比较,实验组有明显降低(P<0.001).实验组淋巴管计数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VEGFR-3 siRNA可以抑制裸鼠结肠癌细胞移植瘤的生长,并减少裸鼠移植瘤淋巴管生成,能有效抑制结肠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对人结肠癌小鼠移植瘤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协同作用的机制。方法建立Colon26肠癌小鼠移植瘤模型,将28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放疗组(R组)、单纯沙利度胺组(T组)、放疗联合沙利度胺组(T+R组)。自治疗当日起,次日测量肿瘤体积,计算肿瘤抑制率,并将小鼠断髓处死后剥离瘤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各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进行测量。结果治疗前各组小鼠移植瘤体积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体积随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变大,对照组小鼠明显大于另外三组(P0.05);其中T+R组小鼠移植瘤体积增长最慢,肿瘤生长曲线最为平缓。治疗结束时,各实验组小鼠移植瘤体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T组、R组、T+R组抑制率分别为42.1%、47.3%、62.0%。对照组MVD数量最多,分布密集度最高;T+R组MVD数量最少,坏死区域面积最大,移植瘤组织中的MVD表达明显低于另外三组(P0.05)。结论沙利度胺能够有效增强结肠癌小鼠移植瘤的放射敏感性,其可能机制与抑制移植瘤血管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复方抗瘤冲剂对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复方抗瘤冲剂配合静脉化疗对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用甲酰四氢叶酸钙、5-氟尿嘧啶、丝裂霉素方案行静脉化疗;治疗组21例,在静脉化疗同时,服用复方抗瘤冲剂.化疗前及化疗2个疗程结束后(6周)分别检测外周血常规、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化疗结束时治疗组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较化疗前无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免疫球蛋白IgG、IgM及T淋巴细胞亚群CD 4、CD 4/CD 8值均有提高,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抗瘤冲剂可有效提高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使患者平稳经受化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PD)-1溶瘤病毒对卵巢癌的抗肿瘤活性。方法 向C57BL/6J小鼠右前腋下注射人卵巢癌腺癌细胞系SKOV3构建卵巢癌小鼠模型,分别以不同滴度的PD-1溶瘤病毒,测量小鼠肿瘤体积,筛选最佳滴度。将构建好的卵巢癌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PD-1抗体组、单独溶瘤病毒组、PD-1溶瘤病毒组,每组16只。同时设置对照组16只。测定小鼠肿瘤体积、肿瘤质量;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10、干扰素(IFN)-γ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53、Ki67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不同PD-1溶瘤病毒滴度的卵巢癌小鼠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PD-1溶瘤病毒滴度的升高肿瘤体积逐渐降低。当PD-1溶瘤病毒滴度达到5×107时卵巢癌小鼠肿瘤体积不再明显降低,与1×108时肿瘤体积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过表达micro RNA-486-5p(mi R-486-5p)对人大肠癌细胞系SW620体内生长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构建mi R-486-5p的过表达质粒,体外脂质体法瞬时转染人大肠癌细胞SW620;建立人大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实验组每3 d瘤周注射mi R-486-5p过表达质粒,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空白载体.每天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并每3 d测量肿瘤的体积;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mi R-486-5p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移植瘤内神经纤毛蛋白-2(neuropilin-2,NRP2)及微淋巴管的的分布情况;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移植瘤中NRP2蛋白的表达.结果:转染后,实验组中mi R-486-5p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提高12.57±2.31倍,过表达m i R-486-5p后实验组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减缓(P0.05),瘤体质量明显减轻(P0.05).过表达mi R-486-5p可明显抑制NRP2蛋白的表达(P0.05),此外,mi R-486-5p组微淋巴管密度降低.结论:过表达mi R-486-5p可明显抑制大肠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微淋巴管的生成,这可能与下调NRP2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丹参酮Ⅱ A对小鼠肠癌皮下移植瘤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药丹参活性成分TanⅡA对肠癌小鼠皮下移植瘤微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腋下接种小鼠C26肠癌细胞,建立小鼠结肠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TanⅡA低[0.5 m/(kg·d)]、中[1 mg/kg·d)]、高[2 mg/(kg·d)]剂量组、5-氟脲嘧啶[1 mg/kg·d)]组,经尾静脉分别给予生理盐水、不同浓度的TanⅡA及5-氟脲嘧啶.每天1次,给药1 wk.给药7 d后摘除眼球取血,剥离瘤体,测量大小及质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VD,HE染色检测肿瘤组织坏死情况,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VEGF的表达.