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劣按蚊种团(Anopheles dirus complex)至少包括7个近似种,它们的分布自印度西南部横贯东南亚大陆至Conson岛、越南以及中国海南岛和台湾省。通过杂交和染色体研究证实了大劣按蚊E种确为该种团成员。大劣按蚊E种于1981年从印度西南部引进实验室,用人工交配方法传代。大劣按蚊E种4龄幼虫的有丝分裂染色体研究和大劣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我国新疆地区的疟疾媒介米赛按蚊(An.messeae)、赫坎按蚊(An.hyrcanus)以及实验室传代的上海地区中华按蚊(An.sinensis)的唾腺多线染色体、脑有丝分裂染色体核型和G带进行了研究。绘制了多线染色体和G带模式图,并进行了详细描述。用IBAS-2图象分析仪精确地测量了染色体长度,描记了G带带型曲线。 多线染色体研究:一、米赛按蚊存在着四类多态性臂内倒位:(一)2R的杂合子性倒位(7C-12C),频率为1%;(二)3R的杂合子性倒位(24A—26C),频率为  相似文献   

3.
日本血吸虫染色体核型及其G带带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日本血吸虫染色体的制作及其G带显带方法 ,进一步分析其染色体核型和G带带型特征。 方法日本血吸虫 18d童虫 ,经 2 0 μg/ml的秋水仙素溶液培养后剪碎 ,经消化、低渗和固定等处理 ,然后作滴片、烤片、胰酶消化和Giemsa染色显G带 ,最后在光镜下观察并测量染色体大小 ,显微摄像 ,分析染色体核型及其G带显示的特征。 结果 日本血吸虫染色体数 2n =16,按大小顺序排列分为 3组 :大型 1~ 2号为A组 ,其中 2号为性染色体 ,中型 3~ 5号为B组 ,小型 6~ 8号为C组 ,其核型公式为 2n =6st 8sm 2m ;各对染色体均显示出各自特征性的G带。 结论 本研究采用 2 0 μg/ml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日本血吸虫童虫 ,能获取较理想的染色体图像 ,进一步证明血吸虫核型为 2n =16,n =8,多倍体亦可见。此外 ,对日本血吸虫染色体G带显示特征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日本血吸虫染色体核型及其G带带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索日本血吸虫染色体的制作及其G带显带方法,进一步分析其染色体核型和G带带型特征。方法日本血吸虫18d童虫,经20μg/ml的秋水仙素溶液培养后剪碎,经消化、低渗和固定等处理,然后作滴片、烤片、胰酶消化和Giemsa染色显G带,最后在光镜下观察并测量染色体大小,显微摄像,分析染色体核型及其G带显示的特征。结果日本血吸虫染色体数2n=16,按大小顺序排列分为3组:大型1~2号为A组,其中2号为性染色体,中型3~5号为B组,小型6~8号为C组,其核型公式为2n=6st 8sm 2m;各对染色体均显示出各自特征性的G带。结论本研究采用20μg/ml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日本血吸虫童虫,能获取较理想的染色体图像,进一步证明血吸虫核型为2n=16,n=8,多倍体亦可见。此外,对日本血吸虫染色体G带显示特征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广西微小按蚊卵巢营养细胞多线染色体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广西微小按蚊卵巢营养细胞多线染色体进行观察并绘制了模式图。染色体由5臂组成,X染色体最短,具端着丝粒:Ⅱ号染色体最长,具亚中着丝粒;Ⅲ号染色体具中着丝粒。主要特征区有6区,7A、B,19C,20区,28A,30A、B,37D,38A、B,46D。观察700多张标本,染色体全部呈纯合状态。采用卵巢营养细胞制备的多线染色体带型清晰,伸展良好,染色体的两臂往往相连,易于确定臂间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分析对约氏疟原虫易感的斯氏按蚊和不易感的大劣按蚊的基因组DNA的多态性,探讨媒介按蚊与疟原虫遗传基因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设计5条随机引物,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对斯氏按蚊、大劣按蚊成蚊(未感染蚊和感染蚊)及其幼虫的基因组DNA进行随机扩增,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分析。结果 5条随机引物对2种按蚊扩增的条带数不同,其中P5对斯氏按蚊扩增的效果较好,共16~17条带型,长度为200~1800bp;P4对大劣按蚊扩增效果较好,出现17条带型,长度为180~1500bp;P1对大劣按蚊无扩增产物。用P3对2种按蚊扩增,感染前后的扩增产物电泳条带数相同,但亮度不同;成蚊与幼虫带型数量不同,斯氏按蚊成虫与幼虫有3条相同带型(400、650、850bp),大劣按蚊成虫与幼虫有4条相同带型(350、500、750、800bp);大劣和斯氏按蚊成蚊带型分别为10和13条,其中相同带型6条(300、350、400、550、600、800bp)。结论 斯氏按蚊和大劣按蚊之间存在基因差异。同种未感染蚊和感染蚊基因带型仅存在亮度差异,而幼虫与成虫的基因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
在泰国,大劣按蚊复合体由形态相同的近似种A,B,C,D和An.nemophilus组成。以往是通过染色体核型或同工酶电泳鉴定这些蚊种,但难以在野外应用。利用DNA探针鉴定近似种有很高的特异性,但同位素对人体有危害,并可污染环境。作者用辣根过氧化酶(HRP)标记DNA探针,以化学发光检测系统鉴定大劣按蚊近似种,具有敏感性高,可靠性强、快速、适于野外操作等优点。 用于鉴定大劣按蚊A,B,C和D的特异性探针分别为PMu-A40.1#5,PMu-B5,  相似文献   

8.
用rDNA研究海南省大劣按蚊的种型分类地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为了进一步确定海南省大劣按蚊的种型分类地位。方法 :以采自海南省的大劣按蚊实验室品系、野外现场捕蚊及采自泰国的大劣按蚊 A种 ( AFRIMS实验室品系 )为材料 ,用 PCR扩增比较海南省与泰国大劣按蚊的 r DNA第二内转录间隔区 ( ITS2 )序列。结果 :测出序列 84 1bp,包括 ITS2及两侧的 5.8S和 28S编码基因的一小部分序列 ,ITS2长 716bp,海南省与泰国大劣按蚊序列相同 ,未发现种内或种群内变异。结论 :证实海南省存在大劣按蚊 A种 ,与以往染色体核型分析及蚊卵扫描电镜的观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
最近群体细胞遗传研究表明,大劣按蚊种团包括形态相同的5个种,各有不同的地理分布。泰国的大劣按蚊种团,有些蚊子出现细胞学变异。大劣按蚊 A 和 B 的性染色质显示种内变异,而D种的唾腺多线染色体呈现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核糖体蛋白S7(ribosomalprotein,rpS7)在大劣按蚊抗约氏疟原虫感染免疫中的作用。 方法 根据rpS7的保守mRNA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以大劣按蚊血细胞m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克隆、并测定序列;RTPCR结合凝胶图像扫描比较、分析血餐后d1、d2、d3、d4、d7和d11,未吸鼠血组(N)、吸正常鼠血组(B)和吸感染约氏疟原虫鼠血组(I)大劣按蚊血细胞中rpS7的转录差异。 结果 成功克隆大劣按蚊rpS7部分cDNA序列(465bp),吸血和约氏疟原虫感染均未明显地影响大劣按蚊血细胞中rpS7的转录(P>0.05)。 结论 大劣按蚊血细胞rpS7可作为研究大劣按蚊抗约氏疟原虫感染免疫相关因子的内参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对约氏疟原虫不易感的大劣按蚊和易感的斯氏按蚊核糖体基因内转录第二间隔区(rDNAITS2)的基因特征。方法对大劣按蚊和斯氏按蚊ITS2基因进行PCR扩增,PCR产物进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和基因测序,并采用相关在线程序及软件进行序列分析。