结果:TanⅡA低、中、高剂量的肿瘤质量抑制率分别为:45.8%、60.3%及84.5%,肿瘤体积抑制率为:50.5%、60.7%及84.2%;模型组与低剂量组肿瘤组织以轻度坏死为主,MVD值分别为:86.5±14.6与73.5±19.8,中、高剂量组则以中、重度坏死为主,MVD值分别为:48.6±15.2与19.4±6.6;模型组血清VEGF的浓度显著锅于空白组,TanⅡA低、中、高剂量组VEGF抑制率分别为:15.8%、34.2%及74.8%.结论:TanⅡA能够抑制小鼠肠癌微血管生成,并对肠癌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抗肠癌作用与抑制VEGF、MVD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联合蒽贝素对结肠癌小鼠Caspase-3及NF-KB活性表达的影响。方法入选小鼠结肠癌细胞系SW480培养,并建立动物模型,对实验细胞及动物分为四组,每组10只,实验组分别予以5-氟尿嘧啶、蒽贝素、5-氟尿嘧啶联合蒽贝素,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对四组培养细胞分别进行细胞活性、肿瘤球体积大小、NF-k B活性及caspase-3活性、细胞凋亡的检测,对实验动物行肿瘤球变化率及小鼠生存时间检测,比较四组间差异。结果联合应用5-FU及蒽贝素组细胞caspase-3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单纯使用5-FU、蒽贝素组(P0.05);而NF-κB活性低于其他各组(P0.05);5-FU、蒽贝素组caspase-3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F-κB活性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应用5-FU及蒽贝素组细胞的肿瘤体积变化率及生存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及单纯使用5-FU、蒽贝素组(P0.05);联合应用5-FU及蒽贝素组细胞的细胞处理24 h后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单纯使用5-FU、蒽贝素组(P0.05);单纯使用5-FU、蒽贝素组24h后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蒽贝素同5-FU对C26结肠癌细胞抑制增殖促进凋亡有协同作用,经抑制NF-κB通路进而影响肿瘤生长,经与XIAP蛋白BIR-3功能域的结合,提高Caspase-3活性,进而导致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为临床治疗结肠癌开辟新的化疗途径提供更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3对小鼠原发瘤切除后肝内转移瘤生长的荧光成像及血管生成的影响,阐明人参皂苷Rg3抑制原发瘤切除促进转移瘤生长的内在机制.方法:慢病毒转染建立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的BALB/c小鼠结肠腺癌细胞株(BALB/c micecolon adenocarcinoma cell line,CT-26),用细胞悬液法构建结肠癌肝转移瘤模型,分为原发瘤切除组、原发瘤未切除组、人参皂苷Rg3组.采用切除原发瘤及人参皂苷Rg3治疗10d,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观察肝转移瘤的生长情况.应用组织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肿瘤转移灶情况.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转移瘤MVD及细胞增殖,TUNEL技术检测转移瘤细胞凋亡.结果:应用慢病毒转染获得稳定表达高强度绿色荧光的CT-26-GFP细胞株.结肠癌肝转移模型治疗结束后,用波长470nm的蓝光激发,通过荧光活体成像系统观察剖离肝脏转移灶发出绿色荧光.原发瘤切除后,人参皂苷Rg3组平均肝转移灶荧光值较原发瘤未切除组及原发瘤切除组有明显的下降(314.17±54.23,388.82±25.97,427.18±44.31);人参皂苷Rg3组、原发瘤未切除组和原发瘤切除组转移瘤发生率分别为40%,50%,100%;平均肝脏质量分别为2.92g±0.60g,3.80g±0.33g,3.98g±0.52g;转移瘤血管密度分别为27.10±3.41,42.60±8.42,62.40±5.08;转移瘤细胞Ki67的表达分别为34.70±6.46,54.30±8.98,65.20±3.82;转移瘤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28.37±3.86,12.50±2.99,9.90±2.88.结论: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CT-26-GFP细胞系及其动物模型可以为原发瘤切除研究提供理想的实验材料,应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能够客观定量评价肿瘤在小鼠肝脏的生长情况.人参皂苷Rg3明显抑制小鼠原发瘤切除后肝内转移瘤的生长,明显抑制转移瘤的血管生成及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刘晶  苗战会  路平 《山东医药》2002,42(18):77-78
1998年 9月~ 2 0 0 1年 9月 ,我们应用鞘内化疗联合全脑放疗的方法治疗脑转移瘤 2 5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选脑转移瘤患者 5 0例 ,男 3 2例 ,女 18例 ;年龄 45~ 65岁。脑多发转移瘤 45例 ,单发 5例。原发肿瘤 :肺癌 3 4例 ,乳腺癌 10例 ,胃癌 5例 ,结肠癌 1例。均经病理确诊。   治疗方法 :5 0例随机分为两组 ,各 2 5例。治疗组 :鞘内注射加全脑放疗 ,经腰穿鞘内注射氨甲蝶呤 (MTX) 7mg/m2 ,1次 /2周 ,连用 2次 ,然后 1次 /月 ,连续 2个月 ,同时行全脑放疗 ,两侧野对穿照射 ,10 0 c Gy/野 ,2野 /次 ,5次 /周 ,总剂量 40…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组人5型腺病毒(rAd-5)对Lewis肺癌小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C57BL/6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动物模型,实验组瘤内直接注射rAd-5腺病毒后,测量移植瘤体积;切除肿瘤,再次接种Lewis肺癌细胞,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对照组注射相应体积的PBS。结果 Lewis肺癌细胞接种第8天,全部小鼠长出肿瘤。实验组肿瘤的体积在肿瘤细胞接种第11、14天时,都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再次接种Lewis肺癌细胞后,实验组肿瘤的生长速度也显著小于对照组,在再次接种肿瘤细胞后第14~22天,肿瘤体积都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rAd-5对Lewis肺癌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对肿瘤切除术后再次接种的肿瘤生长也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西咪替丁对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人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2组,每组5只实验鼠。