测序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中其它传疟按蚊的ITS2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大劣按蚊和斯氏按蚊的ITS2基因PCR产物经限制性内切酶Xho I消化,产生不同的酶切图谱;测序结果表明大劣按蚊和斯氏按蚊ITS2序列分别为715bp和466bp,且两种按蚊ITS2序列的GC含量和简单重复序列等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两者碱基差异水平为53.5%;分子进化树显示,大劣按蚊和斯氏按蚊形成单独的支系。结论大劣按蚊和斯氏按蚊ITS2基因具有不同的基因特征,其遗传多态性可能与产生对约氏疟原虫的易感性不同有关,为进一步研究按蚊与疟原虫之间的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用聚合酶链反应区分我国大劣按蚊复合体A和D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一种鉴别大劣按蚊复合体A和D种的PCR检测技术。方法:根据大劣按蚊A和D种核糖体DNA第二内转录间隔区的序列差异,设计种特异引物,通过PCR扩增出种特异长度(A种为374bp,D种为663bp)的片段区分蚊种。结果:该法敏感性达1/1600单蚊抽提DNA或1/5单条蚊腿水匀浆DNA。应用该法检测大劣按蚊AFRIMS实验室品系10例,HN实验室品系20例,以及采自海南省白沙、和平、罗葵、毛阳等地野外样本148例,均显示A种特异带;云南省勐腊地区野外样本30例,全部为D种特异带。结论:提供一种简便可靠的蚊种鉴别PCR法,确认我国海南和云南的大劣按蚊分别为A种和D种,为深入研究我国大劣按蚊复合体不同成员种的地理分布、生态习性和传疟作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收集日本血吸虫成虫,常规气干法制备血吸虫染色体,改进的BSG法制备C带,胰酶消化法制备G带,分析其染色体核型和C带、G带带型特征。研究表明其核型公式为2n= 4m+6Sm+4St+2性染色体,C带带型公式为2n= 5CI++4CI++3CI+2CT+2CT+,各对染色体显示出特征性的G带。  相似文献   

14.
用食蟹猴疟原虫B株接种恒河猴后,在最佳感染时机血餐,第7d胃感染率,大劣按蚊平均为94.9%(74/78),斯氏按蚊平均为94.6%(70/74)。第12d涎腺感染率,大劣按蚊平均为93.9%(62/66),斯氏按蚊平均为92.2%(59/64),两者的胃和涎腺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卵囊均数,大劣按蚊为124.2个,斯氏按蚊为47.6个,前者为后者的2.6倍。在欠佳感染时机血餐,大劣按蚊的胃和涎腺感染率均高于斯氏按蚊,大劣按蚊的卵囊均数为斯氏按蚊的3倍余。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期间按蚊中肠内前酚氧化酶原 (Prophenoloxidase ,PPO)的变化 ,探讨中肠PPO与疟原虫卵囊黑化的关系。 方法 解剖分离约氏疟原虫感染前和感染后 3、5、7、11和 15d斯氏与大劣按蚊中肠 ,匀浆后经SDS PAGE和转膜 ,以抗烟草天蛾PPO的抗体进行免疫印迹分析 ,并于感染后第 5d开始在镜下观察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情况 ,直至第 15d止。 结果 斯氏与大劣按蚊中肠在约氏疟原虫感染前和感染后的不同时期经免疫印迹均可检测到 1条分子质量约为 67ku的PPO阳性蛋白带 ,但感染后的PPO蛋白带比感染前明显增强 ,而且同时间点大劣按蚊中肠PPO蛋白带比斯氏按蚊明显 ,尤其在感染的后期大劣按蚊中肠PPO蛋白带明显比斯氏按蚊增强 ;在感染后 7d可见大劣按蚊中肠内发育的约氏疟原虫卵囊部分黑化 ,在 15d时可见疟原虫卵囊完全黑化。 结论 按蚊中肠PPO含量增加 ,尤其是长时间内维持在较高水平与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按蚊中肠前酚氧化酶原与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期间按蚊中肠内前酚氧化酶原(Prophenoloxidase,PPC))的变化,探讨中肠PPO与疟原虫卵囊黑化的关系。