肿瘤种植前3 d开始分别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或西咪替丁(治疗组),每天1次,观察成瘤时间及瘤体成长情况。肿瘤种植后第7周处死实验鼠,测定瘤体大小,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治疗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治疗组肿瘤组织中的VEGF表达程度和MVD计数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西咪替丁通过抑制VEGF表达,减少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125I标记脱氧尿嘧啶核苷(125I-UdR)在Lewis肺癌荷瘤小鼠模型治疗中的药物分布、用药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在Lewis肺癌荷瘤小鼠模型瘤内注射125I-UdR(3.7 MBq/10μL),通过γ-计数器测量各脏器放射性活度和SPECT显像来观察125I-UdR的药物分布;分析用药后外周血象、肝肾功能等指标及骨髓象来评价125I-UdR的安全性;观察用药后瘤体的组织细胞学变化并作生存分析。结果125I-UdR局部注射后可在瘤内持续浓聚并致肿瘤细胞坏死;其外周血象、肝肾功能和骨髓象无明显变化,接受治疗的荷瘤鼠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荷瘤鼠瘤内注射125I-UdR治疗Lewis肺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苦参碱联合5-氟尿嘧啶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苦参碱和5 -氟尿嘧啶(5- FU)联用对人胃腺癌SGC 7901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骨髓毒性作用。方法 将42只Balb/c小鼠分为阴性对照组(12 只)、5- FU组(6 只)、苦参碱A组(50 mg/kg,6只)、苦参碱B组(100 mg/kg,6只)、联合用药A组(苦参碱50 mg/kg+5 -FU,6只)和联合用药B组(苦参碱100 mg/kg+5 -FU,6只)。观察苦参碱和5 -FU联合用药对胃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计算出相对肿瘤体积(RTV)和肿瘤抑制率(IR);取裸鼠骨髓,计数有核细胞数并进行骨髓集落培养。结果 联合用药B 组抑瘤作用为70. 4%,与其他各组相比疗效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联合用药A组相比,联合用药B组抑瘤作用亦显著增强(P<0.05)。联合用药组对骨髓的抑制作用与5 FU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集落培养后,与对照组相比,用药组骨髓集落明显生长旺盛。结论 苦参碱和5 -FU联用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两者单独应用;联合用药对裸鼠骨髓增殖期造血细胞抑制作用有所加重,但不损伤静止期骨髓干细胞。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研究结肠癌细胞在稳定转染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FADD)基因后对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探讨FADD基因与5-氟尿嘧啶联合治疗结肠癌的可行性.方法 ①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稳定转染FADD基因的结肠癌细胞SW480/FADD、稳定转染空载体的结肠癌细胞SW480/neo和正常结肠癌细胞SW480中FADD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②MTT法检测3种细胞对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TUNEL法和流式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印迹法检测caspase-8和caspase-3的表达.③裸鼠成瘤实验观察瘤体生长曲线,病理学和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结果 ①SW480/FADD细胞FADD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较SW480和SW480/neo增高(P<0.05).②5-氟尿嘧啶对SW480/FADD的抑制率明显高于SW480和SW480/ne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5-氟尿嘧啶(10 mg/L)干预48 h后,SW480/FADD凋亡率达(33.3±4.5)%,与SW480[(13.9±3.2)%]和SW480/neo[(14.1±3.4)%]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5-氟尿嘧啶(10 mg/L)干预48 h后,SW480、SW480/neo的procaspase-8和procaspase-3表达比SW480/FADD增高,而cleaved easpase-8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比SW480/FADD降低(P<0.05).⑤SW480/FADD对5-氟尿嘧啶更加敏感,瘤体体积增加幅度明显小于SW480和SW480/ne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定转染FADD基因可明显增加结肠癌细胞对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二者联合应用在结肠癌治疗中有潜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肿瘤引流区淋巴结细胞对食管癌裸鼠移植瘤的体内杀伤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30只食管癌移植瘤裸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IL-2组、LAK组、I-TDLN组及G-TDLN组。分别予生理盐水、IL-2、LAK细胞及体外培养的I-TDLN、G-TDLN细胞局部注射干预。分别于干预后1、2、3、4周测定各组肿瘤抑制率;干预后4周测定各组肿瘤细胞凋亡率;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TDLN组各时点肿瘤抑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L-2组及LAK组,G-TDLN组高于I-TDLN组(P均〈0.05),各组肿瘤抑制率均逐渐升高,于第3周达高峰;对照组、IL-2组、LAK组、I-TDLN组、G-TDLN组细胞凋亡率依次升高,P均〈0.05。LAK组及TDLN组肿瘤组织均有T淋巴细胞和DC浸润,但TDLN组明显多于LAK组。结论体外培养的食管癌TDLN细胞在体内可抑制食管癌移植瘤生长,其机制为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本研究为食管癌TDLN细胞用于临床食管癌的细胞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