方法 解剖分离约氏疟原虫感染前和感染后3、5、7、11和15d斯氏与大劣按蚊中肠,匀浆后经SDS-PAGE和转膜,以抗烟草天蛾PPO的抗体进行免疫印迹分析,并于感染后第5d开始在镜下观察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情况,直至第15d止。结果 斯氏与大劣按蚊中肠在约氏疟原虫感染前和感染后的不同时期经免疫印迹均可检测到1条分子质量约为67ku的PPO阳性蛋白带,但感染后的PPO蛋白带比感染前明显增强,而且同时间点大劣按蚊中肠PPO蛋白带比斯氏按蚊明显,尤其在感染的后期大劣按蚊中肠PPO蛋白带明显比斯氏按蚊增强;在感染后7d可见大劣按蚊中肠内发育的约氏疟原虫卵囊部分黑化,在15d时可见疟原虫卵囊完全黑化。结论 按蚊中肠PPO含量增加,尤其是长时间内维持在较高水平与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我国微小按蚊A、C的形态和染色体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微小按蚊A、C的形态和有丝分裂期染色体核型进行比较研究,观察并筛选具有鉴别意义的特征。方法将现场采集后经形态学鉴别初步认定为微小按蚊的样本带回实验室单管饲养,待其产卵后,经多重PCR方法鉴别为微小按蚊A或C。子代羽化后的成蚊标本使用解剖镜、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进行形态学观察和比较。取子一代四龄幼虫的脑神经节制作染色体核型,吉氏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微小按蚊A和C的形态学差异主要表现为是否存在膊白斑(HP)、V2.1白斑及喙腹面白斑,尤其是V2.1白斑和喙腹面白斑,微小按蚊A不出现或出现率极低,微小按蚊C则有很高的出现率,具有稳定差异。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微小按蚊A、C翅前缘脉、V2.1及翅燧处鳞片及翅目上小钩均未见差异。微小按蚊A、C的常染色体着丝点指数和相对长度均无明显差异,性染色体均为近中着丝粒核型,但略有不同。结论我国微小按蚊A、C的形态和染色体核型均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以斯氏按蚊传代保种的约氏疟原虫(BY265株)接种小鼠后第3、4天感染大劣按蚊,涎腺感染率为4.88%,进腺子孢子数少于10个。约氏疟原虫经过大劣按蚊传代后,大劣按蚊的涎腺感染率明显增高。感染蚊传3、4、6和7代首次血传的疟原虫,涎腺感染率分别为31.7%(13/41)、70%(14/20)、6.9%(2/29)和30%(6/20)。以含有第6代子孢子的大劣按蚊叮咬小鼠,能使鼠获得感染,第7代疟原虫感染的大劣按蚊涎腺内子孢子数可超过2,000个。结果表明约氏疟原虫对大劣按蚊有逐渐适应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观察了17例慢性乙型肝炎及15例正常人外周血共1663个淋巴细胞的染色体,采用G显带技术作染色体计数和细胞核型分析,按照国际体制标准鉴别染色体畸变类型和所属的组号,发现慢性肝炎患者染色体异常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染色体数目畸变以G群21号,22号和F群20号的染色体丢失率较高。而结构畸变以A群2号,C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大劣按蚊抗约氏疟原虫感染相关cDNA文库,为进一步筛选、克隆按蚊免疫差异新基因奠定基础。方法以大劣按蚊-约氏疟原虫为实验模型,分别将饱吸约氏疟原虫感染鼠血和正常鼠血后24h的大劣按蚊作为T组和D组,采用抑制差减杂交方法和T/A克隆技术构建大劣按蚊抗约氏疟原虫感染相关cDNA文库。结果扩增差减cDNA文库获得2500余个白色阳性克隆,随机挑取白色克隆进行PCR扩增,92%的克隆中均有200~600bp的插入片段,测序显示,有与冈比亚按蚊未知功能基因同源的克隆。结论成功构建了大劣按蚊差异基因文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